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特性及理念*

2022-12-16陈俊源

中国德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公民文明人类

■ 岳 伟 陈俊源 徐 洁

2021年3月,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着力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夯实美丽中国建设基础”[1]的任务要求,并对生态文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了具体部署。这表明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澄清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所指,对有关实践具有重要引领意义。为此,本研究将致力于厘清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意涵、形态特性与理念诉求,以期推动与有关学术及实践的对话。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阐释

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推动化解生态危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教育史的角度来看,它是对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继承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危机的加剧与环境教育的深入使得生态文明教育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学术界也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做出了较为丰富的解读。

国内较早出现“生态文明教育”概念是在1998年王良平发表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一文中。该文认为,环境教育的目标已无法完全适应生态文明的诉求,生态文明教育则是环境教育在生态文明时代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2]自2000年以来,学术界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研究逐渐增多,视角趋于多元。陈丽鸿等人在《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吸收了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成果,把教育提升到改变整个文明方式的高度,提升到改变人们基本生活方式的高度”[3]。彭秀兰区分了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与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指出“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社会全体公众而言的;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指专门的学校教育”[4]。杨冬梅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性质,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归根到底属于德育教育”[5]。杨志华等人将生态文明教育视为一种必将取代现代教育的“新的教育范式”[6],所谓“生态文明教育范式,就是以生态文明的共同福祉价值观为指导的新教育,其教育目的、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课程评估,都围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展开”[7]。

上述研究为深入把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做出了重要探索。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只是站在单一视角揭示生态文明教育的某一面向,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统整把握,这就限制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全面理解。综合已有研究的界定,本研究认为应该基于文明转型的迫切性与教育变革的现实性,从两个层面解读生态文明教育的完整意涵,这两层含义也对应着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历史定位:其一是作为一项活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其二是作为一种范式的生态文明教育。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培育公民生态素养的主题教育活动

当下,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迹象无一不在宣告转变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刻不容缓,为此需要开展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从这一角度出发,“生态文明教育是为从深层上解决生态危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而展开的培育全体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教育活动”[8]。

从性质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起点是将生态危机归因于脱离自然与剥削自然的人类文明传统,进而将生态危机的化解诉诸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属于公民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培养生态专业人才固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途径,但对更为广大的公众群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以提升其生态素养、转变其行为方式,是走向生态文明更加坚实的基础。这意味着生态文明教育有别于生态专业教育,在具体使用时需加以区分。从目标与内容来看,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全面培养公民的生态素养。生态素养是具有多个面向的整体性结构,包含公民的生态知识、生态情感、生态价值观、生态行动意愿与能力,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着眼于这些素养的全面发展,方能造就既持有平等、尊重与共生等价值观念,又善于负责任行动的知行合一之人。从形式来看,生态文明教育以主题教育形式存在于学校和社会场域,这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样态。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通过主题教育的形式进入学校与课堂,渗透于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之中。2017年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德育的内容构成。当下多数中小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正是依循这一定位,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德育活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通过主题教育的形式进入社区与社会,渗透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宣传教育之中。《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社会教育的“五进”要求,旨在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提升各类人群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保科学素养”[9]。

(二)生态文明教育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范式转型

第一种含义上的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层面已经得以实践,但因主题教育的身份定位,这样的教育形式还存在与整个教育体系的关系问题。然而,一旦我们注意到主导学校的现代教育从根本上的反生态性,就会发现在现行教育框架内增添生态文明教育“缀块”对于培植人类的生态素养是微不足道的。现代教育的反生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人类中心论”与“人类例外论”,相信人之外的所有地球存在物都是为人而生,从而也应为人所用。人类处于地球所有存在物之上,因此后者的价值完全依赖人类的评价。第二,以推动经济增长为导向,目标单一化。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产与消费是这条经济链的主要环节,现代教育则以培养日后能为这种经济作出贡献的人为目标。[10]第三,崇尚个人主义式的成功与零和博弈逻辑,因此鼓励基于竞争的个人进步,弱化基于合作的共同发展与相互关怀。显然,在此框架内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无法撼动教育的反生态根基。

化解生态危机与共创生态未来要求面向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培养人,这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诞生背景,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使命。现代教育是与工业文明相匹配的教育范式,这种教育本身也是造成与恶化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11]为此,生态文明要求教育范式的彻底转型,即以生态意识为根基打造教育的新社会契约,推动课程与学校的系统重构。[12]至此,有必要引出生态文明教育的第二重含义——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范式转型,这将是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范式的生态文明教育仍以培养尊重生命、与自然善意共处的生态公民为目标,但它对教育的影响更为深刻与彻底,因为它以生态整体性逻辑替代人类中心性逻辑,进而以地球为单位重新展望教育的未来,以生态合理性视角重新审视学校、学科与学习,关注“人与自然、教育与自然的关系,要让孩子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13]。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性

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还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范式,都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了独特个性。其中,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综合性、教育方法的实践性以及教育主体和对象的全民性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特性。

(一)综合性

如前所述,生态文明教育不是培养公民某一方面素养,而是全面培养公民生态素养的教育实践。这意味着单靠某一门学科、某一类知识无法完成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从大的方面来说,地球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整体,其中自然与社会这两个相互联结的系统紧密纠缠,存在着复杂的斗争与合作。生态文明教育就要引导人类处理好生态整体性之中的各种关系,这不仅需要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等自然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而且需要以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为支柱。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要求打破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人为分割,建立跨学科实施取向。具体来说,以生态环境问题为焦点,融入多学科知识背景,并采用多学科教师协同的方式,整体全面地发展公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认知与情感,提升其在复杂情境中的行动能力。可见,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总是具有综合性特征。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与传统的“室内教育”不同,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注重体验与行动。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强调教育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系,因而倡导自然体验与社会体验的教育方法,引导人们接触真实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从中发现自然与社会中蕴藏的丰富知识及其与学科学习的连接,并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社会的关切之心,确保生态文明教育取之于生活且用之于生活。另一方面,生态文明教育强调负责任的行动。为此,生态文明教育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改善人类处境和生态环境的各类实践,运用批判性思维与反思能力寻找问题根源,运用创新思维探寻解决方案,通过这一过程逐渐掌握与他人和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树立共生共荣的生态理念。此外,这样的实践经历也会推动日常生活的生态化转型,帮助人们建立起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节约资源、绿色消费、降低排放与减少污染,于生活点滴处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时时刻刻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三)全民性

全民性意味着全民参与生态文明教育事业,这里涉及教育对象的全覆盖性与教育主体的全机构性两个方面。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维度,任何生命个体与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这意味着扭转环境退化趋势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责任,为此需要对全体地球公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唤醒其生态意识,提升其生态性生存能力,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面向全民的教育事业。此外,生态环境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历史性问题,是人类长久以来不合理的实践活动引发环境质变的结果,因此,生态危机的化解绝非朝夕之功,而需要持久性努力,这就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站在终身教育的角度进行系统规划。在教育对象全覆盖与教育实践终身性的前提下,生态文明教育必须超越“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学校教育职责”的传统认识,在空间上连通所有学习环境,构建全机构参与的生态文明教育主体网络,这意味着除了学校主体,政府、企业、家庭、社区、场馆等一切可用资源都必须转化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力量。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诉求

生态文明教育奠基于生态整体性哲学基础,并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支撑,注重引导公民树立生态一体观、内在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等价值理念,以为生态文明建设厚植新的理念基础。

(一)引导公民认识世界是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

生态科学与生态哲学共同揭示了世界的生态一体性,表明地球是内含多元互联模式的生态整体。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引导地球公民认识世界是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和深度互动共同组成了地球整体,由此引导人们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生态学倡导有机整体论,这同时也是一种生态主义世界观,即把世界看成是“人—自然—社会”的复杂生态系统,强调各生态系统之间综合、交互、多元与平等的关系。[14]同样,在人类社会中,个体、家庭、国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关联,人类活动不仅改变着个体、家庭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系统。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在帮助人们认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之基,使人类认识和了解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从而帮助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引导公民关注自然环境与生命的内在价值

生态文明教育意在培植一种全新的生态价值观。它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奠基于地球生命共同体与生态整体论,因而超越了人类中心价值尺度,重估一切价值。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人、植物、动物、微生物、河流、山川都是地球演化的产物与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任何元素都是地球系统的构成要素,每一种存在物都具有独特的生态位及其存在意义。生态文明教育正是要引导公民走出人类中心价值论,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高度正确看待非人类存在物的价值。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到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类不能因为掌握了能够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而沾沾自喜,将人类的价值凌驾于自然和其他生命的价值之上,并肆意剥夺和践踏除人以外的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的生存权利。换言之,生态文明教育要引导人们关注并尊重自然环境与所有生命的内在价值,承认其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权利。这也是人类生态觉醒的重要标志。除了尊重与敬畏生命及环境的内在价值,生态文明教育也承认非人类生命与环境之于人类的工具价值,因而在此基础上培养公民对一切存在物的感激之心,毕竟非人类生命和非生命不仅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基础,而且缔造了人类诗意生活的审美意境。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抓住自然美景引发积极情感体验的契机,唤醒公民的生命自觉与环境保护意识。

(三)引导公民树立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如果说以往的文明模式是人类的独舞,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共舞。这意味着生态文明是一种人与自然界生命共同创造财富与共享发展成果的文明形态,与之相应的生态文明教育就要引导公民树立起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的价值理念。为此,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引导公民养成“大写的生命”观念,面向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共同福祉进行方案设计与制度安排。这种共生共荣的价值取向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工业文明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及其所衍生的边缘问题,生态文明教育还要使人们意识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不顾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会加剧贫困、污染、战争等全球性问题。因而生态文明教育还必须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即一种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的发展理念。以往的文明模式认识不到地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因而始终在寻求单向度的经济发展,却忽视了这种行为的生态后果;也缺失生态阈值的概念,不懂得地球有其承载与消化限度,一旦越过这一限度,整个地球生态将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为了生态文明的教育引导公民寻求一种适可而止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道,在此,生命福祉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有赖于多种因素的介导与调节。换言之,生态文明教育意在引导人们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公民文明人类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