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方法研究

2022-12-17杨扬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0期
关键词:互联网+院校职业

杨扬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60000)

高职院校的发展依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师资力量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基础目标的重要前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及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提升核心素养与职业能力,高职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以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1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

1.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指高职教师需要满足职业岗位要求,遵守职业岗位规范,职业素养是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表现出的综合品质。高职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职业意识,也要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革新技术型人才培养理念[1]。教育思想是决定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坚定教育思想,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定位上的不同以及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差异,制定符合高职教育特征以及行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体系,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规律,运用系统、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满足行业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技术型人才。

1.2 科研素养

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指高职教师在教育工作素养的基础上,参与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改革路径研究以及企业行业一线科研创新研究的实践能力。现阶段部分高职教师的科研素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待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部分高职教师的基本教学科研能力不足。部分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依赖自己在长时间教学中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习惯,这种经验型教学过于侧重知识理念的传授,侧重模仿,忽略创新[2,3],更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缺乏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其次,一些高职教师重视理论性科研工作,忽略了实用技术的研究;重视多样化课题研究,忽略了与企业之间的深层交流,在选择课题时忽略了市场发展需求。

1.3 信息化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指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高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运用能力以及信息开发能力等基本素养。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基础信息设施建设,并且信息设施的利用率不高,虽然我国近几年加大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工作执行力度,信息化校园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互联网时代下的职业教育课程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仍然存在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受到信息化建设资金、校内管理层认知的影响,限制了院校信息化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只局限于互联网信息资源接入以及简单的信息交流。部分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校园信息化建设与实训室建设,虽然这些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际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优化。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面临的挑战

2.1 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科书与教案是传统的教学资源形态,在互联网时代要保留这种形态,也要在这一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与拓展。网络资源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进行整合,为学生带来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5]。应用网络资源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2 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自身的性格特征也在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现阶段学生更希望接触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以及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学生逐渐产生了多样化的个体需求,渴望获得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对此高职教师要积极地运用“互联网+”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流程,满足学生个化的学习需求。

2.3 创新素质的增强

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参与者与实施者,教师要发现每位学生蕴含的创新潜力,采取有效的方式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将其转化为创造力。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采取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教师核心素养的策略

3.1 加大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建设力度

国家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培训力度[6,7]。各级政府要出台支持“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完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各项政策体系。高职院校在政策指导下要出台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制度,改变以往对“双师”素质简单认定,以教师资格证与技能证作为“双师”素质的标准,摒弃以教师素质与技能简单叠加的认证标准,通过制定政策,使职业院校教师在重视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研究,提升专业能力。

3.2 树立科研责任感

高职院校要突出引导作用,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梳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需求以及行业发展变化,探索高职教育规律,优化与创新高职教育方法[8,9]。教师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前往实际企业进行学习交流,进行实用性的科学研究。

高职教育涉及的科研内容较多,科研方向较广,高职院校教育研究人员要准确把控高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将研究重点放在教育教学与行业发展中有意义、有价值的实效性问题上。

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可以尝试探索多个领域,明确研究方向,根据研究计划制定具体的科研方案。

3.3 树立信息化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领导层要构建创新性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理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是信息化环境建设,包含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信息化设施,除此之外要构建自动化办公系统以及自动化教学管理系统。其次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包含图片、文字、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以及电子文献、教学案例试题库等。最后是教育信息化组织建设,包含管理组织建设、教师组织建设、技术组织建设[10,11]。在这三方面中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前提条件,由技术人员根据教师需求完成。其次是以教师为主体,保证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素质与水平。高职院校教师要不断学习信息化技术,自觉进行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环境由传统的封闭式发展,转换为共享式信息化学习。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环境不仅呈现出开放灵活的特征,也具有协同性、包容性、多样性与层次性。网络课程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学生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要构建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的线上教育服务平台,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打造数据层、资源层、应用层与基础设施层集一体的线上教育平台。数据层能够收集教师的学习过程,包含教师的需求、价值取向、参与行为与学习结果;资源层能够为教师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内容;基础设施层包含网络设备、服务器、储存设备、安全设备等;应用服务层能为教师提供各类服务与管理应用,例如教务管理、师生管理等。将“互联网+”理念渗透进线上教育平台中,根据教师的行为为其推送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3.4 开展多层次高质量的教师培训

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力度,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信息化素质的重点。政府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为教师构建平台,为其提供丰富的专业培训项目。学校要丰富培训形式,可以通过教师顶岗学习、教师技能大赛以及校企合作项目、科研研发项目等培养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3.5 提高外聘兼职教师质量

针对外聘教师,高职院校要建立完善的聘用与管理制度,形成高标准、简单易行、符合实际、操作性强、调控合理的管控方法,掌握外聘兼职教师的管理主动权。在选聘时要聘请具有较高职业素养与丰富工作经验的优秀技术人员。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标准与管理流程,对外聘企业兼职教师进行统筹管理。加强教学检查与管理考核,根据外聘教师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强化对外聘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学校与师生共同参与外聘教师考核与评价。

4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满足“互联网+”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核心素养方面的问题,可以从转变教学方式、明确角色定位、注重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高职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满足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

猜你喜欢

互联网+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