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国内产业振兴的研究: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

2022-12-17王士勇马永贵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农户农业发展

马 蓝, 王士勇, 马永贵

(1.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海西宁 810000; 2.青海师范大学高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西宁 810000)

产业振兴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和基础,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当下的工作重点,也是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的具体内容[1]。产业振兴是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路径保障。产业振兴将参与在其中的政府、企业、社会、村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等多主体联结在一起,通过不同的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再生产、再组合,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和生产资源,形成具有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共生的平台,最终利用所有的资源优势合理、高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最终带动农民实现增收[2]。正如浙江大学王景新教授所说:“产业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产业发展是我国取得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也是整合城乡融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日趋精深,相关的研究课题铺展开来,汇聚起丰富的探索路径。国内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偏好,对产业振兴的发展内涵与实践逻辑、现实困境和融合方式、发展模式与路径、国内外经验借鉴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析,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笔者所在课题组调研的经验资料,以“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以及与该主题相关的“产业兴旺”“产业融合”“产业扶贫”等概念作为搜索的关键词,通过CNKI、万维网等数据库搜索到287篇文献,剔除与产业振兴发展内涵不符的文献,检索保留208篇文献可用于分析研究,借鉴和梳理文献的思想并进行深入解读,有利于针对产业振兴这一研究系统地梳理其脉络关系,也能够从理论层面对产业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研究脉络进行梳理,进而能够更好地指导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

1 基于不同研究目的和视角的产业振兴研究

当前,国内学者就研究兴趣和视角倾向对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理论分析,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文献整理和解读过程中,通过研究内容、核心观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深入探索,发现学者们对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内涵与实践逻辑、现实困境和融合方式、发展模式与路径、国内外经验借鉴等问题进行深入探析。对这些已有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挖掘,进一步厘清产业振兴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给予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1.1 产业振兴的发展内涵与实践逻辑

目前学术界关于如何界定产业振兴的发展内涵尚未达成一致。基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角,学者们对产业振兴作出内涵上的解析,既表现在概念的挖掘上,也表现在实践的探索上。但是有关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大致从重视现代化农业、“一村一品”的实践指导、走好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发展之路等3个层面进行探讨。

1.1.1 产业振兴的发展内涵 学者们就产业振兴发展的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是战略高度说。战略高度观认为,首先,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5个内容里将产业兴旺摆在战略的首要位置,2021年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进一步明确了产业振兴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乡村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也是产业发展的短板和矛盾汇聚的地方。如产业发展不均衡、人才流失、空巢老人、农村非农化、文化落后等,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在于乡村的产业发展落后,基础能力不足。因此,产业振兴的步伐必须有效加快,才能够对准乡村振兴的发展、把握有利时机[4]。其次,产业振兴具有繁荣、发达的含义,具有活力和生机。产业振兴使乡村的生产生活充满活力,有关乡村各类生产之间是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的,这里的振兴不是简单的某一产业或某一农户增产增收,而是将多种类的产业相互促进、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发展。生产的多样性会有利于乡村多元化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绿色健康的发展[5]。最后,产业振兴要让农民减少对市场的依赖,依靠地理特色和资源结合有机循环的思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其二是产业选择说。产业选择观指出,首先,通过对民族地区和地理标志差异区发展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旅游业、电子商务业等,挖掘乡村的产业发展潜力,这样不仅能够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还能因地制宜地配置和选择合适的产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6]。其次,选择产业要考虑产业的产前和产后的拓展问题。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发展链条如果太短,那么农产品的附加值就会逐渐降低,农民享受不了生产和加工以及流通过程带来的收益,不仅会降低产业发展生命的延续性,还会降低农民的收入。究其原因,农业的产业链发展不是呈线性关系,产业间会产生很多分支,也会在该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配套附加服务的相关产业。农产业在加工和流通环节中可能会减少收益,导致延伸过程中已经流失了产业发展的价值[7]。

其三是资源拼凑说。资源拼凑观就当前产业振兴研究中的资源利用问题进行挖掘和探索。首先,资源禀赋包含很广阔的范围,产业资源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具体是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人文资源、住宅、物种、民族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资源要素的结合[8]。产业振兴不是单单地将产业化实施在乡村促进农民农村走向富裕,而是推动各种生产资源全部踏入乡村的发展中,将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并交互在一起,发挥协同的功能,使得乡村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新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格局。它反映了乡村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普适性,能够引领广大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其次,产业振兴既要做好产业内容的多样性,也要做到资源的综合性[9]。每一个产业要素都是纯粹的、单独的,它们之间相互包含、相互作用,表现在产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相互作用上。如农业除了发挥农产品的功能外,还体现在生态价值的创造上,表现在休闲的乡村环境、自然景观等方面。

1.1.2 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 关于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研究,学术界主要侧重于从现代化农业发展、“一村一品”的实践指导、国内大循环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等3个方面进行探索。

其一是重视现代化农业。首先,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是产业取得兴旺的核心,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原因在于当前传统农业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无法满足高效的农业现代化生产,农民的收入提升不了[10]。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配套的机械化设备进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既可以从规模上扩大生产,又可以从时间、区域、空间上都取得提质增效,最终增加农民的“钱袋子”[11]。其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农民农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利器,农民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也是转移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正如美国采用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了农场的规模利用率,农业产值基本保持平稳和上升的趋势,不仅带动了很多劳动力,且增加了人们选择在郊区就业的需求。那些不适合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们重新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业,很自然地将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有效缓解了劳动和就业的冲突。现代化农业发展可以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最后,我国农业产业现代化需要将农业产业上的各个产业价值链从横向和纵向2个方面联结起来,形成网络化的战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同加工企业还有经销企业等相互联结在一起,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加快市场信息流动的同时节省时间并降低交易成本[7]。

其二是“一村一品”的实践指导。首先,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每个地域的环境和特色农产品都不一样。实践发展告诉人们,一定要充分挖掘区域发展的特性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产业发展更加精细,可以打造特色产品并建立品牌发挥效能[12]。另一方面,“一村一品”可以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可持续创收,还能够促进地理标志性的农业产业发展兴旺。其次,有学者认为专业村日益成为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创收的重要方式。专业村是将“村”作为基本组成单位,将区域内小规模的农户聚合在一起表现出的发展模式,也是将大国小农化逐步走向专业集聚化的重要战略。按照主导产业类型,对专业村的单元组织可以划分成农业型、工业型、服务业型的专业村。农业型的专业村是将农业生产和销售作为主导方向的产业,承担着粮食安全和民生生计的功能[13]。最后,在农业型专业村的培训过程中,依靠地方地理标识和特色提升产业发展的声誉度,也可依靠龙头企业来推动产业发展的规模化,还可以采用创建示范园区的形式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其三是走好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发展之路。这里包含几个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都依照产业振兴的实践逻辑进行探索。首先,有观点指出,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更新变化,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也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借助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拓宽产品生产和流通的渠道,打通一些阻碍的屏障,发挥互联网结合农业发展的手段进行产品销售和流动,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时间和空间以及资源的浪费,难以促进产业之间的融通发展。其次,杨远根认为,循环是从某一个关键结点出发去探索产业发展的[14]。国内循环是主体,包括国内的生产和分配以及流通与消费,该过程要不断往复循环,是产业实现大循环的前提条件。只有国内循环通畅,才能实现国内国际双向的循环体系。生产和消费能够全面打通,产业发展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民农村的消费环节打通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原因在于国内大循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但是最基本的2个循环包括农产品进城的循环与工业品下乡的循环,如果能够打通这2个循环,就能有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消费和需求才能得到有效解决[15]。这2个基本的子系统循环不畅,城乡居民的生活就难以实现生态化的发展,生产始端和消费末端就会受到多重阻碍。

1.2 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和融合方式

产业振兴在具体的实践层面面临着多方面的现实阻碍,以及一些核心领域亟需得到实践的突破,因此产业振兴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中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而言,产业振兴不仅来自乡村内部的一些困境,还来自乡村外部和市场的挑战,不断推动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融合。由此,学者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面临的现实困境和产业融合方式进行透析。

1.2.1 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 学者们就产业振兴发展的现实困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困境和外部困境2个方面。

其一内部困境。首先,农村“空心化”问题,导致劳动力匮乏。由于农民群众的认知水平较低,他们无法快速有效地采用新技术去代替传统的农耕方式,且农民的观念落后,无法很快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就算在产业扶贫期间,政府政策的有利引导也不会很快被农民吸收,农村的产业化发展类型单一,很难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产生收益,这导致一些劳动力不得不外流,让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普遍存在[9]。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留在当地发展,技术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农村缺乏人才和劳动力,这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基础设施和资金配置不完善。我国农村发展缺乏资金和配套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发展缓慢、阻碍因素较多,在实施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致使很多创新产业无法顺利开展[16]。信息滞后和不对称也成为农村和市场联系不畅的因素,无法有效衔接在一起。如农产品单一化使得涉农金融配置不健全,借贷设计不合理,很难为农户提供有效的融资产品。另外,绝对困难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但是相对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相对困难户内在的发展动力不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差、自治水平又相对较低,对农村产业推进具有阻碍作用。

其二是外部困境。首先,是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当前,单一农户已经不是追求个人自产自销和自给自足的市场了,而是要面向外部大的、专业化的市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进程中,小农户面对这样一个规模庞大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承担的风险和运行资本也是较大的[17]。因此,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其次,农户逐渐丧失技能化,依附企业的惰性愈加增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形式就是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签订合同进行生产、销售、流通及利益分配等。随着产业化规模和链条逐步拓展,农户和企业之间的技能和实力差距拉大、双方地位不平等在利润分配和风险承担方面,农户负担更多,且农户依赖企业而丧失了自己的技能、销售渠道、市场等,致使农户去技能化的风险愈加明显[18]。这类农户可能就会退出农业产业化,随之又卷入外出打工和所谓“剩余劳动力”的队伍里。再者是合作社对外参与企业的规模小,经营实力弱,且产品的竞争力也非常薄弱,这对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限制和阻碍作用[10]。没有合作社就无法构成现代化的经营体系。这也会逐层导致技术贫乏、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对产业振兴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过密化发展对农业产业长远发展产生的影响。如很多旅游产业在乡村发展休闲、农家等产业,虽然增加一定农户的收入,但是很多二三产业的收益和农户并没有关系。同时,旅游产业过密化发展后,产业间与社会利益的关联机制缺乏,农户的资本可能会陷入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中,乡村和农户的基本保障体系和利益不断弱化,导致乡村一二三产业结构失衡。

1.2.2 产业振兴的融合方式 关于产业振兴的融合方式研究,学术界主要侧重于从合纵连横融合、关联产业融合、多元价值融合等3个方面进行探索。

其一是合纵连横融合。学者们对合纵连横的融合主要是从纵向协作和横向联合2个层面进行分析。纵向协作主要是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2]。把农村一二三产之间的融合发展从专业型、休闲型、理想型3种路径进行纵向协作,通过发挥资源的配置强化农业的多功能性[19]。现在很多农村出现“空心村”的现象,资源贫乏,产业基础薄弱,有些仅依靠单一的养殖种植业来维系基本的农业活动。专业化就是要引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形成纵向的协作,通过技术和能力的投入提升产业融合水平。如专利、销售渠道、市场规模等资源都能融合到产业发展中,可以加强参与主体间的合作,降低风险和成本。横向联合就是对农业的生态性、文化性、组织性等发挥到产业发展中,通过美化村容村貌,打造“慢城”的乡村节奏,将传统民俗和文化元素渗入到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的和谐环境[20]。横向联合发展的产业大多以服务业为主,如农家乐、农家田园体验、农家民宿等,对那些缺乏农业产业化的乡村推动其二三产业的发展,即农业与第三产业间交互融合和农业产业内部的整合融合等。

其二是关联产业融合。农业和与农业关联的产业发展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必然选择[21]。我国农村农业关联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区域的经济、供给、需求、政策、制度等的作用都会导致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化。农业具有很强的延伸性与增值性,加强对农业发展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和农业关联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延伸农业的价值链。农业可以关联农林牧渔业,可以关联制造业、流通业还有餐饮业等,伴随经济的发展,关联产业会呈现一定的发展规律,就如李斯特划分的从农业到农工业再到农工商业的规律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收入较低的阶段,农林牧渔业是关联产业的支柱和核心产业,其中关联的制造业、服务业、餐饮业等发展水平较缓慢[2]。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关联的流通产业逐步提升,关联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占比也不断得到增加,挤占农业的发展空间。收入达到中上水平时,农业和其关联的产业发展逐步下降,产业结构出现了转型,农业关联的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等逐步提升转变为核心产业。关联融合主要是要考虑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规律和要点,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色合理配置产业间的要素,优化内部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关联融合的作用。

其三是多元价值融合。从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来分析,处在价值链上的每个节点和环节都是为了增加整个价值链上的价值而存在,然而每一个节点和环节在整个价值链上产生的贡献度具有差异性。对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流通而言,技术的研发和销售流通的价值贡献度较高,而生产的价值贡献度相对较小[22]。处在价值链上的各个主体之间都是竞争关系,为了提升价值最大化,需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并配置资源。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参与主体相互竞争、相互依存,增加了更多的创新活动,强化了对市场的控制程度[23]。有学者指出,多元价值融合要着眼于整个产业,可以借助特色小镇的发展,根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创建品牌,培养科技人才搭建共同创造价值的平台,该平台汇聚了科教、文化、旅游、社区以及各类创新元素的功能,拉长多元价值的链条,从而改善生产和居住的乡村环境,推动乡村三产发展,构建新型、现代化的农业发展空间,如休闲特色的农业文化、休闲旅游等。

1.3 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已有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大多是从单一产业发展的实践结果进行模式分析并给出指导路径,但是综合这类研究发现学者们就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包含基层组织、参与合作社以及核心企业带动3种模式。基层组织的发展模式是在基层干部的带领下,通过村集体经济(集体盈余与项目资金),结合“党支部与农户、村民委员会+核心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带动整个村的产业发展[24]。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是发挥有能力的家庭农户帮助那些只靠政府生活保障金维持生活的农户参与到村合作社中,通过合作社与农户、合作社与党支部以及农户这2种组织方式带动这些贫困农户脱贫的产业发展模式。核心企业的发展模式是让龙头企业在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将企业自身与农户或核心企业结合产业发展基地并与农户结合的组织形式发展产业[8,10]。政府特别重视市场在村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与企业对农户的帮扶作用,引导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方向转变,一些社会组织力量(高校、金融机构等)融入到农村,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其二是扶贫阶段发展模式。扶贫阶段的产业发展是从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梯级转变过来,包含家庭式的产业模式、企业式的产业开发模式(农户、合作社)。家庭式的产业模式是通过农户和企业还有代理相结合,以“输血式帮扶”的形式发展产业[17]。本研究主要是指种养殖业、手工艺业等,企业通过委托家庭进行代理加工,实现有效的产销对接,如青海的平绣、盘绣等。企业式的产业开发模式主要是根据农户和股份制相结合的模式(或合作社+农户+股份制)通过企业和农户合作(合作社+农户),进行产业的开发和壮大,如富硒牛产业的开发,散农户(或合作社+农户)将牛作为股份参与到企业发展中,并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企业不仅要管理自己的规模化养牛繁育,还要保证农户(合作社+农户)的牛在培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风险[25]。在该模式下,企业作为代加工工厂整合资源,并及时和农户取得密切的联系,以保证养殖技术的扩散和养殖基地的扩大,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其三是后脱贫阶段发展模式。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工作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工作实施和推进的基础。在传统产业和扶贫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实践层面也探索了很多产业振兴的新道路和新模式,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26]。尤其是学者们根据我国地域差异性和资源禀赋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模式,主要分为生态+产业模式、文化+产业模式、旅游+产业模式、互联网+产业模式、金融扶持产业模式。第一,生态+产业模式是将生态资源作为提升区域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开发具有生态振兴的产业链,将生态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27],如光伏产业、生态旅游开发产业等。第二,文化+产业模式是将区域的文化资源作为开发要素推动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将文化资源转变成经济资源,如民间特色文化、绣娘、陶瓷、戏剧、茶业、葡萄酒等地域文化的开发。第三,旅游+产业模式是将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产业链当中,使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如红色旅游扶贫、民俗发展扶贫。根据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的旅游政策,大力发展人文旅游、生态旅游等品质性的项目[21,28]。发动农户参与到该项目中,提升农民农村的经济收入。第四,互联网+产业模式是借助互联网资源与产业结合发展“互联网+农户”“电商+农户+产品”等电商模式。互联网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联结起来,打造数字化的农业产销一体化。第五,金融+产业模式是将金融资源与产业结合发展的产业模式,主要作用是打通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的金融通道,如农银e管家、农贷。

1.4 产业振兴的国外经验与国内经验借鉴

在探索产业振兴的研究中,学者们针对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也结合实践经验给出适合我国产业振兴发挥最大功能的经验借鉴,主要通过国内和国外2个层面分别探索可借鉴的成果。

1.4.1 产业振兴的国外经验借鉴 关于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振兴的国外经验借鉴的研究大多集中和参考了日本和美国的发展经验。

其一,日本的经验借鉴。日本在推进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最值得借鉴的是东京大学今村奈良臣教授提出的“六次产业”,即对与农业相关的一二三产业之间进行融合发展,激励农民通过产业之间的融合从事各种经营活动,除了从事种养业,还要从事农产品的加工、流通、销售以及衍生到旅游和观光等二三产业,从而通过附加价值的增加和迭代提升农民的收入[29]。同时,日本为大力推进六次产业将其纳入到法律中,通过法律保护和明确产业利益相关体之间的作用。因此,学者们根据这一概念引申出各种讨论和研究,主要包含2个层面:第一,政策支持的保障。首先,通过政府文件和法令明确农业推进“六次产业化”的政策,逐步推进,农户与企业合作提升农业综合价值,保证农户的利益;促进资源的“活用”,特别是农产品在原生地的加工、应用和销售,并以法律形式和配套政策加以保障。其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给予服务保障。政府从上到下针对六次产业的推进建立保障机构,如各个省份的“食料产业局”要对六次产业的推进工作进行管理,并在各地农政局设立专门的办公室(推进六次产业化办公室),政府在中央和地方还设立“六次产业化支援中心”,专门服务于公众的信息发布、联系、咨询等,进行农业的全面推广。最后,培育人才。政府根据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以及销售等所有经营环节都配备了六次产业策划者,对农户进行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后期还要进行跟踪和评价,解决实际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质量服务。第二,产业实施的路径探索。日本实施六次产业化的战略,将一二三产业相互交叉、融合、再迭代,推动各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每个产业的融合都离不开农业的主导地位。基于乡村原有的农业资源,对资源进行灵活利用,开发出以特色为主的新价值和新产品,产业融合过程不是简单的“相加”或“相乘”,而是将3类产业相联结、组合,延伸出更多的新业态、新产链,带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增收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3个创新点是资源的联结和交叉、附加价值的迭代、新业态的延续性。

其二,美国的经验借鉴。美国农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基于优势农产品实施区域化、重点布局,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生产的产业链,这些都是农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规律[30]。美国是农业大国,基于不同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明确各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建立可行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潜力,加快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有效衔接。首先,运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生产完全采用规模化的机械生产,将该生产模式作为可复制的发展路径贯穿于各个区域。农场总数在下降,但是平均规模化不断增加,进而提升农户的产业竞争力。这也很自然地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和转移,劳动就业率也得到了提升[31]。其次,具有高度发达和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各类生产要素配置齐全,尤其是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特别重视市场设施大型化和现代化的建设。有严格的市场管理秩序。对农村市场的设定、组织、管理、运营等都具有严格和详实的规定。政府强化信息引导,建立农户与农协、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合同保险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最后,具有多样化、完善的农村发展保护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的有效投入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美国制定了相应、完善的农业政策,如美国的农场主能够在亏损的状态下还能继续大力实施生产,主要就是有政府“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这样可以促进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1.4.2 产业振兴的国内经验借鉴 关于产业振兴的国内经验借鉴,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特色产业发展的经验观。产业发展既要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逻辑,也要通过市场和外界的影响和挤压推动其良好成长。尤其是我国民族地区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发展特色产业为例,立足独特的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产业,从而壮大产业的发展,让农民更多享有产业的增值收益[32],如布央侗寨的茶产业、芒田村的茶产业、云南省的核桃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甘蔗产业、浙江省浦江县的葡萄产业、花卉产业、山东省平邑县的金银花产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绿肥产业、毛尖茶产业、特色村寨文化产业、舍饲养殖产业、闽南瓷砖产业、休闲养老产业、药材产业等。归纳特色产业的发展:内容上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以及气候优势扩大和提升产业的推广面;模式上主要是“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的合作社”“党总支+企业+农户”;品牌上主要是提升产品的层次并延伸产业的附加价值,结合生态保护大力推进产业链的发展[33]。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如高层次的劳动力匮乏、新技术缺乏、品牌建设慢、产业链发展滞后等。

其二,产业扶贫的经验观。产业扶贫即农村产业扶贫,依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扶持开发产业,其目的是以脱贫为首要条件。产业扶贫不是简单的社会救济,它是调动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的环境中发展经济并实现脱贫致富[34]。产业扶贫的经验观指出:首先,产业扶贫可以极大地调动农户参与产业经营的兴趣,促进增产增收;其次,发展模式上采用“捆绑贫困户”“农户+村集体经济”“农户+合作社”“农民+供销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模式,通过农业产业资本的集中,建立科学的生产模式提升生产效率;再次,小农经济较多[27];最后是产业发展不均衡,差异化的特点倾向度较大。存在的问题:在培养贫困户的自发能力中,往往会出现与实施过程和目标相背离的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业扶贫项目的资源和资金差异化导致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分配不均衡;农村融资存在很多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暴力和经济纠纷事件发生。

其三,产业集聚的经验观。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产业集聚伴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在农业生产领域中铺展开来。农业产业集聚是指在地理位势上相近的农户和加工企业以及流通企业组合在一起的互补机构,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大量集聚的规模,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35]。农业产业集聚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利用乡村的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实际并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集聚。尤其是那些特色农业产业,要根据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当地、具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利用特色的差异性占据竞争力。其次,通过已有的产业资源扩大生产范围,形成规模效应。再次,联结资源之间的优势,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促进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有效结合。最后,探索产业集聚的发展路径和高端产品的开发[21]。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如产业集聚的技术水平有限,尤其是高技术的人才匮乏,无法满足或延伸产业发展的优势;农产品精加工的能力和水平薄弱,无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的链条短,生命周期有限;企业间的协同能力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使得生产和加工的效率较低;集聚内的主体间关系不稳定。当前,很多农业产业集聚都是采用“企业+基地+农户”或“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没有政策和法律做基础保障,很难维系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松散的合作关系是常态。

2 总结与展望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从产业振兴这个着力点出发探究可行的发展道路,成为实践层面和学术层面关注的焦点。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领域展开了多元化的研究,对产业振兴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挖掘,这也为后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产业振兴的发展内涵与实践逻辑进行深入阐释和剖析,从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产业的选择和资源拼凑层面给出多维度解释,探索出发展的实践逻辑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脉络关系的探索使其更加系统地呈现出来[36]。第二,对产业振兴发展的现实困境和产业融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究,明晰产业发展内部和外部存在的困境,结合现实困境提出产业之间融合的方式,探索不同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第三,对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分类探索,从不同的发展阶段给出合理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提供多元化的参考。第四,在跨越式探索中发现国内外针对产业振兴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和农民增收的实践经验的同质性问题可供参考。为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存在的矛盾予以经验的借鉴。学术界为产业振兴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探索依据,给未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然而,现有研究对我国产业振兴推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实践和理论要“两条腿”走路,产业振兴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强化。未来对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再加探索。

第一,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是通过宏观层面的探索,要么笼统地给出一个可探索的模式,要么单一地就某一特色产业、某一农产品、地理标志性农业产业等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行梳理和总结,没有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发展模式和路径进行梳理和归纳,这是产业振兴探索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产业发展经验总结和成效分析的核心因素[37]。后期的研究可以系统地分类或归纳各类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的条件作为分析成效的基础资料,探索不同的产业发展路径可能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控制条件的选取来梳理可变化的要素进行产业发展脉络的探索,给出一个产业发展的整体路径,如组织模式+产业结构+控制条件+环境要素,具体给出他们之间的联结关系,就如同一些商业模式是可以复制它的发展特点一样,本研究也可以探寻产业振兴发展可复制的可行模式和路径。同时,这样进行分析还可以将已有产业发展中同质产业的共同矛盾和差异化因素进行归纳和阐释,找出真正面临的问题,发现可能进一步探索的路径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最后,将国内外已取得的经验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拿出可以实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给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有效探索,也为实际乡村产业振兴的战略发展给出指导性、可行性的方案参考。

第二,后续研究应该拓宽研究思维和领域,从政策解读和依照政策模式探索的研究方式转向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思维探索。已有研究大多都从政策解读出发,从政策的内涵和实施层面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以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进行分析和阐释,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政策的指导方向,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的指导路径。这样的研究很有必要,也是提供理论分析的重要依据。原因在于,对政策和文件进行深入解读后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当前的发展态势,才能够对未来的发展有宏观的展望,但是这与以实践应用为目的的探索有些相背离的关系,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给出研究方向,需要实践更好地进行“划桨”,而不是“掌舵”。实践应用有利于从整体上梳理出产业振兴发展的脉络和趋势,能够大范围地给出参考意见和作用价值,需要更具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数据和资源作支撑。因此,后续研究应该更多从实践应用层面给出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实践指导,能够发挥理论研究的最大效能。

第三,需要进一步融通多领域进行交互式的研究,通过扎根、比较、交叉领域等多种研究手段对产业振兴的实际案例进行具体化剖析,可以将同质化的关键因素确定下来,给那些具有相同区域特色的乡村、产业给出实践上的探索经验。国内学术界对产业振兴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发现阶段,主要停留在对传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桎梏问题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已有研究成果的探索和应用的转化。因此,可以更多地重视跟踪式的质性研究的方法并进行追踪调查,也可以通过构建大数据平台监测产业的发展和动态变化。一方面可以更加明晰某一地区某一产业的发展态势,掌握同质化的成功要素和条件,是否可以找出产业发展的规律进行模式复制并开辟新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地域之间的比较研究,将研究区域扩大化,可以针对某一相似特征的产业或某些地域优势相似的区域之间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分析找出相同的发展元素,对那些还未进行开发的项目和研究进行路径探索。同时,当前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单一案例、单一地区的研究进行实践的探索,原因在于这些案例可能就是发展较成功的案例,具有说服力,也可能是资料获取较容易,能够全面掌握这一案例的逻辑分析,为研究者提供参考,但是相似的案例研究很多,对比它们之间异同的研究少之又少,这些可能就是本研究探索产业振兴发展路径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农户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