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均衡发展,宁波高质量共富最显著的特征
2022-12-16
十年来,宁波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均衡发展。“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
为促进构筑协调发展,宁波大力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有了明显改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71.1%提高到78%,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最低倍差缩小到1.43,都市区、市域、城区3 个“1 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82%。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014年起,宁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2015年完成2802 个村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当年实现分红27.3 亿元。与此同时,宁波还全力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沉睡”资源被唤醒,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迅速激发,广袤乡村就此有了更多元的创业创新机遇,农民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多。
为推动就业优先战略,宁波加大创业创新支持力度,支持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发展,不断健全新业态用工制度,由此涌现了一大批灵活就业人员,在电子商务、网络约车、网络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行业,新业态用工总量超过全市就业登记人员数量的10%,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为促进帮扶开发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宁波密切部门协同,强化制度保障,创新工作举措,持续巩固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成果。2021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7 元,同比增长15.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0.4 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农民收入增幅5.5 个百分点。
为帮扶低收入群体,宁波通过完善动态发现机制,全面构建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 三级联动救助网络,密切关注因病因学等支出较大的困难群众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人口。通过推进帮促数字化系统应用,探索低收入农户的数字化场景拓展应用,建立低收入农户智管综合平台,提高低收入农户共同富裕的成色。针对低收入农户中的“孤寡老人、失怙儿童、行动不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构筑“四位一体”的“居家健康守护、外出安全保障、医养结合救助”三大应用场景。深化“一户一策一干部”制度,全市有2.3 万余名干部结对低收入农户,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
与此同时,宁波开设的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实现了政策普及“不落一村”、承保理赔“不落一人”的预期效果。对于80%以上丧失劳动能力、极易因灾因病返贫的低收入群体来说,低收入农户综合性保险切实减轻了个人因病支出较重的负担,有效纾解因意外伤害给低收入家庭造成的困难。
著名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分析宁波共同富裕实践时认为,包括宁波在内,浙江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对全国和世界意义十分显见,其中均衡性是最显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