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技能大赛与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融合培育研究

2022-12-14丁竹青张国平李昊舒范兴凯

科技风 2022年34期
关键词:齐鲁职业技能工匠

丁竹青 张国平 李昊舒 范兴凯

1.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00;2.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00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2年,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工匠精神予以明确,这是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制造强国、技能型社会的亟须。社会、企业需要“工匠精神”,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要和产业需求侧相匹配,提高供给能力要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在培养和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搭建高效能平台。

1 “工匠精神”背景下,高职技能大赛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用工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结晶,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正逐步提高[1]。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面向行业、岗位职教理念为指导,依据国家教学标准、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注重基本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体现产业发展所需的新设备、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考核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突出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引导。因此职业技能大赛的各个层面的目标和倡导的理念正是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赛项的设置正是新技术的直接应用,对于全国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具有催生作用。

高职技能大赛的理念和精神是理想的,但在现实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又存在一定问题[2-8]。

1.1 职业技能大赛重个别性轻普遍性

由于参赛名额有限,为了竞赛成绩,只允许校内小部分学生参加比赛,而且参赛设备一般有限,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也只针对小部分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也只是与其中一个赛项相关。由于技能大赛竞争异常激烈,参赛学生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全力准备,势必影响参赛学生对于其他技能的习得。而对于不能参赛的大部分学生而言,无法在技能大赛设备上得到全面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得不到巩固提高。

1.2 职业技能大赛重学生培训轻教师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形式一般是以师带生,生生合作,这就要求指导教师除了具有基本的知识素养外,还要了解企业中专业岗位相关知识,了解一定的职业规范。但高职院校很多教师一直在校内工作,对于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了解脱节。培训学生的过程中,未能给学生建设性的建议。

1.3 职业技能大赛重成绩轻教育

一般高职院校参加技能大赛的目的往往是相同的,即取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在学生培训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上,从而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正常学习时间与技能培训都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技能大赛的结果,往往忽略学生正常的成长过程、学生身心的承受能力,以牺牲学生正常学习时间、第二课堂拓展时间、企业实习为代价,使学生处于“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状态,也是当今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严重问题。

2 技能大赛与“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融合培育的内涵

基于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通过举办或参加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技能大赛中不断感悟“大国工匠”“齐鲁工匠”的精神,在促进学生技能提升的同时可以有效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工程的快速发展[9-10]。技能大赛与培育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技能大赛与培育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关系

3 技能大赛与“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融合培育策略

3.1 组织技能大赛宣讲讲座,引领工匠精神价值观形成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乃至价值观,学生正确认识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融合培育的内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将会推动学生的长远发展,利于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学校在新学期开始,积极组织技能大赛宣讲讲座,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讲座内容。对新入学的学生,解释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对学校已参加的大赛项目进行总结,并对国赛、省赛中获奖的师生、校友利用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邀请基于技能大赛获奖而认定成功的齐鲁工匠到校宣讲,弘扬工匠精神。

3.2 结合技能大赛,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推动工匠精神落地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促进技能教学课程改革。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体现着行业对一线技术技能人员的最新要求,也体现着行业发展在经济转型期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只有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对相关赛项进行深入分析,对专业学和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以技能大赛为切入点,将课程标准与大赛标准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大赛考核内容相结合、课程教学方法与大赛训练方法相结合、课程考核评价与大赛竞赛方式相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大赛教练团队建设相结合、实训基地建设与大赛环境相结合、综合实训项目与大赛项目相结合、职业素养养成与大赛考评体系相结合,对教学任务、课程体系做出清晰规定和全面规划,系统推进“教、学、训、赛”四位一体全面融合、协同发展,形成“教、学、训、赛”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协调推进知识、技能、素养全面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

3.3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保障工匠精神传承

学校教师的内在精神和技能水平决定着学生的内在精神和技能水平。教师只有全面地认识到技能大赛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作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如何在技能大赛中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不只是专门的技能大赛指导教师的工作,而是全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教育理念。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选派教师到相关大中型企业一线学习锻炼,研讨如何将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中;优化专业师资结构,改革教师评聘制度和考核办法,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聘请大国工匠导师、齐鲁工匠导师和产业教授,组建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组成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教师团队,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共同完成对课程的建设和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

3.4 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优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渗透

增强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依据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与企业技术专家、技能能手交流,邀请企业专家组全方位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以技能大赛为载体,以培育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为目标,引进行业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先进设备和前沿技术,紧贴实际岗位要求,符合就业需求,同时为职业技能大赛提供服务及为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提供平台。通过实训基地的全方位建设,打造实习实训与技能大赛融合发展平台,保证日常技能教学开展和竞赛活动培训,缩短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距离,营造每个学生享受技能大赛建设成果,人人参与竞赛,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技能大赛,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开展深层次合作,积极探索实践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组建校企一体化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

3.5 搭建技能大赛工作室,建立“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蓄水池”

为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专业课开设与就业岗位能力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以企业命名的技能大赛工作室。工作室由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学院不同专业指导教师和技能大赛优秀学生共同组成,工作室有其正规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主要职责是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和岗位需求,制订比赛计划,组织技能大赛。每个工作室可以在每学期不同的时间组织一次比赛,同时设置针对不同专业的赛项,比赛内容结合企业标准与课程内容,体现行业对一线技术人员的要求,体现行业发展在经济转型期对人才的要求。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能够影响人的成长。通过技能大赛工作室,可以保证竞赛意识的连续性,保证参赛机会的平等性,竞赛的机制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及参加比赛的积极性。通过参加比赛,及时了解当前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利于工匠精神的内化。在技能大赛工作室的大环境下,时刻融入工匠精神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工匠精神熏陶、培养,让学生在学校里即可直接感受大国工匠、齐鲁工匠的榜样力量。同时,技能大赛工作室不仅可以宣传企业文化、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又可以在大赛中选拔、训练、培养优秀技能人才。

图2 技能大赛与“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融合培育路径

结语

技能大赛与德技双优“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育相结合是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育人机制的必然要求。依托技能大赛推进“课程革命”“课堂革命”,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对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真正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建设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者大军。

猜你喜欢

齐鲁职业技能工匠
齐鲁声音
90后大工匠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工匠风采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工匠神形
齐鲁声音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