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以“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

2022-12-14路红波郑玉艳贾金辉马胜宾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水产品水产育人

路红波,郑玉艳,贾金辉,马胜宾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课程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高职院校也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是进一步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基础性工程、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加强了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出现了较多问题。例如,部分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高,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往往较少考虑到有意识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1]。还有部分高职教师虽然能够挖掘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却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没有科学系统地进行课程规划和设计。因此,需要深度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映射点”与专业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并且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达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的[2]。本文以“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为例,探索如何有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构课程内容,突出思政育人目标

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自改革开放才开始兴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跻身为世界水产大国,水产品加工生产量位列世界第一[3]。因此,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一线从业人员。“水产品加工技术”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要基于水产品生产工作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内容,具体包括水产加工原料、水产冷冻制品、水产干制品、水产腌熏制品、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海藻制品六个模块的生产内容。同时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突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挖掘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

从课程发展史、水产原料、各类水产品加工、水产食品添加剂等课程内容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科学合理地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挖掘的主要思政元素见表1。

表1 “水产品加工技术”思政元素开发与育人目标设计

(一)融入名人故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分析“水产冷冻食品加工工艺”时,引入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的创业故事。陈泽民50岁开始创业,始终坚守在生产一线,创业初期吃住在企业,极具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发扬工匠精神,坚持不懈研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融入陈泽民的创业故事,引导学生学习新时代企业家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二)分析案例事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介绍“水产腌制方法”时,分析网上“谣盐——亚铁氰化钾”风波事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水产腌制是传统的加工方式,常用食盐作为腌制剂,应正确认识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明确规定:每1 kg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最大使用量是10 mg。食盐放置时容易结成硬块,而亚铁氰化钾作为抗结剂,加入食盐中可以长期保持粉状,每公斤添加量限定为10 mg,远不足以对健康造成影响。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三)讲解工艺技术,传递保护海洋动物理念

在讲解“鱼翅加工技术”时,向学生传递保护海洋动物理念。教师要指出鱼翅虽被视为一种山珍海味,但实际上鱼翅的营养和鸡蛋相当,人类的错误认知导致鲨鱼的数量急剧减少。在教学中要特别指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不得在公务接待中提供鱼翅等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通过“鱼翅加工技术”学习,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形成积极保护水生动物、保护海洋环境人人有责的价值观。此外,水产品原料的特点之一就是渔获量不稳定,而渔获量不稳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渔获物的过度捕捞造成的,通过列举过度捕捞造成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危害,指出保护我国海洋渔业资源是从业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四)分享文化故事,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教师在讲授“鱼糜制品——鱼丸加工技术”时,向学生分享中国食品文化故事,弘扬中国饮食文化。鱼丸加工历史悠久,根据《稗史》的记载,秦始皇好吃鱼,每餐必要有鱼,但又不能有刺,引出一段鱼丸的来历故事。通过分享文化故事,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水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体会与思考

(一)多途径提升教师思政素养,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培养出大批思想先进、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教师。一是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促进广大教师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切入点,提升其育人能力。二是定期举办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的责任心。同时,广大高职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职责,摒弃陈旧思想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塑造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完成立德树人任务[4]。

(二)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找准切入点和契合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既要考虑专业课内在知识与理论的属性,又要考虑时代与现实的需要,在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在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时,应处理好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忌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感染和引领学生,达到“如春在花、如盐化水”之成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5]。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通过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育人效果。如挖掘与课程相关时事热点事件中的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课程内容中,使教学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前,在线上课程平台上发布水产品加工新技术的视频或加工案例供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水产品加工方案并讨论分析方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鼓励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宣传水产食品安全知识或者参加志愿者实践活动,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鉴别劣质水产食品的能力。

(四)完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为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施,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任课教师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思政教育效果是重要的评价指标。考核结果对教师的评先评优、职称评审、年度绩效考核等均有着重大影响,会激起教师对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视,促使“课程思政”建设成为教师主动学习的动力源泉,进而保障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此外,通过组织多种课程思政赛事,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根据教师具体表现运用不同的激励措施,提升其课程思政育人的积极性。

四、结语

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和育人质量,要有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依托,要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科学合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巧妙开展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严格的职业操守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等优秀职业素养。持续深化课程思政育人改革,必将推进“大思政”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格局形成,推进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水产品水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加油!水产人!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