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儒家生命达练理论的三个维度
2022-12-16高壮伟
高壮伟,李 良
(1.六盘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2.百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儒家生命观思想的众多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中生命达练思想作为其重要内容,从不同视角展开对生命的认识和关怀,是对生命由具体到宏观,由基础性层次到较高境界的过程。重点探讨个人对待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人思想豁达,能够形成较高的思想境界,能够正确的面对生死的问题,最后达到乐生安死,珍惜生命,实现人生价值。儒家的生命达练思想是通过修身,达到“内圣”的功夫,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地。
一、儒家生命达练的基础——“仁爱”思想
1.“仁爱”思想是儒家的核心观念
蔡元培认为:“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1](P58)仁爱思想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念,推己及人,仁爱为怀,是对个体人的关怀。从《管子》《荀子》“四书”等宋代以后的许多必读读物来看,传统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大体是以仁爱为中心展开的,以及由此所推演的“五常”“四维”等。
传统道德中的“五常”“四维”是我国思想家对优秀经典文化的概括与总结,开始于春秋时期,确立于汉代,是安定国家,稳定社会的最普遍、最重要的道德规范。“维是系物的大绳,四维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管仲及其后学——齐国稷下的学者们提出来的。”[2](P203)其主要内容是“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为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3](P102)“五常”“四维”的提出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由孔子提出相关的道德规范,到孔子的孙子的丰富,再到西汉的贾谊、董仲舒等对其不断的加入新的道德条目,使其日臻成熟,不断完善,这些思想理论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史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教化作用。在批判传统文化的封建糟粕时,我们也要吸收借鉴“五常”“四维”中的精华之处,其中仁、义、礼、智、信是我国思想家对我国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的总结,“仁者爱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其历史跨度时间长,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是每个人道德启蒙教育的开始,同时深入每个人的生活过程,对于维护家庭伦理关系、社会秩序,增强个人人文素养以及个人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2.“仁爱”的内在意蕴
孔子对“仁”的解释,正如老子对“道”的阐述一样,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需要自我领悟。通过不同方式的理解能够形成由一点而发散出去形成不同思想学说理论,这也是中国哲学阐释理论的方式。下文将通过对孔子及其弟子之间的对话来说明“仁”的多重意蕴。
中国仁爱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P120)这是孔子对仁的思想最为经典的表述。要达到仁的境界首先要爱人,孔子反对用人来殉葬,即便是用木偶其都表示出极大的厌恶之情,认为这是对人生命的伤害,没有尊重生命的价值。在孔子看来,人的爱是有差别的,这与墨子的“兼爱”思想有一定的区别。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4](P56)认为“仁”是人的本质,是人所以为人的内在之道。“仁”首先发源对父母、兄弟等之间的爱,即推己及人,不断推演出来,最后达到泛爱众。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思想,第一要义便是“爱人”,其“爱人”思想最后落脚点在于每个个体身上,有利于家庭和谐,民族融合,国家之间睦邻友好。此外,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就是要通过不断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践行仁义道德,最后达到仁道;礼是一种社会规范,具有广泛性,是处理社会事务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能够起到对社会人的行为规范调节的作用,是秩序建立不可缺少的要素。
孔子认为仁德是生命的境界,“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P89)仁者稳重如山,安于义理,要做到仁德就要厚德载物,讲求仁德厚爱万物,仁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用于构建人的生命关怀。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人为起点,不断向外推进以至于达到国家治理层面的仁德思想。“胡适之先生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说:‘仁就是理想的人道,尽人道即是仁。’尽人意而形成高尚人格也是仁。仁与人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仁即是外在的爱人也是内在的自我完善,自我人格的形成。尽人道也是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也是仁的一种。”[5](P123)仁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中,每个人向善向美、扶危济困、接济天下、走人间正道就是仁。
3.达到“仁爱”的修养方法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那么如何在思想上高度认同仁爱思想以及如何去践行呢?首先是理论的认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4](P130)如果我们没有在思想上认同仁德的意义,又如何去践行,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善呢?儒家的文化侧重于思想教化,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反思自我,达到高度上的认同,这便是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其次,要达到仁爱就必须勇于实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P140)不要做有违仁德的事,就会免于颠沛流离,免于灾祸。再次,仁更多的时候上升为泛爱的层面。认为泛爱就是仁的一种表现,生命个体对于生命的理解达到一定的程度,爱已经通过个体而上升为对群体、社会、国家和民族的爱,仁的思想内涵进一步扩大,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处处践行,需要突破原有的思想界线,去爱惜万物、去关怀别人、理解别人,学会用仁爱的思想去处理问题。现实生活中需要以这种精神促进个体的健康素质的养成,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二、儒家生命达练的提升——“忠恕”思想
1.“忠恕”的含义
在《论语·里仁》中,有这样一个关于忠恕的论述:“吾道一以贯之。”[4](P15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P168)曾子认为孔子思想中一贯的理论就是忠恕,可见忠恕在整个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这是曾子对孔子理论的自我理解,具有一定的个人判断意味。要研究清楚孔子对于忠恕的本意,我们还是要回到孔子的原话来做阐述。《卫灵公》中说:“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P201)孔子对恕的涵义做了具体说明,对我们今天理解忠恕思想具有很好的理论依据。现在学者对忠恕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其中还有较大的区别,一派是把忠恕当作一个概念来解释,另外一派是把忠恕分别论述。《中庸》说:“忠者,内尽于心,恕者,外不欺物。”[4](P207)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忠恕做了较为中肯的诠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此上把忠恕作为一个词来对待。朱熹认为没有忠就做不出恕来,忠有一个就足够了,但是人们可以根据忠做出许多的恕来,其内在意义具有相同性。而杨伯峻认为,忠恕可以当作“仁”的两个方面来理解,恕是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的涵义更倾向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者冯浩菲认为,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中,“恕”道主要指的是人要有一颗善心,不要危害别人,强调在个体要严于律己,提升自我素养,认为忠恕应当视为一词来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达到“忠恕”的基本路径
冯友兰认为“‘忠恕’是‘为仁之方’,并不是仁本身。”[6](P47)仁这种品质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忠恕之道”。但这还不是“仁”,这是“为人之方”,就是说,这是达到仁品质的方法,照着这个方法所达到的品质,才是“仁”。“忠恕”首先表示的内容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现实生活中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承认每个人的相对独立性和个体自由,不要把自己不愿意要的东西给别人,不要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这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原则,这样的原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运行。其次,忠恕作为仁的外延思想来阐述,这就要求在我们从事人际交流时,坚持仁者爱人的思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始终保持善念及和谐人际关系的理念,以仁德作为处理人我、群己关系的道德准则。最后,忠恕中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实现自己理想和满足自己需求时要帮助别人也完成自己的梦想,这便是一种大爱和责任意识。儒家把家、国、天下相结合,提高个体的担当意识,以造福百姓和国民。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7](P245)忠恕超越了其作为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规范,而成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在生活中推己及人,由内在需求向满足其他人的外在需求转化,这个阶段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仁,所谓“忠恕”乃“为仁之方。”
3.“忠恕”思想的当代价值
孔子在回答弟子提出有什么思想可以用在解决一切问题上的问题时,孔子答:“忠恕而已。”可以看出孔子对“忠恕”思想的推崇。朱熹《论语集注》说:“忠者,内尽于心,恕者,外不欺物”,对“忠恕”思想做了很好的解析。忠首先要忠于自己内心,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不违心,正直坦荡,光明磊落,公正无私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稳。显然忠更强调内在修为,更多指向自我的内心。在现实社会中忠是具有多种方向性的,在忠于自我的同时也要忠诚与自己交往的人,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这是忠其思想的外延扩大,这里具有了社会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也是人的高尚品格的表现。
“忠者,内尽于心。”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在自我生命价值实现过程中,忠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必备条件,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人修养的标志之一。我们需要忠来维护个人荣誉也需要忠来构建和谐社会。儒家的忠思想需要我们具有批判借鉴意识,这里的忠并不是忠于封建个人或是忠于金钱势力,而是在为人处事中不做有违内心的事,这样忠就具有了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构建。“恕者,外不欺物”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互佐证来说明恕的内在含义,外在方面不恃强凌弱,欺辱别人,内在方面又要求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让别人去做,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儒家生命达练的取向——“慎独”思想
1.“慎独”思想的阐释
“‘慎独’是儒家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个范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慎独’学说自形成以来,一直受到思想界的重视,成为儒家学说中受推崇的德性之一。”[8]《说文》中说:“慎,谨也。”慎就是谨慎。朱骏声认为“慎”是从“心”到“真”,而“良心”是最恰当的解释。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理解为“真诚”。在《尔雅·释诂》中释:“慎,诚也。”[9](P108)有的解释又认为独与特相近意。《广雅·释诂》云:“特,独也”,[10](P98)独字用于人的话主要指人的个性,慎独也就是指认真对待自己的内心个性,真诚无欺。在《大学》第六章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第一章说:“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1](P106)接着,对慎其所见思想的解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的意思是“君子慎其独”。东汉时,郑玄对《中庸》的“慎独”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12](P249)讲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要时刻谨慎有德,保持道德操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朱熹对“慎独”的解读与郑玄相似,此时慎独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指向没有外在约束的情况下个体的自我修养,从而延伸到社会道德领域,是道德品质较高的要求。
2.“慎独”思想的现实意义
“慎独”本指谨慎、慎重,到东汉时期“慎独”更多的指向个体在独居时仍然谨慎有德,保持与别人相处时一样的道德准则,显然对“慎独”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是个体人生修养的较高表现。这里的慎独扩展了慎独原有的内在性,向社会的道德原则转变,是一种内在要求与社会的外在要求相一致的转变,注重社会的外在评价,“这样一来,‘慎独’就会成为一种随时随地都伴随我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修身正心。培养‘慎独’能力,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可以锻炼和加强一个人在道德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得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13]“慎独”思想对于现今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在当前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互联网信息铺天盖地,话语权空前自由,价值观念多样化的时代里,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明辨是非,谨慎思考,这与儒家提倡的通过自我的内在修为而达到对社会有益的推动作用相符合。
3.“慎独”思想的现实路径
“慎独”需要通过“反求诸己”的思维方式来实现。中国哲学历来重视主体内化的思维方式,其核心是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框架内,思维主体面向自身,以自我完成、自我超越、自我实现为目的,进行内在的自我体验和反思,并以此为最大的幸福。”[14]人格塑造理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从“反求诸己”的角度去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一种内在自我反思和审视的方式。因此,生命价值的实现往往就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之间,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这也说明人需要在不断的与人交流和互动中交换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自己在社会活动中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而遵循这种规范的至高境界就表现为个人独处时的言行和思想,“慎独”是个人修养和品质的隐性表现,是检验一个人的必要标准。
“慎独”需要自我的行动。在传统熟人社会,除了自我的监督还有周围邻里和亲友的外在监督,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但随着人员流动性增强,传统道德教育的弱化,工具理性和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视,导致道德滑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代社会教育功能的不断弱化,致使人文素质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慎独”思想的实质,时时处处做到内在的不违背自己的内心,处事时始终保持自己的内在修为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在生活中不断践行“慎独”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完善自己的人生,成就自己的事业,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助于生命价值的实现,有利于人生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慎独”思想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