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022-12-16全婷婷
张 玲,全婷婷,孙 敏
(天津城建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天津 30038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改革和严峻挑战。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的变化,都使得教育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因此,探索基于信息网络化教学新模式,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1 信息化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1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变
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在线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近两年大规模的线上授课使得在线教学从探索性的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受迫性创新”让教师们在“干中学”,接受了一次全方位、全覆盖的在线教学培训[1]。两年的线上教学,保障了高校教学的有序运行,并带来了“四个变”: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之前的教与学状态,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2]。经过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验,线上教学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线上教学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然趋势[3]。
1.2 线上教学具有独特优势
线上教学作为辅助性教学手段具有独特优势。第一,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不再需要教师现场组织,学习工具变为平台、软件。学生具有独立性,靠学习任务驱动,有台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进行线上学习。第二,线下课堂教学媒介是纸质教材,而线上教学媒介则是数据信息,有助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统计分析。第三,资源共享化是线上教学的重要特点。中国大学MOOC,哔哩哔哩网站,雨课堂优秀视频资源,学习通资源包,等等,为学习成果分享交流提供了便利。第四,线上教学的特点是时空分离,如课件、视频的资源推送、过程监测、教学反馈等,这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契机。
1.3 教学手段与教学平台的层出不穷
随着移动网络的完善,学习通、雨课堂、钉钉课堂、腾讯课堂等移动教学平台相继出现。它们可以上传课件、文档、照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还有很多互动的功能,如弹幕、讨论、投票、测试等,还有对课堂管理的部分功能,如分组、组内作业等。教师在移动端平台可以随时发布任务,实时查看学生们的完成情况。通过移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资料,发言、点赞,完成自评、互评环节。基于互联网传递信息的各种工具搭配起来,能够很有效地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4]。智能教学平台的接踵而至,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智能时代的教学已然到来。
2 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教师信息化素养与教学能力
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教学环境的信息化逐步实现。但特殊时期突发时应急的线上教学,暴露出很多老师欠缺信息化教学能力,缺乏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不用说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相互融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得教师能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2 学生的自制能力
面对线上学习部分,离开了教室这个实体空间,缺少周围同学的影响和老师的监督,有些学生变得懈怠,甚至不参与线上学习活动,如何保证学生全程参与线上学习,保证线上学习为线下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图1 交互式课件和带有答案解析的“前测”“后测”
2.3 教学设计与安排
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不是独立分开,而是相辅相成的。线上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为线下课堂节省时间,并提供针对性的待解决问题,线下学习增强互动并针对性解决线上学习的问题,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达到育人目标。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内容进行分割,确定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可能形成知识断裂,影响学生学习吸收。如何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使得线上部分与线下部分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是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
3 信息化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效果分析(以高等数学为例)
3.1 混合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线上教学方案的设计原则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兼顾学生共性与个性,实现育人目标。具体思路是,课堂内容做减法,不以放弃重要知识点为代价;教学效果做加法,但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具体做法是,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分块,分为课前、课中、课后。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在课前将基础知识点及相关优质视频资源推送给学生并提出问题、课内讲解与互动的方式进行重点及难点的学习、课后通过推送的资源进行拓展与拔高。
3.2 交互教学课件的制作
按照线上教学方案,针对每节课内容制作线上线下交互模块课件。课件1主要是本节内容的相关基础知识点及问题引入,并针对知识点设置测试题目。课件2将课堂环节每一个重要知识点都设置互动题目,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避免学生懈怠、漏掉重点内容。课件3主要是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深入及应用拓展。同时,为了利用学生上课前后的碎片化时间,制作课堂“前测”与“后测”课件,课件配有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包括解题步骤,相关知识点,方便学生提交后的订正与巩固。教学课件直接嵌入学生雨课堂,有助于学生的复习与整理笔记,学习时空灵活,课堂内外呼应,学生学习情况也一目了然。
3.3 考核方案的制定
为促进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保证学习效果,制定过程性考核方案。平时成绩以平台数据为准,主要包括课前线上学习参与率与答题正确率、课堂互动参与程度与答题正确率、前测和后测的正确率、课后学习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适当增加课前线上学习答题正确率的分值,以强调课前学习的重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认真完成课堂学习。
3.4 教师团队的建立
重视团队建设,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将老教师“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教学经验及熟练的教学技巧”与年轻教师“新的教学技术与教学理念”进行融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互学共进,为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教师队伍保障。
3.5 线上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验班采用雨课堂平台,将教学内容初步分成三个模块:课前定时发送课件1、课堂学习课件2、课后定时发送课件3,并在课前与课后定时发送“前测”与“后测”。每个课件设置互动题目,其中课件1和课件3有时是精选的视频或录屏。课堂注重互动并及时解决学生问题。以笔者所教高等数学班级为实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其他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同等水平高等数学班级为对照组,图2(P170)为学期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对比。
图2 学期末成绩数据对比
从图2可以看出,对照组的大部分学生处于61~90分数段。实验组的成绩分布明显偏向高分区域,91~100分数段人数尤为突出。大部分学生处于71~90分数段。
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成绩分别为79.47分与72.22分,标准差分别为13.01与15.34。标准差表明,绝大部分同学成绩集中在平均分附近。实验组学生成绩离散程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高等数学平均成绩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方便了学生自我考查学习情况。可见,选取优质智慧教学工具,加强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可促使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对学生成长大有裨益。
4 信息化时代混合式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成果,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4.1 网络普及与教育公平问题
混合教学,受网络状况限制较大。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网络网速过慢,甚至没有网络。在线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折射出了区域、城乡和学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迫切需要以战略规划的方式协同推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信息化,营造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化育人环境和氛围[6]。
4.2 网络配置及校园数字化问题
优质的网络环境,是混合式教学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为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应加快推进校园网升级改造,营造超高速的网络环境,配备较高配置的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购买便于互动、直播,并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智能教学平台等。
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高校师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优良的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是信息化教学的必备基础。信息化时代,我们共同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