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问题及施工防治技术
2022-12-16李国庆郝宗师山东金世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李国庆 郝宗师 山东金世纪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1 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无论是外墙、门窗结构,还是厨卫、屋面结构,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复杂性,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渗漏问题,给后续的使用和居住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业主的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开始关注房屋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并采取了应对措施规避渗漏风险。但是,房屋建筑工程渗漏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并影响着居民的居住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对房屋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渗漏技术进行研究,势在必行。
2 房屋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概述
2.1 防水施工
防水施工主要是在建筑室内以及屋面等部分,采用特定的防水工艺和材料,避免建筑发生生活用水以及雨水的渗漏,影响到建筑材料的使用效果以及建筑使用质量。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的注意要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
其一,在设计房屋建筑工程期间,要求依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气候情况,以及室内用水条件,提供相应的防水管控,避免出现一系列浸水及渗水问题。
其二,在建筑有关部位使用防水材料构成物理防水层,从而稳步提高防水水平。
其三,防水施工,相关人员依据建筑形态和实际水环境特征,采取针对性防水技术,提升结构防水能力。
2.2 重要性分析
房屋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因素。而防水施工是整体工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其质量能够得以实现的关键。
首先,倘若建筑内部出现严重渗水现象,会影响居民的舒适程度,同时外部水的渗入会导致大量细菌滋生,对人身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建筑结构中出现了渗水问题,易引发结构材料遭受侵蚀,长此以往,会导致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受到损害,对建筑安全性能产生极大威胁。
除此之外,室内装修也会受到建筑渗水问题的影响,不但导致其美观性受损,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保证建筑使用质量、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经济损失,必须要做好防水施工。就目前而言,房屋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其结构也更为复杂,建筑内部的人为活动也更加频繁,对此更要以实际为基础,进行防水技术的创新,从而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
3 房屋建筑发生渗漏的原因分析
3.1 外墙渗漏的原因
(1)填充墙的裂缝。框架内的填充墙,一般以一层一次砌到最上头的方式进行,这将使砂浆在凝固后,其梁底下存在很大的缝隙。在装修完毕后,会因温度差而导致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使墙与框加梁柱间产生变形,进而产生裂缝,当遇到雨水天气,雨水会从缝隙渗入。还有外墙预留脚手洞眼等洞口渗水,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投入,外墙预留的脚手洞眼等处理毛糙,塞砖打底和抹面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尤其是悬挑层工字钢洞口未按规范分次封堵,在温湿的环境中作业,会因冷热差而产生裂缝。
(2)窗口渗漏。因结构的不同,窗口也是防渗漏的主要部位之一。砂浆与金属因为材质的不同,在做完防水后,会因温度的不同而产生收缩,使得砂浆与金属接触部分产生收缩变形,形成裂缝,当遇雨水天气,就会引起渗漏。
3.2 屋面出现渗漏的原因
屋面施工不够科学,会导致屋顶渗漏。为了有效地提升屋顶的密闭性,需要增设防水层等。防水层的设计、施工若没有完全基于规范开展,也会出现渗漏的情况。在施工时会对防水层施工制定具体的规范,但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控制指标,没有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控制,进而在后期应用时出现渗漏的情况。
3.3 门窗渗漏
门窗也是建筑渗漏中较为常见的一个位置,因而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处理好门窗位置,避免渗漏问题的出现。导致门窗渗漏的原因有很多,安装门窗的时候,若门窗变形,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门窗就可能出现渗漏的现象。若施工中塞缝处理不严实,渗透问题也容易产生。窗框与墙体需要紧密相连,若两者接触部位处理不当,导致缝隙存在,则窗框周边容易出现渗漏问题。
3.4 厨卫渗漏问题
厨卫渗漏是房屋建筑工程最常见的渗漏情况之一,相比于外墙结构渗漏,厨卫渗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不容忽视。之所以出现厨卫渗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
(1)施工人员未能严格遵守施工要求对钢筋材料进行安装、钢筋质量存在问题、钢筋长度不符合施工需求等,都可能导致厨卫渗漏的风险。钢筋材料是房屋建筑工程的骨架,其质量问题可能会使混凝土结构开裂变形,进而造成厨卫渗漏的情况。
(2)厨卫施工防水材料质量不过关,也是造成厨卫渗漏的原因之一。厨卫是比较特殊的施工部位,建成后涉及大量日常用水问题,因此往往需要利用防水材料进行处理,但是有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选择采购质量不过关的劣质防水材料,不能满足厨卫防水的需求,最终导致严重的厨卫渗漏。
(3)厨卫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失误率较高,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厨卫渗漏风险。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标准,直接决定了厨卫防渗漏处理的效果,在施工操作不合标准的情况下,厨卫渗漏问题将难以避免。
4 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4.1 屋面防渗漏施工要点
房屋建筑的屋面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为有效预防屋面渗漏,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特别重视混凝土振捣环节,避免钢筋主体因振捣出现错位或变形问题,同时要保证振捣作业的不间断推进,避免因混凝土凝固使振捣作业无法顺利完成。
其次,施工过程要做好养护工作,严格控制保温层含水率,保证低于设计值,避免开裂问题出现。另外,应用新型材料进行防漏,如沥青、珍珠岩等具备弱吸水性特点的材料,在防渗漏、保暖等方面表现较为出色。
4.2 外墙防渗漏施工
建筑外墙直接接触外界环境,会受到雨水的冲刷,为了避免出现渗漏问题,应进行防渗施工。施工开始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外墙表面,保证其表面平整,对于不平的位置,应使用同种材料修补。
混凝土与砌体是墙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两者的膨胀系数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在这两部分结构的连接处,抹灰层容易开裂,易引发渗漏问题。为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施工单位应在混凝土结构和填充墙连接的位置,设置拉结筋,拉结筋的末端应设计弯钩,沿墙高的方向,拉结筋的间距应保持500mm,同时,在每边墙体内部,拉结筋的伸入长度应保持在500mm以上。
在混凝土框架柱、填充墙和梁连接位置的表面,施工单位还应加钉钢丝网,并在缝中钉上射钉。涂料饰面施工中,一般应分3次抹压施工,以避免产生裂缝,同时提高抗渗性能。通常第一层为底层,第二层为压网层,第三层为面层。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做好三层的施工。
此外,在外墙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规范施工,缩减操作孔数量。填塞操作孔前,施工人员应清理其中杂物,并浇水润湿,之后便可以填入砖块与砂浆,以此保证外墙的密实性。外墙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循施工要求,科学施工,防止返工,避免外墙出现堵塞问题。
4.3 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建成后需要投入使用,而厨房和卫生间是用水量最大的位置,很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因此很多施工人员都会着重做好厨卫部分的防渗处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厨卫渗漏问题并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厨卫渗漏问题。
(1)要加强厨卫结构墙面防水试验,对墙面的抗渗能力进行反复确认,同时应选择优质的给排水管道材料,绝不能为了节省资金而选用劣质材料。
(2)安装洗菜池、热水器等一系列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打孔,施工人员需考虑到防水层完整性,避免造成防水层破损等问题,尽可能避免厨卫发生渗漏。
(3)要检验厨卫设施的防水性能和运行稳定性,避免选购劣质厨卫设施,将后续使用中设施漏水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
4.4 外窗防渗漏施工技术
4.4.1 从设计源头预控防渗漏水
实际设计中要严格控制好外窗较容易出现渗漏的关键点,优化选择材料,做好结构设计,提高窗口节点的设计质量。设计中要关注如下几方面要点。
第一,综合规范以及检测值来修正外墙强度及挠度设计;第二,外框等压腔内合理排坡构造,明确水孔尺寸以及布置的要求;第三,结合不同型材设置合适的皮条构造,确保紧密程度以及密封程度;第四,关注优化设计外窗上下口节点、测口节点等部位。
4.4.2 严格控制外窗框制作安装工艺
制作安装外窗框,要严格控制外窗框和洞口边之间的缝隙。不同类型的墙体饰面材料,对控制外窗框安装间隙提出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把门窗框和洞口边之间的缝隙控制在合理范围中。
由于饰面材料施工中厚度要求存在差异,导致门窗框和洞口边缝隙变大,当门窗框和洞口边之间缝隙超出35mm时,一般需要在其间增加混凝土企口,确保外窗框架安装质量。严格外窗框制作加工的规格尺寸,保证与实际需求相吻合,保证外窗框安装质量。
4.4.3 严格控制外窗洞口尺寸
房屋建筑外窗安装中,要先保证外窗洞口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尽量减少设计与实际尺寸间的差异,确保顺利安装外窗框,严控外窗框的安装质量。
另外,要在实际安装中重视窗框与墙体连接地方运用弹性材料,避免直接运用水泥砂浆来实现嵌填。
4.5 地下室结构自防水
结构自防水是地下室防渗漏施工中的一种方式,其主要是通过使用抗渗混凝土实现防渗效果。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需要配制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因而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就需要科学设计配合比。结构自防水施工中,工作人员应参考设计强度等级、抗渗等级,综合考虑之后,制定相应的配合比,其中水胶比应小于0.5,砂率应保持在35%~40%之间,同时需要保证一定的灰砂比,为保证混凝土强度,应减少水泥的用量,使混凝土中水大于260kg/m3,配合中应考虑水化热问题,可适当应用粉煤灰,以减少水化热,工作人员也可以使用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提高早期的强度。
地下室施工中,支模螺栓等部分管件需要穿墙,为了避免在穿墙部分出现渗漏问题,需要用止水片,并将其与螺栓、管件焊接起来。在外墙封模之前,对于钢筋的绑扎,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检查扎丝头,接头部位应保护好,避免其损伤迎水面模板。
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在下层混凝土有足够塑性的基础上,再浇筑上层的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需插入一定深度,通常需插入下层,使深度保持在50mm~100mm,避免上下层脱节,导致水平裂缝出现,进而产生渗漏问题。留出养护试块,在上层混凝土浇筑时,支撑结构不能拆除,待完工符合规定之后,再进行拆除。养护试块需要保证一定的强度,通常相对强度高于或者等于70%。
为保证养护质量,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湿养护,对于地下室的顶板、外墙板以及地板,要进行蓄水养护,也可以使用草袋覆盖的方式养护。侧墙部分拆模需要推迟,确保强度达到50%,再进行拆除,大约在3d左右,之后继续浇水,保持湿养护直到第14d。
施工缝处容易出现渗漏问题,加强带防水较弱,对此,在加强带部位,应设置加强钢筋,同时对于该部位的混凝土,应保证较高的抗渗等级,并在其中掺加微膨胀剂,从而消除混凝土的收缩,避免加强带的裂缝。对于底板和外墙板混凝土间的施工缝,应使其保持在底板上面500mm的位置,并使用钢板止水带。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房屋建筑工程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在不断扩大,同时人们对于建筑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防水施工对建筑的使用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工程中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从设计、材料、施工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制定针对性措施,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为施工质量提供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