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创作分析
——以央媒评论为例

2022-12-16区丽媛

传媒 2022年21期
关键词:舆论受众

文/区丽媛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观点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在新闻传播的诸多形式中,新闻评论被公认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虽然一些传统媒体出现了压缩甚至取消新闻评论版面的现象,但是多数媒体仍以不同形式加强对新闻评论的重视。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多元化的话语体系正在被建构,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已养成,舆论新格局变得更加严峻复杂,新闻评论的形式、内容和风格也随之更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创作也需要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传播格局,传递好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继续发挥应有的权威性、引领性和公信力。笔者将对中央媒体(后文简称“央媒”)的新闻评论实践进行分析,探讨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的创作路径。

一、高举旗帜,增强新闻评论核心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加强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必须洞察传播规律、转变行文方式、加强观点创新等,从而强化评论的社会影响力,壮大主流舆论阵地的作用。

1.坚持内容定力,深耕理论思想阵地。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获取更加便捷高效,传播格局随之发生改变。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尤其是政治性较强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中务必找准定位,始终保持内容定力。与“内容为王”不同,“内容定力”强调的是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专注内容质量、创新产品形态、增强传播能效。2022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信心、有底气”》的评论文章,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下,起到了安定民心、凝聚共识的积极作用。该评论仅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有了近千条评论,“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信心!”此类评论不胜枚举。

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受众碎片化阅读习惯已经养成。在较短的时间内,受众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因此长篇大论不再契合受众的阅读需求。尽管如此,央媒仍“反其道而行之”,着力打造鸿篇巨制,对宏大主题进行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试图与受众在情感共鸣基础上达成思想、价值认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人民日报》推出近12000字的任仲平文章《恢宏史诗的力量之源——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了详细阐发、深入论证和大力弘扬。文章站位高远、逻辑缜密,运用多元叙事手法,成就了一篇文采斐然、感情真挚、大气磅礴的评论佳作,实现了与受众思想的同频共振。

2.心怀“国之大者”,占据舆论制高点。对主流媒体而言,应当更好肩负起职责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唯有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声,才能真正为人民心声而评,为社会发展而评,为国家繁盛而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由于未知带来巨大的恐慌,谣言甚嚣尘上。主流媒体积极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为维护国家社会稳定、消除公众焦虑情绪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其中,作为央视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针对网络谣言大肆传播的问题,在2020年1月27日制作的辟谣视频中,白岩松说道:“一定要真相跑到前面”。该视频迅速获得了746万点赞、15.5万条评论及11万次转发。

新媒体时代,信息更迭以秒计时,这就对高品质新闻评论的频次有了更高要求。新华社对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的重大活动、发表的重要讲话,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等,年均配发评论稿近200篇,做到至少3天就有一篇评论员文章。只有高频次高配置的评论不断档,才能始终占据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2022年4月,新华社连发“如此美国”系列评论,以事实为依据,从信誉、规则、民主、道义、人权等多个方面,向美方发出“灵魂拷问”,系统揭批美方霸权、霸凌、霸道本质。

3.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理”服人。新闻评论肩负着明辨是非和舆论引导的价值坚守至今从未褪色。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热点快、热度高、声音杂,主流媒体舆论引导依然要讲求“时、度、效”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

新闻评论应当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顶”,用一片真情、一腔赤诚亲近群众,为民解忧,和百姓同坐“一条板凳”。如新华社融媒评论品牌“辛识平”刊发的《奋斗应提倡,996当退场》,聚焦热点现象,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现状,直指“‘996工作制’就是在透支健康、透支未来,这恰恰是对奋斗者的伤害,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误读”。这样的评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以权威的声音说服人,用思想的力量打动人。新闻评论在权威发声之外,还可以运用民意放大主流声音。2019年美国经济霸凌行径致使中美经贸摩擦加剧,新华社公众号互动评论《中国网友怒了!》,整合网民对该事件的精彩评论,文章发表1小时内浏览量超过100万,各媒体纷纷转载,这一创意做法既阐明了主流舆论观点,又巧妙地与网友进行互动形成舆论强势。

二、精准定向,创新评论形式覆盖多元受众

新媒体时代,多种传播载体研发应用,极大丰富了新闻产品形态。与此同时,全媒体传播取代了单一媒体传播,在多样化信息服务与差异化信息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实现了受众分化。在融合传播生态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要不断创新评论形式,在竞争激烈的媒体生态下,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特征进行精准定向传播。

1.微评:“大义”蕴于“微言”。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快速发展,微评也应运而生。微评具有篇幅短小、发布方便、写作主体多元、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在快节奏阅读背景下,微评日益彰显出其活跃的生命力。

为适应传播新趋势、满足受众需求,《农民日报》开辟“三农微评”栏目,以小切口展现大发展,运用微评形式大力宣传中央“三农”政策,为助力农业农村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该系列评论的篇幅多在300字左右,可谓起笔点题、短小精悍,力求达到“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的精湛传播效果。在《地之不存,粮将焉附?》一文中这样写道:“各地在落实时也要把握好时度效,切忌‘一刀切’‘翻烧饼’,应合理合情、实事求是,扎实稳妥推进,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寥寥几句,直指问题症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三农微评”栏目还积极拓展全网传播平台,通过制作音视频产品,实现更全更广的覆盖效果。

2.短视频评论:让刻板新闻冒热气。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由此可见,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迈进。

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短视频快评栏目——《主播说联播》,该节目作为《新闻联播》的衍生品,由受众所熟识的新闻主播出境,以当日新闻中提及的热点、焦点为选题,运用高互动性的传播方式、趣味化的口语表达,成为热搜榜“常客”。一些接地气的口语化词语使用,使平面化、刻板的新闻立体生动。特别是“荒唐得令人喷饭”“No zuo no die”“宵夜,咱要不上点榨菜?”等金句频上热搜,网友叫好声一片。由此可见,受众并不反感主流的正能量内容,但在形式上需要适应受众的新偏好,《主播说联播》为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提供了借鉴思路。《主播说联播》除了在央视自有平台推出外,还同步在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发布。截至2022年6月,在抖音平台相关话题最高播放量达59.1亿次。

3.海报评论:观点可视化。随着技术与媒介的发展,可视化表达逐渐成为当前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新闻评论也出现了海报化新形式,即以平面设计为手段,以视觉符号为主要传达方式,进行观点表达和说服论证。载体的平台化、表达的创意化、信息接受的碎片化和可视化、产消合一是新媒体技术发展后传媒业的新特点。平台化导致“万物皆媒”,在此过程中,海报成为媒体,其创意性、碎片化和可视化表达的特征,具有将观点、情感和知识进行大众化表达的可能性。

2019年,人民日报评论推出《画里有话》栏目,以视觉统领全局,将观点用可视化方式进行传播。与传统新闻评论不同,视觉化的新闻评论图形上通过漫画与现实融合,文字上具象与抽象相配,色彩上直接引导感情。一幅幅海报从新视角触发,将百姓关心的话题娓娓道来,使读者在阅读中被感染,进而形成广泛共识。2022年5月24日,该栏目刊发了《爱心斑马线走红,莫让“创意”成为问题》,评论背景为某地一条画有爱心和玫瑰的斑马线走红,一些人为了拍照不顾红绿灯和车流,甚至躺坐在斑马线上,造成交通秩序混乱。海报以爱心斑马线为主要图形,将一条斑马线换成黄色的叹号,做出警示“交通安全不容儿戏”,达到良好的视觉表现效果。

三、精彩表达,增强新闻评论可读性和共情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裂变式传播,加之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独家新闻一经发布,只要具备一定的关注度和新闻价值,在短短几秒钟内就会被其他媒体转载。独家新闻的生命周期开始以秒计算,而具有独家观点的新闻评论则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成为主流媒体竞逐的“下一站”。新闻评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

1.个性化的标题制作。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融媒体时代评论标题的制作需要更加灵活多变,生动形象,既要注重语言艺术,又要求新求变,才能更好地利用评论优势引导社会舆论。标题没有一定之法,关键是要吸引人阅读。

口语化标题,读来朗朗上口,情感充沛。东京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公众号推出系列评论,其中引用网友话语作为标题重要元素成为一大亮点。比如,奥运冠军杨倩回国的评论,以《杨倩载誉归国!网友:平安回家,油焖大虾》为题。“油焖大虾”是杨倩在此前采访中被问及“最喜欢妈妈做的什么菜”时的回答,用于标题中更显生动、接地气,引起受众的阅读兴趣。新闻评论对内能起到团结鼓舞的作用,对外则是应对国际严峻舆论环境的斗争工具。将鲜明的观点立场直接体现在标题中,能够给人清晰的价值导向,情感也更加坚定。2021年8月,《国际锐评》连续发表8篇美国抗疫真相的评论,在标题以“全球第一抗疫失败国”“全球第一疫情扩散国”“全球第一政治甩锅国”等通俗易懂的标签,直截了当揭露美国抗疫状况,便于受众了解真相。

2.生动化的语言表达。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如何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用受众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观点。在以往传统媒体的评论中,评论员习惯引用专业词汇、官方文件等,特别是针对政策法律法规的解读。表面看来,这样的评论结构工整、文辞华丽,但实际上很难与受众引发共鸣。新闻评论要“活”起来,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要让受众看得懂、听得见、想得通。我国著名新闻评论家邹韬奋认为新闻评论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用拉家常的方式,从具体事情出发,用简短的文字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论说事实和观点。

《环球时报》作为复杂国际舆论斗争中强有力的对外宣传“特种兵”,评论发声及时、观点鲜明、言辞犀利。《民进党像狗皮膏药往世卫大会上贴》《乌克兰的“艰难日子”,华盛顿的人血馒头》《G7再次跳出表演闹剧》等,评论语言犀利,口语表达更生活化,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主流媒体新闻评论要适应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以更加生动、亲民的语言代替生硬、刻板的说教,这样才更容易博得受众的青睐。

3.平民化的人文关怀。新闻评论既要保持客观性,又要富有人情味,做到“有理性的情感”和“有情感的理性”。在新闻评论中融入人文关怀,才能真正做到平民化视角,贴近百姓生活,引起共情。

创办于2017年的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睡前聊一会”栏目,就是服务于新媒体用户阅读习惯而打造的具有文艺特质的评论产品,选题以轻松、日常的生活话题为主,充满柔性、软化的生活气息,配合轻柔的朗读和音乐,在舒适氛围里给受众提供了理性思考的空间,体现了更丰富的人文情怀。在《大城市和小县城:哪里都是生活,哪里都有远方》一文中,“不管你是在外地打拼还是在家乡留守,或许唯一需要确认的答案,是值不值、能不能和好不好。”“你来或者不来,大城市和小县城就在那里。说到底,流动的是人,跳动的是心”等话语入情入理,处处流露着对普通人理想与现实的贴心关怀,打动人心。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仍然是主流媒体提升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阵地。从近年来央媒在新闻评论领域的探索实践不难看出,主流媒体在坚守评论初心的同时,必须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律,从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语言风格、个性化表达等方面不断创新,方能占据舆论高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彰显更大的价值体现和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舆论受众
融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计算:途径与挑战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