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口径、困境与路径
2022-12-16王玉斌李乾
王玉斌 李乾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容不得半点松懈,更来不得半点马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疫情影响远未消散,牢牢把稳粮食安全主动权,至关紧要。
一、科学辨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口径
一是科学认识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食物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大食物观”的树立与推进发表了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整个国土资源空间,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粮食安全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包括瓜果菜茶等非粮作物、肉蛋奶等动物性产品和食用菌等微生物产品在内的中国人饭碗“碗中之物”,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粮食,更不能过分偏重于主粮,要系统全面科学地认识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二是科学判断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现状。数量上看,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966斤,高于国际公认的800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质量上看,近年来持续优化提升,2021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结构上看,人均口粮消费缓慢下降,饲料粮消费快速增长且缺口拉大。2021年,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为19.4%,但是大豆为85.5%;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近年供求关系由基本平衡转向趋紧,2021年我国玉米进口达到了2835万吨。
三是科学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二十大报告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调“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和应有之义,科学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应在“开源节流、减损降耗、优化结构、供需双调、协同配套”整体思路和“大循环、双循环”战略及系统化思维指导下加以全面展开,要统筹协调种植、养殖、微生物产业,搞好顶层设计突破种业“卡脖子”,切实加强供给端资源要素整合,宣传引领需求侧消费行为变革,系统配套供加需贸储运设施,创新提升粮食产业链供應链技术集成水平。
二、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是供需不均衡问题突出。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连续七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保障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从区域看,粮食主产区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中坚,生产重心持续向东北方向转移,“北粮南运”格局进一步强化,南方水、土、光、温等粮食生产优势空间资源与粮食生产不匹配;从品种看,稻谷、小麦充足,玉米基本自给的格局逐步打破,大豆自给率维持在15%上下;从品质看,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由数量向量质并重转变,普通粮食品种总体供大于求,随着人们对优质化、高端化、特色化食物消费需求走强,加大了优质专用原粮需求,市场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大量依赖高价进口专用粮食问题突出。
二是生产成本刚性增长。粮食生产成本抬升、务农机会成本提高以及种粮比较收益下降是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特征。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我国三大主粮(稻谷、小麦和玉米)生产总成本由2010年的672.68元/亩增长至2020年1119.6元/亩,年均增长5.2%,其中人工成本从2010年的226.9元/亩增长至2020年412.8元/亩,年均增长6.2%,粮食生产利润空间大大挤压,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非粮化”甚至“非农化”趋势明显,部分地区存在少量弃耕问题,传统粗放耕种则比较普遍。此外,生产成本攀升导致国内外粮价倒挂,粮食国际竞争力不足,极易受到国外粮食进口的冲击。
三是耕地质量水平不高。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们要清楚,18亿亩耕地红线是对耕地“量”与“质”的双重要求。虽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实际耕地面积超过18亿亩,但是前述“非粮化”“非农化”“粗耕”“弃耕”等威胁不容小觑,同时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数据显示,我国耕地平均等级仅为4.76等,仍有21.95%的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生产障碍因素突出。同时,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民保护耕地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掠夺性使用土地的行为。从化肥和农药投入来看,2020年,我国化肥和农药投入强度分别为313.50kg /ha和7.84kg/ha,均超过了当年世界化肥和农药投入强度平均水平72.88kg/ha和1.81kg/ha的4.3倍,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高构成较大威胁。
四是生产减损空间大。减损降耗与稳产增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体两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最新数据,我国四大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损耗率由2005年的3.92%小幅下降至2019年的3.51%,但同期损耗量由1785.32万吨增至2822.33万吨,超过了当年粮食主产省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725.0万吨)。从品种来看,玉米损耗率相对最高,维持在4.8%左右,高于同期加拿大4.38%的水平;小麦损耗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小幅度下降态势,总体维持在2.5%左右,明显高于同期法国的1.80%;稻谷损耗率排名第二,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损耗率约为4.51%,高于同期韩国的3.66%;大豆损耗率波动幅度较大,近几年保持低水平稳定状态,约为0.90%,高于同期美国的0.78%。从不同环节来看,收获环节粮食损失率高于清粮、运输环节,根据我们近年对于机收损失的研究,部分调研样本的玉米机收损失率甚至超过了惊人的10%。
五是过度加工与加工不足并存。近些年来,消费者往往过度追求精、白、美、亮等显性属性,而忽视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隐性属性,加工企业为适应市场对粮食“过度”加工。以稻米为例,按照当前80%的精米出米率,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我国2021年大米消费15544万吨,口粮损耗约3886万吨,大米损耗量为我国2021年粮食总产量的5.7%左右,按照人均每年400kg粮食安全标准,所损耗粮食可满足9715万人一年消费,而且损耗的是粮食精华成分,若从营养看,损耗量则更大;同时,粮食过度加工导致能耗和碳排放增加,加剧了“双碳”目标实现的阻力。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70.6%(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5:1(美国3.7:1),且农产品加工业创新相对不足、工艺相对落后,品牌溢价很小,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降低损耗占比、提高利用效率和增加附加值的前景和空間非常广阔。
六是浪费形势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光盘行动”,反复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粮食浪费主要体现在餐饮食物浪费方面,尤其是户外就餐与公共食堂就餐成为粮食浪费“重灾区”。据中国新闻网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户外就餐每年食物浪费约340-360亿斤,折合原粮的浪费数目更为惊人,而传统宴请消费陋习更加剧了粮食供求的紧平衡态势。并且,餐饮浪费的不仅是粮食等食物资源,会大幅增加食物在运输、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产生碳排放,据FA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粮食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第三大碳排放源,其引致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根据调查,家庭不合理的采购、存储行为与欠科学的习惯性膳食消费,同样造成了隐性的粮食损失和浪费。
三、当前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选择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是通过服务的规模化实现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化的一条有效路径。专业化、科技化、规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将资本、科技、管理、数据等先进生产要素导入农业生产,如专用粮食品种统一规模化种植、秸秆还田技术与土地深耕深松技术集成应用、水肥药施用一体化、牲畜养殖托管等,推动粮食绿色化、高效化、精细化、标准化生产,在实现生产节本增效的同时培肥地力,承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实施。同时,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破解小农户生产面临的多重困境,提高小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与积极性。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科技进步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首先,重视抢抓种业振兴机遇与风口,加强种业创新,以种质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培育一批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肥节药、专用特用的动植物新品种。其次,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支持生态农资、新型机械、先进农艺、数字集成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研发攻关与实践应用,加强农业产业先进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入实施优质粮畜工程。再次,充分发挥基层各类科技组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点多、面广、线长优势,开展自下而上的技术研发与升级发展,推广无人机飞防与水肥药一体化,改良推广先进农机农艺技术,促进提质增效与减损降耗工作。
三是坚决遏制浪费损耗。首先,要遏制粮食浪费。既要减少有意识的浪费,通过广泛宣传,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社会氛围,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倡导餐饮机构主动创新推出小份菜、主动引导顾客适量点餐、鼓励餐后打包,学校等单位公共食堂要做“光盘行动”的先行者、示范者,自觉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又要减少无意识的浪费,通过科普教育改变人们的传统消费,走出攀比浪费误区,宣传引导消费者将追求食品外在属性与内在营养相统一,支持加工企业创新产品供给,推出多样化、差异化、健康化产品。其次,下大力气降低损耗。既要聚焦全产业链各环节和重点环节,应用先进设施设备,集成先进技术工艺,加强试验示范与培训指导,有效降低损耗率;还要加强食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有效替代饲草料,助力减少饲料粮消费和营养素流失。
四是严格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牢固树立“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耕地保护理念,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长牙齿”的硬举措,牢牢守住18亿亩红线,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壤污染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农田宜机化改造等耕地质量建设工程,采取一切措施,能增加耕地数量的增加耕地数量,能提高耕地质量的提高耕地质量;在“大食物观”指导下分区域、分类别遏制耕地“非粮化”倾向,建立耕地“非粮化”预警机制,运用法治手段,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推广秸秆还田、土地深耕深松、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绿色生产技术,制定并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实现耕地养护水平提高与农业永续发展相统一。
五是构建多元化供给保障体系。首先,着力构建“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以满足人们的热量或营养需求为导向保障粮食安全。随着人们消费结构升级,食物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对间接粮食消费的需求加大,果蔬菜茶等非粮食作物、肉蛋奶等动物产品与食用菌等微生物产品都是构成中国饭碗“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要立足整个国土资源空间,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其次,“大食物观”下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以口粮绝对安全为前提,切不可以“大食物观”为幌子放松对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管制。再次,秉持“少耗粮”与“多产优质肉、蛋、奶”并重的原则,优化调整畜牧业品种结构,重视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加大水产、禽类占比。
六是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粮食供给面临多重约束,完全依靠国内现有资源难以全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食物消费需求,统筹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助于减轻我国资源承载压力,融入全球粮食产业链治理,争取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一方面,加强研判,针对当前全球粮食产业链不确定性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状,重视构建多元化粮食进口格局,避免对单一进口来源国过度依赖被“卡脖子”;另一方面,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通过对外援助、投资并购、土地租赁、国际交流合作等方式有效利用国外资源,布局海外市场,对国内形成有益补充;同时注意,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主要用于调剂国内余缺,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大,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中国饭碗装“中国粮”。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研究”(编号:21ZDA0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