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语用型”字词教学例谈

2022-12-16圣小云

今天 2022年20期
关键词:荷叶课件语言

圣小云

(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江苏 如东 226400)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提升与发展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于学生语言基础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中,更善于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此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基于此,为了促进学生语用意识的形成,语用能力的擢升,教师更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语用型”课堂的构建。具体到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而言,识字、认字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组成。因此,教师的“语用”构建应当以这两个内容为主。在“学为中心”理念下,教师应正视字词对低年级学生的现实意义,积极构建“语用课堂”,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语用实践机会,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1.紧扣认知起点,找准语用落点

低年级学生在接触系统的语文学习时,往往会感到陌生和新奇,而其认知能力也受到自身发展状态的影响,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达成语用意识,提升其学习动力,教师应当多加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从而在实施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时,做到“有的放矢”。对此,教师在打造语用型课堂前,首先要充分考虑学情,基于学生的现实状况来明确教学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学《我是什么》时,课文中所出现的“飘浮”一词学生常常会与“漂浮”混淆。基于此,教师便围绕着学生的高频问题展开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现阶段的思维特性,结合他们喜爱的图画辅助理解。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学生展示了两幅图画,一幅画中,有一只飘浮在天空中的风筝;另外一幅中,有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和对比两幅图画,并尝试着将两幅图画与“飘浮”、“漂浮”寻找关联。由于图画本身的鲜明色彩带给学生足够的视觉冲击,学生很快便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积极观察和思考。经过一番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风筝应用“飘浮”,小船应用“漂浮”。之后,教师又进行适当拓展,鼓励学生们分别用“飘浮”和“漂浮”进行造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后基于学生起点,找准用语落点,进而顺利引导学生展开词语学习,实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在小学低段字词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起点进行教学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找准语用落点,从而达到高效化教学的目标。

2.引导朗读背诵,丰富语用积累

2.1 在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字词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积累,能够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语用功底。如果深度研读教材不难发现,目前所使用的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短小精悍,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来帮助他们理解文章,揣摩用词深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秋天》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散文,理解文章特点,将重点着眼于“天气”、“树叶”、“天空”等词汇,这些词汇在学生的生活中较为常见,因而其能够积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贴近生活实际的联想。基于此,教师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些词汇,使其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这些词汇在文章中的用意,从而逐渐产生语用意识。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词语去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秋色,便更易使其对文章情感实现更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学生对于这些词语的用法也具备了更深的了解,有效巩固了其语用意识。在完成集体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插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秋天,在脑海中勾勒出秋天的景色。接着,又回到课文本身,去进行深层次分析。

上述教学案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立足于字词,去感受作者笔下所营造的秋天的氛围;接着着眼于整段内容,尝试着揣摩作者的情感。这样层层递进似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积累,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2.2 在朗读背诵中品味语言

文本中精炼的用语,往往能点缀文章,突出表达效果。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思维较为直观,难以通过简单的阅读来体会语言的妙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朗读背诵的引导,为学生创造更多体会和品味语言的机会。对此,教师可以关注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将其中学生能够理解的、适合学生进行语用模仿的词句单独拎出,以此组织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并创设相关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借助一定的语境展开词句的深入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找春天》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教师组织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第4至7段,细细品读作者的用意。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于是,教师围绕着“眉毛”、“音符”等词语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首先默读了这几段文字,又运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中浮现的画面进行描述,在小组中与其他同学分享。接着,教师又立足于个别词语,让学生积极联想并揣摩作者的用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经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们从整体到局部,从段落到词句,在反复阅读、推测、揣摩中强化了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进而推动了个人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提升。

3.开展语言活动,推进语用实践

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化的语言活动,以此推进学生的语用实践,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用能力。

3.1 组织借鉴仿说

字词教学属于静态的语言知识教学。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如果教师只是通过单一化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字词的机械记忆,不仅难以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让学生真正的得到言语能力的提升。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摆脱机械的学习方式,丰富其学习字词、展开语用的途径,教师便可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仿说”的环节,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既能领会课文中词句的精妙之处,更能实现教师对其语用能力的训练,实现能力发展基础的夯实。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荷叶圆圆》时,就进行了如下教学活动设计:

师:朗读完课文后想必大家都知道荷叶有四位好朋友,它们不仅经常一起共事,而且还会说话。那么,它们会在一起说什么呢?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教师用课件展示荷叶们会说的四句话)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四句话,用笔圈一圈你认为的动词。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几句话。

(教师借助肢体语言、图片、文字资料等方式引入,组织学生体会“躺”、“立”、“蹲”等动词含义并想象一下小动物与荷叶在一起的快乐场面)

师:大家朗读完这四句话后,有没有新的发现?这几句话有哪些具体的差别?

师:同学们,让我们运用肢体动作,再次演绎这四句话吧。

师:试想一下,如果蝴蝶飞到荷叶身边,它会和荷叶说些什么?

(展示课件:小蝴蝶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

师:再试想一下,如果小雨点来到荷叶身边,它又会和荷叶说些什么?

(出示课件内容:小雨点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小诗人呢,希望大家可以放学后也能和爸爸妈妈说这些话,如果觉得害羞,也可以将这些话写在纸上给爸爸妈妈看。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围绕“荷叶是我的_______”一句展开重点教学。先是引导学生关注动词,又组织学生借助动作一边朗读一遍演绎句子内容,让学生们在仿说句子的过程中,将静态的语言学习转变为动态,充分感受字里行间的快乐,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了文章内容,让教学事半功倍。

3.2 引导创新仿写

语言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教师既要注重静态的语言知识能力培养,又不能忽视动态的语言重组、加工等运用能力培养。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风娃娃》时,结合了课后题组织学生展开适当的教学拓展。

(用课件展示课后练习题)

师:阅读完课文后,大家都知道风娃娃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那么,谁能说一说风娃娃在田野、广场等地方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吗?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地方,与其他同学分享一个风娃娃的故事。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各小组代表汇报成果)

师:请大家猜一猜,风娃娃还会去哪些地方,又会做哪些事情?试着结合下列词语进行想象。

(出示课件内容:第三道课后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是风,风把_______”句式说一说“风”可能会去哪里,又会发生哪些事情?

生:来到近树梢,结果把树梢吹得摇头晃脑。

生:风来到了河边,把河光滑的河面出满脸皱纹。

(出示相关图片)

师: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出示课件: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_______的时候……风把_______)

……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立足于文章内容,通过创设案例对教学进行了适当的延展,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生学习完课文后,选择其中较为经典的句式组织学生进行仿写,为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运用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语用意识的形成、语用能力的发展,本身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从学生开始积累语言知识时,便应当实施,从而令语用能力的发展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因此,教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设计应当具备不同的侧重点。在开展针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应当从实际学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实现“语用”能力的最终形成,为其后续的语用能力发展创造更为优质的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荷叶课件语言
荷叶像什么
语言是刀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荷叶圆圆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我有我语言
荷叶游乐园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