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前区不适孕妇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
2022-12-16张敏
张敏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心电图室, 安徽 合肥 230001)
0 引言
女性在妊娠过程中, 其自身的血容量随着胎儿的发育而不断增长, 心脏负荷也逐步加重[1], 容易出现心慌、胸闷等心前区不适症状, 需要借助心电图检查来寻找病因, 明确诊断。常规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检查采集记录时间一般为10~15秒, 时间较短暂, 容易造成漏诊, 且在做心电图检查过程中孕妇因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引起一过性心率加快, 出现异常结果, 可见, 对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的孕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 AECG)检查也被称作Holter检查, 检查时通过电极片将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器连接于体表后可以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记录受检者心电图变化情况, 检测结果比常规心电图更详细、完整, 可以显著提高受检者心脏电生理病变的检出率, 目前, 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上运用广泛, 但对于妊娠期患者心前区不适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目前少有报道。本研究分析本院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心前区不适孕妇检查结果, 探讨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孕妇的诊断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因心慌、胸闷等心前区不适症状在我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孕妇100例, 其中年龄20岁-44岁, 平均年龄30岁, 孕周9周-40周, 平均孕周32周, 所有受检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前均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分析其检查结果。
1.2 方法
常规心电图检查选择美国迪姆公司DMS 300-BTT02型12导联心电图分析仪, 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择美国迪姆公司DMS 300-4A型动态心电图仪监测, 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由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心电图医师出具诊断报告, 动态心电图报告结果经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医师审核;所有心电图检查结果依据第5版《临床心电图学》[2]标准出具诊断报告。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两样本率的比较运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受检者中AECG检查异常结果为77例(77%), 高于ECG检查的50例(50%),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0 8 3,P=0.000)。AECG检查异常结果的77例受检者中出现2种以上心电图异常结果的为34例, ECG检查异常结果的50例受检者中出现2种以上心电图异常结果的为13例,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7,P=0.038)。AECG检查异常结果中, 较多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32%)、ST-T改变(27%)、房性早搏(22%);ECG检查异常结果中, 较多见的为:窦性心动过速(22%)、ST-T改变(19%)、窦性心律不齐(13%)(表1)。
表1 100例心前区不适孕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例)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 通过电极片将动态心电图检查仪连接于受检者体表后, 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记录受检者十万个以上[3]的心动周期数据, 而且能够将这些数据结合受检者日常活动情况进行对照观察。心电图医师在分析受检者检查结果时, 通过将受检者心电图异常出现的时间与其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发生时间相比较, 可以判断出受检者的心前区不适症状是否为心脏疾病引起, 能够为患者明确诊断及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而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进行心率趋势图、散点图等分析, 进一步弥补了常规心电图检查的不足。正因为可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记录的优点, 动态心电图检查目前被广泛运用于阵发性心悸、胸痛、一过性晕厥、心肌梗死评估、起搏器植入后评估等各个方面, 然而, 对于动态心电图检查运用于妊娠期女性, 尤其是使用动态心电图在评估孕妇心前区不适的报道, 目前还相对少见。在临床工作中, 动态心电图检查较常规心电图检查价格更为昂贵, 而且需要连接于体表连续监测24小时, 给受检者的日常生活与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另一方面妊娠期女性多为年轻女性, 其出现心脏病变的可能性小于中老年女性, 因此动态心电图检查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妊娠期女性的常规检查, 而是作为患者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时或常规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时的进一步检查。本研究中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于心前区不适的孕妇均具有较高的阳性率, 常规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50%, 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更是高达77%, 而国内相关学者[4-5]报道对妊娠中晚期孕妇常规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仅为43%~46%, 这是因为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是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的妊娠期女性, 而上述学者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正常妊娠期女性, 因此本研究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更高。
本研究中所有孕妇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为窦性心动过速, 与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研究一致[6-7], 而非孕期女性健康体检时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仅为1.78%-3.0%[8-9], 这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期这一特殊阶段中, 其自身的血容量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不断增大, 造成心脏容量负荷增加, 且随着孕妇体重增加, 其静息状态下耗氧量也随之增大, 另一方面孕期女性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更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心肌细胞耗氧量增大, 以上这些变化均可能造成孕妇自身心肌供血不足, 从而累及整个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心律失常, 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10]。本研究中有4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而动态心电图结果正常, 这是因为常规心电图仅对记录的10~15秒心电图变化做出诊断, 在这短暂的检查时间内孕妇可能由于紧张、运动后休息时间不足等情况出现一过性心率加快, 但其24小时的总心搏数可以正常;3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显示正常而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动过速, 这是因为常规心电图检查记录的结果仅能反映孕妇做检查时的心脏电生理状态, 其他非检查时间段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是未知的。可见,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比常规心电图检查具有更高的代表性与可靠性。许淑淑等学者[11]研究发现, 在心律失常的妊娠期女性中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中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也高于常规心电图, 与其研究结果一致。心律失常是临床上一类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 是心脏激动起源异位、心电传导障碍以及心脏起搏器引发的心电活动异常的统称, 患者一般表现为胸闷、心悸等症状。临床上心律失常的种类、性质对于患者的心前区不适症状具有重要的影响, 女性在妊娠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大部分为生理性反应, 无需特殊干预, 而且大多数心律失常仅表现为偶然发作, 所以常规心电图存在着较高的漏诊率, 但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是引起孕妇猝死的原因[12], 因此在临床上对于出现心前区不适等症状的孕妇发现有心律失常时应当建议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进一步评估。
动态心电图检查有27例孕妇出现ST-T改变, 回顾性分析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这些孕妇ST-T改变出现的时间多发生在白天心率增快时, 这是由于女性妊娠期由于血液中雌激素水平上升, 其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 白天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夜间更高, 易引起心肌耗氧量上升, 造成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明显[13-14]。近年来, 关于孕妇P-R间期缩短的研究较为热门, 本研究中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P-R间期缩短的孕妇有4例, P-R间期指的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15], P-R间期缩短时, 心房收缩还未结束, 心室便开始收缩, 心房的血液就无法全部流入心室, 造成心室前负荷减低, 心室每博输出量随之减少, 造成全身血液供给不足, 同时影响胎儿血供。较多研究显示, 这种改变晚孕更为常见, 多数不影响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 且产后6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16-17]。值得注意的是, 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有4例孕妇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 其中有3例仅在夜间出现, 这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18]有关, 这3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充分体现了动态心电图检查长时间连续记录的优势。
本研究也存在者一些不足, 第一, 因样本量有限, 未能进一步对比不同年龄、不同孕周的孕妇动态心电图异常结果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第二, 仅对比并讨论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异常结果, 未研究异常心电图结果与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状况的关系, 这些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 心前区不适的孕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比常规心电图发现更多异常改变, 当孕妇出现心前区不适症状时, 可建议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