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精品为引领,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
——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回顾与展望

2022-12-14周蔚华何小凡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出版物选题图书

□文│周蔚华 何小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具体提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任务要求。[1]主题出版作为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就一些重大理论、重大活动、重大题材和重大事件等主题而进行的策划出版活动,理应发挥主导性和引领性作用。

站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的主题出版活动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与总结,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好主题出版功能,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12年到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申报数量从1240种增长到2240种,[2]几乎翻了一番。除了选题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之外,主题出版物范围有了扩展,内容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出版物引领主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一直以来都是主题出版的核心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集中体现,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出版物的策划与出版也是这一时期主题出版贯穿始终的中心工作和首要任务。据笔者对“读秀”数据库统计,2013年到2022年7月,我国共出版习近平总书记著作390余种(含多语种版本),其中既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014—2022年共出版四卷)、《习近平论强军兴军》(2017—2022年共出版三卷)、《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2021年)、《习近平书信选集 第一卷》 (2022年)、《习近平外交演讲集》(2022年)等重要著作,也有《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2013年)、《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2015年)、《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2020年)、《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摘编》(2021年)等论述摘编类著作及各种重要讲话单行本,很多出版物发行量达千万,并陆续发行了几十种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版本,影响力辐射海内外。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党全国不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读本等相关出版物也是主题出版的重点之一,并逐渐呈现出系列化、系统化的趋势,持续发挥着引领作用。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先后于2014年、2016年推出两版,印数均在千万册以上;《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2019年)、《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2021年)、《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2022年)等学习读本相继推出,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必读书目;“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出版物每年针对一项重大热点问题进行集中阐释和解读,已成为知名主题出版品牌;系统记述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工作经历的“习近平地方足迹丛书”,《习近平讲故事》《习近平讲党史故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等通俗读物陆续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反响。初步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献著作、权威读本、理论专著、大众读物、学生教材、数字产品等较为完善的出版物体系。[3]

2.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及其研究成果不断出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代表人物著作的出版始终是第一位的出版任务,[4]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及其研究性著作、中共一些重要领导人著作的出版也有一些新的成果。笔者根据全国新闻出版业历年情况数据统计,2012年—2020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类的图书品种数从594种上升到了740种,总印数从1596万册(张)上升到了1907万册(张),高于图书平均增长率。其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列宁选集》(第3版修订版)、《列宁全集》(第2版 增订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论述摘编》(党员干部读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著作特辑”、“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 等著作的出版都在社会上尤其是学界产生较大影响。一大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版工程启动并产生巨大影响,如《马藏》(第一部1-8卷)、《马克思主义大辞典》《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100卷)等,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深入学习和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一批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出版物也集中涌现,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丛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概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丛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书系”等。

党和国家领导人著作也是主题出版的重要内容。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201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2015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在这些时间点上各出版单位先后推出《毛泽东年谱(1949—1976)》《邓小平传(1904—1974)》《邓小平文集(1949—1974)》《胡耀邦文选》等主题出版物,为广大党员群众学习研究老一辈革命家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胡锦涛文选》(全三卷)、《陈云年谱(修订本)》《任弼时书信选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果。

3.重大理论、事件、活动相关主题出版物借势发力

主题出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时间节点进行集中性的策划和出版,形成宣传合力,因此,有些主题出版物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提出的政策主张、举办的重要会议,以及一些重大节庆、纪念日活动的主题宣传也是主题出版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等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就主题出版的工作重点作出安排部署,谋划重点选题方向,对重大历史节点的出版规划也越来越细致(见表1)。

表1 2013—2022年围绕重大历史节点的主题出版重点选题方向

在政策的精准引导和出版界的积极响应下,一大批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切中时代脉搏的主题出版物推向市场。如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人民出版社的“圆梦中国丛书”之《美丽中国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梦:昨天·今天·明天》、学习出版社《中国梦,我的梦》、新华出版社《读懂中国梦》、浙江人民出版社《中国道路与中国梦想》等精品出版物,从各个角度对“中国梦”展开解读。再如2020年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重大时代主题,出版界分别推出了《习近平扶贫故事》《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档案实录》《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贫困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防治重大疫病的历史与经验》《一场对中国制度的大考》《抗疫英雄谱》等一系列记录时代声音、回应现实关切的主题出版力作,集中体现了主题出版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特殊使命。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建党相关选题更是占到了全部重点选题的40%以上,成为2021年主题出版最浓墨重彩的一笔。[5]

4.文学、文化、科技、少儿等多种类型主题出版物百花齐放

随着对主题出版认识的深入,主题出版的选题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严肃的政治题材,逐步扩展到各个出版领域。通过对2012—2021年十年间899种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图书大致的内容分类统计发现(见图1),理论研究、党史国史、纪实报告和政策读本四大类主题出版物累计占比达到62%,但仍有38%的主题内容分布在四大类别之外,这些出版物的内容覆盖了文学、文化、科技、少儿等多个细分领域及专业出版市场。

在细分领域,有以塑造典型人物、讲述感人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主题,如《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自传》《张桂梅和她的孩子们》《科学与忠诚:钱学森的人生答卷》等均入选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花儿与歌声》《北上》《云中记》《海边春秋》等作品凭借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获得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有以传播中华文化、推广国学教育为中心的文化主题,如登上各大畅销书榜、掀起“国学热”的《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与人生》《家教与门风》等;有以展现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制造为中心的科技主题,如以宏大视角、澎湃语言讲述中国火箭军前世今生的《大国重器》,聚焦中国船舶工业发展历史的《大国起航——中国船舶工业战略大转折纪实》,记录中国高铁取得的巨大成就并走向世界的《中国高铁巨龙飞腾》等等。

主题出版还不断深耕少儿领域,少儿主题出版正逐渐成为一股新的潮流,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上升态势,[6]如《雪山上的达娃》《童心战“疫”·大眼睛暖心绘本》、“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等专门针对青少年推出的主题图书,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还入选了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此外,带有行业特色选题的开发也使得主题出版的类型更加丰富,如建党百年之际,中国画报出版社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图志》,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从专业视角出发推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新美术运动》,中国统计出版社创造性地挖掘统计工作中的主题资源推出了《人间奇迹:中国脱贫攻坚成就报告》,从不同方面拓展了主题出版的内容版图,实现了主题的特色化延伸。[7]

二、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主题出版在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学术研究等方面深耕细作、久久为功,取得了长足进步。

1.政策引导:系统化部署常态化推动

主题出版作为我国出版业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板块,政策引导对主题出版活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加强对主题出版的系统化部署,并逐渐形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机制。2012年2月10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报送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通知》,并于当年5月23日再次下发《关于做好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公布了100种重点出版物选题,这也是“主题出版”第一次出现在政府文件的标题中;2013年和2014年,管理部门又相继下发《关于制订和报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重点选题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活动的通知》,分别对当年的主题出版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并遴选出重点选题;自2015年起,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发出通知,就本年度主题出版工作提出要求,明确选题重点,并评选公布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对入选出版物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见表2)。

表2 2012—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申报及立项数量 (单位:种)

从近十年数据来看,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申报及立项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并分别在2020年与2021年达到一个峰值,大力度、常态化的政策引导成为主题出版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除了选题策划环节之外,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还体现在基金资助、奖项评审、效益考核、主题展示阅读推广等各个方面。

在基金资助上,国家出版基金单独设立“主题出版项目”,在一般评审中也更多地向主题出版倾斜,例如2020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共分为九大类,其中属于主题出版项目的有四大类,在总资助项目633项中占了125项,占总资助项目近20%;[8]在奖项评审方面,以出版界三大奖项之一“五个一工程”奖为例,在近三届54种获奖图书中绝大多数都为主题图书,并有14种同时也是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在效益考核上,2019年开始实施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将“入选中央宣传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作为关键指标,提高了主题出版在出版单位业务板块中的权重;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已经连续9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推广活动的持续开展也在不断助力主题图书走进大众书单。可以说,管理部门的政策引导已经构成了一条顶层设计的完整链条,对主题出版以及一般出版领域起到了风向标和指南针的作用。[9]

2.市场运作: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主题出版物的需求

自2014年起,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每年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开始对主题出版给予特别关注,并对每年表现突出的主题图书的发行情况进行总结(见表3)。

表3 2014—2020年印数超百万册的主题图书(部分)

除了顶层设计的有力推动,面向市场也是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出版单位把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市场经营模式上展开积极有效的探索,综合运用社群、场景、互动、直播等手段,创新主题图书的营销模式。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共产党宣言》诞生170 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历史时间节点都推出了别出心裁的“主题展”,借助书店的实景体验和读者社群推介主题出版物;建党百年之际专门成立“红色主题图书发行工作”小组的新华传媒公司,通过多渠道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图书的发行工作,在半年的时间里联系走访单位 5600 多家,累计发行码洋超过1.2亿元。东方网与头部带货主播联合开展的“追梦者2——永远跟党走”红色文创直播专场,1天就售出近万册定价158元的红色全景立体书《走进树德里》,充分体现了直播电商对主题出版发行的强大推动作用。

除了营销行动以外,打造品牌效应、延伸产业价值链等深度市场运作策略也成为拉动主题出版增长的着力点。许多出版集团和地方出版社都开始培育和打造自己的主题出版品牌,利用品牌效应为出版社增值添色。例如,中国出版集团通过开辟主题图书榜单、在各大书展集中展示优秀主题出版物、主办“主题出版高端论坛”等多种形式,尝试构筑起“中版主题出版”的特色品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本地文艺、教育、音乐等领域的多家专业出版社,联合打造了“党的诞生地”的主题出版品牌,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主题出版矩阵,推出了一系列精品图书,影响力辐射全国。在整合主题资源、拓展业务版图方面,上海人民出版社还以重点主题图书IP为中心推出一系列相关文创产品以增强沉浸感、扩大影响力、增加盈收渠道,如与科大讯飞合作,打造“AI+VR智慧党建虚拟展馆”项目,把新兴的视觉技术和《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等党史教育图书结合;与以湖南卫视等域外媒体合作,推出主旋律电影《血战湘江》和纪录片《中国》的同名主题图书。通过上述一系列精心的市场运作,出版单位不仅扩大了主题图书市场,还将产业链扩展到了文创、会展、影视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拓展了主题出版的覆盖面,为实现双效增长提供了更多途径与发展空间。

3.学术研究:数量与质量跨越式提升,理论与实务同步推进

伴随着主题出版的市场热度,各界也都加大了对主题出版的关注和研究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业界、政界围绕“主题出版”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交流活动,相关论坛在数量、规模、质量上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2015年8月,在上海书展期间举办的首届“主题出版高端论坛”,2018年8月在上海举办的“长三角主题出版论坛”,2019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首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等,为交流主题出版实践经验、促进主题出版理论研究、推动主题出版实现两个效益相结合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主题出版相关的文章数量在过去十年间也呈大幅增长趋势,逐步成为出版研究的热点和亮点。在这些文章中,虽然探讨业界实践的实务型研究占据大多数,但也有许多学者着力于基础史论研究,从主题出版的历史缘起、概念界定、时代特征、突出特点、社会功能、运作机制、典型经验、案例分析等角度对主题出版活动展开深入探讨,研究成果丰硕。

在主题出版的起源与界定上,虽然不同学者仍抱有不同的看法,但更大程度的共识正在形成。通过对目前可考证的文献资料回顾来看,“主题出版”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产物,这一概念的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在我国政府管理部门指导出版工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人们对其内涵和外延、特点和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很多研究讨论都结合了主题出版的时代特性,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出版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务研究方面,研究者通过对主题出版中各个环节的工作经验和运作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一系列多元化、特色化的主题出版实践深入开展,相关实务研究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研究面向更加细致全面,开始探讨不同主题、不同出版单位做好主题出版的方法和路径,[10]这些实务层面的经验总结或探讨为正确把握主题出版规律、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的主要特点

通过对重点主题出版物和主题出版活动的梳理,我们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呈现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管理层高度重视、出版主体积极参与。随着“主题出版”被正式纳入管理者层面的话语体系,党和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将其作为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发布《通知》划定选题重点、给予业务指导、遴选重点选题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在顶层设计的大力引导下,各类出版单位也主动作为,将主题出版作为重点领域,成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如主题出版中心、主题出版策划编辑部等。通过对2012—2021年899种入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图书)的出版社统计可以发现,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覆盖的出版机构多达270家,一些出版单位虽然没有入围,但主题出版仍是其重要业务板块,可以说全国大多数出版单位都介入了这一重要出版领域。

二是中央出版单位发挥主力军作用,地方出版机构各具特色。地方出版之间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呈现不平衡性。中央级出版社相较于地方出版社,在主题出版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和资源优势,而各地方出版社也在充分立足本地资源,回应时代需求,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出版物,如安徽教育出版社《大别山上:一个革命老区的壮丽新生》、浙江摄影出版社《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宁夏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诗在远方:“闽宁经验”纪事》等等。从2012—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图书)所属出版机构的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在899种主题出版重点图书中,北京地区(含在京中央出版机构)有527种重点选题,占比达58.62%;第二方阵为上海、湖北、江苏、广东等,入选重点项目均在20种以上;西部各省份除四川外,入选数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些地方的主题资源,将是未来主题出版的富矿。

三是选题跨度由点到面,极大扩展了主题出版的内容主题和空间。就早期的主题出版活动而言,相关出版工作类似于“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随着党和国家对主题出版工作的日益重视以及主题市场的火热,业界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激励下开展了积极创新和多元实践,使得主题出版逐渐突破了在时效节点和内容范围上的限制,从过去以重大节庆、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为主,扩展到各个领域对主旋律的弘扬以及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11]主题出版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拓展。反映在主题出版市场层面,大众化、分众化的通俗读物和垂直化、细分化的专业读物越来越多,主题的多元化拓展与特色化延伸已经成为显著趋势。[12]

四是表现形式多维拓展,融合出版成效初显。作为内容呈现的重要载体,出版物的体裁和形态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和接受情况。十年来,管理部门对主题出版工作的《通知》中多次就丰富出版物的表达形式提出意见要求,如2012年、2013年强调“要有理论研究著作,也要有通俗读物”,2014年的“接地气,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2015年提出“形式多样,体裁丰富”,2021年还围绕“谁来写”“怎么写”“如何呈现”等作出了明确指导。在此背景下,主题出版的题材上从过去主要是纪念性、叙述性、论证性的文体,转向各种文体并行,比如报告文学、小说、诗歌等,[13]近年来还出现了儿童漫画、3D立体书、剧本杀等新兴主题出版形式。此外,主题出版领域的融合出版趋势也在不断加强,很多主题图书都开发了对应的电子书、有声书、短视频、电影,甚至“AI+VR虚拟展馆”等配套数字内容,重点选题中也出现了全媒体图书等融合出版项目,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五是打破“无法依靠市场”的刻板印象,市场驱动力作用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越来越多优秀主题出版物的涌现,主题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打造优质内容、推动双效增长的重要发力点。对主题出版“无法依靠市场”的刻板印象逐渐被打破。根据《新闻出版产业报告》,2017—2020年每年印数超百万册的一般图书中,主题图书的占比始终保持在2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接近40%,展现了主题图书的主流影响力。开卷公司发布的主题出版市场报告(见图2)也显示,近年来主题图书的品种、码洋、销量占整体市场中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并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主题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最具增长潜能的业务板块之一。

六是读者反馈积极,主题出版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扩大。为进一步了解主题出版图书在大众市场中的反馈情况,本文爬取了2012—2021年重点主题出版图书的豆瓣评分与读者短评。结果发现,151种有评分数据的重点主题出版图书评分均值为8.03,整体评价积极;从评论内容来看,本文搜集了264种有短评数据的重点主题出版图书的2300余条短评,并梳理了排名前100的高频词,出现最多的词汇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等,表明主题出版图书将受众的认识引导到了以国家为中心的各个维度上,实现了主题出版价值引导的基本功能,而“故事”“生活”“小说”等高频词表明了内容多元化的主题通俗读物格外受到读者的欢迎。此外,“喜欢”“不错”“真实”等评价也直观反映了读者对部分主题出版图书内容的认可。

七是走出去步伐加快,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主题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14]党的十八大以来,《通知》多次将主题出版“走出去”作为年度选题重点提出,主题出版借助“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平台支持,在“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近年来,除了全球发行量破千万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等重点主题图书的强势出海,外文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也都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全球市场的主题出版选题,中国外文局还以整体品牌形象参加了2021年和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示了近年来主题图书对外出版和全球宣介的丰厚成果。

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年,也是主题出版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发展的十年。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对主题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是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题出版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了部署。《通知》指出:“习近平同志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15]主题出版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前沿板块,首先要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导向,切实抓紧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首要政治任务,[16]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四个“全面把握”的要求去进行主题出版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即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全面把握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出版界要切实加强理论研究阐释,积极主动进行对外宣介,充分运用出版工作系统性、深刻性等传统优势,加上融合出版表现形式的生动性、多样性、互动性等,增强主题出版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努力营造奋进新征程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二是把稳基调、把好导向,以高质量主题出版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17]这一成绩的取得,主题出版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必须持续发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提出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5项具体任务。[18]主题出版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就具体工作来说,应把稳基调、把好导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和理解,高度重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研究成果的选题策划出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出版物的选题策划和出版,高度重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内容的选题策划和出版,高度重视有利于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人们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内容的选题策划和出版,高度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外向型选题策划和出版,推动中国出版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是以精品为引领,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主题出版的生命力,是出版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性力量。要以精品出版物为引领,做强做亮做活主题出版。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出版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引导,优化重点主题出版物的遴选机制,提高出版基金资助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确保重点主题出版物的出版质量与高标准的投入成本相匹配,完善主题出版物社会效益的市场反馈体系。二是在内容生产上,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强化精品意识,发挥出版机构主体性作用,进一步优化内容供给,强化受众意识和效果导向,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选题创新,推出一批视角新颖、内容扎实、情感真实的大众化、分众化读物,把少儿、科技等垂直领域的主题出版做精做细,加强对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三是在发行营销上,要利用网络直播等新的营销模式,运用畅销书运作思维,扩大销售渠道,最大化利用重要节点、知名作者的推动作用,在线上渠道和新媒体营销方面加强拓展力度。四是在品牌战略上,构筑差异化优势,实现资源的联动开发,随着主题出版市场的不断扩大,碎片式、零散化的布局将不能适应未来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加强统筹规划,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构筑品牌影响力是重要课题。此外,主题出版与时代主题息息相关,相关资源的开发价值远不止于图书、音像电子等领域,应向产业上下游及相关文化产业的方向拓展,实现主题资源的联动开发与产业价值链的延伸。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是主题出版发展历程中又一重大节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主题出版要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定位,坚持价值引领和守正创新的发展路径,坚持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功能发挥,[19]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出版物选题图书
图书推荐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2018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目录
班里有个图书角
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名单
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系列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