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上WTO告美国,中国的理由具穿透性

2022-12-14章玉贵夏淑芳

环球时报 2022-12-14
关键词:保护主义世贸组织争端

章玉贵 夏淑芳

中国商务部12日宣布,当天已将美国对中国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诉诸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中方的起诉理由不仅正当而且极具穿透性,即美国不断泛化国家安全禅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阻碍芯片等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破坏国际经贸秩序,违反国际经贸规则,违背基本经济规律,损害全球和平发展利益,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有外媒称,这标志着世贸组织内围绕这个诉讼的争端解决机制进入第一阶段,美国有60天时间进行磋商,但预计中美围绕芯片出口管制的争端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在世贸组织范围内得出结论。

但之后美国是否尊重裁决并执行还是一个问题。美国向来要求其他成家尤其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遵守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立即变成另外一套标准。面对世贸组织专家组日前作出的美国加征钢铝关税违反世贸规则、同时驳回美国援引世贸组织安全例外条款进行抗辩的裁决,美国不仅“强烈”反对,声称无意取消第232条款的关税,还趁机指责世贸组织专家组的报告“进一步凸显世贸组织改革的必要性”。显然,“国家安全”再度成为美国践踏世贸规则的挡箭牌。

不少人都知道,世贸组织的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是78年前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三大支柱之一,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很大程度上标志着美国当时正式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经济金融与贸易体系的最主要担保人。尽管在二战结束后很快与苏联陷入冷战状态,并通过“巴黎统筹委员会”(正式名称为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随后还在20世纪末及21世纪初出现过一定的反全球化或保守主义倾向,但至少在2017年之前,美国大体上还是重视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的。美国在相当长时间里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力量,它也因此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形成较为有序的产业与贸易分工秩序,双赢或多赢格局特色较为鲜明。

但自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国内 激进反华势力以所谓“301调查”为 起点,随后启动一连串超常规的极限 施压手段,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 子锁定中国特定科技企业和行为个体 进行遏压打击,直至单方面挑动与中国 规模日益扩大的经贸摩擦,试图迫使中 国在核心关键利益上作出重大让步,借 机割断中国与美西方的技术乃至产业 联系。但几年下来的事实证明,美国挥 舞关税大棒以及其他保护主义措施甚 至霸凌不仅无助于解决美国所谓的“国 家安全”问题,也没能激烈改变中美贸 易的整体格局,反而加重了美国民众 的经亦负担并推高自己国内通胀。

更离谱的是,美国曾经一手牵头缔造世贸组织的非歧视、贸易自由化、透明度、互惠以及公平、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概言之就是促进“自由贸易与投资便利的反保护主义原则,但现在美国在争端失败后却拒绝认定世贸组织裁决的权威性,反而要求改革自己当年牵头设计的世贸组织架构与相关原则,双标和霸权主义逻辑暴露无遗。

至于美国祭出《芯片与科学法案》对美国本土芯片产业提供巨额补贴和税收优惠,并对《出口管理条例》(EAR)进行实质性修订以限制中国购买与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做法,既违反世贸组织的公开、透明与非歧视原则,特.别是其中的“护栏条款”涉嫌违反世贸组织关于最惠国待遇以及国民待遇的要求,也不符合美国强调的维护全球芯片业供应链韧性的政策逻辑。这本质上是通过制造全球化时代的“技术民族主义”,消除现实或潜在的系统性竞争对手对于美国的所谓“威胁”,确保美国始终保持对主要竞争者的代际优势。

但保护主义向来就是国际分工合作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世贸组织自成立以来在维护多边主义、促进公平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护世贸组织反保护主义的传统与权威性,促进各国商品、资本与人员的自由流动,不仅是节约交易成本的关键之举,也是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完整与韧性的不可替代路径。▲(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教授,讲师)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世贸组织争端
No.12 世贸组织:今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速减缓
在世贸组织舞台奏响华彩乐章
奥孔乔-伊韦阿拉:世贸组织的“新舵手”
从中美贸易争端看WTO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
中国正式向世贸组织提交《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