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皮影戏现状与发展创新研究
2022-12-16周文辉
周文辉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引言
闽南地区的皮影戏最早是出现在福建的漳州市,在那个年代被称作纸影戏。历史上闽南皮影戏也经历了几经波折,盛衰起伏。根据史书记录,闽南皮影戏是在明代从广东省潮汕市传到福建的闽南地区,那时候在民间颇受欢迎。1912 年前后,皮影戏在闽南地区兴盛一时,到了1919 年辛亥革命之后,闽南皮影戏开始走向衰落。民国初期,闽南皮影戏班寥寥无几,约1930 年,这个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皮影戏剧种已经凋零。抗日战争时期,闽南皮影戏一度活跃,可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就被国民政府解散。新中国成立初期,闽南皮影戏在闽南地区仍有表演,“文化大革命”期间表演中断。到了1970 年左右,皮影戏在漳州,泉州这两座城市已经完全消失。而值得高兴的是,闽南皮影戏表演在厦门地区仍有留存,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1]。
1 关于闽南皮影戏生存现状
20 世纪70 年代,受多种因素影响,闽南皮影戏面临着消亡危机。在漳州、泉州的皮影戏陆续消失之际,厦门的皮影戏之所以能够保留到现在,全靠陈郑煊这位老艺人一直的努力和坚持。这是一位有担当的老艺人,在鲐背之年,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在期颐之年找到闽南皮影戏的传承人,因为老人不希望闽南皮影戏在自己的手上失传。保护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对传承闽南文化以及推动海峡两岸的民俗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在厦门市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老人在2007 年12 月实现了自己在100岁之前找到传承人的愿望,当时已经行动困难的陈郑煊在家中收下了庄晏红、叶艺芬、施立坚和游金凤四位徒弟,从此这四位徒弟肩负起闽南皮影戏的传承责任。
进入21 世纪,闽南皮影戏在不被世人关注的状态下自然的走向了衰亡,观众和演出市场受到冲击,直到2007 年9 月,闽南皮影戏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闽南皮影戏似乎又将迎来新的发展希望。然而,被列入保护名录的十多年来,闽南皮影戏的濒危状况并没有特别的乐观,关注的人群并不是很多,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从皮影戏传承人庄晏红老师(以下简称传承人)的交谈中得出。目前,闽南皮影戏的状况很不乐观,一直都是在用木偶戏演出挣来的钱来养皮影戏,前景堪忧。
传承人介绍,目前闽南皮影戏从业的人员仅有她本人和她的六个徒弟,平均年龄三四十岁,整体来说还算年轻。传承人的学生都是艺术学校毕业后就直接来到了她的传戏中心学习。这说明闽南皮影戏技艺传承的基础还尚在,学生的资质也不错。传承人讲起闽南皮影戏,说到现在更多的表演形式是带着自己的徒弟们走进学校,为当地学校的学生开一些公益课。在闽南地区,皮影戏相对来说是最可能消失的一项非遗。作为闽南皮影戏的传承人,在传承方面她感到特别的艰辛。尽管如此,她和她团队的学生们仍然秉承着对非遗的传承与热爱坚持去各个学校义务讲课和表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闽南皮影戏在厦门发光发热,让后人能够记住它。随着现在网络的发达,自媒体的咨询也越来越发达,使人们习惯于追求新、奇、酷、辣的表现形式,盲目的广告宣传和无良商家的营销让年轻人在社会中迷失自我[2]。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与艺术亲近,才能让被迷失了方向的人心找到情绪的出处。
2 闽南皮影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政府还是非遗传承的艺人对闽南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目前来看还是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2.1 艺人群体缩小,后继乏人
闽南皮影戏濒临消失,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改善,网络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年轻人的文化观念、信仰观念逐渐改变,一些传统的戏曲内容和演出的主题已经在很大一部分上脱离了年轻大众群体的生活,不符合当下年轻大众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在闽南的一些地区,每逢一些菩萨诞辰还会请皮影戏、木偶戏班子去表演,在台下更多的是一些老年人抱着年幼的小孩在观看演出,年轻人几乎没有,平时营利性演出也几乎没有。
皮影戏的市场缩小对艺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经济效益越来越差。闽南皮影戏传承人表示,为了能够定期进行皮影戏演出,自己曾花费近十万元买了皮影戏所需要的道具,主要有一些人物的头部、服装以及所需要用到的小物件,还有表演时需要用到的布景、陈设等一些所需的道具,甚至还特意花高薪请了其他地区的皮影戏老师来厦门给她们上课。但现在让她们感到很烦恼的是由于场地、光影效果等一些原因的限制,加上没皮影戏表演市场,同时皮影戏也无人问津,多年前购置的道具很多都已经老化,不能使用了。疫情期间,迫于生活的压力,艺人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却没有得到相对可观的报酬,必然就无法坚持下去了,所以有些传承的徒弟因为生活的压力只能放弃学艺改行做其他的工作。传承人表示,目前闽南皮影戏是有了传承人,但是只有她和她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传承人说学生们靠闽南皮影戏是不足以生存下去的,学生们都刚从学校毕业步入社会,能不能坚持下去一直做这一行还存在着不确定性。现阶段她主要是把一些简单的戏教给他们。
2.2 演出形式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闽南皮影戏传承队伍的调查,皮影戏的传承队伍对于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闽南皮影戏传承队伍只有一支,规模较小,传承人目前更多的是以公益项目来传承闽南皮影戏。调查闽南皮影戏剧目的现状得知,当前闽南皮影剧目大致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陈郑煊老艺人编写的一些传统剧目(这一类由于时间太为久远加上资金的原因已经很难复出)、根据当前的市场创新了一部分剧目以及根据艺人的爱好创作的剧目。同时,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以及满足观众的需求,庄晏红闽南皮影传承中心也有创作了新剧本以抗疫为题材的皮影戏和红色皮影戏展演以及地方特色剧本以惠安女为主题的剧本,但是美中不住的是闽南皮影戏在宣传的力度上还有所欠缺,自然也就容易失去市场。
2.3 政府的发展策略上存在问题
闽南皮影戏在2007 年9 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开始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投入,但是在非遗传承保护方面还不够广,不够精细。政府建立了闽南皮影戏文化中心馆,但是这些都是针对皮影戏有形物质的载体保护,是文化中心静态的保护,与皮影戏传承人没有太多必要的关联,这仅仅是对皮影戏这个物的保护而不是对皮影戏传承人的保护,对于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关键还是在保护“人”,只有传承的艺人在从业,闽南皮影戏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3]。传承人说:“关于闽南皮影香火犹存,希望犹在”。从她创建了皮影戏传习中心的那一刻起,她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闽南皮影戏不能在自己的手上消失。闽南皮影戏不管是老人,年轻人还是小孩都适宜,如果有机会可以进入各个学校,把闽南皮影文化展示给更多的人。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发行一些策略,开展一些关于闽南皮影戏走进各大校园,让有经验的皮影戏老师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一种了解非遗文化,亲近闽南皮影很好的方式。要把这一项非遗给延续下去,还是需要创新一些符合现在年轻人喜好的剧目紧跟时代的脚步,同时她也有在复原一些古老的剧目。传承人坦言,在创作创新新的皮影戏和对新人的培训都需要一定的支出,这对于她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 闽南皮影戏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的建议
3.1 实施保护的关键和主要力量应该是政府
闽南皮影戏是福建闽南地区一种带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戏剧,承载着闽南地区老一辈人的记忆,闽南皮影戏的传统剧目演的就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政府应该建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重新建立人们对闽南皮影戏的认同感,连续被打断的乡民记忆,被隔断的文化传统,我们要重新树立文化自信,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回归到大众的眼前,回归到大众的生活里。同时,闽南皮影戏依赖着特定的文化存在,所以政府在保护工作中不仅要保护物质的载体闽南皮影戏曲,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保护传承人,保护好传承人让传承人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扎根和延续,这是保护的关键。最后建议政府每年可以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以补贴闽南皮影戏的演出以及艺人的一些补贴,为了我能够保障艺人的生活,其实关键性的是对艺人的一种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实施方案,积极的倡导艺人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出新的戏曲。除此之外,对于皮影戏艺人也要给予一定的肯定、比如可以颁发一些证书的方式来激励艺人,激发其更大的喜好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能够帮助艺人们建立自信,从而使传承皮影的艺人能够更加积极的去传承和创新。
3.2 作为传承主体,艺人要创新发展
在当下这个多样化的的市场中,我们也应该对艺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艺人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能只依靠相关部门的帮助,在自主创新能力,市场的开发上也要努力的去挖掘。皮影戏在戏剧上的创新上可以更多的融合当代年轻人所喜好的戏曲,在人物造型设计上要以当代年轻人为受众群体,由于当今社会消费的主力军是90 后,相比70,80 后,90 后对“国潮”更有好感,这与中国品牌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来看,当今国潮的出现更多是表现出我们国家在进步,随着国家的崛起年轻一代的人也对本土文化也有了很大的认同感,同时也是这代人消费观念个性化的体现。现今的国潮崛起正当时,闽南皮影戏作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宝贵的价值在与它带有地方的特色的文化记忆,在尽可能在保存原有的基础上在加入创新的题材[4]。
在媒体的宣传上我们可以利用闽南皮影及皮影戏的宣传手段[5]。结合当代年轻人喜欢的软件如微博、微信、小红书、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我们还可以创建闽南皮影APP,把线下的闽南皮影文化转移线上,结合皮影动画片,宣传片等制作形式,讲好闽南皮影戏的故事,树立好闽南形象。我们还可以通过与街道办、院校、文化中心等的交流与展览,加强大家对闽南皮影戏的进一步了解。将闽南文化,深入到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
3.3 高校和其他科研机应该积极参与并给予支持
地方的高等院校以及艺术研究中心应该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开展对闽南皮影戏的的相关理论文化的研究,根据闽南皮影戏的一个历史脉络,传播的方式,皮影作品的特点,戏曲的在地特点,这些尚未特别明确的问题应该一条一条的去把它整理出来,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什么是闽南皮影戏,闽南皮影戏与其他皮影戏的区别,让后人能够更了解闽南皮影戏的历史,文化与价值。高校科研机构可以辅助传承人进行曲目的在创新,不仅厦门的高校,整个福建省的高校都责无旁贷,都应该积极的介入其中,发挥院校人才的优势,资源的优势,为闽南皮影戏传承人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最后能够让闽南皮影戏在现代的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定位,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
结语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包括闽南皮影戏在内的各种非遗文化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所难免,基于对闽南皮影戏现状的调查与访谈,了解到了闽南皮影戏作为福建省最为危险的非遗项目,很有可能面临失传风险,传承人也是感到了这项非遗传承的不易。基于当前的状况下对闽南皮影戏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出了创新建议:首先,提出了关于闽南皮影戏生存现状。其次,关于闽南皮影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艺人群体缩小,后继乏人;演出形式方面的问题;政府的发展策略上存在问题。最后,关于闽南皮影戏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的建议,分别从政府,艺人,高校来进行保护和创新,希望以上的措施能对闽南皮影戏行业具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