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及预防措施
2022-12-14王升星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文│王升星(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作为一种多病原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该病常呈急性发病,致死率不高,但传染速度快,易大群发病,严重影响山羊的生产性能。笔者基于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某羊场发生的一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疫情,提出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为养殖户临床防治该病提供有益指导。
一、流行特点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以急性传染为特点,主要侵害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绵羊、水牛和黄牛等也能感染;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山羊均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幼龄山羊最易得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该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羊和带菌羊,一般是由已感染的山羊或传染物质传入羊群,引起其他健康山羊感染;也可通过接触感染,蝇类能机械传递该病,患畜的鼻涕、奶、眼泪和尿等污染物、分泌物均能散播该病。羊舍空气污浊、氨气浓度过高、养殖环境中灰尘多及羊群饲养拥挤等均可能促进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传播。
该病多发生在蚊蝇较多的炎热季节,通常在5~10月的夏秋季节,以放牧期发病率最高,其发病率可达40%~100%,进入舍饲期亦有发病,多呈地方性流行。
二、常见症状
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潜伏期通常为2~7天,大部分山羊起初是单眼发病,继而双眼发病,病初患羊经常流泪、畏光,眼睑肿痛,呈结膜炎症状,有脓性浆液性分泌物从眼角流出,结膜潮红伴有出血点。倘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发展,炎症波及至角膜,导致角膜毛细血管充血,并出现灰白色斑点,部分病羊角膜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翳、角膜瘢痕,导致患病羊采食受到影响。
该病可侵害山羊全眼球组织,出现眼前房积脓,眼内压升高,以致角膜破裂,严重时造成晶状体脱落,导致患病羊永久性失明。部分山羊发病后角膜混浊,中央白点严重时角膜变厚,眼球上似覆盖白壳,此时病羊失明。经镜检可见结膜固有层纤维组织充血显著,水肿明显,纤维组织似海绵,较为疏松,上皮坏死,发生不同程度的脱落。角膜变化无明显不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没有血管反应。
发病山羊全身症状通常不显著,眼球化脓的患畜精神颓废,被毛粗乱,食欲下降,体温稍高,行动不稳或离群呆立;该病病程短则一周,长者可达一个半月,通常为15~20天,且大多数患畜可以自愈,部分病例往往因发病后期角膜白斑导致失明,无法采食,营养供给不足,体重急剧下降,严重者导致死亡。
三、诊断
该病的流行特点及角膜结膜炎特征性症状可作为诊断标准,但该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有的病原菌不仅能导致山羊出现角膜结膜炎,还可能引起其他临床症状,因此,必要时还需通过荧光抗体技术或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进行确诊。
四、临床病例
路下乡山羊养殖场中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时有发生,该病作为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畜常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出现角膜混浊,呈乳白色,重症病例失明,严重危害山羊的健康,影响山羊养殖效益,给养羊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屏南县路下乡某羊场发生的一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1.发病情况。2021年7月16日,福建省屏南县路下乡某养殖户饲养的山羊先后出现流泪、眼分泌物增多、结膜潮红等病症,2~3天后患羊眼角膜和结膜发炎,角膜混浊,出现视觉障碍,采食、饮水和行动受到影响。该羊场存栏山羊70只,畜主求诊前共发病18只,发病率为25.71%。
2.临床诊断。
(1)流行病学调查。笔者随养殖人员到达羊场后,发现羊群饲养拥挤、养殖环境卫生差,加之近期天气炎热、多雨、潮湿,且羊舍内通风不良,发病特征不限性别和年龄,其中以幼龄羊发病为主。通过询问养殖户得知该羊群自繁自养,未从外地引入山羊,给羊群进行预防性驱虫并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求诊前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
(2)临诊症状。发病羊眼部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结膜炎和角膜炎,畏光、频繁流泪,眼角流出脓性分泌物,眼睑肿胀,触诊眼部时患羊疼痛感明显,结膜潮红充血,角膜呈网状充血,继而发展为角膜混浊、呈云雾状,严重的病羊角膜增厚,形成角膜翳,山羊视力受到影响,盲目行走,无法正常采食、饮水,渐进性消瘦。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病羊临床特征性症状,初步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3.治疗方法。立即封锁发病羊群,全群逐只检查,及时将病羊、假定健康羊只和疑似发病羊隔离,将病羊置于暗处,尽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环境彻底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1)中西医疗法。隔离发病羊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清除眼内杂质和污物后,用5000国际单位/毫升普鲁卡因青霉素点眼,2次/天。
(2)中兽医认为,目为肝之窍,肝血滋养目之功能,患畜眼睑红肿,眼睛发生翳膜等症状源自肝火过盛。基于本起病例的症状分析,引起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病因在于发病山羊肝经积热,外传于眼,从而造成结膜潮红充血,云翳遮睛,重症病例发生溃烂。为此,在使用西药减轻角膜结膜继发细菌性感染的同时,采取下述中药方剂防治。
方剂一:假定健康羊群内服青草药汤,即龙胆草500克、白菊花250克、夏枯草250克,加水50升,温火煎至3升后按每只幼龄羊50毫升、成年羊100毫升灌服,1次/天,连用7天。方解: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主治目赤肿痛,白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夏枯草能清热泻火,明目消肿,诸药共奏清肝明目之功效。
方剂二:发病羊服用石决明散,即煅石决明450克、草决明450克,青葙子300克、黄药子300克、大黄300克、菊花300克、栀子300克,蝉蜕200克、防风200克、没药200克、郁金200克、黄连200克、黄芩200克,诸药研磨粉碎,开水冲调,候温灌服给病羊,成年羊服用90克/只,幼龄羊减半。方解:草决明和煅石决明主治目赤肿痛,具有退云翳,清肝热之功效,黄药子清肝解毒,青葙子可缓解肝热目赤,蝉蜕、菊花、没药、郁金和大黄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黄芩清热燥湿,防风祛风解表,诸药结合共同发挥明目退翳的功效。
(2)加强护理。治疗期间应做好病羊护理工作,保持羊舍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供给其优质饲草料和清洁饮水,对无法采食的病羊要辅助其吃食,同时改善养殖环境,清理羊粪和污物,对病羊污染的饲具、羊舍及周边场地等用2%氢氧化钠、10%~20%石灰乳或5%来苏尔溶液等彻底消毒。
(3)治疗结果。采取上述措施治疗3天后发病羊症状明显好转,不畏光,眼红肿消退,眼脓性分泌物消失,7天后患羊角膜翳基本消失而康复,并且无新发病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羊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预防措施。
(1)保护健康羊群,严格检疫。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防疫的关键是避免引入病羊或带菌羊,新引进的羊要加强检疫,至少隔离观察2个月,确保健康无病后才能与健康羊合群;有条件的种羊场要建立健康群,加强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现发病羊只,应及时划定疫区,做好清扫消毒工作,禁止牛羊等易感动物在疫区出入流动,防止该病扩大传染。
(2)改善养殖环境,关注羊群健康状况。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共同引起,具有较为复杂的病因,多发于气候炎热的季节,特别是潮湿多雨时节易滋生大量蚊蝇,而各种蚊蝇可成为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传播媒介,因此,在该病流行的夏秋季节应注意消灭蚊蝇等寄生虫,同时改善养殖环境,避免强烈阳光刺激山羊,对防控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具有重要意义。在山羊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密切关注羊群健康状况,注意山羊眼部的检查,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及早治疗,避免疫病的蔓延和扩散,最大限度地降低山羊疫病给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3)严格消毒,杀灭病原体。确保养殖场地卫生干燥,及时清理羊舍内的粪便和污物,并堆积发酵处理,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加强消毒管理,羊舍采用1∶(1800~3000)的百毒杀带羊消毒,料槽、水槽等饲具使用0.1%新洁尔灭或0.2%~0.5%的过氧乙酸严格消毒,舍外场地采用3%氢氧化钠溶液全面消毒;注意轮换交叉使用消毒剂,避免产生耐药性,确保消毒效果。
(4)注重饲养管理,增强羊只体质。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发生与山羊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密切相关。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能诱发该病,因此,建议优化羊群饲养管理,合理调控羊群饲养密度,保持羊舍通风透光,防止舍内氨气浓度过高刺激山羊眼睛;同时,科学设计饲料配方,实现精细化管理,给羊群饲喂营养丰富的饲料,并适当补充精料、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严禁饲喂发霉、腐败饲料,供给羊群充足、清洁、无污染的饮水,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或微生态制剂等,增强山羊机体抵抗力,进而有效防控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发生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