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2022-12-16徐丽莎
□徐丽莎
杂技是目前十分常见的一种表演艺术,有着明显的雅俗共赏特点,在各种盛大晚会和民间活动中均有其身影。中国有着较长的文化历史,杂技表演经验也较为丰富,通过查阅各种历史文献,杂技表演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过去,中国常将杂技表演看为奇人进行的奇技活动,并认为杂技表演者拥有一种异于常人的天赋,能够完成一些高难度动作,或与动物协作配合完成表演。早在汉代时,人们便已经将杂技融入了宫廷艺术中,并认为其是项极为成熟的宫廷艺术。而到了唐宋时期,杂技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文化的兴起发展之下,逐渐和民间艺术相融合。而通过检索相关的资料发现,杂技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会结合当下的某些流行艺术,例如,元清时期杂技中便融入了戏曲、舞蹈、音乐等内容,而到民国后,中国的国门大开,杂技还逐渐走向国际,并和国外的某些艺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杂技门类的复杂性也更为明显。正因杂技源远流长的历史,使得当代的杂技艺术发展也十分昌盛。文章从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出发,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究,同时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发展特点
(一)艺术本体的发展
从杂技艺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当代杂技依旧坚持注重表演、道具、技巧、舞美、创意、音乐、编排、服装、灯光等本体方面的发展,并且十分重视道具与体能的有效结合,技术和技巧的相互配合,戏曲表演与杂技耍弄的相互促进,现代马戏和传统杂技的共同演进。在创作杂技艺术时,会开散思维,展现出不同的杂技类型,同时还能表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当下,杂技艺术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在不断提升审美品位的同时,也实现了杂技艺术的创新和改革。而从艺术方面来看,杂技艺术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富,在艺术表演时将各种文化元素均融入了其中,有效地体现出了中国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与民族性的结合发展
杂技艺术往往会结合时代的思想和相关内容,和时代有着共进退的特点。在20世纪初,中国国门初步开放,国外的思想不断涌进,中国的艺术形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结合了相应的外来思想后,杂技艺术也出现了一定的微调。在改革开放初期阶段,中国再次将国门打开,杂技艺术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再加上人们对外界文化的渴望,使得大众对外来文化的关注度更高,而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因此文化上也出现了相应的落差。基于过去的市场环境,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对国外马戏团和魔术的欣赏,使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瓶颈。对此,部分杂技艺术团为迎合市场变化,实现生存,便在艺术中增加了相应的西方元素。如今,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在随之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越来越强,基于此种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地位也在不断上升,因此,传统的杂技艺术也再次回归,并将多种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有效的彰显。例如,结合了戏曲和软工、绳技和书画、地圈与武术等。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杂技艺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同时在国际上也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文化特点,为杂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强的生命力。
(三)技术水平的发展
就艺术形式而言,杂技技术主要注重对人体技巧的把握,通过人体技巧能够有效地展现人体的身形美和曲线美,同时还能通过肢体行为表现各种艺术形式。和其他艺术相比,杂技艺术的种类有所不同,更注重对动静平衡的把握,而不是强调爆发力、绝对力量、耐力等方面。并且,在杂技艺术表演中,每项演出的人数并不固定,可单人进行,也可多人共同协作开展,而在人数不一的杂技表演中,能有效突破人体能力的极限。和过去的杂技艺术相比,中国当代杂技艺术的技术则更为成熟,难度也更大,表演的观赏性特点也更强。
二、杂技艺术的发展趋势
(一)注重人才培养
就杂技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初主要在民间,是杂技艺人为谋生计而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表演方式。杂技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已经有了更为专业的表演体系,同时也十分注重对杂技艺人的培养,力求以更专业的知识指导杂技艺人。分析现代社会的职业状况,杂技艺术在发展时也需有更好的科学构建和佐证方式,因此必须完善杂技专业人员培养机制、团队培养方法等方面。现阶段,中国市场中大部分杂技艺人均为从小跟随有经验的师父学习而来,且杂技艺人均为幼时开始学习,仅注重利用杂技表演谋生,学业方面几乎荒废。另外,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设有相应的民间杂技艺术学校,但其学校性质为专科学校,尚未有专业的杂技艺术高等学校。现今,大部分艺术形式均已经被逐渐纳入科学教育体系之中,如街舞、美术等,杂技属于中国传统的艺术种类,十分注重对身体极限的探索,因此更需被纳入相应的体育高等院校中。
纵观过去,传统杂技艺术发展期间并未设立专门的技术指导机构,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方面的深入研究,杂技艺人的发展往往靠自身的经验和市场需求进行。但在现代社会之下,必须完善相应的杂技艺人培养体系,以更专业的思想指导杂技艺术人员,并为其创设相应的科研环境,提升杂技艺术的表演价值和文化价值。目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提升,在全球也已经树立了杂技大国的形象,但国内大部分发达城市(包括北京等)均未设置专门的杂技表演场所,杂技艺术若想实现有效的发展,既离不开科学研究,同时也离不开表演实践,杂技艺人必须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创作和演出,才能实现自身的进步。因此,未来也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杂技艺人培养体系,给予杂技艺人充足的表演机会,并让其与市场有更多的接触,确保杂技艺术有更好的市场地位。
(二)结合现代技术
当代社会,中国的技术行业不断发展,工业行业也在不断进步。就杂技的发展状况而言,其与现代技术也密不可分。过去,杂技中的技术成分并不多,杂技艺术也处于缓慢且持续的发展状态,但全面分析杂技可知,其在艺术表演中依旧会运用到多种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杂技艺术在表演中能够得到声、光、电等技术方面的支持,能够提升杂技艺术表演的观赏性,同时也使杂技艺术的复杂程度得到提高。例如,结合光影技术后,杂技艺人在舞台表演时便能表现出各种样貌,再借助灯光的变化,又能将观众的注意力转到舞台中心来,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杂技表演氛围。而利用某些技术,如在空气中投影,或营造水幕,投射激光影片能使观众获得3D观赏效果,而杂技艺人在空气灯光的表演中也能获得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使观众的观赏体验得到有效的提升。不过,在使用现代技术时,也应注意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使人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杂技艺术表演的韵味和特点,促使杂技艺术能够走向国际,并实现持续、长远且稳定的发展。
(三)打造”互联网+“的新模式
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国网民数量突破10.5亿人次,可见互联网的普及范围之大。杂技艺术的剧场空间有限,而互联网传播空间无限,杂技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向“互联网+”模式倾斜,即依托互联网平台,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手段,以剧本故事情节为主导,以电子高科技手段为辅助,给杂技艺术插上翅膀,助其弘扬和传播。如可以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杂技艺术演出、杂技艺术技巧培训、杂技艺术知识讲座等活动,向普通网民输出杂技艺术文化,加深普通网民对杂技艺术的理解与认可。
三、当代社会背景对杂技艺术的影响
中国当代杂技艺术属于一个特殊的行业,十分注重现场表演。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杂技艺术行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演出不仅需要在线下进行,还需以多种方式开展,彰显出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因此,杂技艺术必须及时进行创新和改革,促进杂技艺术的有效、持续、稳定发展。
(一)传播方式改变
过去,杂技艺术主要通过线下的各种表演活动进行传播,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外出活动的次数减少,“宅男”“宅女”们不断增多,在线下观看杂技表演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另外,杂技艺术人员在全球各地演出时没有足够的排练时间,相关的杂技表演活动可能也会因各种非预期因素的影响而被迫取消。不过,中国正在不断倡导传统文化的传播,相关政策也鼓励杂技艺术表演行业,加强了对杂技文化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巡回演出活动等方式进行表演。如今,中国的各种线上技术在不断成熟,通过直播、在线视频播放等方式,也能让观众观看杂技表演。由此可见,杂技艺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过去的线下表演逐渐转为了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为杂技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线下演出根基不可丢
虽然通过线上演出方式,观众依旧能够感受到杂技表演的艺术特点,使杂技文化得到有效传播,但不可以完全放弃线下活动,依旧需要重视线下演出,不可以丢失其根基。相比于线上演出,线下演出能够更加增强观众的观看体验感,并且也能更好地感受到现场的各种杂技氛围,有助于加深观众对杂技表演的印象。同时,在线下的杂技表演中,观众能够与杂技艺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杂技艺术带来的趣味性。另外,线下演出能够为杂技艺人创造相应的表演舞台,使其真正感受到舞台的魅力,并且,在线下演出的过程中,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能够为杂技艺人带来更好的表演动力,使其有更强的表演欲望,激发杂技艺人源源不断的表演热情和创作能力。
(三)推动杂技艺术产业化发展
在“人人都是主播”的时代大环境下,杂技表演与市场经济也应紧密联系起来。杂技艺术产业需要培养市场经营意识,引进杂技营销人才,构建在遵从杂技艺术本身规律的情况下合乎市场竞争规律的战略决策,梳理和整合资源,优化经营管理,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和引导杂技团与文化传媒企业合作,孵化杂技艺术产业培训基地,保护杂技艺术生态环境,坚持服务人民立场,练成“既能上舞台,又能下基层”的过硬本领。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培养杂技表演人才,才能真正走好杂技艺术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四、中国杂技艺术发展的建议
(一)深入探索艺术规律
在杂技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将艺术规律的探索看作一条根本途径。现阶段,中国杂技文化已经彰显出了最大价值,但其中依旧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在生产和制作时,会受到政府不计成本的行为干预,同时还会受到当下文化体制的干扰,尤其是在国际市场上,杂技文化依旧有“卖原材料”的现象,地位相对低下,并未有足够的主动权,如若通过传统方式进行中国杂技艺术的运作,则可能出现各种冲突现象。因此,必须注重对杂技艺术规律的探索,确保其技术能够符合时代的需求,并主动适应艺术发展的需求,使杂技的魅力得到有效的彰显。
(二)继承和发扬杂技艺术
中国杂技在人体技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也能使民族的优美体态、体质等方面得到有效的彰显,利于民族精神的传达。因此,必须重视杂技文化资源,并将其推向国际市场,发扬杂技艺术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例如,《女子大跳板》《俏花旦-空竹》《四人顶技》《椅子顶》等均在国际上获得了杂技竞赛中的大奖,充分传播与发扬了杂技艺术中独有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推进杂技艺术理论建设
必须加强国内外杂技著作和研究成果的交流,同时,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且科学的理论话语体系,确保杂技艺术语言的生活化、民族化和生动化特点得到有效的保持,使专业术语更加标准,改变烦琐的话语方式,确保杂技文化能够更加清晰地进行表达。另外,鲍列夫也曾表示,中国的杂技美学是一个难猜之谜,提升杂技艺术学科的地位十分重要,同时也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创建“中国杂技艺术研究所”,使杂技艺术得到更持续的发展。
(四)着力深化杂技艺术创新改革
树立创新理念,增强杂技艺术表演的创新性,在保持传统杂技表演的基础上,一是尝试突破杂技艺术固有的技巧形式与表演形式,将杂技技巧与戏剧、影视、舞蹈等艺术形式深度结合,将多种艺术元素融入杂技表演中,提高杂技表演的观赏性。二是尝试赋予表演更多的故事感,杂技表演人员在进行常规技艺表演的基础上,要注意将自身融入剧本故事中,着力刻画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情感表现,塑造立体鲜活的人物角色。三是通过嵌入背景音乐与视频,运用现代高科技道具、穿着匹配剧本情节的人物服装等一系列舞台美术手段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杂技表演的渲染感与烘托感。
五、结语
综上,杂技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当代社会,杂技艺术也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把握好时代特点,不断完善相应的杂技人员培养体系,并借助现代社会中的各种技术,使杂技艺术的表演形式得到创新。还需注重对杂技艺术的传播方式,做到线上和线下的有效结合,使杂技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播。另外,也需注重对杂技艺术的钻研和创作,使杂技艺术能够发挥出更独特的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