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创新理论怎样融入思政课教学
2022-12-16卢先明粟锋
卢先明 粟锋
(1.湖南理工学院;2.湖南省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湖南理工学院基地)
面向大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青年大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实践养成”的单维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课固然有“知识传授”的功能,但是绝不能偏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定位。党的创新理论贴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进展和关键问题,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注入“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触摸时代脉动、在实践中解惑释疑。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围绕现实感召和信仰培育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知识兴趣、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凸显“理论回应现实”“理论融汇实践”的交互育人理念,建构“理论导入+实践协同+翻转课堂”三位一体的教学策略。
“理论导入”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逻辑起点和教学切入点,力求做到完整准确地呈现党的创新理论、回应现实生活世界的真问题,用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教学话语直面学生的成长困惑是党的创新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和实现方式。“实践协同”是对传统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以党的创新理论为逻辑主线串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各个条块,加强实践教学专题设计和融合,打造资源共享、协作互联的实践育人协同平台,化解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碎片化”“各自为政”等难题。“翻转课堂”是由现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教学革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全程主动参与。借助“翻转课堂”进行个性化教育,结合学生兴趣点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强化大学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趣味性和自觉性。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显著提升实践教学成效和育人价值。具体成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使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并进、有机融合,把无序、冗杂的社会实践素材凝练为教学的“一滴水”向学生精准输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具象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予以呈现。在理论传授上紧跟时代步伐,又较好地体现价值塑造功能,引导学生全面感知思想力量和中国发展成就,启迪学生思考个人未来与国家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注重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评价。不单强调“抬头率”“到课率”等显性指标,更重视“入脑”“入心”“入行”等价值培育隐性指标。紧盯学生备感困惑的问题,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价值渗透式教学方法,运用时政热点聚焦、案例分析研讨、情景模拟再现、嘉宾现场答疑、学生现身说法等教学手段,从理论感知、情感体验、实践反思3个维度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由实践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主人翁”,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理论导航和实践参照。
三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和期待。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驱动教师深入社会实践、走进学生生活,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感性认识,使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