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教学策略
2022-12-15程惠濂
程惠濂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上升,国家对教育问题也更加重视,对学校的教育进行多了方面改革,以促进教育更高质量的发展。小学作为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因此也做出了新的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也在发生变化,由之前的教师讲课逐渐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的气氛也更加融洽,随着教师和学生直接交流的增加,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对话,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更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中的未知概念产生兴趣。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校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本文通过对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分析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师生之间的对话的重要作用及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核心概念
教育学界其实对对话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还没有比较统一的界定,但是通过对话教学所体现出的一些特征进行总结,靳玉乐教授对“对话教学”进行了初步界定:在课堂氛围愉快,师生之间平等互爱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知识的讨论和经验的分享,形成知识的吸收和教学创新的形式,以民主、信任和尊重促进师生关系的共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基本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让数学的教学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二)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特征
1.倾听交往
师生之间想要更好地进行对话交流,二者就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要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以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方向,认真倾听学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讲授式教学不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倾听则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交际方式,对话者之间交流之后产生的共通思维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倾听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思路,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和学生一起完成知识的建构。但是在进行对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双方身份的互换,学生不能一直是讲话者,教师也不能一直是倾听者,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表达之后,要和学生进行交流,这时就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话内容。
2.合作发展
对话教学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达到精神上的共同发展,更需要他们在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在交流中找到彼此之间存在的不足,这样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对知识点的总结,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感情和能力的提升。
3.开放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根据备课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单一模式的讲学,致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拓展思维。而对话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开放所有内容,学生和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追求统一的形式和内容,整个课堂的氛围是开放的。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程的开发和创造,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态自由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师、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有效统一。
二、教师如何实施数学对话教学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很多师生之间依然存在着形式化的交流模式,缺乏教学内容的交流,这使学生在很多时候不懂也不好意思向教师进行提问,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师生之间的对话单一,容易使教师在课堂上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不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课堂的自主学习氛围不浓,教师不能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
(一)对话中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
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进行师生对话的时候,彼此之间要真诚平等。师生对话的模式要求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不要将自己放在教学权威的地位向学生进行讲解,而是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遇到学习上不懂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通过辅导者的身份进行指导,让学生一直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才会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学习达到更好效果。师生之间只有平等地进行交流,才会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二)对话中注重语言的准确性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性,通过精确的语言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精准的课堂对话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教师能力的认可,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形成融洽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准确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能让教師把控课堂教学的节奏,更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对话中注重课堂氛围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加大,国家对小学课程做出许多改革,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新知识就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教师在和学生平等对话以及利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教学的前提下,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能自己进行实践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课堂的数学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表达出来。对学生的认知理解进行指导,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解展开讲解,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寻求解决的办法。
三、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师生对话
(一)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改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更加重视“教”的作用,一味地灌输知识,从而忽视学生自身能力以及接受知识的程度,这种不在乎教学过程的模式已经不在适合现代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模式局限了教师的发展,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作为知識的接受者,在课堂上是单独的个体,不同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学生共同探讨教材的内容。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教师需要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师生观,从过去课堂居高临下的主导者转变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共同研究探讨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学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的质量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能力的高低,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果就需要教师根据时代的要求改变教学观念,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查缺补漏,通过参与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提问和反馈的机会,教师在进行备课过程中,要设计相关的问题和反馈机制。同时教师也要重视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小学的教师面对的是认知和思维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行为对小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启发对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产生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自己成为更加合格的传授者和育人者,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将提问的机会留给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重视课堂的教学结果,往往会全面地把控课堂,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处于权威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学生和教师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学生在缺乏提问的学习环境中难以形成提问意识。而教师将课堂的提问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地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提问才会让自己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的内容,形成自己的认知。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胆怯、不敢提问的行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将话语权主动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让学生渐渐地产生自信,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敢于提问之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将教师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反馈方式分为“鼓励性表扬”和“过渡性语言”两大类。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教会学生课堂提问的方式。
(三)优化课堂环境
学好数学必须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小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还处于比较低下的时期,注意力不能集中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枯燥的学习更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疲惫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逐渐爱上数学。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更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的推进。教师还可以通过场景的设计进行教学,将数学的知识点融入具有生活元素和启发性的问题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同时,和学生共同探讨、平等交流,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因此,优化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发展。
四、创设独特数学活动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对话的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对话,不仅需要双方进行语言上的互动,还需要主体之间进行更多的眼神交流、情感的通融以及讨论话题的动态性。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他们容易受到身边稀奇事物的吸引,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尽量开展有趣的活动,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比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为他们提供锻炼思维能力的空间,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深化课堂对话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比较浅,往往不会和教师进行有深度的话题交流。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学时,就必须考虑到学生现阶段的整体认知水平和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对话的时候,不应局限在教材的范围内,而是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入更多具有生活化特点的话题,将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聊天的方式和学生对话。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探究答案,而不是给予简单的回答。教师要多使用多向性的对话,创造学生和教师之间更多的对话可能,促进班级中全部同学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把握生成性
靳玉乐教授曾在《对话教学》这本书中提到过,小学课堂的对话教学特征之一就是创造生成性。小学对话教学模式的开展其实就是通过将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合为一体,从而达成知识的创生。当然,预设的这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教师在利用这两个环节的时候还需要合理地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它们产生的效益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课堂教学中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适当的预设,教师除了拥有教学的综合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在课堂上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避免课堂出现无人应答的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的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话的形式和内涵也被给予了不同的理解,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和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中,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交流,这不仅能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更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是建立师生共同体的关键。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