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悬疑类网剧火爆原因探析
——以爱奇艺“迷雾剧场”为例

2022-12-18王茜媛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3期
关键词:悬疑剧迷雾剧场

王茜媛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迷雾剧场”是爱奇艺在2020年第二季度推出的悬疑栏目剧场,现已播出剧集《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八角亭迷雾》《谁是凶手》等,并且大部分评分都比较高。“迷雾剧场”依托独特的制作策划方式和对标美剧的短剧集、精品化路线推出新的剧场运营模式,从首部作品《十日游戏》播出开始,网络讨论度只增不减,吸引了大批悬疑迷的关注,获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一些非悬疑粉也开始踏足此领地,观看“迷雾剧场”的悬疑剧。然而,目前对悬疑剧成功因素的分析大都是基于单独剧集或单纯经营策划,而不是从悬疑剧最基础的制作层面展开深度探究。因此,本研究基于新媒体视域下网剧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迷雾剧场”整体制作策划现状为基础,分析悬疑类网剧爆火原因,以期为悬疑剧创作的创新和国剧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1 “迷雾剧场”制作策划现状

1.1 叙事模式

“迷雾剧场”故事中的召唤结构围绕空白、空缺和否定的设立,贯穿在观众解疑的过程中,在填补前期空白和引出后续疑问时都需要借助悬念的力量。首先,悬念的制造和把握是“迷雾剧场”的主要叙事特征,如《十日游戏》以看似绑架实则以游戏作为悬念切入点,引出内部人物的复杂关系,带动全剧命运齿轮的转动;《沉默的真相》以地铁抛尸案作为全剧框架指引,展开时空交错式的逻辑叙述;《谁是凶手》通过17年前的案件将主人公相互串联,引出案件真相。其次是多角度、多侧面的“蒙太奇”式非线性叙事视角,回忆时空、当下时空以及案件发生时的真实时空等多空间转换,以及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对比展现[1]。例如《隐秘的角落》中,朱晶晶死后,妈妈王瑶在医院靠墙哭泣,近乎癫狂地质问朱永平,他们的心情是悲伤的、难以置信的。而同时在远处的饭店里,朱朝阳在和朋友过生日,他们是喜悦的、无忧无虑的。同一时刻悲伤与喜悦的对比,为整个剧情加上了悬疑色彩。再次,除了上述的叙事风格,还有不存在的捕狮器——“麦格芬”。“麦格芬”是希区柯克自造的一个单词,意思是适用于苏格兰高地的捕狮器,但是苏格兰高地没有狮子,因此这种捕狮器也是不存在的[2]。“迷雾剧场”利用永远捕不到狮子的“麦格芬”进行逻辑叙事,即在剧中放置一个虚拟的、不存在的“捕狮器”。例如,《谁是凶手》里早已死去却不为人知的沈海洋就作为贯穿剧情的“捕狮器”,虽然他并不存在,但他是整个行动和故事的核心。

1.2 拍摄手法

拍摄手法即拍摄方式。“迷雾剧场”各个剧集由不同的专业导演指导拍摄,虽然风格和内容有明显不同,但都十分重视客观存在环境和所处背景的刻画与塑写[3]。通过对于人物所处环境的真实刻画,可以帮助观众产生一种剧情体验感,减少理解剧情的困难,增强身临其境的参与感、互动感。《隐秘的角落》在广东省湛江市拍摄,剧中所呈现的沿海码头、停靠渔船,甚至是冰镇豆奶,都调动了观众对沿海城市的联想或记忆。主人公朱朝阳沉默寡言、自卑怯懦的性格特征,除了通过行为动作进行直接表露,还通过对其居住环境和所处地点的侧写,间接加深了观众对他性格的印象,为全剧人物情感吐露奠定了基础。而涉及三个不同时代的《沉默的真相》,其开头便通过一个大远景,全面展示了2010年雾气笼罩下具有现代气息的江潭市,而对2003年平康县人民检察院,则多通过事物的近景细节来进行刻画,如掉漆的扶梯、老旧的木门和没有密码的档案柜等。另外,还对2000年苗高乡里的田野、池塘、土墙等进行整体环境刻画,契合观众对乡村的印象。这种对各个时代环境细节有意区分,有意使用不同的刻画方式,使观众与作品间产生了感知交流,即便没有准确年份标注,观众也能通过时代的典型特征进行区分。另外,“迷雾剧场”拍摄构图同样具有巧思,如《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和严良初见时,严良处于画面左上方且因为虚焦面部呈现模糊,朱朝阳则处于中右部,占据较大画面且面部是实焦画面。导演通过构图的方式展现了他们两个在人物关系上的特点,即严良是被动的,朱朝阳占据主导地位。

1.3 内容创新

“迷雾剧场”中有将近一半的剧集改编于知名悬疑小说,本身便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其中《十日游戏》改编自日本知名悬疑作家东野圭吾的《绑架游戏》,《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分别改编自紫金陈的《坏小孩》和《长夜难明》,《致命愿望》改编自那多的《喂食者协会》[4]。编剧在对原著进行二度创作时也添加了新元素,给予剧粉和书粉以新体验,增强剧情的多样性和讨论性。内容创新除对剧情本身的创新外,还体现在具体的人物形象展现中,“迷雾剧场”在刻画人物时不拘泥于过去的单一性人格,而是致力于打造“圆形人物”[5],让每个角色都富有饱满的个人情绪,不再是刻板的“非黑即白”的人物形象,而是挖掘在光辉人格下的阴暗面和阴暗人格里的闪光点[6]。例如,《谁是凶手》中正与邪的阵营并非完全对立,看似完美的三人皆是夏金兰遇害案的受害者和加害者。电视剧受到观众喜爱的最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观众能在剧中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产生对人物的认同感和共鸣。因此,“迷雾剧场”并没有像其他悬疑剧一样脱离现实,重新建构一个崭新的社会秩序和原则,而是关注原生家庭、女性地位等现实痛点,并以此展开。“迷雾剧场”严格围绕其“拨开迷雾,点亮光明”的主旨,通过对假恶丑的控诉和对真善美的弘扬,将主流价值观传递给观众,使得观众在受到视觉刺激的同时联系自身展开思考[7]。

1.4 后期剪辑

悬疑剧的后期剪辑最为重要的是通过配乐和色调来烘托、营造整体氛围。由于“迷雾剧场”追求原始现场感的画面表达,因此配乐往往是贯穿整个故事剧情的主题曲或者有映射意义的人声歌曲。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就是《隐秘的角落》中贯穿整剧的《小白船》,剧中每当《小白船》响起就会有人死亡,原本曲调悠扬的音乐变成了“恐怖童谣”。同时,从音乐元素到歌词内涵都与剧情紧密相关。例如,在第6集中伴随着《小白船》的背景音乐,镜头随着3个孩子仰望星空的眼神变化,最终定格在空中,让人不禁想乘着小白船缓缓飘向月亮。但是随着画面转向尸体,最后一句歌词也由“飘呀飘呀,飘向云天外”改为“飘呀飘呀,飘向西天”。另外,利用色调来凸显、暗示人物性格或剧情发展,也是“迷雾剧场”常用的后期剪辑方式。在《谁是凶手》中红色尤为突出,红色作为正面与负面的激情象征色,在剧中被赋予警示和信号意义。沈雨为了躲开夏木跟踪,将其引到满是血的菜市场,突出血红色既体现了沈雨的心思缜密,也凸显了夏木心理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样在《隐秘的角落》中,依照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对画面主色调进行细微转换,暗示剧情发展。

1.5 营销策略

爱奇艺市场部内容营销总监陈麒伊说:“我当时跟团队的成员开玩笑,前半程是网友看着我拼命做营销,后半程是我抱着手看他们拼命做营销。”这就说明网剧营销以播出为界限,分播出前专业营销和播出后网友营销两部分。在播出前主要是通过官方微博与出演人员的微博宣传进行营销,爱奇艺官方微博针对“迷雾剧场”2021年后半年片单推出“迷雾星球邀请函”超文本5.0(HTML5.0,H5),并主动发布“迷雾剧场片单官宣”“迷雾剧场一周年”的微博话题进行宣传营销。为了成功到达用户并获得用户喜爱,宣传人员需要在播出后以受众为中心进行双向互动,更好地促进网友营销。爱奇艺通过弹幕进行话题的引导与营销,观众发送弹幕、新型角色弹幕以及主角空降弹幕等方式都使平台与用户间的互动成为可能,这种方式便于平台抓取用户偏好等数据来设置热点话题。在此之后,平台通过发布有争议性或值得吐槽的内容吸引网友参与,并呈“滚雪球”形式扩大营销覆盖面。比如,《隐秘的角落》中“带你去爬山”“我还有机会吗?”都成为看似网民自娱自乐实则片方引导的热点话题,甚至出现了表情包、手机壳、衣服周边等衍生产品[8]。

2 “迷雾剧场”火爆原因

爱奇艺微博收官战报显示,针对2021年“迷雾剧场”所推出的四部剧集,有关剧情或人物的全网热搜共1259个,“迷雾剧场”的厂牌上全网热搜共59个,主话题阅读量超11亿,“迷雾剧场”的官方微博账号截至2022年3月19日已有48.5万转评赞,可见其火爆程度。通过上述对“迷雾剧场”制作策划现状的分析,可以把迷雾剧场成功的原因分为短剧场制作模式、“悬疑+”内容表达以及刺激向思考转变。

2.1 短剧场制作模式

数据显示,20集以上的长剧弃剧率不断提升,超过了50%,也就意味着一半以上的用户由于更新频率、周期过长等原因,没能看完全剧。因此“迷雾剧场”采取短剧场化的播出形式,缩短剧集,增加单集时长,以适应受到短视频、美剧影响的年轻人。“迷雾剧场”采取“季播+周播”的形式,目前除了《谁是凶手》是16集,其他都是12集,这意味着半个月不到,一部电视剧就可以全部播放完毕。对于用户而言,追剧成本更低,遗忘剧情的概率较低,花费时间较短。对于制作团队而言,短小精悍的悬疑剧降低了其拍摄和后期制作时间。同时,剧场化的制作模式深耕悬疑类型剧,逐渐开启垂直化内容传播时代。“迷雾剧场”均为爱奇艺自制作品,而爱奇艺拥有长期的、有经验的合作团队,其中《非常目击》《十日游戏》《在劫难逃》《致命愿望》都是与北京五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爱奇艺在短剧场的基础上逐渐完成迷雾空间打造,“迷雾剧场”的成功播出,不仅更新了制作模式、刺激了用户消费,也为短剧场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很好的示范[9]。

2.2 “悬疑+”内容表达

悬疑剧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独立剧种,悬疑本是一种讲故事的技法,“迷雾剧场”并没有采取纯悬疑叙事,而是采用“悬疑+”的方式,一步步引领观众接近事件真相。《隐秘的角落》采用“悬疑+伦理”,颠覆人们对青少年内心世界的认知;《谁是凶手》是“悬疑+侦探”,通过各个案件来引出新人物旧故事;《沉默的真相》则是“悬疑+时空”,揭示现实的阴暗面与小人物的无助。“悬疑+”内容表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悬疑剧的微恐性,扩大受众覆盖面,使得从来没有接触过悬疑剧的潜在用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观看,也避免了长时间悬疑所带来的情绪紧张感,为观众营造了放松追剧的氛围。

2.3 刺激向思考的转变

“迷雾剧场”通过缜密精妙的情节和直击人心的情感内核,让人们受到眼球刺激的同时进行深层次思考。对于情节而言,首先,“迷雾剧场”悬疑剧的悬念设置巧妙。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生动反映了悬疑产生的前因后果:三个人在有炸弹的牌桌上玩扑克牌,然而这三个人全然不知,那么,已知这一切的观众就会担心炸弹的爆炸,这时悬疑便产生了。这个理论的本质在于出现“当事人时间”和“旁观者时间”的错位,当事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旁观者却了如指掌,就像《谁是凶手》中的情节一样,第一集就呈现了沈雨手中有着红色指纹的照相馆文件袋的特写,让受众在接下来的十几集都在思考、寻找凶手。其次,引发受众的深层次情感思考,“迷雾剧场”中的每个故事情节都与现实生活存在关联,都可以和现实生活进行对照。据网友分析推断,《谁是凶手》“海州案”原型为白银市连环杀人案,被害人均是年轻貌美的女性,案件发生地多在家属院,且最后都有罪犯犯案后多年收手的情况。剧集播出后网友纷纷讨论故事原型,并进一步去了解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件。对于观众而言,这是在深刻了解社会现实的同时,通过艺术化表达,引导人们对生活、工作的价值进行思考。

除上述三个主要原因外,经典作品改编、演员演技、网络话题效应等都是“迷雾剧场”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甚至主要人物选角也是内在成功要素,“实力导演+新生代流量明星+老戏骨”的配置是“迷雾剧场”的标配。其中新生代明星可以为电视剧引流,老戏骨的加盟可以为全剧的质量提供保证。同时,对人物演技、适应角色的评判本身就可以作为营销手段,在网络中,骂声和叫好声同步吸引潜在用户参与观看。

3 结语

爱奇艺“迷雾剧场”的成功,是新媒体视域下悬疑剧规模化的现象级成果,其叙事模式、拍摄手法、内容创新、后期剪辑、营销策略等对于其他国产悬疑剧都具有参考价值。短小化、精品化、类型化、专一化的剧场模式和引起用户视觉刺激向深层思考转变的内容,使得“迷雾剧场”成为一大批悬疑剧中的“领头羊”。当前,受众对国产悬疑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断刺激着市场发展,也在提醒国产剧要在输出价值观和追求流量之间寻求平衡,提升国剧质量,以达到“剧剧是精品,场场无虚席”的目的。

猜你喜欢

悬疑剧迷雾剧场
中美悬疑剧女性身份与小镇地域性的构建
迷雾剧场悬疑剧的认同机制研究
浅谈中国网络悬疑推理剧的创新发展
欢乐剧场
《迷雾》;《石皮晓》;《emoti on-沉》;《emotion-向》
追踪迷雾怪人
从电视到网络我国悬疑剧发展新策略
迷雾美英
论《日出》的剧场性
数列迷雾不用怕 防微杜渐见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