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散文化研究
2022-12-16蒙进煌
摘要:新闻写作从文学创作中汲取养分,以散文化的手法加以表现,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融媒体时代,媒体形态多样化、新闻呈现多元化,为新闻写作散文化开辟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文章以广西日报《记住乡愁》栏目系列新闻作品为例,梳理总结其创新做法与经验,提出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散文化的新可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新闻写作;文学化;散文化;融合传播;广西日报;《记住乡愁》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0-0134-03
一、新闻写作散文化的早期实践
所谓新闻写作散文化,就是在新闻报道中以散文化的手法进行写作,使新闻的语言和结构具备散文特征。语言上,或白描,或特写,让新闻作品有血有肉、生动传神;结构上,或多段落行文,或多媒介运用,打破常规范式,让新闻结构灵活多变、自由活泼。
实际上,从文学中汲取养分进行新闻写作,业界早有诸多实践。穆青曾提出“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主张突破传统、打破范式,“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方向发展”[1]。
“语言生动朴实,文学色彩浓”是党苗苗对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山东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析。她指出,该作品的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散文化写作手法。作品以“这是收获的季节”交代时间要素,同时具有“作品获奖”的双关意味。作品中,“奔向”“找寻”“期待”等颇具文学色彩的动词的运用,极具感染力,很好地吸引了读者眼球。“棒子”“侍弄活计”等接地气的词汇,则体现出浓厚的地域色彩,有效地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二、融媒体时代为新闻写作散文化开辟新空间
在各种文体多元互补、融合借鉴的过程中,散文对新闻写作的影响尤为明显。当前,新闻写作散文化已经成为新闻写作的一种潮流。并且,伴随媒体融合不断深入,新闻写作散文化迎来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散文化写作,是新闻写作在文学化表现中的常见形式。新闻写作散文化,主要指语言散文化和结构散文化,具体表现为将新闻报道的范式和结构“打散”,借助散文的形式,以灵动的笔触、生动的词汇、跳跃的构思,呈现新闻要素或信息资讯。
语言方面,散文化写作语言优美、辞藻丰富、意境深远,能够有效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契合受众的深层次阅读需求,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结构方面,媒体融合发展为新闻写作打破固有形式提供思路,为新闻结构的散文化带来可能。报、网、端、微的联动传播,使媒介由单一形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使文本得以营造出更丰富的情境与意境。“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删稿》把媒介渠道、载体形态、表现形式视作“景语”,阅读新闻的“情语”因而变得更加丰富。
融媒体时代,除了阅读报纸,受众还可通过手机扫码获取与新闻作品相关的背景信息、图片、图表、视频、延伸资讯等,丰富新闻作品的阅读情境,提升内容质量,增强传播力度。
三、从《记住乡愁》看广西日报的散文化寫作实践
从新闻作品的传播力看,选题和内容的价值固然重要,但对写作手法、传播形式进行创新也非常关键。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广西日报围绕新闻写作散文化进行了诸多探索,创作出一大批口碑极佳的散文化新闻作品。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广西日报于2021年6月2日开设《记住乡愁》栏目,开栏即称“乡愁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怀”,主张用文学化、散文化的新闻写作,记录、呈现八桂大地的“颜值”“气质”“底蕴”。在一系列报道中,新闻工作者践行“四力”,深入乡间田野、村屯山寨,把镜头对准平凡人、平凡事,采集了大量关于产业兴、生活美、村民富的文字和图片,展现了“乡愁”这一永恒主题中的“诗和远方”。
例如,2022年9月8日刊发的《“东矿月饼”:合山矿工的舌尖乡愁》,就以散文笔触,展现老矿工通过一枚月饼的传承与改良抒写乡愁。稿件中有大量诸如“香味四处飘散”“记忆把梁麟拉回矿区的日子”“矿工通过月饼实现别样的团聚”“小小的月饼承载着矿工舌尖上的‘乡愁”等文学色彩浓厚的描写。
《记住乡愁》栏目作品,被同步推送至广西日报官方客户端“广西云”,并特设专题进行综合展示,实现了报端联动的传播效果。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9日,该栏目已刊发275篇图文报道,展示1100余张图片。随着受众关注度持续上升,该栏目日渐成为广西日报的名专栏。
(一)在“散”上下好文字功夫
《记住乡愁》栏目作品以图片报道为主体,以精美配文为特色,以报端联动传播为创新,以产兴村旺、生活美好、百姓富裕为主题,新闻标题、导语及内文文辞优美、意韵悠长,运用了大量诗词和典故。
《韭菜花开秋香起》这样开篇:“漠漠谁家园,秋韭花初白。”夏末秋初,正是采摘韭花的好时节……
《古韵新景玉坡村》这样开篇:“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还没进入玉坡村,映入眼帘的景色让人神清气爽。这里绿树成林,风吹成浪,夏蝉于林间欢歌,白鹭在滩涂寻觅归处,古村与自然美景交融……
《珠乡风物 皆可入酱》这样开篇:陆游有诗云:苦笋先调酱。酱,自古就是中国人享用各种美食的绝佳调味品。拧开瓶盖,一股别样的海鲜味顿时入鼻……
有些作品的配文,充满画面感。如《土味寻鸭》的开篇:“菰蒲睡鸭占陂塘。纵被行人惊散、又成双。”那马河里,一群鸭子在肆意嬉戏,黄恒东在一旁满脸笑容地说:“最近来找我买鸭的人很多,今年已经卖出1200多只了。”
有些作品的配文,采用第一人称口吻叙述。如《“编织”新生活》的开篇:“小时候,父亲的箩筐,一头挑着稻谷,一头挑着我们。”开篇中亲切的文字,将新闻内容娓娓道来。恍惚间,让读者以为文中的“我”就是记者,细细品读才知,这是受访对象的童年回忆。
有些作品的配文,直接以记者主观情感带入。如《风雨桥上踏歌声》中称:“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村庄,油沐村像极了我心里那一座。那一天,在进村的青龙风雨桥上,妇女们身着蓝色的民族服饰,一边织锦一边唱瑶歌……”
(二)借力新媒体创新阅读体验
《记住乡愁》栏目作品除语言散文化外,结构的散文化也给读者带来别样的阅读体验。作品字数约400~800字,以多图组合展示,富含衬底、叠放、抠图、虚化边缘等活泼的版式设计。标题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化处理,如随图片主色调给文字着相应颜色,随题材特点给标题选用风格字体等。丰富的版面语言,具象或抽象、严肃或活泼、厚重或轻松,使作品更加形象化、艺术化,体现出氛围、意境、情感等多种内涵。
不仅如此,该栏目的部分作品还在报纸版面附有二维码,供读者扫码获取“广西云”客户端的文章链接,实现延伸阅读。在客户端的专题推文中,同一作品有多图欣赏、配乐赏读、视频展示等多媒体视听展示,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同时,这也使严肃的党报展现出轻松活泼的一面,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印象。
除《记住乡愁》外,广西日报还在其他新闻作品的散文化写作中进行了诸多探索(见下图)。比如,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及优势,在重要节庆、重大主题的纸质报道中附上二码维,链接“广西云”客户端,推出大量海报、专题、音乐、动漫、视频等作品,如2018年1月30日的《<广西云>Rap神曲唱出媒体融合新气象》、2021年1月4日的《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广西云”客户端推出了丰富的视听作品,在传达新闻资讯的同时,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四、新闻写作散文化需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偏离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媒体应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探索新闻写作散文化,应把握好新闻文学化写作的尺度。
散文化写作是借散文之长,增强新闻可读性、优化新闻阅读体验的方式,尤其是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新闻写作手法势在必行。但需注意的是,不应对散文形式过度追求,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媒体应在散文化写作中牢牢把握新闻事件客观、真实的原则和尺度[2]。
首先,新聞标题制作应避免偏离事实。新闻标题的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在文学世界中,追求用文字打动人。但在新闻领域,传播真实信息才是新闻的使命与价值。因而,在制作新闻标题尤其是带有描述性、评价性文字的标题时,应注意避免煽情、夸张、媚俗,避免以脱离内容事实的标题换取传播效果。
其次,行文应避免误入“创作歧途”。文学可以进行艺术化创作,但新闻是对事实的记录。倘若为了追求新闻作品生动感人,运用“合理想象”“虚构情节”“预设结果”来刻画不真实的细节,必将导致新闻作品与真实背道而驰。
总之,媒体在新闻写作“改文风”的道路上,应避免舍本逐末、误入歧途。
(二)避免弱化信息传播
新闻是借助语言、文字、图片、录像等,向公众传播的消息。新闻报道的语言应准确、简练、易懂,文风应言简意赅、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矫饰、清新朴实、生动鲜活。在散文化的新闻写作中,不能因盲目追求传播效果,为散而散、因形害意。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开放性、分散性、碎片化等特点。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网络流行语,合理运用动图、视频、音频、H5等进行新闻内容的多样化呈现,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为新闻作品的文学化表现开辟新空间,让传统的新闻报道焕发新光彩。但需注意,对媒体形态的创新运用不能过于“炫技”,喧宾夺主,否则会导致信息形态冗杂,传播效果被弱化。
总之,新闻的采写与传播应基于新媒体的特点,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需求,改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将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有效融合。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增强受众黏性,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三)避免娱乐化
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前者主要指内容题材严肃,关乎国计民生及人民切身利益的政治、经济、科技类新闻,其思想性强、指导性高、严谨度高。后者主要指社会民生新闻,其富有人文关怀,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媒介即隐喻”,揭示了媒介的文化力量。试想,以花哨的版式包装政务新闻,以漫画传播文件精神,以动图网语传达政令,媒介本身所隐含的态度与硬新闻的风格是不协调的。以散文化手法写作硬新闻,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信息的严肃性,损害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近年来,受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多样化发展的影响,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普遍。采用娱乐化的表现手法创作新闻作品,虽能增强新闻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带给受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但过度强调情感体验的传播,容易落入“片面追求传播效果”的误区,以致新闻失范。因而,党媒在硬新闻的“软表达”方面,尤其要警惕过度娱乐化。
在软新闻里,可根据题材、栏目、媒介、受众等的特点,适当选择以散文化的手法进行写作,但也需对风格是否契合加以考量。
在多媒体形态传播中,要避免因信息过剩、信息超载而浪费时间,误导方向,增加信息获取成本,降低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
总之,无论是硬新闻的“软表达”,还是软新闻的包装制作,都不能买椟还珠、舍本逐末,盲目追求流量而忘却媒体的责任担当。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既要以积极心态应对挑战,又要在求变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在守住底线、守住导向、守住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变革创新。
五、结语
伴随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融合进程加快、媒介形式日益多元,受众的阅读需求愈发多样。融媒体时代,无论是写作手段、文本样式,还是表现方法、传播途径,均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写作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媒体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不断适应新的传播生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模式,找准定位、大胆创新,努力契合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进一步推动新闻写作散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穆青.新闻工作散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338.
[2] 田恩祥.浅谈新形势下新闻写作散文化的得失[EB/OL].参考网,https://www.fx361.com/page/2017/1009/2400288.shtml,2017-10-09.
作者简介 蒙进煌,本科,记者,研究方向:媒体融合、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