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2022-12-17潘惠惠
潘惠惠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关子镇中心小学,甘肃 天水)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大多是依靠教师“灌输式”传授知识,进而形成了语文课程无聊且枯燥的印象。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在现代化教育教学背景下,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学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另外,在当下的学校中,大部分大班额教学模式,一般的班级人数都至少30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很难与学生开展积极的互动教学,导致学生与教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更是压制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间隙越来越严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思维,更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在当前社会的不断推进下,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无法适应当下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才开始相应的素质教育改革,新型的教育观念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的高效应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教学活动开展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教师逐渐从传统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应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小学教育迎来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将学生的学习思维作为教学目标,进而阻碍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
在学习语文时想象力与观察力十分重要,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要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应用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能够使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进行思考,对生活的小事进行奇思妙想,通过这些奇思妙想不断提升思维的活跃度,对学生非常有利,锻炼了学生的大脑,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使学生在不断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初心,能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思维的激活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学会知识迁移。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知识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既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好基础,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起自身的思维以及想象力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认知能力的水平来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案,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有效,让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专业技能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发展自身优势并且终身受益。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方法
(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会自然地对老师产生一种崇拜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加希望受到教师的表扬,但是又害怕过多的表现会让教师批评自己,这种内心的反复便是阻碍激活学生思维的关键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日常变化,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信任的关系,由此才能让学生放下内心的顾虑,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并提出问题,轻松的学习氛围符合小学生天生活泼的性格,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疑问。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营造一个良好以及开放的学习环境,从而缓解学生内心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想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营造开放且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各抒己见,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要帮助学生建立回答问题的自信心,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
(二)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合理性有关,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所以,创新教学方式对激活学生的思维至关重要,要及时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在当下的课堂中需要找到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任务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实施,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时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活跃教学气氛的作用,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激活学生思维必须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合理运用语言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合理运用语言进行教学,有效地运用语言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运用语言时更加恰当、具体,能够更进一步地推动学生逻辑思维以及思维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语言教学和思维能力的结合,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要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自然而然会得到启发。小学语文教师要以语言教学作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方向,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相结合,从而发挥出两者各自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思维训练合理地融入语言教学中,借助语言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思维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主要是通过语言学习去理解文本内容思想,感受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学习生字还是理解文字的含义都是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运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一个是创新思维,另一个是想象思维。
比如,教师可以在语言学习中利用小故事或者问题等,帮助学生完善语言知识储备和经验,在问题的解答中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利用存疑、辨疑、析疑等去突破语言教学瓶颈,进而做到读时言之有物、看时心领神会、说时切中要点、写时思想饱满。
(四)将生活实践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知识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将生活当中的内容融入课堂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所悟所感开展相应的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生活实践,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与语文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以生活为切入点去思考所学到的内容并且将知识学以致用。当下的教育过于死板,一般课堂上就是听说读写,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提不起兴趣,并且学生的年龄以及经验都较为缺乏,所以对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不能完全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作为连接思维和知识的桥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内容,避免刻板地死记硬背。语文这门学科与实际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小学语文使用的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着关联。因此为了增强小学语文知识的感染力,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实际,才能够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进行联想,从而激活学习思维。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得到激发,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对生活多观察,将生活经验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感悟语文本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学生特点投其所好,运用生动有趣的生活经验以及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强调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模式也进行了创新,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如朗读比赛、作文比赛等,都是基于学生的好胜心理开展的教学方式。但是小学生自制力不强,有时候对学习有充分的兴趣,自己却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完全有能力完成自主学习,但是需要一直有人引导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方式最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并在小组中对事物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学生在小组中通过交流可以做到取长补短,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一个较活跃的阶段。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要引导学生对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而明确讨论的方向。小组合作学习是处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在多人谈论的环境下,看问题能够更加全面,提升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懂得有效运用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不知道需要探讨的学习任务,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应该科学地运用教学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及时地引导和鼓励,做好引导者,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会分享并且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六)引导学生加强师生之间交流的互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互动性是极其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在开展互动的过程中,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好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的天性,教师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性,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疲劳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保持思维的活跃度,进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利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强化学生对文章中知识点的记忆。在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能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样的学习基础上,学生能够与小组组员之间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积极的探讨过程中拓展个人思维,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课堂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