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论丛》举办经济管理领域学术专家座谈会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2022-12-18戴卫东,付文林,郭剑鸣

财经论丛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二十大中国式共同富裕

戴卫东: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报告对增进民生福祉的阐述,直接回应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作出详细部署。这是首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到“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所谓长期护理保险,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为什么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国情下失能老年人口不断增长。2019年底,我国失能老人超4000万。预计2020年失能老人达到5271万,2030年失能老人在总失能人口中占比将超过57%,规模在7700万人以上,失能老人将经历平均7.44年的失能期。失能已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社会风险。“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二是传统养老服务受益人口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养老服务主要面向城乡“三无”“五保”等贫困老年人,惠及人群狭窄。在失能风险下,建立面向全体老年人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传统养老服务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三是民富国强的经济支撑。2021年我国人均GDP为80976元,比上年增长8.0%;国民总收入约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9%;城镇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7412元、18931元,比上年增长8.2%、10.5%。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国家经济实力保持增长,为建立单位、个人缴费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奠定了稳定的经济基础。此外,家庭结构小型化、疾病结构慢性病化、女性就业职业化、失能负担贫困化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加速推动我国建立“第六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为什么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进程密切相关。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2016年6月全国首批15个城市开始试点,2020年9月全国新增14个试点城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截至目前,全国含省级试点共有49个城市。各地要求试点的呼声高涨。因此,“十四五”期间,应该在总结六年来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从局部试点走向全面定型阶段。否则,试点时间越长,制度转轨成本越高。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长期护理保险研究中心主任)

付文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纲领和中国方案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十分丰富,蕴含重大理论创新,以下仅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谈三点初步学习体会。

一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作了全面、清晰的阐述,这个新命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必将对扭转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具体落实上,我认为主要是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进一步深化区域间产业分工合作关系,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使各地区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基础上,不断提升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二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创新之一。我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目前经济增长的质量总体上还不高,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度还比较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可能会在短期中增加一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环境合规成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和地方政府绩效的考评机制。

三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中国目前流动人口规模巨大,地区间、居民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还很大,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的户籍分割,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而“公共福利洼地”会进一步加剧地区间人口流动和财政负担的不均衡问题。我认为应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跨区域协调问题,尤其是要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的统筹水平,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地方财力平衡功能,对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性和保障水平。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郭剑鸣: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轴逻辑及其建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核心议程,其实践过程必然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和社会场景。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它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性。但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场景是复杂国情基础、后发追赶过程和多元宏伟目标的统一,这又决定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复杂曲折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统筹需要和可能,推进共同富裕的中轴逻辑是最大限度兼容社会共富“拉力”与“推力”,形成集体行动。

二、集体行动是共同价值观、共同利益行为和有效保障机制的集合。就推进共同富裕的集体行动而言,是指社会需要形成有利于共同发展和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劳动观、财富观、财产观、福利观,需要有为之行动的主导力量和社会结构,还需要强有力的排斥“搭便车”并保证分配公平的制度、体制和机制体系。基于集体行动的中轴逻辑推进共同富裕,意味着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和城乡以及不同收入阶层需要各尽所能挖掘禀赋,共同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和改善财富分配结构,也意味着其他推进共同富裕的努力需要依赖集体行动机制发挥作用。

三、建立对共同富裕的中轴性稳固支撑,需要建构包含中轴价值—中轴结构—中轴机制的“三位一体”体系。首先,要建构支撑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的中轴价值共识。如何客观把握共同富裕的正义边界,引导社会形成正义的财富观、劳动观和福利观,最大限度排除集体行动中“搭便车”的空间是建构驱动共同富裕集体行动中轴价值的关键。其次,中轴结构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支撑结构。推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中轴结构除了要有策动创新的能力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应变吸纳能力和较大的开放流动性,使其他社会结构能围绕它产生强大的社会动员力。符合这三个特征的社会分层结构非创新创业群体莫属。最后,如何“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关乎实现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的持久性。中国共同富裕社会建设的中轴机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原则,统筹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财富分配结构的关系,更加重视公共利益供给的可持续性、共享分配的正义性和监督有效性的统一。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贺武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内容中,着力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思考一切问题时,其出发点、落脚点和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成为了时代宣言,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教育使命、教育价值与教育追求的本质体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必须坚持并践行教育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的教育需求,这是教育民生的根本宗旨。教育民生有基础性教育民生、一般性教育民生之分,也有高标准教育民生和低标配教育民生之分。从基本的受教育权满足到基于个体发展的教育机会和教育个性化诉求,再到稀缺性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性需求,教育民生与其他民生一样呈现出由低到高的连续递进态,体现为个性化、多样性以及动态化的过程。

教育满意度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诉求也日益呈现出个性化色彩,体现为人们的心理预期、教育诉求的个性化追求以及教育理念的差异化表达。在“人人上好学”与“人人有学上”的不同阶段,前者的教育满意度并不比后者的更易实现;追求教育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教育民生,并不比“普九”“两基攻坚”时期的教育民生更容易解决。总之,教育民生除了物质意义上的人财物投入的不断增长和满足,更体现在教育公平、教育正义、教育民主、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金 通:加快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科学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全新方案,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最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和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的杜伟杰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做了较为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下面就我国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谈一些体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重要举措,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农情,农民数量众多且流动性强,人均水土资源匮乏且匹配性差,满足超大规模农产品需求一直面临重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农村保持长期稳定、广大农民在城乡间可进可退,形成了我们应对经济社会发展风险挑战的回旋余地和特殊优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成就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走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充分彰显农业农村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二是坚持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作为有机整体,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乡村治理现代化;四是坚持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紧扣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根本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增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生动力。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

李金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重在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富裕”,难在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共同”。当前我国共同富裕之路亟需解决好城乡、区域、收入三大差距问题,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尽快形成规模合理的中等收入群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完善分配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优化收入分配结构的根本所在。这意味着要调整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者在GDP中的占比。这个关系的调整十分复杂,不是简单的增减,而是内在关系的重塑。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有效产出,不断提高GDP的含金量,从而为调整GDP的内在关系腾出空间。此外,还要通过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调节手段增加部分居民的收入,进一步缩小三大差距。

二是“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意味着“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要相结合,协同市场机制、政府调控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通过教育、就业、培训等促进机会公平的手段,建立起更加公平的、有利于不断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分配机制。

规模合理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扩中提低”是我国当前共同富裕的重点努力方向。总之,我们要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尽快建立起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收入分配体系,以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李永友:党的二十大的时代意义与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是在中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站在第二个百年之始,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瞻远瞩地为中国勾勒出民族复兴的伟大工程。会议从十五个方面,既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过去十年取得的成就,又提出了新时代运用新理念推进各项事业的具体任务与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内容。更重要的是,报告第一次将人才工作确立为强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和第一资源,既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也表明人才对中国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才工作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镇,大学不仅需要认真领会报告的精神,更要有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运用新理念指导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如此,为培养出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有德之才,大学需要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下功夫,破除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大学资源,打破院所边界,突破专业限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跨学科平台建设为抓手,努力构建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克服浮躁,让大学能静下来,让师生能坐下来,让服务能跟上来,尽快形成真正的大学尊师重教时代文化。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司言武:以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中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强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些内容的提出,为税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勾画了蓝图。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税制。

首先,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逐步提高包括个人所得税在内的直接税收入比重。通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巩固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出台对低收入者更为友好的税收安排等,最终促进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助推社会形成橄榄型收入结构和群体分布。

其次,在税种完善方面,需要全方位调整和重塑现有税种安排。第一,应继续降低增值税税率和档次,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的税收负担。第二,应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的累进性,以更好地发挥消费税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第三,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应适当扩大综合所得范围,逐步将高收入群体收入占比较大的资本性所得、财产性所得纳入征收范围,增加直接税占比。同时,应降低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简化税收档次,并进一步完善专项附加税扣除项目,降低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第四,推动完成房地产税立法,适时推出房地产税。第五,适时研究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出台有关资本利得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对高净值人群的税收征管。

要全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不断提高税收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教授)

王建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特征之一。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关键,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全面节约战略不仅要求生产方式节约,也要求消费和生活方式节约,而且还强调全局节约、全民节约。节约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做好节约的“减法”,就是在做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加法”。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应构建数智化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体系,从生产和消费的全生命周期全面协同落实资源节约;在社会领域,应大力推进数智化手段在全面深化全民节约思想引导和行动引导上的应用,通过积极构建全民共同参与、共同行动、共同建设的全面节约社会格局,打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新风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坚持先立后破,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而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对我国顺利推进“双碳”目标释放了重要信号,也为未来一段时期稳扎稳打地推进能源革命、深入参与全球气候改善提供了新的指导。其中,先立,即先创造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新机制;后破,即在新机制基础上打破旧机制。这是尊重我国能源利用及产业结构的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构建长效体制机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体现。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教授,绿色管理研究院院长)

王俊豪:发挥市场与政府双轮驱动作用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我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具体体现,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实现“双碳”目标客观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市场与政府双轮驱动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最终实现“双碳”目标。其中,主要战略要点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用能权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将环境外部性问题转变为市场主体内部化问题,激励企业发挥主体性、基础性作用,积极实行科研攻关与技术创新,主动实现生产经营清洁低碳转型。第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双碳”工作,科学合理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实施“双碳”战略的关系,确保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稳定。第三,强化高质量经济发展方式,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第四,建立与完善“双碳”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以建立科学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与评价等基本制度为抓手,为“双碳”实施绩效动态评价提供客观标准和科学依据。第五,优化能源结构,有序实现从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促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能源产供储销体系, 确保能源安全。第六,建立一个以“监管有据、运行高效、精准有效、公开透明、激励约束”为特征的“双碳”政府监管理论体系。即以法律法规制度为监管依据,实行依法监管;监管机构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方式针对性强,精准有效;监管信息公开透明,鼓励社会参与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相容的监管绩效评价制度,强化激励与问责机制。

(发言者简介: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政府监管与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

王正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扩中提低”的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中提低”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其本质是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问题。解决收入不平等问题需要一系列制度和政策保障,但更为基础和关键的路径首先是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扩中提低”,着力点可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稳定就业增收渠道。“扩中提低”需要社会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大量的就业岗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稳就业、促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稳定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渠道,为促进“扩中提低”提供重要保障。

二是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就业增收质量。产业是经济发展基石,也是人民就业创业的载体,产业发展水平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业者的劳动收入。因此,应推动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链发展水平,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就业增收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补齐“扩中提低”短板。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要表现。“扩中提低”的突出短板在农村。通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投入,激活农村主体、要素和市场,逐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共富,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农村内部不同群体间的差距,补齐“扩中提低”的短板。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浙江省“八八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钟晓敏:实现让14亿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对于理解我国今后的经济社会政策走向至关重要。

首先,现代化本身存在着水平的差异。衡量现代化的指标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国的现代化水平。最初提出现代化概念并用指标来衡量各国现代化水平的是美国社会学者英格尔斯,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互为基础的观点为理论框架提出了包括十个指标在内的现代化指标体系,为衡量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水平提供了一种标准。对照这个指标体系,我国现在已基本达到了现代化的各项指标。但是这里的指标只是一个门槛条件,在达到门槛条件后,各国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这也反映出各国的现代化水平是高低不等的。我国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是低水平的现代化。若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现代化必然是一个高水平的现代化,不是达标问题,而是各类指标水平要居于世界前列。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要反映其国情特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是14亿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国情使我们不仅仅要看指标的绝对值,更要看指标的相对值。总量指标固然能够反映国家的实力,但有时人均指标更能说明问题。比如我国的经济体量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水平来看,还与发达国家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在与国外的比较中要牢牢记住人口众多这个国情。让14亿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我国目前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和长寿化趋势,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18.9%和14.2%,2018年以来人口出生数年年下降,到2021年出生人数只有1062万人。60岁以上老人的平均余寿为20年,而到2050年,平均余寿可达27年。庞大的人口规模及人口的老龄化、少子化和长寿化给我国实现高水平的现代化提出了挑战。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要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这里透露出的信号是要考虑出台一个综合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生育、养育和教育等方面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扭转不断下降的生育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保障的人力资源。同时,退休政策也应该作相应调整,延长退休年龄势在必行,60岁以上老人中,60—69岁的低龄老人占55.83%,我们要开发低龄老人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参与率,弥补人力资源的短缺。

共同富裕最根本点在于把人与人之间在收入财富方面的差距以及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但是在这两个方面所要控制差距的政策导向应该有所不同。缩小收入和财富方面的差距要本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在尽量保护个人合法收入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去完善缩小收入差距的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及就业等政策。而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导向应该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体系。但社会各成员在享受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应立足于均衡化和可及性原则,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体子女受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均等化提供。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逐步缩小职工与居民、城市与农村的筹资和保障待遇差距。总而言之,要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在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所有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有保障。

(发言者简介:浙江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财经论丛》主编)

猜你喜欢

二十大中国式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数”读二十大报告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喜迎二十大
迎接二十大 开启新征程
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
中国式民主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