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合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2022-12-16侯俊东牛烨荧滕笑丽
侯俊东,牛烨荧,滕笑丽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走过打基础、大发展、促改革以及创一流四个历程[1],为相关行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于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受长期服务行业发展以及优势学科资源倾斜等因素影响,行业特色高校的学科建设仍存在“一长多短”的情况。而作为该类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也未能彰显高校特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93个专业类别,《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对专业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为此,在三融合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面对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以及行业日益增长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需求,行业特色高校亟须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
1 常见问题
1.1 教学质量目标设计不明确
通过调研发现,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局限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又集中于课程体系的设置,且内容大同小异。培养目标也千篇一律,多体现在培养掌握管理学相关知识,能够在各领域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人才。此外,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培养,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基本能力训练(如读写等基础能力)[3]以及行业背景知识的学习。
1.2 教学质量建设过程有欠缺
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传统,专业课程建设与本校特色融合不充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地球科学概论作为专业选修课纳入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但也仅从课程覆盖面上拓宽了学科视野,核心课程的行业知识体系融入不多。另外,教学方式普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是知识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实践教学中学生多以拿到学分为目标,缺少对于实践性本质的教育导向,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1.3 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
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主要体现在学生和督导评教,而学生评教的现实情况是评价“教师”,并非评价“教学”,主观性明显[4];其次,学生评教一般在学期末开展,如果要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改进,改进效果也只能在下一学年的教学中体现,与该学生之后的学习发展不存在直接利益关系,所以学生评教往往具有随意性,评教结果反馈也存在滞后性。此外,督导团队以退休教师为主体,精力有限,且资历和经验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督导工作成效受限。
2 三融合指导思想
2.1 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传统的单学科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潮流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行业特色高校一般都具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学科,例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地质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矿产普查与勘探等,均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在学科领域和所处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要充分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挖掘交叉学科建设的可能性,将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
2.2 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
当前的考评体系使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实的就业压力和培养模式使学生忽视科研素养,高校的教学与科研相分离,难以实现协同发展。而回归本科教学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5],为此,高校必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加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各个质量点的建设,以科研反哺教学,切实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往往只停留于自主学分的设立上,创新创业课程被视作一门“副课”,被孤立于专业课程之外。学校没有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缺乏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衡量标准。因此,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专业教学中,转变工商管理类学生认为“创业是工科类学生要做的事”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3 方案路径
3.1 基本框架
以三融合育人理念为指引,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工商管理专业质量标准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校、院和系三层架构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是体系构建的前提,负责顶层设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目标与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其目标方案实现的三大途径;与此同时,形成“评教”“评学”和“评管”三管齐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依托教学质量信息平台,采集与披露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教学质量建设成效,为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图1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基本框架
3.2 具体措施
(1)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组织,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的领导下,引入特色优势学科名师,成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委员会分委会,形成分工协作、全员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主要职责包括专业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文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等制度的确定;对各专业的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与评估;每年制作本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评估本年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目标达成情况,并向社会公开;同时规划下一年度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与实施计划。
在行业发展背景下,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建立“专业+行业”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联动学校、行业管理部门、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定期更新完善培养方案。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从“知识-能力-素质”三层次将其细化为毕业要求,形成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相对应的矩阵图,以指导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2)完善教学质量建设路径,践行“三融合”方案。
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学科优势,建设“三融”课程体系,将优势学科资源融入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中,使学生能够运用理工科和人文科的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实现跨学科的课程融合;设立行业发展与学科前沿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学术前沿,掌握文献检索及整理分析能力,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与素养,促进教学和科研实践的课程融合;设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搭建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以创业全过程为参考,分角色模拟创业与企业运营过程,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转化,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融合。
改变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的被动型教学方式,大力推行探究式、研究性、体验式、服务性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行业特色高校优势,加深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的融合程度,引进行业组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基于现实问题、实际项目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其本校优势学科建立合作,通过互惠交流方式,提升教师学科交叉思维在执教理念上的深度融合;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基础知识与科学前沿的有机融合;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充分了解当地经济和行业特点,熟悉创业团队的实际执行情况,鼓励教师在创业团队中担任顾问等职位,促进教师行业经验在教学中的应用融合。
(3)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现评学、评教、评管一体化。
多主体协同,建立领导、学生、同行、督导和专家五位一体的评教机制。各级领导以随机听课方式参与教学评价,将其结果反馈纳入教师考核范畴;选课学生从学习体验及收获等角度对任课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同行教师从教学输出角度展开评价,并进行反思复盘;依托优势特色学科组建跨学科教师督导团,以教学设计规范与过程纪律等为重点予以评价;邀请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校内外专家以及行业高管,对教学艺术和内容前沿性、与行业发展趋势的衔接性等予以评估。此外,为保证评教反馈的时效性,可以在课程前半和后半程分别评教,前半程评教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使后半程教学改良有据可循;为减少学生评教的主观随意性,设置最低和最高的评教分数线,当评价分数超出合理区间,则须给出具体理由与建议;为保证评教的公平性,要合理设置多元主体的评教比重。
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切实开展全方位、全过程评学。一是任课教师在课中及课程结束后,分别围绕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体验、投入和收获等进行评价,分析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帮助教师全面把控教学进度和效果。二是班主任(或学务指导)在学年末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督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就业单位和升学单位对毕业生分类开展培养质量调查,用人单位以学生知识应用等实践能力评价为主,升学单位以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为主。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信息共享程度加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决策的权利比重增加[6]。因此,要建立师生参与、全员监督完善评管机制。在教学制度制定阶段,尤其是涉及师生主体利益的内容,要通过听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保证其知情权和参与管理权;在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开放意见反馈渠道,实时接受师生监督;在学年末,面向师生开展教学管理工作评价调查,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资源配置、服务水平、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等方面,从专业、学院到学校,从基层、中层到高层管理者层层推进,以评促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建设数智化平台,形成教学质量信息闭环反馈机制。
搭建数智化平台,实时采集、定期分析教学运行现状、质量信息、评估结果等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公示评教结果,便于学生制定选课方案,强化教师间的良性竞争;为避免“只评不改”现象,跟踪教师教学全过程,对其改进效果进行二次评估,形成长期的闭环评价机制。合理披露评管信息,使教学管理工作公开化、透明化,督促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果;发布评学结果,编写本专业年度建设质量报告,接受社会监督评价,并将反馈数据应用于决策场域,使教学质量建设及时纠偏。
4 结语
综上,行业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以国家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为指引,不断强化三融合理念,并将其践行内化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为促进该专业高质量建设提供基础,为行业发展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