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省胎七宝工艺流程分析
2022-12-16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蒋 琳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一、七宝烧与省胎七宝
(一)七宝烧概述
“七宝烧”是日语中对金属胎珐琅物的称谓,“宝”者,“珍也”,“七宝”为名词,定义该工艺的瑰丽典雅,而“烧”则可以理解为动宾倒装,阐释七宝的状态。因此从整体来看,“七宝烧”在概念上将七宝制作过程的整体状态进行了概括说明,突出了“烧”制这个行为动作的重要性。与陶瓷器皿使用陶土作为坯料不同,七宝烧的底胎主要使用铜、紫铜、银、金等金属,再将含矿物成分的玻璃质釉料烧结在金属表面进行制作。其成品颜色丰富,拥有玻璃的光泽质感,因此被形容与佛典《无量寿经》中的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珍珠、玛瑙七种宝物一样美丽且光辉。
(二)七宝烧器皿的工艺种类
七宝器皿是将各种七宝烧基础技法施加于器皿状的底胎上制作而成的。七宝烧的基础技法主要分为平填法、喷油法、玻璃颗粒法、窑变法、石纹法、金银箔绘、朦胧法、有线掐丝技法等,七宝器皿通常需要融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技法来进行制作,其工艺处理方式影响着作品最终的呈现状态。
以是否使用箔绘来划分,七宝器皿可以分为箔绘七宝和无箔绘七宝。箔绘即指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金箔或银箔七宝工艺。银箔箔绘使用的是厚于4微米的纯银银箔,用黄铜刷将银箔扎孔后包裹住烧制过表釉的底胎,继而进行后续操作,可以与平填技法和有线七宝结合呈现。银箔箔绘目的是利用处理过的银箔产生漫反射效应,使七宝作品含银箔的部分呈现出与纯银质地类似的金属光泽和高级质感。而金箔箔绘常常作为七宝器皿的终末步骤,用于装饰作品的表面,金箔昂贵且难得,因此在烧制固定金箔后不再进行打磨等工序。
以成品是否存有胎底划分,七宝器皿又可以分成有胎七宝与省胎七宝。有胎七宝在制作初期均需要准备好金属胎底堆叠釉料进行烧制,金属胎的造型决定了成品的最终形态。而大部分的七宝器皿在最终步骤会保留其内在的金属胎底,因此成品在重量上会有明显的增加。而省胎七宝是在制作的步骤中增加了剥离金属胎底这一步骤,因此最后的成品相对轻盈。省胎七宝就是因为创作者会在制作过程中“省”略金属“胎”而得名。日式七宝器皿多以侘寂风格为主,纹样配色多质朴雅致,而省胎七宝器皿在该风格的基础上又因多使用透明釉料或半透明釉料而整体通透,好似玻璃质感,更符合现代大众的审美需求。
(三)省胎七宝历史由来
根据对尾张七宝的历史文献记载,最初的日本本土七宝工艺是由尾张七宝的创始人梶常吉在江户时代末期根据当时来自荷兰的珐琅制舶来品研究得出的。在明治初期,德国化学教授戈特弗里德·瓦格纳对当时的日本七宝釉料进行了研究与改良,制作出了透明质地的釉料,从此奠定了近代日本七宝烧工艺技术基础。
省胎七宝是由海外珐琅工艺技法改良后得到的。明治33年,即1900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前往视察的日本人惊讶于透明珐琅的独特用法,在回国以后,研发出了省胎珐琅工艺。透明釉料由于提高了七宝作品的通透性,越来越频繁地在有线七宝等作品中被使用。自1954年起,每年三月举办的日本传统工艺展七宝目录中,不乏一些独立创作的省胎七宝工艺美术师,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女性脱颖而出,例如种泽有希子、高尾淳子、高桥通子等。她们的作品风格个性凸显,不是单纯地模仿传统技术,而是在磨砺从前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优秀技术的同时,也创作出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新作品。
省胎七宝工艺师松本三千子认为,在创作省胎七宝的过程中可以真切地表达心情,为了制作出新颖的作品而每天用新的心态努力着。省胎七宝器皿的制作相对有胎七宝会更加烦琐,底胎造型的选择、施釉的方式、掐丝的图案、脱胎的方式都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
高桥通子老师是日本近现代七宝烧艺术发展史上的领军人物。日本的省胎七宝工艺长期局限于家族式的传承,高桥老师则打破这一传统,成为第一个脱离家族学会制作省胎七宝的人。她曾以天才般的能力花费近五年时间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里釉”配方,对七宝艺术广泛传承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已从事、研究了近七十年的七宝烧创作。高桥老师一向注重与中国之间的友好艺术文化往来,从1990年开始,便与北京珐琅厂、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等进行技术交流。她认为:“让日本的七宝走在世界前沿,必须要通过国际交流,不断宣传弘扬七宝才行。”笔者曾有幸向她学习有线七宝与省胎七宝的制作工艺,聆听她对七宝工艺的独特见解,感受她在创作中亲力亲为、沉定优雅的实践风度。她曾反复叮嘱学员们要勇于面对失败,在制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怀揣热情。以下将着重解读高桥通子老师所教授的省胎七宝器皿制作流程。
二、省胎七宝工艺流程
(一)工具准备
省胎七宝的制作所需工具与有线七宝大致相似,如掐丝用镊子、施釉用尖头或扁头竹签、用于代替海藻胶的CMC胶水等。
而两者较大的区别则在于里釉和银丝的选择。有线七宝所使用的银丝宽度在0.85~1.30毫米,而省胎七宝因为之后需要去除金属胎,仅保留玻璃质釉料层,所以使用的是2毫米宽的银丝来维持作品的张力,保证其脱胎后的牢固性。而在烧制省胎七宝里釉时,会使用一种含有特定成分的不耐酸釉料,这种釉料既可以如普通里釉在正常烧制时维持整件胎底内外张力,又能在流程后期被酸性化学物所腐蚀并剥离。此外,省胎七宝因其特有的透明质感,在釉料选择方面以浅色透明釉料为主,有一些工艺师也会在其中少量增加半透明与不透明釉料作为点缀。
(二)工艺流程
省胎七宝的部分制作流程与普通有胎有线七宝相同,步骤大致分为金属胎底准备、表釉与里釉的烧制、植线固丝、施釉、打磨抛光、剥离里釉、腐蚀底胎、上蜡等。
1.铜胎的清洗
由于最终胎底将会被腐蚀殆尽,因此不会使用贵金属来进行制作。省胎七宝的胎底为紫铜制,在制作之前,需要将胎底进行彻底清洗,将铜胎放入浓度为15%的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浸泡,在铜表面开始发亮后即可取出,再用尼龙百洁布蘸取含有金属抛光剂的洗涤剂洗刷表面,直至铜胎表面的油脂、氧化物残留被清除干净且出现细丝状纹理。紫铜胎的粗糙肌理能使釉料更好地附着在其表面,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尽量保持胎底处于干净、无油的环境中,以免杂质和灰尘留存表面,影响表釉的附着力。
2.表釉与里釉的烧制
在现代省胎七宝的制作过程中,常以CMC粉末代替白芨或海藻胶的使用。CMC胶水在高温烧制后会挥发,并且相对于白芨与海藻胶,配制简单且保存方便。配制时,还应注意浓胶比例为1∶100,即1克CMC粉末兑入100克清水中,适用于表釉与里釉的填涂;而淡胶浓度比例则为1∶200,适用于掐丝、施釉等。
因此,在用于作为表釉和里釉的釉料中加入浓胶后,用扁平头竹签将釉料均匀地涂抹在金属胎底表面,在施釉时应注意随时吸干水分,以免在旋转器皿时,导致釉料滴落。应注意的是,省胎七宝的里釉配方与普通里釉不同,为了方便在脱胎时被尽快腐蚀,所用的里釉中金属含量更多。此外,由于省胎珐琅的成品以其透光性为主要特点,在表釉的选择上会挑选银、白等极淡透明色。表釉烧制时可以根据所用釉料将炉温适当调高,前后旋转烧制两至三次,确保完全熔化并吸收铜胎氧化皮。
3. 植线固丝
省胎七宝最后需要脱去金属内胎,因此使用的纯银银丝更宽,一般为2毫米,而厚度在0.08~0.1毫米。在掐丝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银丝退火保持柔软,以便掐出造型。在掐丝植线前,可以用蓝印纸复写在器皿表面,或用水性笔将所需图案临摹描绘至其表面。图案纹样设计时应注意留白部分均匀分布,留白部分尽量小于1平方厘米,以防止器皿脱胎后因受力不均产生破裂。对照图案将银丝扭曲弯折成需要的形状后,以毛笔蘸取淡胶涂抹在所要贴合的底胎表面,再将银丝放牢固定。由于脱胎器型以直口、短颈、溜肩、腹微鼓居多,因此在固丝时可以将器皿适当放置倾斜,
在下方垫上棉花、纯棉布等软材料加以支撑。4.施釉与打磨抛光
省胎七宝的施釉与打磨步骤和有线七宝类似,但因为省胎所用银丝宽度较粗,所以在施釉时会适当增加一到两遍施釉与烧制程序。在填入釉料的步骤中,应当用尖头细竹签或尖头镊均匀地戳开釉料中的气泡,以避免在烧结后形成气泡空腔。
最后一层釉料烧制后需保证与银丝顶部齐平,之后可以进行打磨抛光的工作。打磨时器皿的抛光部分需要浸入清水中,水作为润滑剂,以180、340、600、800、1 000目的顺序用水磨油石来进行打磨,打磨至银丝顶端完全露出,釉面平整且器皿形状匀称。打磨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污水。经过1 000目油石的均匀打磨后,再用2 000~3 000目的水磨砂纸来打磨器皿表面直至釉面光滑无痕。省胎七宝通常以有覆轮七宝为主,即在成品的圈口上会包镶上一圈纯银,因此在打磨的时候,也需要留意器皿的开口,是否符合纯银圈口的尺寸。
5.里釉的剥离
浓度15%~20%的稀硫酸可以用于里釉的剥离,但普通釉料与银丝均不防酸,因此需要将器皿表面用防水防酸的类乙烯涂料进行包裹。威镀宝CW-32为笔者常用涂料,该涂料为防腐蚀、防水可剥离胶,且与金属的黏合性好,质地为不透明黑色黏稠状液体。在涂抹防腐材料时,应当缓慢旋转器皿进行涂抹,在第一层涂料干燥后,再进行二到三次的均匀涂抹,以防未干燥的部分起皮结块。最后一次涂抹干燥后,需仔细观察,在有缝隙、孔洞的局部再次添加上防腐层,以确保腐蚀时化学液体不会渗入防腐层与釉料之间。器皿表面均匀地覆盖上防腐防酸涂料后,可用竹签等支撑物将其悬空放置,自然风干,一般以一日为佳,以保证防腐涂层的表面与内层均完全干燥。
表面保护层干燥后的器皿即可被放入稀盐酸中进行里釉腐蚀,在腐蚀的过程中,可以轻轻搅动酸液,加速腐蚀过程。整个腐蚀时间根据盐酸浓度不同可持续二至四个小时。待里釉完全腐蚀后即可用流动的清水进行冲洗,用海绵轻轻洗刷,去除所剥离的里釉残渣,直至完全露出内侧的紫铜胎底。
6.铜胎的腐蚀
三氯化铁溶液为脱胎常用化学剂,储存方式为固体黄棕色大块晶体,腐蚀铜胎的液体为完全饱和的三氯化铁溶液。配制溶液时,可先在塑料桶中加入足够覆盖整件作品的温水,轻缓地放入一部分三氯化铁晶体,并缓慢搅动直至完全分解,再重新放入更多的三氯化铁晶体,并进行搅拌直至晶体无法溶解且有析出,即可得到一桶完全饱和的三氯化铁溶液。在制作溶液的过程中,切记要动作缓慢,三氯化铁腐蚀缓慢但染色性极强,桌面、地板、衣服等极有可能被染色而无法清洗。
配制好的饱和三氯化铁溶液即可用于腐蚀内胎。佩戴好防腐手套后,可将器皿开口朝上,放入水中并左右摇晃,释放出器皿内的空气,直至器皿完全浸没入腐蚀液后进行翻转倒扣,使器皿开口朝下放置。用石块等重物垫高一侧开口,确保腐蚀溶液可进入器皿内部,而开口向下放置可使腐蚀后的残渣不沉积在器皿底部。
适当的加温可以增加腐蚀的速度,因此也可以将整个腐蚀装置卧入热水中进行加热。在腐蚀的过程中,时刻留意腐蚀进度,间隔一段时间将其从溶液中取出,用海绵轻轻擦拭腐蚀表面,去除表面残留。当溶液变成黑绿色且腐蚀速度变慢,可以替换新的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来继续进行腐蚀工作。待铜胎完全腐蚀干净后,即可用海绵蘸取洗涤剂,轻轻擦拭表面并冲洗干净。腐蚀后的废弃溶液可以用食用小苏打进行中和。
7.上蜡及圈口的安装
脱胎后的器皿表面银丝顶部已完全裸露,如长时间放置则容易产生氧化反应导致发黄发黑,因此一般在脱胎后,器皿表面需涂抹上一层蜂蜡。蜂蜡的熔点在60℃-70℃,因此将成品摆放在珐琅炉的外壳上进行烘烤加温,在升温的过程中,可以随时用蜂蜡点涂器皿表面,以测试温度是否达到。当作品的整体温度符合蜂蜡的熔点时,即可将蜂蜡均匀涂抹在器皿表面,并迅速地用纯棉白布进行擦拭,去除多余的蜂蜡。最后将完成的省胎七宝成品放置于室温中进行冷却,待冷却后,可用AB胶等非速干胶将符合器皿大小的圈口进行镶嵌固定。至此,一件省胎七宝作品完成。
三、结语
省胎七宝是日本独有的珐琅工艺,发展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虽然制作烦琐且失败率高,但在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独一无二的审美风格。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爱好者有机会在中国就能了解并学习省胎七宝工艺。新一代的中国手艺人在此项工艺的学习与传承中,应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文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其技法与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