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究

2022-12-16

考试周刊 2022年40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法阅读教学

王 丽

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来看,阅读教学虽然取得较好成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也存在一些较尖锐的问题。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未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导致阅读课的教学效果未有效提升;另一方面,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尚显不足,教师未能积极使用新型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的整体成效不佳。行为—认知教学法近些年广泛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较完善的使用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机制、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并坚持在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的过程中,要求教师把握好四个要点和基本原则,即强调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包括先说后写、读写互补、读说并进、读听结合,以求同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积极探索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应用要点和路径,确保有效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一、 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提出

行为—认知教学法以“普遍和特定理论”作为语言学的依据,是一种新型且健全的教学法体系。教学过程中,行为—认知教学法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机制、学习情况,坚持以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主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着手开展教学活动,注重听说法、认知法和视听法的应用。详细言之,学生在汉语环境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心理机制,同时学习过程中也与其他语言有所差异。在长时间的研究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角度剖析汉语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剖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得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也因此形成和逐渐完善了行为—认知教学法。

在行为—认知教学法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国家足够重视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早在1993年便已经提出“读听说写,基本齐步走”这一教学原则,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模式,即坚持先说后写、读写互补、读说并进、读听结合,进一步丰富了行为—认知教学法的理论和应用。基于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时,教师要多分析和解读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课堂上强调阅读教学的听说读写,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以求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规律和巩固知识结构,促使阅读能力处于不断培养和发展的状态之中。

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的优势

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是必要且有效的,可以取得较多良好的教学成效,非常值得推广应用。具体而言,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和深化篇章意识,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三是革新阅读教学模式。

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长时间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可以逐渐实现听、说、读、写的深度融合,课堂上学生可以进行多种样式的听说读写的结合训练。在听说读写的结合训练中,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可以更为深刻,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规律,获得更多的阅读感悟,并逐渐形成篇章意识,这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裨益。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可以综合应用认知法、视听法和听说法,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倾听,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更易进行沉浸式阅读,能够对阅读课文中的语言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身心处于舒适状态。

其次,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可以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便于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一系列的阅读教学活动均可以围绕着学生而展开,强调他们自主参与至阅读活动中,结合自己现有的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建构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认知法、视听法和听说法,均关注学生的个人学习与体悟,并尝试挖掘学生的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以便采用科学措施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潜力。除此之外,在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可在课堂上创造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能够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至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中进行交流和共享,可以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成就感。由此可以说,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

最后,行为—认知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体系,坚持以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并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些理念相贴合,所以先进性和指导性得以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将行为—认知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顺势推动阅读教学理念和模式的进一步革新。比如行为—认知教学法着重从行为、认知这两方面入手,强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和感悟,这需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学生可以从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和心理感受,个人体验、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均可以得到发展。总而言之,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应用,可以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越来越科学有效,最终达到全面展现新课标理念的效果。

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思路及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时,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做好教学设计,发挥出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最大效能。详细言之,教师要将四个方面作为设计的重点:一是教学对象,二是培养目标,三是教学原则,四是教学模式。

(一)教学对象的剖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对象是学生,要确保他们可以成为阅读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参与者,全程参与在阅读活动中。就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他们年龄较小,认知水平也较低,学习的专注力不足,课堂上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能全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就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来说,他们接触阅读的时间不长,虽然对阅读活动有一定的兴趣,但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也不多,无法有效进行自主阅读和深度阅读。针对此,教师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科学的阅读教学活动,不能跨度过大,要始终在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另外,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多设计带有体验性的阅读活动,吸引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所设计的阅读问题要有足够的新意,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应充分明确一点,即行为—认知教学法强调教育教学活动的实用性,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表达,还要足够关注语言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所产生的意义。基于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制定最重要的三点教学目标。

首先,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强调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借助行为—认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的语感培养与多种因素存在关系,主要有生活感悟、个人修养、人生经历、知识广度,所以应该把握好这些要素。比如从生活感悟的角度来说,在四年级《蟋蟀的住宅》这一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联系起来,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蟋蟀住宅,在脑海中建构生活情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深读课文,细细品味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培养语感,对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更加地敏感。

其次,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使用技巧,并在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将听、说、读、写这四种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之中,以求掌握语言知识。具体来说,教师要多设计“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辩一辩”“写一写”的阅读活动,以求达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标。

最后,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有针对性地培养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行为—认知教学法强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求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与智力发展。为此,阅读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思考和深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发展语文思维、批判性思维。

(三)明确教学原则

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时,教师已经可以很好地践行“听说读写,基本齐步走”这一基本原则,对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坚持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不能再度出现教师的“读、说”和学生的“听、写”,更不能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出现“哑巴汉语”的情况。

(四)优化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时,教师要坚持应用“先说后写、读写互补、读说并进、读听结合”这一基本模式。毋庸置疑,这一模式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在课堂上应用这一基本模式时,教师要做到灵活和不拘一格。

比如在“读”这一方面,以五年级《将相和》这一课文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多种阅读形式。《将相和》这一课文中涉及较多的人物角色,所以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的新鲜感。或者可以采用男生、女生交叉读的方法,再或者可以按照座位的单数行、双数行进行阅读。总而言之,阅读课堂的模式要足够的丰富和灵活,让学生有兴趣参与阅读活动。

四、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将阅读和倾听有机结合

将阅读和倾听有机结合,实则强调的是“读听结合”,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倾听。在“读听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同步获得阅读课文中的文字信息、听觉信息,且可以将文字信息在脑海中加以转化,转化为具体的情境,或者可以对文字符号进行一系列的组合,包括音节组合、形状组合、意义组合,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语言能力和提高阅读能力。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长相思》这一词作品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词作品的标准朗诵,且可以优先进行配乐朗诵,营造良好的氛围。因为《长相思》这一词作品的语言是朴素自然的,使用了白描的手法,切实表达出了浓烈的思乡情,所以学生在阅读和倾听的过程中均较容易理解,获得情感体悟。更重要的是,借助配乐朗诵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获得更好的体验,能引发无限的遐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将阅读活动和倾听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联想和思考的过程中达成两点目标:一是将词作品中的文字符号进行组合,在脑海中形成纳兰性德(词作者)写词时的语法规范,学习其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二是在“读听结合”的过程中增强语感,切实体会到纳兰性德在词句使用方面的技巧,感知词作品的意蕴,获得更多的感悟。

(二)将阅读和表达相互结合

将阅读和表达相互结合,实则强调的是“读说并进”,即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表达,同步培养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基于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情节进行分析探究,继而大胆交流和表达,以求实现阅读和表达共同发展的目标。

比如在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品味课文中所使用语言的意蕴,继而对大自然的声音形成喜爱之情。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这样的问题,即:“你觉得大自然中哪一种声音最好听?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大自然的声音?”借助这一问题,阅读教学活动的模式可以有很大的转变,一方面拉近了阅读与表达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学生的语言学习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输入”过程,同时还包括“输出”这一过程,可有效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更愿意阅读和表达。为达到更好的“读说并进”效果,教师要打造生本课堂,多设计阅读和表达结合的课堂活动,让课堂可以变得“活起来”和“动起来”,便于学生阅读和表达。

(三)促进阅读与写作的互补

促进阅读与写作的互补,实则强调的是读写互补和先说后写,将阅读、表达和写作有机联系起来。在促进阅读与写作的互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阅读和表达,让他们愿意读也愿意说,及时将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或感悟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或者自主写作。以仿写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剖析阅读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方法,挖掘作者在写作时的技巧,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总结经验,以便在写作时可以有的放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语篇意识和写作能力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可以再一次阅读和表达,形成一个不断的循环过程,以求持续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了行为—认知教学法的最大效能。

五、 结语

行为—认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助于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和行为体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行为—认知教学法时,教师要始终坚持应用“先说后写、读写互补、读说并进、读听结合”这一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灵活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阅读课堂,达成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法阅读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