女性青春的觉醒与反叛
——《黑处有什么》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2022-12-18朱文龙
朱文龙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影片《黑处有什么》于2016年10月上映,这部备受好评的影片是导演王一淳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在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黑处有什么》从少女曲靖的视角出发,讲述了1991年5月中原飞机厂内的一起强奸杀人案。虽然影片是作为悬疑片宣传的,但内核是青春片。作为女性导演主创的影片,片中充满了青春怀旧的情怀,女主角对女性生育的好奇、对初恋的懵懂、对朋友张雪潜藏的嫉妒、对残酷杀人案的围观等这些情节,都是由初二女生曲靖的视角编织起来的,杀人案的发现和曲靖父亲作为法医的破案经历,也成为曲靖向内探索自己身份的环境背景。从对影片的叙事分析中可以看出,影片不再遵循传统青春片的创作套路,同龄男性的存在感在影片中变得非常微弱,女性不再纠结于与男性的恋情,而是回到最初女生在青春萌动时期对自我身份的探索,以及女主角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对父权和传统的反叛。
1 女性视角下的青春成长
《黑处有什么》从叙述的视角来说是一部女性讲述的故事。“女性叙述人,指的就是影片本文以女性的‘声音’或视角作为故事讲述、情节组织、本文结构的‘组织者’和‘陈述者’。”[1]在电影叙事中女性叙述人的设置既可以是女性编导的安排,也可以是男性编导的手笔。但这部影片是导演作为女性选择从女性视角来讲述,纯粹是女性导演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对女性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心态的展示。
影片的女性叙述人可以是多种形式的,其中之一便是女性视角的呈现,以摄影机视点实施的“女性视角”叙述。这一类型中并无明确的女性人称“声音”,但影片本身实际上是以片中某一或某几个女性人物的视角或心理轨迹来展开叙述的。影片中的女性叙述人是以14岁的初二女生曲靖的视角来体现的。影片开篇是曲靖和作为法医的父亲去菜市场买猪肉,父亲卖弄法医的知识让猪肉贩子的肉卖不出去的日常生活场景;转到杀人案的尸体被发现,父亲赶去案发现场,母亲不允许她去看,这里的镜头仍在表现曲靖,后来曲靖偷偷溜出去,到了案发地后,才有了对警察检查案发现场以及对在场的张雪和赵飞的描写。影片中被当成叙事主线的奸杀案的情节发展,几乎都是曲靖在案发地看见或者是在爸爸上班的警察局偷看到的,似乎没有曲靖的在场,影片叙事便无法成立,而在影片中出现的与曲靖视角无关的情节也有着另外的含义。正因为影片的叙述人是女性,才能够体现女生成长的内心,把杀人案所营造的残酷环境和少女的青春成长的情节结合在一起,表面是杀人案发现尸体和警察破案的过程,内里却是一个女生青春觉醒过程的体现。
从情节结构上来说,影片是依据女性的心理变化来逐步发展的,符合女性叙述人叙事的特点,即女性叙述视角和叙述话语的特殊机制,使影片内容具有某种特定的叙述偏向。女性叙述主体常促使情节结构沿着“自我”或人物情绪的轨迹和情感的宣泄发展,而不是强调故事情节本身因果逻辑关系的紧密环扣和线性推衔。影片的情节是沿着曲靖对于女性成长的心态变化发展的。片头,曲靖在围观了奸杀案件的尸体后,好奇地在字典上查“强奸”的意思;在听说张雪怀孕过后,便偷偷去看《孕妇的十个月》,想了解怀孕;曲靖帮妈妈拿月经带的时候拿着它到处晃,最后被妈妈骂。这一时期的曲靖对女性的身份是懵懂的,也是好奇的,这是曲靖青春期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对性别有着好奇心,但并没有强烈的性别意识。片中,曲靖对于青春和成长的向往来自和她同班的留级生——17岁的张雪。在张雪的男性朋友赵飞到班上为张雪打抱不平之后,班上同学讨论张雪能有男朋友是因为发育了,穿胸罩了,曲靖似乎感觉到了自己与张雪的不同,对这种成长产生了向往,曲靖跑去内衣店买胸罩店员却不卖给她,她和张雪去烫发却发现烫出来很丑,涂指甲油却被父亲批评,虽然她在野外唱歌的时候被男生偷听,她却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被暗恋,反而把这个男生送到了警察局。这一阶段,曲靖对青春的成长既期盼又拒绝,对青春的成长是半知半觉的。张雪失踪后,曲靖在课桌里发现了暗恋自己的男生写给自己的情书,之后和他一起听歌唱歌,最后和他去录磁带的时候却被当成是看录像而被抓到警察局,并被禁止和他来往。从这时起,曲靖开始了一系列反叛的行为,开始偷偷用妈妈的化妆品,最后自己走进了录像厅看录像,影片也随之走向尾声。这一阶段,女主角实现自我成长,感受到了恋爱和自我,有了青春的觉醒,伴随着成长的就是她对家庭或者说是对父亲禁锢的反叛。
如果说前面所体现的青春成长的心理变化与性别无关,是每个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在青春期都会有的经历,那么在影片中出现的杀人案,可以作为整个影片女性主义的语境存在。杀人案体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生存环境,女性是被压抑的,性压抑让女性的存在变得更加危险,所以女性的某些行为是被禁止的、被嘲笑的。这样的环境下,曲靖的情绪发展是随着她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知而不断变化进行的。第一次杀人案出现时,曲靖在现场听到众人的谈论才知道“强奸”一词,开始了对女性在整个社会环境中身份的好奇。第二次强奸案出现,父亲要曲靖注意安全,曲靖出现的女性化行为都被禁止,曲靖涂指甲油被批评“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也正是强奸案的出现,让她表现出了对外界环境的畏惧,曲靖开始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和女性所处的环境有所认识。被杀害的第三个人和张雪的失踪联系在一起,女教师嘲讽张雪“不干不净”,这让曲靖感到伤心,赵飞被误抓之后曲靖收留了赵飞的狗,说明曲靖内心相信赵飞对张雪的感情。在这一情节中,曲靖没有被环境改变,在把“性”当成洪水猛兽的时代,她在内心依旧有对两性的感情、对女性成长以及对美和自由的向往,对张雪成熟的女性身份也有了自己的认同。整个影片的情节是伴随女主角的青春成长发展的,主人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内心随着青春成长对自己女性身份认知和确认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有着主人公从迷茫、向往到畏惧再到最终坚定自己已经长大并产生反叛心理的微妙心理变化,也是影片女性话语的体现。
2 女性叙事话语中的反叛性
影片中,女性叙述人讲述故事,除了阐述女性的内心成长,还有对男性话语的反叛。就女性叙述人“话语”运作机制或曰编码方式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层可称之为“共谋性”女性话语,另一层可称之为“反叛性”女性话语。所谓“反叛性”,指这里的女性话语及其编码方式以对男性话语的颠覆和逆反用法(解构)为己任。
在影片中,对男性话语的反叛主要体现在反父权上,从一开始曲靖就对父亲的权威产生怀疑。在看到电视上警察拿枪制伏罪犯的时候,曲靖问父亲怎么没有枪;在看到父亲下象棋还不如卖馄饨的人后,曲靖问母亲为什么要跟父亲这样的人在一起;在曲靖和暗恋她的男生被误以为看录像带被抓后,父亲说“应该一出生就把你掐死”,曲靖愤怒地回嘴“你怎么不掐死我呢”,然后一个人到房间关上门任父亲在门口喊开门。女生张雪对父亲也是同样的反叛态度,在张雪眼中,父亲根本就不存在,她不跟父亲住选择跟奶奶住。“曲靖和张雪在厂区里的一段对话,把这种父权的式微彻底说了出来。曲靖看到张树林的照片,对张雪说‘你跟你爸不像啊’,张雪反问‘你跟你爸像吗?像不像的又能说明什么呢?爸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你说,除了人,什么猫呀狗呀猪羊兔子这些,哪个知道他爸是谁’,曲靖深以为然‘还真是哎’。”[2]影片就是在这样的情节编排下体现反父权的女性主义态度。
影片通过曲靖的女性视角,使女性在影片中的形象不再是被观看,消解了男性观看女性的位置。与《芳华》中用阳光灿烂的泳池和女性年轻的肉体的画面来体现女性美好青春,实则充满了男性对美好女性的想象不同,《黑处有什么》表现曲靖青春飞扬的画面,是她在荒废的工地集装箱上唱着《青苹果乐园》,导演多用从背面拍摄的远景镜头,展现曲靖在当时情境中的自我陶醉状态。在这里,只有女主角的自我放飞,而不是被观赏的青春。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是被女性看到的,如当班上的男生讨论张雪的发育时,影片用曲靖的主观镜头表现,而不是周围男性的眼光。有一些镜头是从女性看到自己被观看的角度展开,如当曲靖和张雪去烫头发时,曲靖看到了理发师对张雪的目光;和张雪骑单车在路上走的时候,曲靖看到了状态奇怪的大叔尾随;在去看录像厅广告的时候,曲靖能看到奇怪的人盯着自己看。这些都是影片体现女性拒绝被观看的叙述形式,是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影片中女性被观看的反叛。
《黑处有什么》从情节到镜头,都体现了女性叙述人电影“言语”编码的运作,体现了反叛性的女性话语及反叛性话语运作的目的,“它所构筑的影片本文,不再是与男性保持对话关系的女性独立自主性要求,而是从本体上对男性话语体系、对男权中心意识的质疑和消解”[1]。
3 影片生成的语境
影片的导演王一淳生于1977年,1991年的她正与影片中的主人公曲靖年龄相同,影片也充满了导演回忆的自传意味。导演在采访中也提到:“2002年父亲去世,我特别伤心,全年处在回忆中。但他在世的时候,我们关系却一直不好。借此契机,我想写一部小说,回顾自己的成长。”[3]影片中的曲靖对父亲有着反叛心理,甚至认为父亲有些时候是无能的,但在影片唯一一段没有曲靖出现的段落中,表现的是父亲在第二次出现杀人案的时候认真办案的场景,回去警察局后爸爸放走了被误抓的第一次杀人案的疑犯,并且开车把他送回家。在这一情节,父亲的形象是正直的,父亲的无能并不是真的无能,而是对原则的坚持。还有父亲教曲靖骑单车,把单位剩下来的唯一一张胶片给曲靖拍照的情节,这些时候父亲的形象更多的是温暖的、充满关爱的。这些情节可以说是成年后的导演对过去的回望,对被误解的父亲的正名,这也使得影片对父亲的反叛并不是决绝的,导演对父亲充满温情的展现并不影响女性主义的态度,曲靖在影片中依旧发现了作为女性的自我,导演只是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王一淳提到,从计划写小说到开拍中间过了很长的时间,“当初觉得惊天动地的,现在也没那么重要了。故事的重心从个人情感转向了对当时时代的关注”[3]。影片中有很多时代标记,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中人们的心态。例如,影片从男性偷看女厕所被抓、治安队抓看录像带的学生等情节来看,体现了当时人们性压抑的一面。再如,当曲靖因为怀疑曾经猥亵自己的老爷爷是强奸犯而去敬老院打探情况的时候,碰巧被教导主任看到,随后便被评为“学雷锋学赖宁标兵”,曲靖看着墙上贴着的赖宁的宣传海报,内心充满怀疑,在这之后,曲靖一个人走到录像厅,自己选择看了电影,在录像厅里痛哭流涕的她算是完成了对成长过程中从懵懂不知到明白其中的残酷和痛苦的成人礼。在影片中,曲靖的青春觉醒和整个时代联系在一起,“曲靖借助流行文化获得了强烈的个人意识,她追寻自己的所爱并探索一切未知,开始质疑传统的权威。这一切与时代的文化、经济转型密切关联,勾勒出 90 年代初期的小城社会风貌”[4]。20世纪90年代不仅是曲靖成长的年代,也是整个社会从对性极为避讳到逐渐开放的转型年代。而导演所要体现的女性成长,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生成的,女性得以正视自己,追求自由和独立,曲靖唱着“尽情摇摆”和“不羁放荡爱自由”,这正是她内心心境的体现。
4 结语
正如影片片名《黑处有什么》,影片中的曲靖在探索着黑处有什么,导演也有意引导观众思考黑处到底是什么。黑处代表着对未知的探索,女主角要探索的黑处是对自己青春成长的困惑,对整个社会残酷和美好的未知,就像最后女主角在录像厅,虽然看的是讲述女性被观看的情色片,但对于她来说,她只听到了录像中的女主角说“我只知道,我喜欢你,如果你也喜欢我的话,我们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想到了自己初恋的终结而痛哭流涕,无视周围看着自己的男性。黑暗中有被禁忌的自由,有不知道从何处而来的危险和目光,但对于曲靖来说,重要的不是黑处有什么,重要的是去探索,这样才能发现黑处也有自由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