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建设*

2022-12-16吴颖惠

中国德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伦理文明生态

■ 吴颖惠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随即被提上日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生态文明教育是以变革人类文明发展方式为方向,培养学生生态思想、生态知识、生态技能、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生态能力和生态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广博的知识结构,需要结合中小学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将其教育内容进行条分缕析的归纳分类,周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科学教育体系,便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

一、生态文明的文化教育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人类在对传统工业文明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致力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态文明。所谓“生态”,通常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包括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文明”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理和精神发展进行劳动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成果。生态文明应是人类社会特定发展时期的文明表现形式,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处于同一层面,其核心特征是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共生共荣、和谐共处。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和精神营养。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比如,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生生不息”“节用利生”“道法自然”“取物有节”等哲学思想,以及“中和”“节俭”“适度”“仁爱”“惜物”的生活智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蕴含着最原始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当今的生态文明观形成具有高度的价值契合,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生态文明的文化教育需要从传统文化经典入手。传统儒家经典《周易》明确提出“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都是在谈天地与万物的关系,万物的生命来自乾天坤地。乾天坤地是万物生命的本源。《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万物,各归其位,处于适度、中和的平衡状态,才能够使万物“生生不息”,这就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关系。人类发源于自然,也依赖自然而生存,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

生态文明的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继承与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刻的论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1]习近平总书记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进行升华,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邃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最终形成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首要的就是生态文化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吸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了解古人对“天、地、人”复杂关系的认知,深刻领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内涵,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世界观,以及万物一体的全球观。要让青少年从小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形成热爱自然与热爱生命的精神境界;引导其深刻理解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生态文化认知与自觉;引导其在生活中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要义。

二、生态文明的伦理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为未来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宏大的全球化视角,这就是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视角。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但长期以来,对人类而言,自然界就是资源和工具,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似乎成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宝库。

进入20世纪,随着全球生态恶化带来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开始重新思索“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国际上兴起的生态伦理学认为要给予自然生态以伦理关怀,将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认为自然界中所有存在物都是伦理共同体的重要成员。[2]人类需要善意地对待自然界中的万物生态,深刻理解物我相依的伦理关系,追求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共生共荣的生存状态。这种生态伦理观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基础。

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自然万物拥有和人类平等的伦理权利,人类需要在充分尊重自然权利的基础上,合理合法地使用自然资源,绝对不能对自然资源进行无休止的开发与浪费,更不能对自然万物进行滥杀滥捕、剥夺式的利用,不能对于自然万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大肆破坏,严重破坏森林、草地、湿地、沼泽、空气、河流等生态环境,否则将带来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

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依相存、环环紧扣、循环往复的庞大系统。自然界的每种生物都有相应的生存权利,任何一种看起来无不足道的生物,其生存、繁荣或消亡等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正如蝴蝶效应能够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因此,必须尊重自然界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价值,对任何“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就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爱与保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 “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3]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离不开生态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就是要培养一批能够自觉维护全球共同生态利益,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社会公民。生态伦理教育就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素养教育,具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教育内涵,其宗旨是培养现代公民的生态文明理念,使其养成生态保护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需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充分接触和感受大自然,从中了解和认识生态环境系统,体验和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发现自然万物之间的合作关系与紧密联系,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另外,生态伦理教育还涉及对生命多样化存在形态的充分尊重,引导学生重新认识和反思当前的生态危机问题,认识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追求的是生命意义和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情感与伦理行为。否则,忽视生命伦理存在价值的生态文明教育,必然就会流于形式,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总之,生态文明教育需要以生态伦理观为基础,培育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伦理价值理念,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生态文明的知识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每个人的生命始终,属于终身教育体系,需要一个终身培养和发展过程,才能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一种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生态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公民,即生态素养。而生态素养的培养又必须以生态环境知识为基础,学校需要将生态文明纳入日常教育体系,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规范学生的文明生活习惯,切实将生态文明知识、意识、价值观的培育落实到教材、课堂、活动以及学校管理中去。

当前,生态文明教育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由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所构成的,正如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属于一种介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科,需要整合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哲学和思想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体系,具有丰富、多样和综合的学科知识特征。

从根本上讲,生态文明教育需要科学化、系统化、多样化的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设计。具体说来,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体系包括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生态文明伦理道德科学知识等。

环境保护科学知识,包括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要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组织学生开展节粮、节水和节电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资源和能源两个方面。资源和能源都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种类型。学校要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思想观念,帮助学生科学认知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自觉劳动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伦理道德科学知识,旨在从尊重生命、尊重环境、尊重生物多样性等角度来阐述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思维方式,建立起人与自然共情共荣、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唤醒一代人的生态自觉、养成生态人格等。学校要引导学生更加尊重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需要人们生产、生活和消费等方式,更加生态化、文明化、理性化,符合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四、生态文明的思维教育

思维方式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由客观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生态文明社会具有其独有的思维方式,即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思维方式是指运用生态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属于一种综合分析与解决生态问题的思维方式。生态思维方式是依据生态科学的基本思想观察、分析、认识和研究“人—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方法论体系。生态思维方式将世界看成是有内在关联的生态系统,强调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强调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联性、依赖性和整体性,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生态思维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协调性,开启了一种新的整体论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4]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复杂和多样,积极运用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理念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理解生态环境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促使学生形成一种万物联系整合、相互依存的生态思维,学会使用生态学的视角去体察和分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问题。

生态思维方式属于系统思维,包括预见思维、战略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事物之间的整体性、关联性,需要跨学科主体化的教学设计,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迁移性、拓展性的灵活应用等,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在多学科思维碰撞中形成积极的认知情感,并进行富有创新的方案设计与实践探索,从中洞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规律。学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人类与环境问题的体验性活动,从中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渐形成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思维方式,以及善待自然环境、维护地球生命的思想意识。

五、生态文明的审美教育

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指人与世界之间的兴趣、爱好及情感联系。人与自然和睦共处,所呈现的是一个高山流水、鸟语花香、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美丽世界。生态文明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感知、欣赏、理解和感悟自然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深刻认知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生共荣、蓬勃向上的生存关系。

对中小学生而言,生态文明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教育之外,还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趣,做到生态文明的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当然,生态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直观感知的层面,而是要深入到内在逻辑的精神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培养其生态审美情趣,将真善美有机和谐融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从思想深处深刻体验自然之美,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生态审美教育需要在自然体验中进行,通过有目的、系统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生态知识和经验,并与自然界建立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提高其生态审美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学生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触觉认知,充分感受大自然。自然体验能够激起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培养自然感知力,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天性。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意识到人类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学会感恩与敬畏自然。要引导学生关注所有生物的价值和利益,培养学生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心。同时要引导学生在大自然的丰富多彩、风云变幻中发现美、感受美,从中激发学生保护自然思想智慧和情感力量。

六、生态文明的生活教育

生态文明社会倡导一种节约、环保、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理念。所谓绿色生活,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倡导节约、简约式的生活样态,反对铺张浪费、奢靡奢华,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方式,是生态文明生活的思想底色。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一定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在现代社会里,倡导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学校要加强节约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课程和教材积极组织开展关于大气、土地、水、粮食等资源和能源节约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国情,积极开展节水节粮节电教育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能力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素质教育。其宗旨是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的精神,明确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教育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人类社会可持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是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猜你喜欢

伦理文明生态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