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从觉醒走向发展
2022-12-15
如今,距离“二战”后兴起的非洲独立运动已逾半个世纪,这片已经觉醒的大陆在发展上仍面临着艰巨挑战。如何激活非洲的现代化与工业化,将是21世纪的非洲与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中国之所以要特别关注非洲的发展,既与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有关,也与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及和平崛起有关。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被西方全面制裁的遭遇,让人们看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体系的霸权实质。我们必须正视有朝一日美国利用这一国际体系全面遏制中国的可能性,并开始思考如何团结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构建共同发展、平等互惠的新国际体系。
在主流传媒和舆论中,非洲多呈现为贫穷、落后、混乱的形象。然而,刘海方在《被忽视的自强大陆》中提醒人们注意,近年来非洲在应对多重危机时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往往为外人所忽视、无视乃至歪曲。在适应气候变化、抗击新冠疫情、解决粮食危机、回应俄乌冲突的过程中,非洲各国一直以来过度依赖与原宗主国之间的纵向关系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大陆内部各国之间平等协作的横向关系和整个大陆的内循环正在日益增强。非洲的能动性值得尊重,非洲的未来值得期待。
在《想象的兄弟,还是现实的伙伴?》中,李小云、张传红指出,在西方围堵背景下,非洲在中国与西方的博弈以及构建新国际体系的尝试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两位作者也提醒我们,那种认为中非曾是“革命兄弟”的历史叙事有一定的想象成分。我们不能不加思索地沿袭这种思维来处理未来的中非关系,以避免透支这一重要且稀缺的战略资源。今天,经济发展依然是非洲的核心关切。因此,中国如何以现实的伙伴的身份,充分利用自身发展资源的组合优势,打造中非合作的不可替代性领域,是强化未来中非合作关系的关键。唐晓阳的《激活非洲工业化:“一带一路”能带来什么》一文认为,非洲工业化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各类要素难以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而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借助工业园建设、与工业投资相联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注重非洲本地市场的工业投资,为非洲提供了工业化所需的支撑条件,帮助非洲国家整合了部分经济要素,并带动了非洲相关产业链乃至产业集群的发展。但非洲工业化目前仍面临着与当地政治社会结构和生态互相牵制的困境。未来中国仍应在中非工业合作中加强与非洲的交流,帮助非洲形成有利于工业化的良性循环。
在内部因素之外,中非合作还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外部挑战。在《瞄准中国:大国竞争时代的美国对非战略》中,张宏明指出:遏制中国已成为美国两党和朝野共识,美国对中国的围堵是全球性的,而非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梳理近年来美国的对非工作,张宏明发现美国在非洲重点关注的是战略地位重要、地缘政治影响大、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或具有特定价值的“关键国家”。这些国家同时也是中国在非洲重点经营和投入巨大的国家。这表明,美国对非战略的针对性越来越强,且其施策重点并没有放在提升美非关系及促进非洲发展上,而更多是基于大国竞争的冷战思维。
非洲从觉醒走向发展与中国推动构建新国际体系这两大议程,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和共同利益。因为新国际体系之“新”,正在于它应当且必须给予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充分、自主的发展机会。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后,如何帮助非洲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困境,应当成为中国更重要的思考方向和外交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