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2022-12-17刘龙龙贾长安李泓波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应用型融合

刘龙龙,贾长安,李泓波

(商洛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1],近十年来高校毕业人数增长了将近40%,到2021年已经达到了909万人[2],高校的扩大招生政策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难度。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知识教授,地方应用型高校更注重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不断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3],有利于更好地凸显应用型高校的特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022年毕业生首次突破1 000万大关,持续增长的毕业生就业人数[4],使得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高校不仅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职责,也肩负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责任。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新阶段,高校应该积极进行教育改革,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融合,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创业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好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这一重要问题[5]。地方应用型高校尤其需要加快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融合,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提高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综合能力的同时为高校学生创造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有效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结合,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性需求,也是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2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面临的困境

2.1 “专业+创新创业”融合教育体系比较薄弱

目前,虽然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明确要求[6],但是,部分高校只是简单设置了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进行有机融合,还没有形成“专业+创新创业”的教育新体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担任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大班合班授课,创新创业教育中专业教师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与市场和行业需求脱节,没有真正将专业发展、社会发展这些关键因素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能有效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7]。

2.2 创新创业学院职能发挥不充分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旨在通过创新创业学院搭建一个跨学科协同创新的平台,整合高校内外部的优质资源,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8]。创新创业学院是负责全校创新创业工作的非建制学院,一般都挂靠在相关二级学院,部分高校创新创业学院成立较晚,只有少量兼职或专职工作人员,缺少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存在职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9]。创新创业学院大多只发挥日常事务统筹协调作用,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教材建设、创业园建设、项目孵化、创客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的职能发挥还不到位。

2.3 缺少科学的实践教学平台

地方高校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10],无论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还是在创新创业教学中,都更加注重对理论课程的传授。同时由于高校未能将政府、行业与企业的优质资源整合到高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中,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科学的实践教学平台,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创新创业教师的知识灌输,缺少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机会,使得学生很难有效地吸收教学内容。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11],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缺失,学生缺少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难以提高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2.4 创新创业师资力量配备不足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非常重视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课教师以硕博士以上学历为主,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教育背景深厚,但也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知识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专职创新创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很多地方高校缺乏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创新创业师资力量远远达到不到国家1:18师生比的要求[12],很多创新创业课程教师是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兼职教师,或者是学生处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甚至辅导员,他们很多不是专业教师,也没有创新创业经历,缺少“双师型”教师。

3 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3.1 构建科学的“专业+创新创业”融合教育体系

地方应用型院校构建科学的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新教育体系,首先需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次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融合。应在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训练与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有机结合[13]。“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该既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又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育,既重视专业课程,又重视“双创”课程,在专业课有效支撑的基础上,通过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如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在讲授管理的基本职能后,补充管理的创新职能,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3.2 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的职能

地方应用型高校要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学院,持续充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力量,实现创新创业学院的科学有效运转。在学校主管领导和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面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新创业学院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政策引导、观念更新、师资保障、平台带动、示范引领、氛围营造等途径,统筹资源,开展优质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搭建覆盖创新创业全类型、全过程的实践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建立科学有效的“双创”工作激励保障机制,科学构建系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14]。重点围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孵化、创新创业活动等环节,充分衔接第一课堂,精心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载体。

3.3 完善“双创”教育实践教学条件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转变传统认知,积极搭建“双创”教育的实践教学平台,注重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的素质与技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创新文化的熏陶。积极整合高校、企业和政府资源,建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逐步推进融合实习、实训与创业为一体的产教融合教学基地建设,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为师生创新创业活动设立专项基金,搭建成果转换平台,为学生营造与企业和社会有效衔接的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与校外企业联合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企业和社会资源,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创业实践项目,既能够检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和素质。

3.4 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的师资队伍,地方应用型高校应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高校组建一支具有深厚理论知识背景的优秀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可更好地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高校可以聘用企业家、创业者和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充实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指导;同时选聘各学科具有深厚知识积淀的教师团队,通过根植地方、服务企业进入行业企业,熟悉企业经营和提升教师实践动手能力;定期举办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培训,使教师了解行业产业的创业和创新信息,促进高校学业导师与创业导师的深入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应用型融合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