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文化的教育价值与课程开发路径

2022-12-16赵小茜

西部皮革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丝绸技艺幼儿园

赵小茜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丝绸文化是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集科技、艺术、文学等元素于一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和文化脉络,是民间艺术瑰宝。基于我国不断加强传统文化建设的大背景,推进传统丝绸文化与幼儿课程融合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丝绸文化课程能极大地丰富幼儿课程内容,通过该课程来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创造性以及促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另一方面,丝绸文化进课堂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丝绸文化不仅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至今日丝绸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其间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致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出来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和缂丝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1]。我国关于丝绸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 项,即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在已公示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扩展)中,关于丝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 项,其中传统技艺类有12项,如蜀锦、云锦、宋锦、缂丝等,传统美术类有11 项,如苏绣、湘绣、粤绣等[2]。其生产的趣味性,创作内容的生活性和极高的美学价值契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以丝绸文化为基础开发的幼儿园课程具有重要教育价值。

1 丝绸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丝绸文化是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表明,丝绸技艺与民俗活动的表现形式对幼儿有极大的吸引力,具备促进幼儿发展价值的条件[2]。丝绸文化的生产方式及内容属性都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1.1 丝绸技艺的独特生产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

丝绸生产技艺科学内涵丰富。从植桑、养蚕、剥茧、缫丝到工艺染织,制作丝绸需要繁杂的一道道工序和夜以继日的辛勤劳作。桑蚕作为丝绸生产的重要变态昆虫,一个生命周期时间长达五十多天。由蚕变茧,再到破茧成蝶,巨大的身体形态变化对幼儿极具吸引力,可以引起幼儿持续性的关注。在亲自养蚕的活动中,幼儿也能体验生命成长的神奇与不易,也是幼儿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丝绸织染技艺复杂多变,不同染料的叠加使其焕发出不同的色泽,观察感受印染产生的奇妙肌理效果,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与想象创造力。

1.2 丝绸文化精神内涵丰富,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

丝绸文化蕴含了丰富的创造精神。将朴实无华的蚕茧原料变成一匹精美的丝绸是华夏儿女在丝绸生产实践中创造性劳动的智慧与结晶。它更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且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从幼儿园开始接触这一极具独创性的文化,让幼儿从小开始熏染有利于幼儿的创造性培养。

丝绸不只是商业产品,也是精神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承的媒介。我国古代丝绸商人从戈壁沙漠到茫茫草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经商之路,他们把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倾注在丝绸上,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精神财富。丝绸也是一种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5000 年的文明成果。在古代中国到亚洲乃至整个欧亚大陆上,都有近万里长的丝绸商人的足迹,其继承反映出我国在国家间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宽容友善的心态。

丝绸文化蕴含了伟大的团结精神。精美的丝绸制作过程繁杂,需要工艺团队的团结协作。正是丝绸工艺团队的齐心协力,才能使精美的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亮眼名片。这种不畏艰难,精诚合作,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去自我中心发展,有利于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3 丝绸文化内容的丰富性有助于发展幼儿各项能力与品质

丝绸文化集文学、丝织技艺科技等多种学科形式。第一,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丝绸文化的养蚕环节,深受幼儿喜爱。全程参与养蚕的区角活动能让幼儿感受生命成长的不易,是幼儿接受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第二,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丝绸文化故事丰富,通过编演绘本故事,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使幼儿学会倾听和表达,丰富幼儿的语言系统。第三,在社会能力培养方面,丝绸文化印染技艺,纺车缫丝等技艺需要儿童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学习与人共处的能力。第四,在健康发展方面,丝织品的印染可以发展幼儿手指精细能力,以及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第五,在科学领域方面,印染技艺,剥茧抽丝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环节和技艺,能让幼儿在兴趣中点燃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第六,在艺术领域,四大名绣技艺精湛,从构图纹饰到色彩图案都极具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让幼儿从小接触这类丝绸制品,能提高幼儿的艺术美感和美学素养。

2 丝绸文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路径

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内容构建幼儿园丝绸文化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拓展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空间,有助于增强教师对丝绸文化内涵的理解。幼儿园可在对丝绸文化价值特征、表现形式及实践规律进行系统梳理的前提下,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学习规律及学习需要等因素,对丝绸文化进行不同维度、不同层面的课程化改造,以实现其对幼儿学习及发展的最大支持及促进作用。

2.1 精心筛选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丝绸文化资源

丝绸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有生产工具、丝绸制品等可移动的文物,还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工艺技术与习俗。丝绸文化包括具有丰富纹饰、工艺和色彩的丝绸产品,具有纪念价值的丝绸工具,丝绸文化平台等;丝绸产品装饰丰富,吉祥文字、植物花卉和奇禽动物相互穿插组合,风格多样;丝织品色彩绚丽,有“万紫千红”之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丝绸产品的技艺种类繁多,主要有织锦、刺绣和缂丝。我国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和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都具有技艺精湛、纹样考究的特点[3]。古今中外学者关于丝绸文化的论著,关于丝绸的影视作品、歌谣、曲艺更是数不胜数。上述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而丝绸文化产业园、丝绸文化博览园,以及与丝绸文化相关的桑园、蚕种室、蚕房等都可以成为普及桑蚕科学知识的好平台。

2.2 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创编幼儿园丝绸文化课程

幼儿学习以直观形象为主,注重亲身体验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幼儿是学习的中心,幼儿的发展就是课程的目标。只有切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课程才能焕发活力,拥有持久的生命力。首先,通过采桑养蚕的自然角活动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桑蚕文化,让他们对桑蚕产生兴趣;接着通过设置丝绸体育活动让幼儿在课堂中能锻炼肢体动作,促进感官发育,了解丝绸文化的中有关的桑叶的知识;再次,通过《马头娘娘的故事》《化茧成蝶》语言活动让幼儿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丝绸文化中丝绸这种物质的生产过程。最后再通过《我们来抽丝》《我们玩彩绸》两个活动来直观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在家长的协助下将蚕一生的成长让幼儿通过音乐游戏表现出来,以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从丝绸文化课程的设计,活动人员的安排,环境的营造三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了改编创新。课程设计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如在活动内容选择上,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出适合孩子参与的项目,如在活动中,让孩子了解到南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通过对丝绸服饰元素、建筑元素以及丝路风景元素的学习与体验,使他们感受到了传统的衣食住行所带来的丝路风情,从而激发其对丝绸文化的热爱之情: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也提高了他们对丝绸文化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活动人员配备方面,一些丝绸文化活动开展可采用混龄游戏形式,比如在角色游戏《南充风味小吃》活动中,请大班孩子以豌豆粉做川北凉粉、以面粉做锅盔凉粉、再以绸带及其他丝织品做小吃店布置,以此营造丝路特色式,请中班孩子做南充小吃菜单、角色扮演小厨师、服务员、接待小班“顾客”尝鲜。再次,结合当下的汉服热,可以让幼儿家长和幼儿身穿丝绸汉服,参加幼儿园的丝绸之路风情街角色扮演活动,切身感受丝绸织品的独特魅力。最后,在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时,选取天然的、原生态的和半成品材料进行投放到区角,如桑叶、蚕茧、纺车、缫丝工具、印染工具等,营造宽松舒适、独立自主的环境,尊重幼儿自主选择,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让他们在课下也可以充分参与丝绸文化课程活动,让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技能在游戏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2.3 优化环创,打造良好成长氛围。

神经生理学科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具有巨大学习潜力[4]。大脑的结构是因经验而引起的神经连接的增生和修删的结果,遵循用则废退的原则。良性的压力有助于大脑的健康发展。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重视良好的学习氛围作用。幼儿园应因地制宜,打造不仅要具有艺术性、开放性、教育性,还要充满探索性和实际操作性并且还要富有丝绸文化的环境,使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要会“说话”。老师首先可以在走廊墙壁悬挂或张贴丝绸文化中的各种祭祀蚕神活动图片、幼儿身穿汉服的照片,用丝带装饰园区以及在幼儿园各个角落张贴采桑缫丝的诗歌。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以采购四大名绣织品放置在丝绸文化展区,让幼儿能真实的感受丝织品的美,让幼儿能够充分感受到丝绸艺术文化的无限魅力,提升幼儿审美素养。

2.4 整合资源,家园共育

俗语有云“众人拾柴火焰高”。研究者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三者教育合力,三方充分协作不仅能挖掘更多的内涵丰富、优秀的丝绸本土文化资源,也能促进家园共育。首先在植桑养蚕活动中,在丝绸文化底蕴丰富的地区,农村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有丰富的养蚕缫丝经验。他们作为丝绸文化的传承人可以参加到幼儿园活动中来,一起来传承丝绸文化。此举不仅可以使课程实施更加顺利也能发挥隔代教育的优势。通过采桑养蚕的活动也可以让家长与幼儿一同成长,增强家园合作意识。幼儿园可以设置体育游戏《我们都是蚕宝宝》,通过这一课程让幼儿模仿蚕的爬行方式在赛道上进行比赛。这一趣味性强的亲子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肌肉,更能释放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传统祭祀节日如蚕神祭祀节日、蚕花节等开展家园亲子活动,如在开展“迎蚕神”祭祀活动时,幼儿园事先向家长发放主题调查问卷,并发送“一起迎蚕神”的调查问卷,幼儿与父母一起去祭祀活动现场感受古代桑蚕文化的魅力。最后幼儿园可以设计丝绸设计师类活动让幼儿戴着自己设计的绸制品和父母一起拍照。

2.5 幼儿园主导,建立丝绸文化资源库

为了提高丝绸文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丝绸文化课程资源的拓展丰富利用,有条件的区域可以建立丝绸文化课程资源库[5]。因此,幼儿园可以建立丝绸文化课程资源库。在丝绸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教师首先根据当地丝绸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进行有效分类,并将其设置为网络资源库。创建资源库有两个主要优势。一方面,它使该地区的所有教师能够共享资源,减轻教学负担;另一方面,它促进了网络范围内其他幼儿园和地区的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然而,为了有效地发挥作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库需要由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更新和维护,并以有效的方式使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丝绸文化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利用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要力争发挥家园,社区的教育合力,然后成立丝绸文化课程研发团队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精心筛选丝绸文化本土文化资源,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在课程实施环节,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自由、尊重、愉悦、平等的环境中,让幼儿有勇气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增强对中国传统丝绸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使各方面水平得到均衡适宜地发展。最终根据课程实施的情况建设丝绸文化资源库,使丝绸文化课程便于推广及循环使用,赋予课程动态活力。

猜你喜欢

丝绸技艺幼儿园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遥望“丝绸路”
爱“上”幼儿园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