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2022-12-17

新农业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管理制度意识

陈 帆

(吉林省安图县农村经济管理总站,吉林 安图 133600)

马克思曾说过,凡事皆有两面性。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目前,摆在新农村建设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如何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因此,本文从3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制度规定助力

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首次被提出。为确保战略目标能够实现,国家颁布一系列政策。不管是哪项政策,都对农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成要求实属不易,但并非无法做到,只需按既定方针办。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带动农业经济总量的增加。由此可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法规,起到了助力的作用。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助力效果会越来越好。

1.2 体制改革成效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经济都会占据主体地位。在推进“乡村振兴”时,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悄然发生改变,只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例如,农业企业筛选优质农户,与之签订长期包销合同。此举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生产质量。实行订单形式生产模式,让农业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便可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农民收入有保证,生产自信心就会形成。加之国家出台各种补贴政策,农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1.3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只能算是初步成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尚未覆盖全部,更多的是服务小规模农户。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资金管理显成效,但其和农户种植形式仍不相符,无法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就无法开展针对性管理。在农业欠发达地区,仍在为如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质效而发愁。殊不知,推动信息化建设正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问题

2.1 管理制度落后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制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制度尚存缺陷,以至于问题频频出现。例如,某些地区的农村财务管理网络迟迟没有建成,致使财务管理程序无法实现统一。部分村干部只关注资金管理,对于资产、资源管理不够上心。还有部分村干部,为了一己私利,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在账册管理方面也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当发现问题后,无法认定责任,在后面很长时间里都在为此事扯皮。总而言之,管理制度落后,难以支撑新农村建设。

2.2 管理意识薄弱

农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大助力,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也不断健全。在如此好的大环境下,新农村依然难以孕育而出,说明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不管是农管、农技、还是农机,都存在经济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思想停留在过去,农业经济必然会落入发展陷阱中。如果发现及时还好,能够挽回一部分损失。倘若一直执迷不悟,终将会陷入两难境地。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3.1 创新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缺失的弊端已经显现,农业经济管理就像一盘散沙。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待管理制度健全后,就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制度建设是一项细致活,主管部门要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地方政府,与相关人员进行交谈,了解最真实的工作情况,一路深入基层一线,和企业、农户进行深入沟通,以便发现制度不妥之处。统筹考量多方因素,制定出契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多渠道搜集反馈,如发现不足之处,应立刻进行调整。有一点需要着重强调,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应秉持因地制宜原则推行制度。举例来说,抚顺市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并与多所大学及研究所紧密合作,当获得农业科技成果后,派出16支科技特派团,指导帮助各县区,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经过多方努力,共建立科技示范基地69个,培育出170个新品种,让6万多农户增收。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各县区不忘绿色环保,推广绿色惠农卡,让生态农业茁壮成长。为了解决销路问题,积极搭建赶街电子商务模式。由此可见,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生产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可以确保农村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3.2 强化管理意识

强化管理意识势在必行,只有让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让大水漫灌等现象消失的无影无踪。培养管理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开展宣传行动。详细讲解鲜活案例,并组织有效交流,以此培养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开展专项学习活动,让管理人员了解当前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比目前工作情况,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至于解决办法,培训者不直接告知,而是让管理者自行查找答案。在阅读大量资料后,管理者找到方法。在课堂上,就这些方法是否可行展开探讨。不管讨论结果如何,都能拓宽管理者的思路。一段时间后,管理意识均有所增强,但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进行检验。挑选精兵强将,成立监督考核组,从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对农业项目进行考察,倘若有一个好的结果,说明前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倘若结果不理想,说明后面还需要更加努力。为避免做无用功,需要找出问题背后的原因。群策群力总好过一人的苦思冥想,找到薄弱处后,就要大刀阔斧推进改革。

3.3 以科技引领发展

做事讲究方式方法,提高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是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生产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所以要优先提高农业基建的科技含量。要想建设有成效,需要地方政府做好3件事。一是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准备充足资金,三是夯实人才基础。先来谈谈农业政策,试想一下,购置先进农机,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获得国家补助,何乐而不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机保有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自然会有大幅提升。再来说说资金问题,国家的摊子比较大,能够提供的支持有限,所以需要地方政府另辟蹊径。既可以推行PPP模式,也可以吸纳社会闲散资金。总而言之,想尽一切办法筹钱,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人才的多寡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优劣,因此要予以重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农业部门要主动与之取得联系,并给与一切帮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社会上不乏有能之士,农业部门要想办法将其招揽到麾下。为了让人员快速扎根,除了要提供优越的薪酬福利外,还要给其指出一条光明大道。待万事俱备后,就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建设方案,在落实过程中不断修正,以确保目标的达成。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的特点各不相同,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时也要因地制宜。在具体实践中,要促进人、机、技的融合,不断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4 总结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问题如影随形。现阶段,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乡村振兴目标难以实现。为了摆脱眼下困局,需要从现状中看问题,围绕问题制定措施,如创新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意识、以科技引领发展。相信等不了太久,农村经济就能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管理制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