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军训练营

2022-12-16

垂钓 2022年12期
关键词:钓法窝子钓鱼人

提问:为何野钓越来越难钓了?

回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鱼类资源变少肯定是原因之一,而导致资源变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环境变差只是其中之一,更主要的原因是各种捕鱼工具层出不穷,高效的捕鱼办法更多,各地自然水域普遍存在过度捕捞和非法捕捞的情况。尤其非法捕捞,如电鱼、锚鱼等,令钓鱼人深恶痛绝。数量庞大的非法捕捞者用各种手段对鱼类进行“降维打击”,是导致野外水族数量锐减的罪魁祸首。

此外,钓鱼人钓鱼水平有限也是令他们感到鱼难钓的原因之一。眼下,钓鱼人对所谓的技术越来越依赖,我承认钓鱼是需要技术的,但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照搬别人的某种钓法是极易走麦城的。对待别人的东西,我们可以借鉴,而不是照搬。对待钓鱼,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见地,逐渐形成一整套适合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如同做数学题,背一条数学公理固然非常必要,但关键要学会自己去解应用题。

我们不妨看看那些戴着草帽用着粗糙渔具的钓鱼翁,他们可能连台钓最基本的调标都不懂,但是他们的收获往往叫人眼红,个中原因值得思考。有些时候,恰恰是我们在意的所谓技术把我们带偏了。

提问:今年夏天,我顶着烈日去野钓,虽然中午气温很高,但依然上鱼,是鱼没吃饱还是钓法对路呢?

回答:鱼的消化周期跟水温确实有关系,水温越高,鱼消化得越快,反之则慢。但是,钓鱼圈有一句谚语叫“神仙难钓午时鱼”,意思是说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午间是很难钓鱼的。那么,这位钓友中午照样上鱼说明什么?肯定跟一些特殊因素的出现有关。

水温越高,鱼的消化速度越快,因此午间时段的鱼是容易产生饥饿感的,但是它们却很少咬钩,原因是温度高,鱼的新陈代谢加快,对氧的需求量明显增加,造成水体溶解氧供不应求,于是鱼的活性变得低迷。假如某些客观因素使溶解氧增加,能够满足鱼的需求,午时鱼积极进食也就不意外了。

另外,鱼获量的多少与钓技钓法等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应善于总结规律,以利提高水平。

提问:野钓时,在窝子里面钓合适,还是在窝子外面钓合适?

回答:钓鱼无定式,钓窝子里面还是外面,至少要考虑两种情况。第一,窝子里没有鱼口,我们可以尝试将钓组逐渐向窝子外转移,当然也可以左右前后进行搜索,变被动等鱼为主动找鱼,假如窝子外鱼情较好,我们甚至可以放弃窝子,直接钓外面。第二,窝料的量有时也能决定钓组的位置,比如窝料过多时,钓饵不易被鱼发现,越是窝子中心,窝料的密度越大,反倒影响垂钓,此时钓窝子边缘,效果会好一些,随着窝料被逐渐消耗,再让钓组重新向窝子中心靠拢。假如窝子很小,窝料很少,上述情况往往不会出现,可直接钓窝内。

假如窝子很大,但是对象鱼也不小,钓窝内即可。这是因为大鱼活动范围大,对食物的需求量也大,它们一旦进了窝子,且不受外界干扰,就会在窝子中逗留一段时间,如此便有机会发现钓饵。

提问:野钓时调5钓3,顿口不清晰,该如何调整?上鱼后总脱钩,该怎么办?

回答:由于问题当中未说明浮标的浮力,所以我无法判断顿口不清晰的原因。不过,针对这种情况,我倒是另有建议。首先,你可以缩短子线,这样做可使鱼吃饵这个作用在钓组上的唯一外力更直接地传递到主线上,中鱼信号更容易表达。

中鱼后经常脱钩,意味着刺鱼不牢。我们暂且不考虑轻口鱼的因素,单从普通生口鱼的角度去分析。刺鱼不牢的主要原因是鱼钩的大小和对象鱼的大小不匹配。鱼钩过大,鱼吃得浅,鱼钩过小,在鱼嘴上扎得浅,更换合适大小的鱼钩后,鱼的吃饵过程就会更顺利,不但信号变得清晰,脱钩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如果不改变钓组的配置,那么我建议改变抓口时机,即延迟抓口或提前抓口。

提问:水库小鱼特别多,饵料无法落底,鲫鱼口很轻,怎么钓?

回答:针对饵料无法到底的问题,我们可以更换吃铅量更大的浮标,加快钓组落底的速度,降低饵料被小鱼半路打劫的概率。改变钓饵的状态,增加其硬度和黏度,使其附钩性更好,同样有助于饵料顺利到底。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使用固态饵料,如麦粒或剪开的玉米粒。

应对鱼口轻的办法比较简单,缩短子线、更换更细的子线、调得灵一些即可。这位钓友钓的毕竟是水库鲫鱼,鱼的吃口大概不会有问题,问题很有可能出在钓组和调钓上,进行相应调整即可。

猜你喜欢

钓法窝子钓鱼人
湖边钓鱼
写给不想打窝子的钓友
HERA钓技揭秘
打窝切忌打过量
HERA钓技揭秘(二)
2017,钓鱼人的这一年
守望
风的魔术师
——驭风初起
黑水钓事
——老东北的民间钓法
钓鱼人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