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格局下辽宁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研究

2022-12-15赵红娟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东北亚辽宁

赵红娟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东北亚经济合作研究室 辽宁大连 116052)

辽宁是东北地区唯一临海又沿边的省份,是深度融入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核心枢纽,新发展格局下随着我国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建设逐步向东北亚延伸,辽宁迎来了与东北亚区域深入合作的新机遇[1]。

一、辽宁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现状

在贸易合作方面,日本和韩国是辽宁前两位贸易伙伴(见表1),2021年1—11月辽日贸易额为8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占辽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11.97%,RCEP是中日间首份自贸协定,协定生效后双方相互大幅降低关税,必将促进辽宁与日本在通信电子、装备制造、有机化工等多个领域之间贸易的增长[2]。韩国是辽宁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市场,2021年1—11月辽韩贸易额为5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占辽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7.35%,今年2月在韩国生效的RCEP协定在原有中韩FTA基础上相互增加了零关税产品范围,也必将促进辽韩间的贸易再攀新高峰。辽宁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虽然近几年有小幅下降,后疫情时代总体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2021年1—11月辽俄贸易额为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7%,辽宁主要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铁矿石、机电产品,对俄出口纺织品、农产品、机电产品。因朝鲜、蒙古国与辽宁贸易量小,因此本文不做主要分析。

表1 2016-2020年辽宁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从吸引外资情况来看,日本是对辽宁投资最多的国家,截至2020年底,日本累计到辽宁投资243.7亿美元,占全省吸引外资总额的10.5%,日本总共在辽设立了7826家外商投资企业,占辽宁现存外资企业总数的22%,松下、东芝、佳能、欧力士等跨国公司均在辽宁投资设厂。韩国也是辽宁主要的投资来源国,目前韩国已累计在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万家,但韩国对辽宁投资规模呈缩减趋势,2020年实际投资仅为3251万美元,下降58.42%。俄罗斯对辽宁投资不多,蒙古和朝鲜几乎没有对辽宁的投资。尽管辽宁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引资规模在缩减,但对外投资却显著增长,2020年辽宁共在境外设立89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主要流向在亚洲地区,在中国各省市与日本合作指数排名中,辽宁省位居第五,大连位居计划单列市之首。辽宁与俄罗斯全面深化科技创新领域合作,在5G、云服务、智慧出行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二、辽宁与东北亚区域开展经贸合作的优势

(一)政策支持精准,发挥自贸区优势。为加强与东北亚地区深度合作,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新突破,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辽宁沿海沿边区位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经济大循环,抓住RCEP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辽宁也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东北亚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意见》等文件,提高同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水平,统筹推进新发展格局下的东北全面振兴。

辽宁自贸试验区已有217家东北亚国家外资企业入驻,正积极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新高地。沈阳片区着力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运行出入境人员综合服务“单一窗口”、开通至韩国货运航线业务、设立日本制造业产品展示中心,通过建立东北亚创新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两个平台,积极开展与东北亚各国经贸交流;大连片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打造日韩商品集聚中心,推动跨境生鲜产业园、东芝机车动力电池等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营口片区深化区港联动,充分发挥海铁联运优势,强化与日韩俄对接合作,培育跨境商品集散中心,积极推动面向东北亚的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

(二)合作渠道广泛,交流平台多样。辽宁省政府充分利用辽宁—日本贸易洽谈会、中韩经贸文化交流会等平台,积极开展面向东北亚的招商引资。2021年精心组织了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大型经贸活动,加快推进东北亚经贸合作,9月举办的“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产业产品展,有230多家日本、韩国、俄罗斯等跨国企业和110多家重点采购商参加,进博会走进辽宁等活动也很受各界欢迎。同时韩国世界500强企业代表参加了中国(沈阳)韩国周活动,通过举办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韩航空产业、生命健康领域成果合作对接会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韩经贸交流合作。

(三)地缘亲近,交通便捷。辽宁地处东北亚腹地,是“一带一路”倡议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与我国两大海域黄海、渤海相邻,与日、韩、朝地理位置接近,与俄罗斯也比较接近,在海运和陆运方面具有面向东北亚各国进行经贸往来的运输优势。截止到2020年底,全省港口共拥有432个生产性泊位,2020全年共完成货物吞吐量8.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310.8万标准箱,现已形成港口的分层次发展格局。现有“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等多条综合运输大通道,可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与俄罗斯、蒙古国开展经贸合作,集装箱班轮航线达到180条,覆盖国内主要港口,畅达日韩、东南亚及中东、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2月,“东北陆海新通道”开通,该通道由锦州、阜新、朝阳市共同参与组建而成,不仅将蒙古国、俄罗斯、中东欧的陆路连接起来,还可以通过海运与日本、韩国连通,不仅将东北亚经济圈贯通起来,还能够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连接起来,国内也形成了新的大循环通道,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因此,作为面向东北亚的重要开放门户、国内其他地区与东北亚往来的桥梁,辽宁应继续深入与东北亚的经贸合作,最大限度地将特色优势发挥出来,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四)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显著互补性。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体系完整、产业基础好,钢铁、装备制造、冶金等行业拥有较高技术水平和丰富生产经验。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雄厚,58个小类产品居于全国前六位,自国家加大对振兴东北扶持以来,数控机床、大型船舶、铁路内燃机车、系列轴承等行业在国内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巨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总体来看,辽宁仍处于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而日韩两国制造业大多处在中高端,双方在制造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俄蒙朝三国虽然资源储存量丰富,但重工业发展水平不高,恰好与辽宁工业基础雄厚、需要大量资源消耗形成互补性。据有关数据统计,2020年辽宁省进出口总额6544亿元,其中出口2652.2亿元、进口3891.8亿元,其中对日本出口559.9亿元,对韩国出口237亿元,对俄罗斯出口62.4亿元,因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同比2019年均有所下降。因此,新发展格局下把握RECP协定生效给辽宁提供的新机会,拓展和深化与东北亚的经贸合作,不仅能够帮助辽宁化解过剩产能问题,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五国对辽宁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实现贸易合作与经济合作良性互动的新模式,加快形成东北亚区域经济大循环的局面。

三、辽宁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的问题

(一)合作规模有限,贸易伙伴差距大。辽宁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依赖于东北亚地区,但当前区域间经贸合作受限于贸易规模不大、贸易伙伴集中等因素。首先,贸易规模不大且呈下降趋势与辽宁持续深化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形势不相符。2018年辽宁与东北亚五国贸易总额为309.91亿美元,2019年跌落至271.91亿美元,同比下降12.26%(见表1),贸易总额占比由2017年的30.55%下降至25.81%。其中,2018年仅日本与辽宁贸易额有显著增长,其他四国均呈下降趋势,2019年只有朝鲜对辽贸易额有显著增长,其他四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日韩俄与辽宁的贸易额下降幅度均超过10个百分点[3]。其次,辽宁与东北亚的贸易主要集中于日韩市场,与两国贸易额占比由2017年的80.55%上升到2019年的83.89%,如有突发事件则加大了辽宁外贸企业承担的外部风险。虽然近年来辽宁与俄罗斯的合作日益密切,但是与黑龙江对俄贸易规模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2019年黑龙江对俄贸易占全国比重为16.6%,而辽宁仅为3.12%。

在相互投资方面,日韩是辽宁主要外资来源国,但引资规模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而辽宁对东北亚地区投资却在显著增长,因此在投资合作方面出现了明显不平衡现象。虽然俄罗斯在华投资的徐大堡核电二期项目已在葫芦岛开工,辽宁也在俄罗斯投资建设了莫斯科别列拉斯特物流中心、木材加工园区,辽俄相互投资规模仍然很小。

辽宁与朝鲜、蒙古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相互投资方面,合作都很少。

(二)港口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辽宁是我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随着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推进建设,在新发展格局下辽宁具备深度融入东北亚的优势条件,尽管辽宁六个港口签署了协同发展计划、成立了辽港集团,通过整合大连港与营口港,实现了辽宁港口深度融合,但仍面临当前辽宁港口货物吞吐量出现萎缩(见表2),货物吞吐量仍以大连、营口两港为主,六港之间的协同发展目标尚未充分实现,港口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表2 2019—2021年辽宁省各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

(三)合作地区分布不均衡。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规模、利用外商投资额,还是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座城市,其他城市占比很低。辽宁引进外商投资总额76.8%投向沈阳和大连两市,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城市的产业配套能力强,优惠政策也相对多,各国自然倾向对这两个城市投资,这就出现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差异的局面,2020年大连人均GDP为10.05万元,而朝阳仅为2.93万元。

(四)进出口商品附加值不高,出口竞争力有待提高。辽宁进口的商品以矿物原料、传统设备、精密仪器为主,2020年进口原油1134.1亿元、机电产品1045.4亿元、汽车零配件373.8亿元、高新技术产品370.1亿元,进口种类较为分散,结构层次较高。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产品及服装,2020年出口机电产品1333.5亿元,下降10.9%,出口高新技术产品477.2亿元,下降21.4%,出口商品附加值不高,结构层次呈现低端化,企业出口竞争力较弱。当前,辽宁引进、消化吸收日韩先进技术不足,中日韩经贸合作的巨大潜力有待深入挖掘,辽俄、辽蒙、辽朝资源贸易也有待深入开展,与东北亚地区开展互补性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辽宁出口竞争力、优化外贸结构。

(五)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当前,辽宁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相继展开,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力推东北亚经贸合作,不断扩大的“朋友圈”为辽宁全面全方位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审批环节多程序复杂,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二是在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外仍存在一些限制措施,未充分落实好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提高了交易成本和寻租成本,未能充分发挥辽宁产业比较优势。三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环境亟待完善,为推进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工作,但还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具体司法实施行为不规范,尚未建立纠纷解决机制,缺少健全统一的行政执法和司法裁判信息共享平台等问题,对辽宁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存在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与东北亚区域的经贸合作。

四、新发展格局下辽宁深度融入东北亚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扩大与东北亚各国的贸易规模。

1.继续深化与日韩的经贸合作。作为东亚区域最主要的三个经济体,中韩已签署FTA、中日韩均已加入RCEP框架协议,中国正在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与日韩两国携手推动FTA的早日达成。辽宁应充分利用毗邻日韩的地域优势,与日韩共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产业园区,充分利用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优势,搭建商品交易平台,继续扩大中低端机电产品、生活消费品、特色农产品等传统商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日用消费品、医疗养老护理等特色优质消费品进口[4]。同时,抓住中日韩数字经济合作的新机遇,依托沈阳、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推动与日韩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合作,大力引进日韩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实现经贸合作规模、质量双提升,优化辽宁产业结构,提升进出口贸易竞争力。

2.扩大对俄贸易规模。俄罗斯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非常支持,是辽宁传统的友好经贸合作伙伴,发展对俄贸易是辽宁对外开放工作重点之一。俄罗斯能源优势与辽宁装备制造产业优势是双方开展互补性贸易的基础,辽宁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战略有效对接合作,通过开通沈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中欧班列、举办辽俄经贸博览会、建立对俄跨境电商平台,在能源资源、制造业、海产养殖等领域继续开展深入合作的同时,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如在跨境电商、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合作,扩大双边贸易规模。

3.积极开拓蒙古和朝鲜市场。积极与蒙古“草原之路”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同蒙古开展基础设施和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加中蒙博览会、乌兰巴托国际商品展,利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扩大沈阳五爱、鞍山西柳、辽阳佟二堡对蒙古出口电子产品、生活消费品。增加资源类商品进口,成立农业示范种植基地,对从蒙古进口的肉类等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再出口,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

作为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具有沿边、沿江、沿海区位特色,应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加强对朝鲜市场的拓展,寻求更多利益交汇点,利用双方产品互补优势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已形成六大新型产业集群,其中居全省前列的有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因此应大力发展丹东特色优势产业,继续优化合作区内产业结构,形成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加工基地,加快推进丹东中朝国门湾互市贸易区建设,深化与朝鲜的经贸合作,探索边境贸易转型升级创新模式,扩大对朝贸易规模。

(二)加强与日韩俄技术合作,提升出口竞争力。辽宁在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要以引进高水平的项目、技术(设备)为基本原则,加强与日本、俄罗斯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推进跨境合作产业园建设,提升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产业等领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瞄准日韩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吸引产业链中高端企业投资辽宁。同时也要支持本地装备制造、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去”,为省内企业并购国外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鼓励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获取日韩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先进技术,打通对东北亚的出口市场,提升辽宁出口商品竞争力。

(三)实现交通互联互通,加快物流与港口合作。辽宁与东北亚各国地理位置邻近,实现交通互联互通既有利于整体改善辽宁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又有利于促进辽宁与东北亚开展深入合作交流。新发展格局下辽宁应充分利用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地缘优势,一方面,要加速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作用,利用辽宁港口整合的机会,提高港口运营的智能化水平,在六个港口城市协同发展政策的引导下,有序开展在集装箱码头运营、国际班轮航线开辟、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大连、营口两港对其余四个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改善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的现状,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辽满欧”“辽蒙欧”和“辽海欧”三个重要经济大通道建设,通过跨境铁路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及其他欧洲国家的联通,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与欧亚国家共建互联互通新格局[5]。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设立为辽宁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辽港集团可依此提升在东北亚地区的物流服务水平。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口岸铁路建设,包括中蒙俄经济走廊新通道盘锦港—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段和霍特—毕其格图段建设,加快开通丹东到平壤国际旅客列车。

(四)合作布局贸易、投资地区分布。因辽宁省内各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出现了合作地区分布过于集中的局面,要发挥各地区优势,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经贸合作。一是各地区要依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制定差异化的外贸政策和招商引资策略,形成互补协同的产业链,建立贸易竞争优势,深化与东北亚各国的合作。二是发挥大连的带头作用,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的对外开放,优化外资地区分布,吸引日韩俄以出口导向的外资投资辽宁。三是辽西北地区具有交通便利、工业基础扎实、资源丰富比较优势,应正确引导一些出口加工产业向这些地区,如朝阳、阜新、铁岭转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五)提升软实力,全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吸引更多的日韩俄企业来辽宁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是关键。首先,对于外商投资的高科技领域可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流程,在资源、平台、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措施,提高外资企业投资辽宁的积极性,加大对辽西北城市投资的优惠力度。其次,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理范围以外的准入限制,切实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最后,对标国际化标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要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构建高效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推进知识产权仲裁调解机构建设,全力打造一流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猜你喜欢

东北亚辽宁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国家标准委率团参加第十八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
澳门辽宁 携手同行
辽宁舰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扎实推进东北亚旅游胜地建设
东北亚丝绸之路发展历程考察
古代东北亚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
日本:第十二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