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鸡养殖面临的环保问题及对策

2022-12-14余华君唐维英张力重庆市江津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圈舍粪污疫病

文│余华君 唐维英 张力(重庆市江津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

林下鸡养殖是散养到规模养殖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养殖模式,生产的鸡肉及鸡蛋满足市民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随着环保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林下鸡养殖也面临着粪污直排、养殖密度过大、放养地块短期内无法恢复植被等环保问题,需要从业者紧跟时代变化,提高环保意识,完善设施设备,降低污染风险,以便在高标准要求之下生存下去。

一、林下鸡养殖模式

1.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模式为单一养殖场承包10亩以上山林地,修建数个圈舍,白天在周边山林地放养,晚上在圈舍休息,常年存栏量1000羽以上,蛋肉鸡均可养殖,产品为自产自销。

2.合作社养殖。以拥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发动周边农户养殖一定数量林下鸡,合作社负责提供鸡苗、回收鸡蛋及淘汰母鸡,以蛋鸡养殖为主。

3.小散型养殖。小散型为农村常见传统养殖模式,在房屋周边放养土鸡,产品以自给自足为主,少部分供应市场。

二、面临的环保问题

1.粪污直排。鸡只在圈舍内产生的粪污可用垫料收集处理,一批鸡出栏后,粪污可装袋回收用于种植业,放养阶段产生粪污直接存在于山林中,但无法做到集中收储,特别是规模养殖粪污量较多,遇雨天时,粪污随雨水流入沟渠等区域,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土地出现板结。规模养殖场即使采取轮牧放养,但由于受养殖密度大、鸡只采食习惯、轮牧时间有限等影响,放牧地块在很短时间内变得地面光滑、寸草不生,雨天更加泥泞,晴天转为板结。

3.噪声影响生活。规模养殖在放养时存在漫山遍野鸡叫声,尤其是肉鸡养殖以公鸡为主,集中打鸣时对周边农户生产生活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4.无害化处理难。规模养殖由于数量多、位置不固定,无法清点到位,鸡只放养出现死亡后,无法及时发现,特别是密林丛生区域,导致病死鸡任意腐烂造成环境影响,同时增加动物疫病传播风险。

5.环境消毒残留。林下养殖由于放养区域广,为了降低动物疫病感染风险,落实消毒工作是重要一环,针对全场消毒时,面临着放养区域土地消毒液残留,甚至随雨水流入江河。

三、对策

1.提高环保意识。养殖场户要紧跟环保要求,提高环保意识,重视环保工作,不再固执地坚持粪污只要还田还土就是种养循环,而是粪污需要无害化处理后还田还土,既能提高粪污综合利用效果,还能减少粪污中病原微生物存量,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

2.完善环保设施。一是配备化粪池、干粪池、沼气池、垫料、雨污分离等设施设备,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二是增加环保投入,可以考虑在放养区域周边修建雨污沟,采用多级沉淀方式,最大限度收集放养区域产生的粪污。三是场内圈舍严格按照现行环保要求进行设计建造,可以设置多个小的圈舍,减少鸡只回圈距离,减少圈外粪污产生量,做好圈舍内粪污收集处理,决不允许圈舍内粪污污染环境。四是督促老旧场完善设施设备,针对不愿意整改的,严格环保执法,必要时可取缔关闭部分环保不达标养殖场,强化震慑作用。

3.降低养殖密度。一是鼓励适当养殖规模。大中型林下鸡养殖由于规模大、粪污量大、养殖密度大等问题,始终面临着环境污染风险,适当减少大中型林下鸡养殖场数量,鼓励中小型规模建设。二是降低养殖密度。参考借鉴国内低密度林下养殖模式,流转足够的林地,减轻土地承载能力,如:一个农户在5亩林地内养殖50只蛋鸡,既能增加家庭收入,还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4.选择适宜地块。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引导新建场做好选址工作,除了严格执行土地管理、环保、动物防疫条件等规定外,还要充分考虑林地资源、噪声影响、周边农户生产生活等因素,尽量选择地广人稀的荒山荒坡,充分利用荒弃资源,还能减少环境影响。

5.加强日常管理。一是放养脱温鸡苗。在脱温期间做好免疫接种,脱温放养后不再接种,减少满场追逐引起噪声,提高成活率,减少室外死亡情况。二是做好环境消毒。对圈舍、硬化道路等环境进行消毒,减少放养区域消毒,降低消毒残留风险。三是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加强场内环保设施、病害死鸡只等巡查,及时处理好粪污及病死鸡,最大限度降低污染风险。

在巨大市场需求和丰富林下资源的情况下,林下鸡养殖需要从业人员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破传统固化思维,不断完善设施设备,落实好种养循环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对周边环境影响,让林下养鸡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圈舍粪污疫病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规模猪场不同粪污处理模式和利用效果对比分析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