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类技工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赛”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2-12-18毛轶靓

中文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技工专业技能竞赛

毛轶靓 徐 政

(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0)

一、研究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然而“普工剩、技工荒”“千工好招,一技难求”,反映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之下,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二者是相互适应的,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是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实现职业教育更加健康、协调的发展。在我国的发展中,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新发展政策的提出,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水平也要共同的发展与提升。

近几年,我国各行业举办技能大赛的频率日益提升,不仅为技工院校技能型人才提供展示才能、交流技术的平台,并且为选拔技能型人才开创崭新途径。值得关注的是,在被称为技能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比赛中获奖者中约70%奖牌得主为技工院校学生。世赛成熟发展以及我国世赛取得的优异成绩,驱动技工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同时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启示与经验。

二、传统学习环境下的人才培养状况

1.专业技能学习动力不足

传统的职业教育学习环境下,学生对于自身的人生目标规划比较迷茫,认为只要按部就班修满所有课程获得毕业证即可,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方面知之甚少,从而缺乏足够的专业技能学习动力。

2.学习思维保守、社会实践能力薄弱

学习思维保守造成学生发散思维、创造能力发挥受到制约的因素,它的存在也是建筑类技工院校首要解决的教育问题。一些学生会单方面认为学好专业技能就是将课本知识的内容学懂,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因此他们对待职业技能学习的方式片面化,缺乏投入参与到专业技能竞赛、校企实习中去,学习思维相对保守,对于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项目突发状况、人际关系等问题缺少了解,展现出较为薄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3.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失衡

技工院校教育的主要方向是技术应用能力,技工院校学生在就业中最主要的竞争优势是职业能力水平。而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4.教学计划与学生个人专长发展存在矛盾

技工院校教学以符合就业为导向来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不同的专业学习可能存在多个发展方向与侧重点,然而现实情况是每个学生特长与爱好不同,院校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难以兼顾学生群体个人,导致与学生个人专长发展存在矛盾。

三、“以赛促学”人才培养策略

1.设计一整套与教育大纲相一致的技能竞赛项目

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考虑设计一套以教育大纲为中心的技能竞赛项目,这一做法具有两点优势。一是便于学生在竞赛中学习本专业知识,为学习专业技能增强了趣味性与竞技性,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通过竞赛结果能够完全彰显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教育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性提高学生技能。

2.以课堂为载体帮助学生了解技能竞赛精神

专业教师可通过课堂的形式向学生融入技能竞赛,以此鼓励全体同学要好好学习专业技能,争取向最高的技能舞台展示自我。《技能成就梦想》等一系列的学习材料,传递世赛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与感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践行工匠精神的自主意识,用技能去实现人生的梦想!

3.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实训学习

专业教师把综合性强的技能大赛一步步进行项目分解,在课堂中将这些项目融入到课程实践教学,授课时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课程目标以及实训项目完成的总体情况,扩大了技能培养的覆盖面和深度,实现了“人人参与”的学习目标。

4.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调整课程结构

“以赛促学”人才培养策略主张将世赛标准融入建筑类人才培养的学习日常当中,积极运用世赛标准调整课程结构。近几年,建筑类专业技能大赛基本成为技工院校教学的必备方法,在技工专业课程设置上引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对学院建筑类专业课程改革具有引领与促进功能。世界技能大赛并不是一味地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而是将基础理论知识作为技能发挥的载体,合理分配基础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比例[1]。将建筑类专业课程建设与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紧密联系起来,是有助于优化本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正确途径,为全国建筑行业发展提供高水准的技能型人才,引领建筑行业人才的未来发展方向。

5.制定竞赛促学制度,鼓励人人参赛

竞赛促学制度主要是将技能竞赛与学习联系在一起。第一,在竞赛奖励方面,可对获奖的学生给予学分奖励,提供高等级竞赛的参赛资格,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将校内竞赛以及同等水平的技能大赛作为期末考评的内容之一,初赛一般不存在对参赛人数限制,大部分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有效做到人人参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为一大批建筑类专业学生提供技能竞赛锻炼机会。

6.加强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大赛之余,教师可组织挑选优秀学生自愿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实训的时间由学生自行安排,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训自主性与主动权,学生成为项目的主人[2]。这种多元化的开放式实训模式,创造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作为建筑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体会到工作环境的艰苦,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在交流合作中解决问题。此外,可以将这种实训模式延续到专业实训中,将历届难度适中的竞赛题目作为训练项目,学生按照自身需求与兴趣爱好组成实践团队,在协作式的项目模拟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职业素养。

7.加快“企业+竞赛”二合一融合模式构建

校企合作、技能竞赛是建筑类技工院校应用较为普遍且重要的两种专业教学实践方式,但是两种教学途径实践过程中往往为分离状态,如何构建“企业+竞赛”二合一融合模式,强强联合,发挥最大效益是技工院校“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寻求突破的关键。在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商议下拟定公平合理的“企业+竞赛”人才培养计划于协议,该协议需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3]。协议内容主要围绕校企合作中的权利义务展开,明确如何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技能大赛实践活动,优化学生大赛参与效果、增强企业效益创收效果,在法律保障机制下运行校企结合教育的全过程。其次是如何在企业实训中安排技能竞赛。技工院校与企业应将技能大赛作为核心,综合分析竞赛中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结合竞赛多个维度搭建综合性的实训基地。

四、“以赛促教”人才培养策略

1.以竞赛为导向设计高黏合度教学方案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以赛促教”人才培养策略注重通过竞赛提高人才培养教学效果,“以赛促教”人才培养策略下的教学方案要贴合技能竞赛的实际情况,以竞赛为导向设计高黏合度教学方案,将国家级竞赛、世界级竞赛标准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中,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核心,实施“强化基础——突出规范——重在素质——提升能力”教学阶段与层次,形成独具特色的“以赛促教”基本技能培养方案[4]。

2.打造建筑专业学徒制培养模式

建筑类专业实行学徒制培养模式,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技工院校要给予建筑企业充分的育人权利,向企业“放权”,彰显建筑企业在学徒培养中的主体性。建筑企业要结合学生条件、实际岗位、培训内容、培训效果等信息制定全面的学徒培养计划。第二,建筑企业要实行“导师”准入制度,确保导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国外新型学徒制培训十分注重“企业导师”标准制定,要求导师要有丰富的建筑行业实践经验,具备与现代建筑行业发展接轨的教学水平[5]。第三,做好学徒制的基本保障。一是建筑类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实施企业学徒制培训补贴政策,约束学徒学习行为、激励学习效果。二是综合学徒职业资格认定、就业能力、第三方人力资源测评等方式评价企业育人成效。

3.创新建筑类专业特色教学模式

建筑类技工院校实施“以赛促教”人才培养策略,要以竞赛为切入点创新特色教学模式。第一,从教学模式的宏观层面入手,将技能竞赛纳入技工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树立“以赛促教”的人才培养观与意识,将技能竞赛贯穿于改善技能教学质量的始终[6]。第二,在建筑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合理融入技能竞赛理念与标准,学生学习成果考核内容中要增加竞赛成绩。第三,学院通过研究竞赛项目了解技能竞赛内容与标准,既能实现技工院校教学内容与教学项目革新、提高建筑类专业应用技术与教学内容黏合度,又能基于新的技能规范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竞赛取得佳绩、高质量培育人才双赢局面。

4.完善实训设备与实训基地建设

“以赛促教”人才培养策略必须完善技工院校的实训设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只有基本性实训条件得到保障才能良好发挥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潜力与天赋,令技能型人才的才华有的放矢。

5.教师团队深入推进教科研工作

教科研工作是技工类引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教科研水平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队伍学术水平展示的重要平台。浙江建设技师学院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深入推进教师团队的教科研工作,在论文、课题、教材、专利等方面均取得突破,以促进学院教学改革的发展,实现以赛促教目标。

6.加强教师团队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国外高水准技工院校形成“送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交流方式,以优化国内教学方法单一、教育理念滞后的困境为目标,指派学院骨干教师学习国外的德国“双元制”、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将先进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融入我国人才培养计划中来,获得有益的实践经验。将国外优秀的世赛专家、技能人才培养专家邀请到国内开展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等活动,以确保建筑类院校走在建筑技术应用的前沿领域。

五、“以赛促赛”人才培养策略

1.举办人人参与的校内技能大赛

省级、国家级、世界级的技能竞赛对参赛者能力具有一定门槛要求,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技工院校举办校内技能节,借鉴技能大赛的评价指标以及关键环节,并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各自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提交参赛项目、方案。通过学校小范围的竞赛既能选拔出技能方面潜在的优秀学生,又能让学生了解比赛概况,享受比赛过程,以此来提升知识与技能。校内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机会,对于没有参赛信心、综合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是一次良好的锻炼机会。

2.鼓励学生参与校外技能竞赛

对于成绩优异、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要鼓励其参与校外更高等级的技能竞赛,如省级、国家级、甚至是世界技能大赛,到更高层次的技能领域施展才华、交流经验。让学生在良好的竞赛氛围中感知专业基础学习的重要性、汲取先进的专业理念,逐步成为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3.以技能大赛为核心构筑正确导向的校园文化

对技工类型院校发展而言,技能大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方式之一。技能竞赛本身可以是技工院校文化表达的载体,因此,践行“以赛促赛”人才培养策略期间,需要以技能大赛为核心构筑正确导向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正确认知技能大赛的意义与功能。

4.以考评体系平衡参赛与学习关系

“以赛促赛”人才培养策略一定程度上调动了人才参与专业技能竞赛的积极性,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呈现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技能竞赛,乐在其中;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在技能竞赛中取得成绩很难,踏实学习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最为关键。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技工学院以考评体系平衡参赛与学习关系,令沉迷于竞赛的学生兼顾专业学习、让消极参赛的学生重视技能竞赛的意义,有助于各类型学生统一标准学习轨道上来,有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技能竞赛机制完善与管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技能竞赛机制管理,不断完善竞赛机制增强竞赛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主要从以下方面实现。第一,审核技能竞赛的形式、内容、设备、场地等信息,重点评估竞赛内容是否与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相吻合。第二,邀请知名企业、行业领军人物作为竞赛的评委团队,公正评价参赛者的专业水平。第三,组织行业专家、竞赛领域专家联合考察竞赛机制的公平性,不公之处及时指正。

猜你喜欢

技工专业技能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从技工到英雄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我看竞赛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