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传播的技术赋能与责任重构
——基于5G+VR技术的讨论
2022-12-16杜宏艳
文/杜宏艳
哈贝马斯曾以对皮尔士逻辑概念的思考为基础,对人类传播的实践活动展开基于算法的展望与期待。不得不承认的是,数字媒介的确为交流与传播跨越时空提供了可能性。正如克劳斯·布鲁恩·延森所期待的,在技术持续更新的今天,移动化、普适化以及无所不在的媒介需要我们重新看待传播的观念,特别是传播的范围。5G和VR技术重构了信息传播模式,其在改变人类感官信息接受方式与容量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们体验现实世界的多样性。
一、场景调适:普遍性、共情、交互
5G+VR沉浸式传播构建了新的传播场景,基于用户至上、提升用户分析价值的理念创设传播语境,并以其涵盖传播元素的泛在连接为传播时空的灵活变化带来突破性变革。
1.5G+VR的多场景适用属性。2018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VR产业大会致贺信,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发展,虚拟现实逐渐走向成熟,并且伴随着对人类感知能力的扩展。2020年10月28日,在武汉市举办的中央电教馆中小学虚拟实验教学区域培训会上,当地楚才中学通过化学、生物等四堂公开课进行了5G+VR的首秀,并阐释了5G+VR在教学实验中的运用。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无污染地放飞孔明灯,或借助VR展示火柴点燃蜡烛等。利用VR提供的媒介便利性,课堂教学实现了无污染、无危险、无消耗的教学实验,并且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抽象教学。5G技术对VR的辅助,使教学实验可以尝试难度更大的内容与目标,同时在不使用具象材料的情况下,让学生身临其境。这种5G+VR的应用场景覆盖着5G网络,奠定了5G投入广泛适用的基础,是教学场景的新范式,是VR场景设计的新理念。
2.5G+VR具有的共情属性。2020年11月,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小学用上了5G+VR技术,学生通过佩戴VR眼镜、借助5G网络不仅可以和浙江师范大学的老师实现网上见面教学,还可以和杭州城区的部分同学进行交流。可以说,5G+VR实现了共情的场景建构。一是不同空间的群体可以跨越物理距离进行网络会面,实现空间共建,尤其是在5G网络与VR技术的配合下媒介清晰度得到提升,同时媒介的实际存在感会降低,两个空间的受众会减少场景隔阂感。在5G+VR的技术辅助下,群体的视觉距离与心理距离不断拉近,继而实现同一虚拟场景的感情认同。二是针对同一内容,两个时空的群体可以实现情感共鸣。5G+VR能够对同一内容在不同时空情境中进行重新拟定,如5G+VR云课堂,使处于同一时空中的学生在佩戴相关设备后进入同样的虚拟情境,感受同样的课程。
3.5G+VR场景具有交互性。在克劳斯·布鲁恩·延森看来,交互性是助力传播跨越时空可能性放大的关键元素。例如,东南大学在招生平台上推出的5G+VR沉浸式云端校园,考生和家长得以在线上实现多角度实感体验校园。东南大学推出的云端理念将学校特色、学校风采以交互方式展现在招生平台中,考生与家长在云端校园可以巡游校园、坐无人巴士、云体验体育馆等。其趣味性与真实感并置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受众在技术与媒介的合理作用中沉浸于云端校园,忽略了学校的物质属性与媒介属性,使不同的校园展示方式与受众之间实现互动交流。
二、技术共振:并置、重构、参与
5G+VR沿用沉浸式传播的技术概念,旨在以人为中心互联多元媒介,塑造万物互联的媒介大环境。传播过程不仅是以调动受众的动态注意力为主,同时关注的还有基于媒介技术带来的泛在网络与大数据的变化。
1.5G与VR两者的技术特性能够完美结合。5G技术拥有高速率、低时延、高带宽的技术特征,其同频同时全双工技术、超密集网络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技术手段作用于VR,使VR的媒介功能在通讯技术的作用下实现突破性质变。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东南大学在招生平台上推出的5G+VR沉浸式云端校园,于宏观而言印证着5G+VR的泛在作用,它既可以运用于视频播放,也可运用于游戏制作,还可以运用于校园平台招生所需;在微观方面,5G+VR覆盖了东南大学的全景样貌,包括图书馆、教室等各处校园环境,为考生提供全面且立体的招生信息。5G+VR具备5G技术与VR技术分别具有的强大的网络基础,包括5G基站泛在网络的形成、网络节点的广泛分布、人与物的多元联系等。当考生存在的空间属性与其他受众存在的5G+VR网络空间的属性相同时,基本技术已经满足泛在连接,继而超时空的沉浸式传播就可以为人们提供融入其中的巨大可能性。
2.5G+VR技术重构了物质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与距离。沉浸式传播的存在基础是传播空间、传播时间、传播距离、传播技术合力作用于受众的感知与思维。从媒介技术与视觉感受的层面上,沉浸式传播体现为视听信息传播网络、承担视听信息的传感终端、5G技术的大范围覆盖、VR立体感知运用等交织建构。基于立体包裹、形态升级的沉浸式传播具有时空的无限可能性,媒介时空因此重新定义,其中既包括物理空间的传播范围,也包括VR虚拟空间的沉浸范围。5G+VR沉浸传播技术的发展已经在诸如新闻直播、室内驾驶证考试、真人游戏等方面有所体现。例如,成都建立的全国首个烈士祭奠馆,当受众戴上5G+VR设备时,可以通过一台电脑在虚拟世界里祭奠英烈。5G+VR祭奠馆引入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烈士祭奠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距离与限制。可以说,5G+VR促进了空间生产,使空间走向虚拟化发展,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在人们的使用中逐渐趋于模糊,演绎着大数据时代空间概念的逻辑颠覆。
3.5G+VR技术实现了受众身体在场的多元调动。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在5G+VR场景的运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江西上饶三清山景区就利用24小时VR直播向游客展示了“天下第一峰”的美丽风景,游客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电子设备体验沉浸式美景。景区对风景的虚拟化借助5G与VR的双重技术实现了游客感官在异质空间的调动。在欣赏风景过程中,5G与VR替代了受众身体在物理空间中的行动,将人的视线、听觉等在虚拟空间实现延伸,使受众身体参与到媒介设备塑造的立体平台中,将自己的感官通道放置于虚拟空间中,借助这样一个媒介平台延伸感官触及的范围。受众在5G+VR的立体环境中感官无所闲置,VR技术的沉浸式传播方式调动着受众的视听动能,受众在其环境中不得不进行信息的全方位接收,继而沉浸在VR技术的高维传播环境中。
三、技术理性:责任与思辨
从VR技术兴起、受众在传播空间中趋于主动,到VR技术渗透于各个领域并得到5G技术加持,所有的环节都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人们对信息传播效果的看重与关注。沉浸式传播具有人机交互的强大吸引力,受众在使用时不仅仅消融了具象与抽象空间的边界,也打破了心理与情感体验的防线。但不可避免的是,技术的进步通常伴随着负面影响,因此需要以更加理性的姿态对5G+VR进行使用。
5G+VR技术的使用易出现以下几点负面影响。一是5G+VR技术将真实感与临场感作为重点,注重为受众打造沉浸且真实的情感空间与体验环境,相较于普通的文字信息或广播信息,其会将受众对信息的感性认知提前,以更为强烈的情感性削弱受众的理性认知,继而导致信息解读的偏差与误解。二是5G+VR的科技价值显而易见,但难免会有技术持有者借其影响受众的情感乃至思维,引发新的传播风险。三是5G+VR可能促成人类的技术依赖性。5G与VR的强强联手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把控着受众的视听兴趣,在身心都处在5G+VR情境并沉浸其中的情况下,受众极易出现依赖性,继而导致真实与虚拟世界认知的偏差。四是5G+VR的虚拟互动有可能剥夺人们的公共体验,继而导致“公共人格的衰退”。
保持对媒介技术的警惕是业界学界各方所秉持的态度,5G+VR也不例外。随着媒介交互性的增强,人们最本质的交流属性趋于式微,这种媒介技术与交流本质此消彼长的状态应当转化为同步进行。一是受众的主观思维引导是重中之重。5G+VR技术的私人订制化与移动性增强特点使得受众媒介使用更为便利,但也应当引导受众对技术的正确认知与了解,促使其对5G+VR的合理使用。二是应当对技术持有者加以管理。从管理层面需要对各大技术开发商、媒介平台、科技中心等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促使其在注重商业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