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中高层建筑工程中的运用研究
2022-12-15赵占飞张勇周
赵占飞,张勇周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1 引言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是世界范围内水泥产量最多的国家,水泥产量达2.36×109t,较第二名的印度高出近2×109t。巨大的水泥产量意味着我国建筑领域发展潜力巨大,也表明了混凝土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我国诸多学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展开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本文基于某项目案例,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优化方法进行总结,发现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涉及混凝土材料配制、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振捣施工、留缝施工等内容,掌握各项内容的技术要点并进行规范操作,可有效保障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满足工程项目建设建设需求。
2 项目概况
某高层住宅二期建筑工程的整体建筑面积共55 464.65 m2,涉及4个建筑单体,分别为1~4号楼,均为剪力墙结构。其中,1号楼单体建筑面积5 654 m2,2号楼单体建筑面积5 766 m2,3号楼单体建筑面积15 457 m2,4号楼单体建筑面积6 456 m2。除4个单体住宅楼外,该工程地下车库面积为22 131.65 m2。在该工程中,最高楼层为31层,建筑物最高为91.5 m。
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3.1 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优化要点与搅拌方式
施工中应用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不合理会导致不良后果,如使用泵送方式传输配合比不恰当的混凝土材料时,会因材料自身黏度存在不足而产生离析现象。一旦施工团队使用已出现离析问题的混凝土材料,会导致建筑结构产生裂缝及蜂窝[1]。因此,混凝土材料中各组成成分的配合比控制是混凝土配制中的关键。
一般来说,如果工程在建设期间选择在工厂完成混凝土拌和,在预拌混凝土前,应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混凝土强度要求为依据进行试验,以确定最恰当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为保障中高层建筑混凝土材料性能满足要求,在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前,应待混凝土试件完全凝结后,对其硬度等性能参数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满足使用需求后方可按此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材料的生产。
水泥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重要的原料,工作人员需要注重水泥材料的选择,如果水泥材料自身的水化热较高,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后产生裂缝。基于此,应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此外,还应注重水灰比的科学配置,通常为1∶2。本案例选取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为C30,其在配合比试验后,将混凝土中主要材料的配合比确定为石子1 252 kg、砂子512 kg、水泥461 kg、水175 kg,即2.72∶1.11∶1∶0.38。另外,在制造预拌混凝土材料过程中,各种组合成分的投放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具体如图1所示。将所有材料投放至搅拌机中,即可进行搅拌,一般情况下,搅拌时间应超过3 min。
图1 混凝土材料搅拌各材料投放顺序
在此案例中,采取泵送形式进行混凝土材料运输,同时,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团队应对坍落度进行控制。本案例项目各楼层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按表1中的数据进行控制。
表1 各个楼层的混凝土材料坍落度
未完全凝结的混凝土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是必不可少的装置。相关主体除秉持科学、严格的理念进行模板施工设计外,还应注重后续拆除模板环节。如果模板拆除复杂或拆除方法不当,混凝土结构将受到损坏。另外,在模板安装期间,为避免裂缝产生,需采取有效措施使模板安装牢固和紧密,防止混凝土从模板中溢出。
总体而言,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将设计方案作为重要基准。如在进行混凝土模板制作和安装时,应以模板制作标准为基础,同时与中高层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建造要求有机结合,做好模板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模板装置真正发挥效能。
3.3 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施工在混凝土施工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应用高水平的钢筋施工技术,才能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从而有效保证项目整体质量。在钢筋施工环节,建设团队应注重以下施工要点:
1)相关主体应全方位掌握施工期间所需钢筋材料的数量、质量及类型。在应用钢筋材料前,应对其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存在质量问题的钢筋材料混入工程之中。
2)在钢筋施工期间,钢筋材料需彼此搭接,因此,钢筋搭接点位的施工同样是重点。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始终注重相关标准的落实,及时消除与设计标准不相符的问题。在进行多根钢筋连接时,可使用焊接技术,注重焊缝和焊点的控制,以避免焊接不牢情况的发生。
3.4 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施工期间,非工作人员应注重检查并确认建筑结构中预埋构件的有关参数,以此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的硬度、混凝土浇筑体积及浇筑位置的合理性[2]。在浇筑前,建设团队应做好混凝土浇筑位置的清理工作,将其中存在的石块、砂砾等杂物彻底清除。进行清洁工作时,应确保浇筑位置的下层基础保持干燥状态,切忌存留水分,影响施工质量。
在本案例中,施工团队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选取分层浇筑法,具体如图2所示。在浇筑过程中,浇筑厚度以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中的标准和要求为准,在使用分层浇筑法时浇筑顺序由低至高。
图2 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
中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结构不同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要求也不同。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证技术应用科学、准确、到位。例如,基础结构浇筑施工过程中,外墙、楼板浇筑面积较大,需要以分层或分段浇筑形式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且施工过程中应遵循先外墙、再内墙、后楼板顺序进行施工。本案例外墙混凝土浇筑选用分层浇筑法,分别采用30 mm、50 mm的混凝土振捣器进行操作。浇筑前,为减少蜂窝问题,先对底部进行填充处理,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振捣器移动间距,通常控制在12 cm(30 mm混凝土振捣器)或18 cm内(50 mm混凝土振捣器),靠近侧模时,振捣器应与侧模保持5~10 cm的间距。
墙下条形基础是房屋建筑基础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房屋建筑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本案例荷载较大,为满足建筑工程的建设需求,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施工期间设计运用条形混凝土基础,同时合理配置纵横向钢筋。施工过程中,要求垫层厚度>70 mm,受力钢筋间距控制在100~200 mm,保护层厚度>40 mm,如未设置垫层,需要增加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70 mm。台阶浇筑应保证一次性浇筑成功,以免基础浇筑施工过程中发生混凝土裂隙问题,降低台阶混凝土浇筑质量。剪力墙浇筑时本案例以流水线方式作业,为保证浇筑质量达标,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浇筑厚度,同时做好压实、缝隙处理等工作。
3.5 混凝土振捣技术要点
当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为提升混凝土密实度,施工团队还应注重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在混凝土成型后,需由专业人员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施工过程,确保混凝土无气泡。本案例混凝土振捣施工主要采用人工振捣与机械振捣相结合的形式,根据施工要求,选取相应的振捣机械完成振捣施工,从而实现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化。同时,为确保振捣施工水平,在运行振捣机械时,其运用区间应小于振捣区域半径的1/2。
3.6 留缝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施工团队应注重结构裂缝的预防,一旦产生裂缝,建筑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将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施工时需确保混凝土材料浇筑的连续性[3]。由于中高层建筑结构复杂程度较高,无法实现大面积连续浇筑作业,为保证每一部分浇筑工作的质量,施工人员需在建筑恰当位置进行留缝处理,以防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留缝技术的应用效果与建设团队经验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施工缝的精准定位和预留,能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而言,混凝土剪切力相对较低的位置更适宜进行施工缝预留,如图3所示。
图3 留缝位置示意图
3.7 温度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温度是影响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利用同等材料进行混凝土搅拌,温度越高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越小,要获得同等坍落度,需要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适当增加用水量。又如,低温环境下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表面的水受温度影响可能转变为冰,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了混凝土体积,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影响,而冰受热融化后,又会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因此,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本案例针对温度控制问题,要求夏季尽可能避免高温天气施工;当温度超过25℃时启动混凝土养护方案;冬季施工做好保温工作,通过火炉加热、蒸汽加热等方式方法降低低温影响;当温度低于-10℃时,根据工项目实际情况适当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
4 结论
在中高层建筑中,楼层越高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求越高,因此,建筑施工团队必须注重各施工环节施工要点的把控,不断探寻更先进的施工技术。
1)建筑企业应进一步分析与探讨国内其他中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明确质量控制要点。
2)建筑企业需严格检查并监督中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每项技术环节,及时修正与完善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内容,以此提升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