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溥仪被赶出皇宫后,还有多少财产

2022-12-14北辰

领导文萃 2022年23期
关键词:内务府溥仪皇室

北辰

在很多人印象中,古代君王在皇城中坐拥财产无数,“天子”的吃穿用度自然都是顶格配置。可如果曾经的君王出了皇宫,他的吃穿用度该从何而来?

1924年,逊帝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1945年,溥仪在沈阳机场候机欲逃往日本时,被苏联红军空降逮捕。在这二十一年中,出了宫的溥仪先从北京移居天津,又从天津跑去东北,虽然一路辗转、经历复杂,但生活水准却相当高。

这个被赶出皇宫的末代皇帝究竟有多少钱?这些钱又都是从何而来的呢?

溥仪的财产,是否是在出宫那天从紫禁城带出来的?

让我们回到1924年11月5日,立冬前夕。那天,冯玉祥的手下鹿钟麟带着军警,来到了宣统帝溥仪的家门口。

早上九点,日光照进紫禁城的宫墙不久,18岁的溥仪像往常一样坐在储秀宫内,和婉容吃着水果、聊着天。突然,内务府的几个大臣慌乱地跑进屋,手里拿着一件公文,上气不接下气地说:“皇上,皇上,冯玉祥派了军队来了!还有李鸿藻的后人李石曾,说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叫,叫签字……”

田黄三链章溥仪出紫禁城将它偷偷藏在棉衣里

这时,溥仪耳边又响起了内务府大臣的声音:“他们说限三小时内全部搬出去!”后来交涉的结果是,允许延迟到下午三点,必须出宫。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内务府的大臣再次来到溥仪面前,脸色比之前更差:“鹿钟麟催啦,再限二十分钟,不然的话,景山上就要开炮啦……”

这还能咋整?只能尽快出宫了。溥仪最终答应了鹿钟麟的要求,坐上国民军备好的汽车,离开了紫禁城。也就是说,溥仪出宫那天,实际上没有什么时间去充分准备要带走的东西,基本上是“净身出宫”。那么,他后来那些奢侈的花销是靠什么支撑的呢?

“监守自盗”与皇家私产

“净身出宫”只是形式上的。其实,溥仪的财产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对宫中物件的变卖,二是来自皇家固有的私产。

溥仪还在“小朝廷”欢乐度日的时候,就已经在悄悄积累财产了。讽刺的是,早已风雨飘摇的朝廷在即将消逝的前夕,被“自家人”盗抢一空。用溥仪自己的话说,“凡是一切有机会偷的人,是无一不偷,而且尽可放胆地偷”。

另一些主要财产,来自溥仪爱新觉罗祖辈的“福泽”。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向清政府致送了有关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这个《清室优待条件》规定:“大皇帝辞位之后,月月所用四百万元,由共和国专款拨用。”《条件》还规定“大皇帝辞位之后,其皇族原有之私产,由共和国特别保护”,即溥仪仍可拥有皇族的既有私产。

一个关键问题是,何为“私产”?《条件》中并未明确规定,所以清室就按他们自己的理解,将宫中收藏的历代文物、银两及绸缎、桌椅等一切物品均视为“私产”。临时政府答应吗?由于财政困难,政府不能按时支付约定的钱给清室,所以出于理亏,他们只能被迫承认。

那么,除了宫内物品,清皇室还有没有其他私产?当然有。首先是从国库顺手拿来的钱。从财政构成来看,皇室官方的说法是由内务府所管的皇家“内库”与由户部所管的国库是截然分开的,即“皇粮”与“国税”井水不犯河水。但实际上,“内库”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部库拨款,从1830年起,每年部库要向“内库”划拨90万两“经费”,有时还要担负内务府临时的“借拨”。

其次,基于皇室土地而经营的皇庄、高额的盐税、各种关税、贡品、罚缴的钱财、内务府自己的商业活动(如变卖人参、开设当铺和钱庄)等也都是皇室收入的来源。

不过,根据溥仪自己的记录,当时他享有的皇产主要有大面积的皇室土地。清军入关后,不断“跑马圈地”,将大量土地划为皇室土地。到了溥仪手里,仅直隶的皇产(不算八旗的)就约有12万饷(1饷约10亩)。

后来,冯玉祥修改了优待条件,在之前承诺保护清室私产的基础上,加上了“公产”归民国政府所有。可是,连清皇室自己都分不清的公产和私产,民国政府怎么分辨呢?这次有了明确:“公产者如宫城、建筑物及历代至宝,其他各种即属私产。”可见,这条修改后的条例对溥仪财产的影响其实不大,他私有的皇家土地不算公产,宫中剩下的那些“至宝”在他急匆匆出宫时也没捎在身上。

为了处理那些土地的租赁与出售,当时民国政府和清皇室专门设置了一个“私产管理处”,两家坐地分赃,每卖一块就分一笔钱。土地基数大,这项收入自然也不少。

知道了溥仪财产的大致来源,不妨再看看他这些财产大概是个什么数目。

在宫中偷盗成风的时候,发生了一场至今都原因未明的大火,烧掉了很多皇室历代积攒的私财。即便已经被偷出去了很多、倒卖了不少,内务府还是从灰烬里找出了一大堆熔化了的金片。一称,足足有一万七千多两,粗略一换算,价值过亿。

从这里便可管窥皇室私财的实力。溥仪从宫里运出去的那些珍品,价值应当比这些金片要多。

再看溥仪居于天津时的开支。由于他在多地设立了办事处,如“留京办事处”“陵庙承办事务处”“驻辽宁办事处”等,他需要为这些办事处支付月费、薪俸、饭食。其中,仅北京和东西陵几处,就有每月1万5千多元的开支。

而溥仪的生活支出,林林总总每月共1万多元。这2万多元的月支出,只是溥仪開支中的很小一部分,大头主要花在收买军阀和其他势力上。此类开支,仅是一笔,就能超过北京和天津两地办事处每月开支的几倍。

溥仪来到天津后,确实是一刻也没消停,锲而不舍地拉拢各方力量,时刻准备“复辟”。这些被他拉拢、居住在天津的军阀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寓公”。他们是什么经济实力呢?据一个不完全统计,作为寓公的71名军阀官僚所拥有的财产高达6.31亿元,超过当时北京政府全年财政收入。其中,资产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10人,张作霖就是个中之一。溥仪当然也与张作霖有交集,还用大量的古玩和现款笼络张作霖的部下。

根据这些开支与“寓公”们的财产,我们便可对溥仪的财产总数做出大概的猜测了。不过他忙活了大半天,也没啥结果,钱是一大笔一大笔地花,事情是一件接一件地黄。

由于花销巨大,溥仪后来将存于天津英租界戈登路的那些珍贵字画,也拿出一些或送人或卖了。后来,他一路北上,到长春投奔日军,做了伪“满洲国”的“皇帝”,那些从宫里运出来的、被他卖剩下的文物便被存放在伪皇宫东院图书馆楼的楼下东间。

从天津到长春,再从长春到沈阳,又从沈阳到苏联,溥仪手里的珍宝是一路走、一路丢。

1959年12月,溥仪回到了北京。又过了2个月,他走进了故宫。他看到故宫中重新陈列的文物,发现经过多段历史浩劫,残存下来的寥寥无几。一张古画映入了他的眼帘——那正是他曾经和溥杰盗运出宫的《清明上河图》。而站在这幅画前的溥仪,是一个北京市民,也是植物园的一名劳动者。

经过这数十年风雨,溥仪脚下的土地,已是“换了人间”的中华大地,再无取之不尽的私财,也再无高高在上的“万岁爷”。

(摘自《各界》)

猜你喜欢

内务府溥仪皇室
了却君王身边事:大清内务府
当代皇室
毕竟一双小儿女 小朝廷时期的溥仪与婉容、文绣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于闐皇室與敦煌涅槃寺
于闐皇室與敦煌涅槃寺
夕为“皇室宫廷饮” 今入寻常百姓家
你所不知道的末代皇帝溥仪
《绍英日记》中的溥仪大婚
清季户部筹拨内务府经费制度的形成与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