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鹏:为祖国做『掘金人』

2022-12-17文风语者

时代邮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大鹏户口金矿

文风语者

2022年10月2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收到了一封重要回信。写信的人是习近平总书记,他肯定了同志们过去的付出和成绩,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期许。

这封回信在地质工作者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加大勘查力度,加强科技攻关’,这12个字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科技研发的重视和关切,这让我们研究人员心里铆着的这股劲更足了。”青年地质工作者李大鹏说。

26岁那年,他博士毕业,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北京户口,扎根齐鲁大地。为了向深部探测进军,他带领团队边实践,边研究,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最终发现了目前我国发现的埋藏最深的金矿体,一举攻克了我国深部资源勘查技术难题。

李大鹏说,要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望。

“我早就想好了”

1986年3月,李大鹏出生在山东德州赵虎镇丰乐李村。他的舅舅是一位地质工作者,对他影响很大。李大鹏从小就对各种石头充满兴趣,这种兴趣不是一时的,而是他一生事业的起点。

2004年,李大鹏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学习地质工程专业。他对这个专业很有热情,甚至为了学习放弃了酷爱的篮球运动。同学们说他光顾着研究地球,别的都不要了。他笑道:“学好地质不仅可以了解地球数十亿年的沧桑,还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地球的奥秘是无穷的,吸引力太大了,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去研究月球呢。”

2008年,李大鹏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之后又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获得了首届“李四光优秀学生奖”。这一奖项由李四光地质科学基金会设立,是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最高学生奖项。2012年底,26岁的李大鹏即将博士毕业,他本来已经得到了留校任教的机会,这时,一个重大选择摆在了他面前。

当时,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到中国地质大学来招聘,带队的是院长于学峰。于学峰与李大鹏深谈了很久,主要是谈他们研究院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准备开展的科研项目。李大鹏被于学峰那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求贤若渴的态度深深打动了,而且从内心深处来说,他觉得学地质的就应该去地质勘探一线。山东是他的家乡,那里有着丰富的地质资源,以及复杂而完整的地质现象,在山东搞地球科学研究是有优势的。

在这场谈话之后,李大鹏毅然决定去山东发展。当时,他妻子在北京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儿子也随她落户北京了,听说他要去山东,妻子坚决反对:“我们费尽千辛万苦,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啊,以后孩子大了会怪我们的啊!”不过,在听完丈夫内心的想法之后,她最终还是决定支持他,带着孩子和他一起去了山东。

在离开北京之前,李大鹏去派出所迁移户口。负责迁移户口的民警十分惊讶,说自己工作了十几年,从来没有碰到谁把北京户口迁到其他地方去的,还好心地提醒他:“只要鼠标一点,你全家就注销北京户口了,你可要想清楚。”

李大鹏回答说:“我早就想好了!”

“与金子打交道的人”

来到山东之后,李大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他一直以来的理想和目标,是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而山东就是成就他的好地方。

山东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的黄金储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众所周知,金矿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勘探开采金矿的意义极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黄金的储量是会随着开采不断减少的,为了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勘探增储。随着浅部资源的枯竭,向地球深部“要资源”,成为世界各国争先发展的战略领域,但我国的矿产勘探和开采深度相对较浅,超深部勘查几乎是一片空白,与国外相比差距极大。当时,我国的金矿开采深度是1500米,而南非的金矿已经开采到4000多米了。

为了支持李大鹏团队向深部探测进军,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筹资金3800多万元,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二次离子探针质谱仪,帮助他们开展金矿理论研究工作。李大鹏团队一边研究,一边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7年,这群“与金子打交道的人”在莱州焦家金矿带成功实施了3266米的“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找到了目前我国最深的金矿体,并攻克了我国长期面临的深部资源勘查技术难题。

成功背后,是艰苦的工作和巨大的风险。在打3000米钻的时候,他们预计应该见到矿了,实际上却没有见到矿,这个时候继续或放弃都很难决定。放弃意味着前功尽弃,但继续下钻也有很大风险。要知道,他们每下钻一米,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无论做什么决定,都需要关键证据的支撑,为此,李大鹏和同事采集了数百个岩石标本,制成探针片,逐一观察。每个探针片他们就要观察半个小时以上,而这样的探针片有上百个。就这样,经过细致论证,他们决定继续钻进,结果下钻200多米后,有了收获。

2020年,李大鹏带领团队又在素有“胶东屋脊”之称的栖霞市西城镇地下1000米发现了“金娃娃”,这是他们创新找矿方法后的又一重大发现。2021年,李大鹏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的化学研究,研究团队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10年来,李大鹏先后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60多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他和团队成员潜心研发的关键技术对有效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推进我国金矿成矿理论研究与深部探测技术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我见过太多凌晨3点多的地科院”

由于业绩突出,李大鹏先后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青年五四奖章、齐鲁最美职工、山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2022年9月7日,他又获得了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授予的“最美自然守护者”荣誉称号。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后悔离开北京,事实也证明了,他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进入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大家一起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他说:“任何成功靠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做到的,我很庆幸院里有一个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奋进的好团队。”

地质工作是非常艰苦的,能够做出成绩,背后是长期的奋斗与付出。为了了解区域地质特征,更好地发现矿产资源,李大鹏经常去野外进行调查工作。有时,他带领团队沿着十几公里的陡峭山路,观察和采集样品;有时,他下到矿井底部,一待就是一整天,饿了啃干粮,渴了喝凉水;有时,他们还会遇见泥石流、地震……“地质人就是这样,与大自然打交道,石头不说话,我也不说话。”李大鹏说。

没有谁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为了工作,李大鹏经常熬夜,有时候晚上有事无法加班,他就凌晨两三点起床去工作。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在单位那座红色小楼里,只有他办公室的灯独自亮着。他说:“为了科研工作,我见过太多凌晨3点的地科院。”

李大鹏说自己并不是最难最苦的人,每次听到前辈们的艰辛往事,他都深受感动。他认为自己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22年10月2日,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写给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之后,他深受激励,说:“下一步我们要用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工作,争取在5000米深尺度和厚覆盖区实现深部探测和找矿新突破,为国家找大矿、找好矿,以实际行动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厚望。”

猜你喜欢

大鹏户口金矿
诱人的金矿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看图纸
给失管无名道路上“户口”
三棱锥中的一个不等式
Vorticity vector-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ime-dependent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for two-dimensional rotating flows in closed configurations *
八类无户籍人员可登记户口
AComparingandContrastingAnalysisofCooperationandPolit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