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建构逻辑

2022-12-17阳,朱

学术探索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心群众

杨 阳,朱 哲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逻辑指的是思维演进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任何理论的生成和完善都有其逻辑性,立足逻辑构架阐释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着眼于人民立场和中国实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论述,全面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精辟指出:“马克思主义是谋求人类解放的人民性理论,第一次创建了人民实现自己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1](P424)这实际上是马克思的时代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集中表达。2020年5月习近平指出:“在疫情大考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3]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思想遵循,蕴含丰富的理论逻辑,具有深刻的价值逻辑与严密的实践逻辑。近年来专家学者立足多维视角对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显著且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然而,大多数研究聚焦于生成背景、现实意义、理论来源等方面,着眼于整体性逻辑构架的研究成果较为少见。毋庸置疑,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具有科学严密的逻辑构架,唯有以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为着力点,深入进行研究才能防止出现研究的片面化和碎片化。因此,基于整体性的研究视角,立足理论逻辑、价值逻辑、实践逻辑向度审视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能够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其精神实质与核心要义,能够为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磅礴伟力。

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承袭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当代表达;传承了民本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扬弃;践行了群众路线,是对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的建构延展。立足中国发展现实从理论上创新和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中心理论,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原则,理论逻辑是深刻认识和整体把握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

(一)人民主体: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时代表达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实践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系统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阐释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为了生活,首先要解决吃喝穿住问题。”[4](P531)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同时,人民群众也进行精神文化的创造。除此之外,人民群众又是进行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诚如列宁所说:“只有充分相信人民,从人民当中汲取创造动力,才能取得革命成功。”[5](P61)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在长期艰辛的革命工作中进行系统凝练和深刻总结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立场和世界观,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取得的成就集中彰显了人民性。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6](P79)习近平深厚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性优势,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新时代表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多种重要场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宣告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原则。

(二)民本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的文化根基,也是涵养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指出:“优秀传统文化,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价值”。[7](P136)基于传统文化嬗变历程来看,中国圣贤们往往以民本思想来解决“君民矛盾”,主张通过“养民、保民、教民、富民”来缓解社会矛盾,“重民”是民本思想的核心,“民”是封建政权的政治根本。基于文化起源而言,传统民本思想发轫于西周时期,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和统治者关注“人”的问题,由此“重民思想”循序渐进生发。周公全面吸取了殷商覆灭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治国思想,初步认识到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等思想有机融合了“天命”“敬德”“保民”,开启了影响深远的传统民本思想先河。春秋时期的士大夫和史官颇具政治眼光地意识到人民是社稷江山的根本,政权的兴衰取决于民心向背,由此提出了诸多民本思想。孔子提出了“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以民为本、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形成了民本思想的雏形,在此后的社会进步和儒学发展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特别突出了“恒产”在人民生产生活中的经济基础作用,荀子提出“改善政治、养民富民”思想,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民本思想。在此基础上,西汉董仲舒提出了“天之立王,以为民也”的君之为民思想。近代以来,孙中山提出“包括民有、民治和民享在内的三民主义”。[8](P875)中华传统文化中富含丰富的民本思想,客观上有助于实现人民大众的利益,其中的显著特征和中心内容蕴含了与新时代相契合的价值内核。鉴于此,习近平从战略高度重视从民本思想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系统深挖“关于乐民、安民、富民的民本思想”,[9](P6)深度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全面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创造性”发展,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富含传统文化特色,夯实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厚重文化底蕴。因此,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镜鉴吸收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集中反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关照。

(三)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建构延展

一切历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队伍将不断壮大。建党百年来,具有显著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了不同阶段的群众工作经验,生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P397)的群众路线,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思想:“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路线,”[11](P204)并将群众路线载入党章,整体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事业。回望辉煌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成为不同时期带领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领导核心,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引领力量,关键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关切。群众路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优势和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兴旺发达的生命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升华和延展,能够推进新时代更好地落实群众路线。新征程新起点,习近平就新时代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了诸多重要论述,进一步发展了群众路线理念。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治国理政中全面贯彻群众路线,依靠人民推进社会历史发展”,[12](P21)内在性地延展了群众路线,深刻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梦实现的根本途径。

二、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价值逻辑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成果,具有重大的价值。深刻认识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能够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能够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开创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点的新格局,铸牢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开辟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一)新要求: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就是人民性,也是科学社会主义显著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成果,这一创造性思想的根本立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性是其基本特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在阐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问题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指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党的初心和恒心,”[13](P17)指向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国内考察的足迹遍布全国,多次亲身考察深度贫困地区,深入调研和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将贫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收入记挂在心头;深入山东进行海洋经济发展调研,多次考察云南的生态建设情况,对人民群众重点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关切并及时解决,在疫情阻击战中始终将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置于首位,集中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与以此进行的一系列实践,在促进民生福祉实践中“出强招”“下大力气”,集中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显著的人民性特质,有力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深化。

(二)新赋能:开创中国共产党网络群众路线的新格局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突出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群众路线贯穿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各个领域。习近平号召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群众路线的理解和认识上升到新高度。习近平指出,“网民来自人民,人民上了网,民意也就进了网”,[14](P336)“必须创新网络时代的群众工作机制”。[15]新时代是信息互联互通的高科技时代,为了适应网络迅猛发展的新态势,治国理政的现代化建构需要有新样态和新方式,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也需要开创新格局。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托“互联网+”优势推进群众路线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2013年开创了群众路线网,2020年进一步拓宽了政府部门、人民网、各级党委等的网络问政平台,借助“互联网+”创建了网络群众路线新形式,创新了“从网里来,到网里去”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网络升级版和群众路线新发展。为了有效掌握和运用新的群众工作方法,习近平要求党员干部要依托互联网走深走实群众路线,从网络中了解民愿、关切民利并解惑释疑。网络群众路线是信息技术与群众路线在新时代融合统一的产物,始终将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置于首位,以立体式的群众联系方法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和新飞跃。

(三)新诠释: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压舱石,是新时代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话语,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12](P62)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带领人民群众追求共同富裕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能否实现长期执政,关键在于是否关照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否着眼于中国发展实际,是否夯实群众根基。纵览中外历史,执政党成败兴衰的关键在于民心向背。一个政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心所向,能够立足人民立场真正为人民谋幸福,拥有广大人民忠实拥护的政党才能发展壮大。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观点,依靠人民群众创造了一系列奇迹。陈毅指出,“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是广大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6](P119)生动诠释了民心就是政治,广大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7]精辟阐发了广大人民是党长期执政的信心和底气,民心所向是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发过程,全方位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共识,夯实了党长期执政的根基,巩固了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依靠力量,确保中国共产党在复杂跌宕的社会变革中,始终牢牢把握长期执政的领导权。

(四)新坐标:开辟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深刻表明,“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开辟新时代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征是人民性,始终围绕人民的需求进行制度安排,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制度认可,产生了深厚的制度自信。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科学指引下,“坚持人民至上原则,依靠人民推进国家发展”,[15]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征程中,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回溯中国之治和制度体系的生成、发展、完善过程,中国之治之所以能推向更高的境界,关键在于以人民为中心为基础,不断优化治理体系和完善治国理政实践。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明了新时代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发展方向,标定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新坐标,开启了坚持人民至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的科学总结。习近平多次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8](P367)要求在治国理政中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让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党带领人民群众保持社会安定、开创国家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保障。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内核,突显了习近平执政为民的深厚情怀与坚定信念,唯有坚持人民观点,将人民满不满意、赞不赞成作为中国之治的衡量标准,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理念,才能最大范围、最大限度激发全国人民的创造伟力,以无坚不摧的人民力量、坚如磐石的治理信心、坚定不移的毅力,不断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三、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实践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不能简单理解为工具意义上的人民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突出了“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和“共建共享的统一”,是新时代党的宗旨的最高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性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既从理论层面阐发了人类社会从“此岸”走向“彼岸”的必然性,也确证了这一转化实现的途径——实践。新时代需要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着力点,立足人民的现实需求和根本利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全面发挥人民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根本动力作用。

(一)经济发展动力:“依靠人民群众”

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7](P1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中心理念贯穿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完善之中,彻底贯彻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经济建设中始终尊重和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习近平高度重视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在经济发展中的首创精神,着眼于人民的需求进行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发展战略,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个体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成为制度优劣评判的基本标尺,因而需要在经济发展中彰显和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重大价值,竭力打造发展平等、竞争公平、机会均等的经济发展环境,使广大人民充分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违背了这一根本原则,就会背离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会陷入“不见人民只见物质”的错误迷思。习近平指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观正确应用到社会建设之中,维护劳动成果,坚持多劳多得,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15]习近平创造性地将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将广大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标准上升到生产力标准的新高度,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丰富,全面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人民性。

(二)政治伦理追求:“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态的关键因素。人民当家作主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论”在中国实践场域中的现实表达,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明发展的表征。“人民当家作主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14](P292)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推进“主权在民”思想的落实落细,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靠人民发展国家的各项事业,这是中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治理活动,都是以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为基础,坚持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7](P76)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着力点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持续探索民主路径和民主形式,进一步推进广大人民的政治参与,全面激发人民群众在决策、选举、监督等方面的创新活力,确保广大人民充分享有自由和权利,使新时代中国民主政治迸发出空前的生机与活力。历史与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有机结合,历经千辛万苦建立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19]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阐发了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社会发展和政治运行的价值内核,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安排,厘清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权责关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特征。

(三)文化价值导向:“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习近平指出:“文艺要发挥最大限度的正能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将人民视为文艺的评判者。”[20](P160)人民是文化发展、文化创新和文化涵养的主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多元需求是美好生活的根本表征。文化工作者需要立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创作导向,主动深入人民、贴近人民、植根人民,全面认识人民文化诉求的多元性,整体实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侧与文化产品供给侧的无缝对接,以人民的现实生活解读人民,以人民的整体面貌诠释人民,以优秀的文化作品供给广大人民,以优质精神食粮鼓舞广大人民,持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复合叠加的文化需求。新时代“人民对文艺的需求出现了整体升级,满足人民的需求就是文艺创作的价值追求,是否能够创作出优质作品,关键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情和服务”。[14](P316)人民是文化的创作者,人民群众的现实生产生活是文化创作的根本来源,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特征。回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无一不是由人民谱写的,体现了立足人民的先进性文化,夯实了中国人民深厚的文化自信根基。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唯有深入人民之中,用真情、真心感悟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从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厚度和有力度的优秀文化作品。

(四)社会建设旨归:“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马克思指出:“未来生活的生产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21](P200)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强有力的领导核心。”[22](P35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造福人民、增加人民福祉为目标,始终坚持为民执政,着眼于民生改善,致力于全面增强广大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总体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几千年的缺衣少吃问题!”[1](P726)2020年,中国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的整体胜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832个贫困县摘帽,解决了区域性的整体贫困问题,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23]新时代需要立足民生根本,持续做好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之间的衔接工作,以农村共同富裕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推进农村共同富裕获得实质性进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科学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切实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了广大人民多样性的需求,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实惠,全力破解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矛盾,把解决矛盾的过程有效转化为增强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过程,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推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8](P41)坚持“以困难群体为着眼点,立足最突出的问题,疏通痛点和堵点,全面消除盲点,立体式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问题,坚持不懈做好兜底性、普惠性的民生建设工作”。[24]

(五)生态文明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建设关涉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全体人民的福祉。人类与自然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中国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生态环境系统遭遇了巨大的承载压力,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中国必须直面的时代问题,亟需破解生态环境脆弱问题、生态灾害问题、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等。以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供给优质生态产品成为广大人民关切的突出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转变传统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破除传统发展的异化问题。习近平指出:“坚持走经济发展的老路,生态环境承载量将崩溃,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会适得其反。”[25](P3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旨在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内涵了丰富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指向的是整体的人,深化了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理念,立足“人民中心”协调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在关系,将整个人类的生存视为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考量和审视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习近平高瞻远瞩地在顶层设计中擘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制定了一系列绿色生产政策和绿色消费法律制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要举措,新时代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明显效果。与此同时,直面中国社会组织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习近平高度重视通过生态内生价值梯次转化推进社会治理的整体升级,全面认识“社会是人民的社会,人民是社会的人民,不论社会治理还是国家治理,都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人民的现实需要,走符合人民实际需要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26]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成为人民群众的共同信仰,内在地要求广大人民不能将大自然仅仅看成是物质存在者和人类的资源库,而要深刻认识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辩证把握人不是“单向度的纯粹经济人”,而应该是“兼具物质与生态价值的全面人”,需要全面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总之,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扬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延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了磅礴伟力。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上阐发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在价值逻辑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宗旨原则,在实践逻辑上验证了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现实需求和根本利益的责任担当。因此,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精确回答了依靠谁、为了谁、谁来评判的时代课题,立体式彰显了“现实性与历史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党性与人民性”的三维统一,是“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理念的本质展现,是时刻与人民同向同行的真实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真理力量在新时代的集中彰显,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中心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