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察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经济伦理观的五重维度〔*〕

2022-12-16刘祥苑

学术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消费

刘祥苑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6)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批判,他们创立的政治经济学说蕴含了价值、道德、伦理的维度,“离开了道德视角,经济就不可能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经济概念不是纯物质或物质活动概念,它必然内涵道德要素”。〔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课题,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内涵科学深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大的原创性贡献,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格和价值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2〕“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经济伦理底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伦理观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具有决定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决定了它的剥削本性和非道德本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造成的劳动异化、人的异化。转向历史唯物主义后,马克思揭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的非道德性和由此导致的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构想了在共产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将是劳动者共同占有共同控制生产资料,这是道德化的共产主义公有制,在这样的制度下将消灭剥削、消除差别,“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则性设想,苏联确立了公有制加计划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一度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程度越高越能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实行了超越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政策。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经济伦理思想的片面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商品具有二重性,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对物的有用性产生的需要,使用价值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必要条件,让劳动者和多数人而不是剥削阶级过上富裕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伦理。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作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论断,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肯定了个体经济是与公有制相联系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5〕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完善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和强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济制度伦理取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进一步阐发了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的精神,这是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既否定了全面私有化的资本主义改革取向,又摒弃了“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取向。《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加强政府在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能,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了自由主义的和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反映社会主义价值属性的经济制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制度伦理。

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目的伦理观

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理论主线也是经济伦理的核心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从商品的二重性出发,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实现价值的增殖,在资本流通过程中,资本所有者拥有一定数量的货币,通过生产活动最终获得在数量上实现了增殖的货币,其经济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消费需求,而是为了物,为了获得物质财富和不断增长的货币资本。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以“物”取代“人”的“拜物教”倾向,并指出了经济无主体性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多有论述,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明确表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6〕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向重工业倾斜,重积累轻消费,把提高积累率和增长速度视为关键目标,导致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关系的失调和居民消费增长的落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引起了斯大林在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上的纠偏,批评把生产从手段变成目的,为生产而生产的错误倾向。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也存在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积累轻消费的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始就对苏联计划经济中盲目追求僵化的经济指标、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现象保持警惕,并开始独立探索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用辩证的思维处理积累和消费、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等思想;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认识,形成了很多宝贵的思想。但是,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造成人民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直到改革开放实行思想解放后,又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伦理观。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党领导人民实现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状况逐渐改善,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一些部门和地方错误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同于以GDP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淡化了社会主义发展最终是为了人民的价值准则,造成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全球垄断资本蔓延、经济虚拟化、金融化等新的特征,这对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谋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并完整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7〕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不能止步于思想环节的抽象、玄奥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在实践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仅是对社会发展变化本质的认识,而且为“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指明了具体的实践路径:“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新时代的典型特征,其切入点和理论核心就在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新时代的演化。”〔9〕从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落实到人民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广泛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需求中。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发展的目标,以人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为导向,在供给侧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把人民的愿望和发展的步骤结合起来擘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坚持“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10〕打赢脱贫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防止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等,回归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物质的有用性,而不是资本的增殖、不是数据的增长。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从经济伦理角度看,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并完善了发展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发展目的伦理观。

三、一切依靠人民的生产伦理观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人类劳动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要大于劳动力的价值的道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价值论和人的劳动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关系的阐释证明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中国共产党一切依靠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思想的理论根据。

经济社会发展依靠人民,同时,人民也需要在社会生产劳动中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劳动改变外部自然,创造生存生活资料的同时创造了人自身,劳动是人的本质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劳动者通过劳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劳动者获取报酬,得到社会的认可,在劳动中实现个人的发展和完善,劳动具有神圣的意义,具有终极伦理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伟大号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这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实干兴邦、空谈误国,需要每一个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劳动者对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力发达的时期,尤其在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是智能化生产的当今时代,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发挥中介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11〕从伦理观点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肯定了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都依赖于我国人民的创造和奋斗,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伦理观。从发展依靠人民的生产伦理观出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吸引。习近平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12〕目前我国科技人才在数量上不少,但是具有世界影响力,有重大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领军人才还相对缺乏,习近平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深化改革选人、用人和人才评价的体制,着重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等等。当前世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中国科技实力的增强挑战了世界利益的格局,随之而来的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进行“围剿”,突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这些问题最终要靠中国人民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攻关来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我国发展格局的深刻调整,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政治经济的深远影响,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构建“双循环”格局作为适应新阶段的重大战略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已经具备适应以内需作为基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各种基础条件。在双循环背景下,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更加依托国内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以往的基础性消费升级为更高品质、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供求体系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千方百计扩大内需,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充分适配国内消费需求的升级。双循环结构是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以外循环促进内循环的结构,打开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中国这个有14亿人口的市场的消费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将更依托我国人民的消费需求、更依靠我国人民的生产动力和我国人民的创造能力。

四、注重公平正义的分配伦理观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分配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环节。作为经济伦理范畴的公平是和效率联系在一起的,公平和效率构成一对矛盾。假如把收入的平均、财产的平均看成公平,要求每个人的收入、财产的均等化,最终将导致绝对平均主义,伤害劳动积极性,对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十分有害。如果只注意效率忽视公平,将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分配差距加大,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堵塞阶层上升的通道,使大多数人失去奋斗和创造的动力。片面注重效率、分配差距过大还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社会的稳定。因此,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绝不意味着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均等,而是一个用来判断利益分配是否适度的变量,它的客观依据则是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揭露和控诉了资本主义的不公正,总结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路径。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公平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也更有利于平衡公平和效率。邓小平同志在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迅速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看,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地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调整分配政策。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过去生产力极度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扭转,但是,在收入分配方式、机制、格局的重大变化中我国社会各阶层、群体,各地区的收入差距全面拉开,并且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分配格局中的不合理、不公平导致的贫富分化、发展失衡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因素,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我国公平正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具有价值约束力和实践执行力的原则、理念和路径。

其一,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分配正义价值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方向。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3〕“物质丰富了,但发展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很大,社会不公平,两极分化了,能得人心吗?因此,经济总量无论是世界第二还是世界第一,未必就能够巩固住我们的政权。”〔14〕在发展理念上,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促进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集中回答了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问题,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到共享发展,把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发展伦理观推进到了新的境界。

其二,提出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相统一的分配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15〕权利公平是公平正义的起点,把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转化为制度化的权利,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人民平等享有各项权利。机会公平旨在保障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参与机会而不受社会、历史、地域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机会不公平的现象,他说:“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1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共同享有”,即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力诠释了社会主义机会公平的内涵。规则公平就是改革和完善影响人民实现权力公平、机会公平的规则、规矩、规定、机制等,保障人民在同等标准、程序下参与分配,立规矩、守规矩,把分配正义落到实处。

五、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观

消费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凸显人的社会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表征着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消费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而且具有伦理学意义。一定阶级和时代的道德风尚、伦理传统引导并制约着消费行为,人们的消费行为总是特定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从伦理意蕴上考察消费,包括两点,一是消费对象的质的规定性,二是消费的量的规定性,也就是说要反思消费对象以及消费的量是否具有正当性,是否合乎道德。当前,把消费符号化,追逐奢侈消费、超前消费,为消费而消费的消费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普遍流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不断增长膨胀的欲望是催生消费主义的经济根源,为了实现商品到货币的“惊险的跳跃”,资本家开始千方百计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炒作和制造虚假的消费需要。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时间日益增加,为消费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此外,西方社会崇尚的个人利益至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价值观为消费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21世纪以来,传播媒介的发展为消费主义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消费主义思潮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对人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在改革开放后一个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扩大内需,鼓励人们积极消费,社会对于消费主义缺少警惕,过去崇尚的节约、简朴、自律等美德逐渐淡化,一部分人开始追逐奢侈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造成浪费、污染,给自然和环境造成压力。社会上出现“炫富”“仇富”等问题,而且扭曲了人民的价值观,使社会氛围变得浮躁。

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中包含了丰富、深刻的消费伦理观。人的消费过程在本质上是对资源的消耗,最终都会给自然造成负担,加剧了人和自然的紧张关系。消费主义奉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抛弃的生活逻辑,其消费的目的不是获得使用价值而是获得符号价值、象征性价值,如过度包装、“一次性”消费,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给环境造成负担。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广绿色消费,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1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使得生物安全成为全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现代科学证明,流行性传染病和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不断延伸自己的活动边界造成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被压缩有密切关系。新冠疫情在我国爆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尤其是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立法。2020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治理滥食野生动物的消费陋习。用法律和制度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等不良习惯,在全社会加强科学和普法教育,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自觉抵制病态消费。

消费主义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无益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消费主义把人变成物的“奴隶”,把追逐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过度地沉溺于物欲,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蚀人的精神家园。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就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发扬这种精神取得成就的。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勤俭节约的中华优秀传统,发扬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品格,结合新时代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勤俭节约”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18〕针对近年来我国严重的餐饮浪费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从消费正义和国家安全的高度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19〕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作为党的作风建设和党员廉洁自律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八项规定、整顿“四风”,通过《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治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等,反对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大搞节庆论坛活动,狠刹讲排场比阔气、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崇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伦理观对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抵制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王小锡:《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5页。

〔2〕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03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5〕《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日报》1984年10月21日。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70页。

〔7〕〔8〕〔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30-31、41、129页。

〔9〕王立胜:《重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新中国70年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8期。

〔10〕〔11〕〔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4、275、396页。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5页。

〔14〕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5页。

〔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96页。

〔1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37-138页。

〔1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45页。

〔19〕《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wp/2020-08/13/c_1126364858.htm。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公平消费
公平对抗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笨柴兄弟
40年消费流变
必须公平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