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应用于产妇分娩安全的影响观察
2022-12-16缪艳黄颖
缪艳, 黄颖
(海安市中医院 产科, 江苏 海安 226600)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产妇对于分娩提出更高要求, 在分娩过程中不仅需确保母婴安全, 且各医疗服务水平的需求亦显著提升[1]。产妇在妊娠期间会出现新陈代谢, 消化、血管、内分泌及生殖等多系统改变, 因而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合并症, 包括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等, 对其身心造成较大影响[2-3]。同时随着产妇及其家属自身文化程度及医疗知识水平的提升, 其会利用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利益, 因而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4-5]。而目前传统护理管理经验缺乏系统、科学管理理念作为指导[6]。危机管理作为新型管理方式, 其是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化解及防范等, 最终采取相应行动[7]。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接收的分娩的产妇, 实施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海安市中医院分娩的产妇40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为(29.33±3.17)岁;平均孕周为(39.17±1.65)周;孕次:1-4次, 平均孕次为(2.03±0.55)次;产次:1-3次, 平均产次为(1.91±0.44)次;初产妇115例、经产妇85例;观察组平均年龄为(29.46±3.25)岁;平均孕周为(39.22±1.58)周;孕次:1-4次, 平均孕次为(2.06±0.53)次;产次:1-3次, 平均产次为(1.87±0.46)次;初产妇112例、经产妇88例。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 <40周岁;单胎妊娠;具有正常语言交流能力;在我院定期产检并建立分娩档案;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妊娠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合并精神疾病;合并视觉听觉障碍;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产前对产妇实施常规分娩相关知识讲解, 包括饮食、日常锻炼和睡眠等;在分娩时严密观察产妇各指标, 完成各项分娩工作;产后对产妇实施会阴护理, 并让母婴早期接触。
1.2.2 观察组
(1)建立危机干预小组, 成员包括护士长及专科护士, 所有成员均经危机式理论相关知识, 并在考核均通过后方实施干预。(2)评估预防阶段。干预人员对患者围生期干预流程进行充分讨论, 探究在此期间可能存在的干预不足, 并对围生期患者常规干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制度不规范、干预人员缺乏较强责任心、干预人员专业技术薄弱、相关管理部分监管不力等。(3)制定防范措施。①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加强干预人员关于《护士护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 同时进行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②提升干预人员专业素养。让高年资经验丰富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实施“一对一”指导, 科室内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 从而提升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此外, 让护士参加各类形式的继续教育, 从而提升其与产妇交往沟通的能力。③提升干预人员法律和道德意识, 科室定期举办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 从而让护士能够自如地将法律知识应用于日常护理工作中。④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强化对产妇及其家属的分娩相关知识宣教, 充分尊重其个人隐私, 并强化与产妇的交流, 耐心、详细解答孕妇提出的疑问或困惑, 并耐心安抚其心理情绪, 告知其解决负性情绪的正确方法。⑤强化监督管理。医院对科室管理部门实施不定期抽查, 强化科室管理部门的监督强度。(4)优化总结阶段。干预人员记录出现医患矛盾或冲突的事件情况, 组织干预小组进行讨论以最终决定最佳处理措施, 从而尽可能避免后续不良事件的出现。组内成员相互监督, 并寻找干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同时相互学习经验, 以充分提升各人员工作能力。此外, 优化安排班次, 分为A、P、N三个班次, A班为上午8:00~16:00, P班为16:00~0:00, N班为0:00~8:00。P班设置组长以协调和组织夜班工作。
1.3 观察指标
(1)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各产程时间;(2)分娩方式:统计两组顺产、剖宫产、阴道助产发生率;(3)妊娠并发症:统计两组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胎膜早破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4)不良妊娠结局:统计两组早产、自然流产、胎儿畸形、胎儿窒息等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
观察组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 min)
表1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 min)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对照组(n=200) 512.03±51.74 60.13±9.62 8.04±0.63 585.18±68.03观察组(n=200) 438.37±49.12 43.07±10.05 4.37±0.59 489.03±63.39 t值 14.601 17.342 60.132 14.62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产妇分娩方式
观察组产妇分娩方式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n(%)
2.3 妊娠并发症
观察组妊娠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妊娠并发症比较n(%)
2.4 不良妊娠结局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早产、自然流产、胎儿窒息等均为常见产妇不良妊娠结局, 随着近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改善, 产妇因为妊娠合并症致死比率已显著降低[8-9]。但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仍然为危害孕产妇及胎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需给予产妇有效干预措施以保障安全[10-11]。产科护理工作是医院的前沿阵地, 其也是出现危机事件的主要科室之一。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是针对事先难以预料, 且一旦发生可造成严重后果的各类突发事件, 实施事前、事后管理[12-13]。通过对产妇围生期实施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能够有效加深医护、医患及护患间的沟通和交流, 确保护理管理工作的稳步进行[14]。因此在对产妇分娩安全管理中引入危机式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研究中对产妇实施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本研究中, 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产妇实施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可有效缩短产程。分析原因主要为, 该干预措施能够对各干预人员进行专业素养指导, 让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实施一对一指导, 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经验, 并明确各干预人员的岗位职责, 使其能够动态掌握产妇分娩状况, 避免工作疏忽, 减少产妇产程时间[15-16]。本研究中, 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分娩方式。分析原因主要为, 该模式中干预人员于孕产妇及其家属充分沟通, 使其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自身及新生儿造成的影响, 并在分娩期间积极配合干预人员, 使孕产妇能够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17-18]。本研究中, 观察组妊娠总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可有效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 改善分娩结局。分析原因主要为, 危机式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点为, 对客观存在及潜在的各危机实施准确评估, 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实施针对性管理干预, 从而起到预防危机事件的效果。该模式能够在孕产妇围生期寻找出不安全因素, 并以此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指导, 明确各分娩环节干预人员的操作标准;对干预人员实施专业素养培训, 强化了干预人员对于妊娠不良事件产生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干预人员做好相关产程记录, 并进行客观动态分析, 同时积极与产妇沟通, 做好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从而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19-20]。
综上所述, 基于危机式理论的安全管理应用于产妇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 提高顺产率, 减少妊娠并发症发生, 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