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研究

2022-12-17吕艳琳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32期
关键词:馆藏文献图书馆

吕艳琳

(河南工学院 图书馆,河南 新乡 453003)

0 引用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已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对经济及科研技术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仍处在较传统的阶段,服务理念还是以过去的资源消耗为主体,形式过于单一。而高校图书馆拥有用户数据、系统管理数据、系统运行监控数据及用户行为数据等大量数据资源,只要将这些数据加以挖掘并分析就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调整管理思路,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借助大数据技术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大数据的定义与特点

1.1 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一词,最早是在一篇名为《大数据时代》的书中首次被提出。对于大数据(Big Data)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机构给出的定义也不相同。研究机构Gartner对于“大数据”的定义为:“大数据”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1]。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则认为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尽管给出的定义不同,但普遍认为大数据处理、存储超出常规。

1.2 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是IT行业术语,首先从其字面“大”字上理解,是指数据规模之大。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是G(GB),而大数据一般则以TB(1 TB=1 024 GB)、PB(1 PB=1 024 TB)为计算单位。其次,大数据的特征体现在类别之广,也就是指大数据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是由生活中各个领域所产生的数据汇集起来的。第3个特点就是数据处理的速度快,可以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手段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出自己需要的数据信息。第4个特点是信息密度低,通常情况下,用户想要获取有用的信息数据,不得不对大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挖掘并分析,而从中得到的信息数据与收集的数据总量相比实属微乎其微。最后一个特点就是大数据具有真实性,大数据分析在运用的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全体数据而非抽样数据。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获取全部数据已成为可能,相较于抽样,对全体数据的分析所得的数据更具有真实性和商业价值。总之,大数据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容量大、多样化、速度快、价值密度低和真实性这5个特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营销模式,也向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要深刻理解大数据内涵,培养数据思维,对图书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提供决策。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2.1 人才资源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并没有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人才欠缺问题一直存在。随着大数据浪潮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影响是创造性的、持续性的。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注重新型技术人才的聘任与培养,着重选任除了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还要有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虚拟化技术等跨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来应对日常的数据存储、收集及整理分析等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难题。

2.2 技术方面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仅在于掌握数量庞大的数据信息,而且还要对有重要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存储中心容量远远不够,而且要想对大数据进行挖掘,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用单台计算机处理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托云计算、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等手段。然而,高校图书馆现有的技术受限,并不能有效解决新形势下的这一难题。所以,高校图书馆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在云计算、云储存等技术设备方面投资改建的资金比例;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加强引用新技术并培养馆员学习新技术的能力。

2.3 空间资源

有限的馆藏资源与读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矛盾在大数据时代日渐突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需要不断加购扩充与更新,而场馆面积固定受限,传统纸质文献数量庞大,存储需要更多的物理空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除了传统文献和大量数字资源的涌进,信息中心的存储空间也同样面临挑战。应该顺应社会文化发展趋势,根据借阅跟踪的数据监测来掌握读者喜好,控制购书种类及馆藏副本数量。

3 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效管理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及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全校师生文献信息咨询、借阅、查找及科学研究等重要任务。例如,河南工学院作为一个省属本科院校,在校师生人数达2万多人,自2016年升为本科院校以来,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学生层次的提升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校图书馆的基本架构起着推进作用,对图书馆建立智慧化平台与高效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3.1 建立智慧化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面对新技术的冲击,要抓住机遇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数据新思维,为师生提供高效多样及智慧服务。而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则对其管理与服务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传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主要是馆藏文献与馆员服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社会发展进程,占据数据资源的优势不言而喻。河南工学院图书馆自2019年以来,进行整体改进,通过不断引进新的设备与技术,跨入了智慧图书馆时代。例如虚拟专用网(VPN)的应用允许用户校外访问电子数据库,门禁系统升级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在文献流通服务中应用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以及在图书馆一楼大厅购入了自助借还机,馆外安置24小时自助还书及自动分拣设施等。智慧平台的建立为图书馆全开放实现大流通提供了重要保障。

3.2 整合文献资源

图书馆最基本的作用之一就是馆藏文献,根据高校教学评估要求,图书馆不管是在传统物理文献资源还是在电子数据资源等方面都要达到指定标准。如何把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合理化、最大化地利用和流通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随着门禁系统人脸识别技术以及RFID技术的运用,可根据系统记录的借阅人数、文献借阅数据信息来对热门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实现文献资源整合,当然也可以通过RFID标签定位来对资源进行跟踪分析并加以整合。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系统数据分析得到受欢迎的文献种类,为文献采购指明方向,为馆藏文献剔旧工作提供依据[2-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读者的借阅方式也从传统纸质版文献转变为现代的数字化阅读,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不再依赖传统纸质图书,也不再受地点约束。无论人们身处何处,只要联网便可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查阅的资料文献。除了对纸质文献资源的整合,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相结合,最大化地利用馆藏资源。

3.3 优化空间资源

由于本科教学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数量要与在校大学生数量相匹配。另外,每年图书馆都要大量采购新书,而下架的过期报纸、期刊、文献等纸质书刊都需要足够的空间来进行馆藏收存。上述原因要求管理者将有限的空间更合理地规划与分配。馆员可根据各书库馆藏文献的借阅数据来分析哪些文献流通率高、哪些文献借阅率低,把读者喜欢的文献种类放在前排,放在方便读者取到的位置,而那些破损及流通率不高的图书则要适当减少其副本数量或者整体下架转移至密集书库集中馆藏。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书库里这些文献资源也要正常上架排序,如有读者需要依然可正常流通借阅[5]。这样就可以把有限的空间留给新采购的图书,使馆藏资源得以不断补充、不断更新。

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师生提供基本的借阅、查询、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等服务,最大的职能就是为高校在校学生提供学习和阅览空间。图书馆占座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因此,高校图书馆对阅览座位的管理也一直是一个难题。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满足,但现实则是图书馆有限的阅览空间无法满足为在校每一个学生都配置座位,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学生学习的公共资源,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平等共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少高校图书馆都开始上新座位预约系统,让学生根据自己课程安排提前错峰预约座位,馆员也可以根据座位预约系统中座位的使用数据信息来掌握馆内整体的座位使用情况,这样就能公平、公正以及合理分配阅览座位,有助于实现高校图书馆馆内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当然,仅仅依靠座位预约也是行不通的,也要根据馆内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合理限定,坚决杜绝不公平不文明的占座现象。

4 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服务创新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仍停留在对馆藏资源的服务上,服务形式过于传统和单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需要挖掘读者借阅信息和行为数据,根据读者兴趣创新服务形式,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

4.1 数据发布

自河南工学院图书馆智慧平台建成后,大数据技术的资源优势凸显。图书馆的门禁系统升级后采用人脸识别系统,学生在入馆时都会通过刷借阅卡或者直接进行人脸识别进入馆内,这样门禁系统会把入馆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并加以统计,可视化实时监测大屏会显示每日入馆学生的实时数据,其中包括入馆总人次、院系专业分布排行情况及学生姓名信息等内容。

当然图书馆的业务数据、资源流通数据与读者使用数据等都可以在后台进行收集分析,还可以按时间段进行分类统计。例如按月进行统计汇总后就可以看到本月最受欢迎的文献排行、入馆率最高的院系排名等。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直接在图书馆网站上发布,也可以在图书馆大厅LED大屏上投影,让管理者和访问入馆的读者都能看到[6]。

4.2 RFID技术实现自助借还与自动化盘点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有义务为学校科研及教学工作提供文献支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保障。高校图书馆对RFID技术的引进,将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促进图书馆一站式服务的实现。

高校图书馆学生借还书频繁,特别是假期前后经常是排长队等候办理,比起以往的人工借还,RFID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借还的效率。管理者在每本文献加工时贴上RFID标签并写入文献数据信息,读者只需将要借还的书本放置在自助借还机感应区并扫描借阅证或手动输入读者证号及密码,便可完成读者身份信息确认与图书借还。RFID技术引入图书馆大大减少了学生排队登记的时间,也节约了人工成本,让学生不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实现24小时随时还书,也体现了当代图书馆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三大主体分别是馆藏资源、读者和馆员。对于馆员来说最主要的工作除了为入馆读者提供服务,就是要管理所有的文献资源。RFID技术的使用让盘点自动化工作成为现实,每本书的信息与定位都可经过手持扫描仪对书架的层架标签与书上粘贴的RFID磁条标签进行识别,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信息,对馆员顺利完成顺架、定位及盘点等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4.3 提供个性化服务

近年来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就业压力较大。为缓解就业压力,专升本和考研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管理者也需要改变管理思维,为入馆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群体,除了日常进馆借阅查询的学生,最大的主体就是常年为考研、专升本而备战的学生。图书馆可提前或延迟开闭馆时间,错开学生上下课高峰期,同时也避免了学生因一早来图书馆抢占座位而集中聚集排队的情况。此外,在临近考试时图书馆还特意为学生增加开馆时段,比如增加中午的开放时间。通过调整工作人员结构、灵活安排轮值等方式来保证中午时段各阅览室的正常开放,为备考考生保驾护航[7-8]。

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而大学生的大多数节日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身处异乡还要承受长期备考的压力,需要更多的关爱与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可在节日前根据日常入馆人数的数据统计与历史数据信息记录,预估开馆前期的入馆学生人数,并根据数据信息定量准备好过节物资,在迎接入馆学生时顺带发放至学生手中,并在大厅LED显示屏上投映节日祝福语。同样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为同学们录制充满祝福与鼓励的视频短片,在重要考试或节日前通过大屏送去关怀,让学生们从进馆开始就感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用心,也体现了图书馆富有人性化的管理与个性化的服务。

5 结语

高校图书馆汇集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转变思维方式,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转变服务理念,更新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方式,使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水平和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水平相适应。

猜你喜欢

馆藏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