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2022-12-13杨秀娟
杨秀娟
(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林木良种繁育实验基地,山西 大同 037006)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多保障。樟子松是欧洲赤松在我国的一个地理变种,天然生长在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地区,在我国内蒙古及东北部分地区有广泛的分布,也因其自身良好的抗寒、耐瘠薄特性,成为北方地区营造草场防护林、防风固沙林、用材林以及水土保持林的优势树种。与此同时,樟子松具有较强的抗风沙性,以及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可在相对贫瘠的土壤中生存,因此固土、固沙效果良好,在半干旱地区防护林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半干旱地区常年多风少雨,且需要面对气候干旱、风蚀沙化的恶劣环境,樟子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比较低,阔叶乔木、灌木是沙地植被恢复中的主要树种,而针叶树种相对较少。因此,对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进行探究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1 樟子松特点
樟子松属于常绿性乔木类植物,成年期高度可达到20 m,根系发达,侧根向外延伸,主根则深扎在地下4~5 m,因此为土壤吸收水分提供更多帮助[1]。与此同时,樟子松耐寒性及耐旱性均比较强,能够在较低温度下生存,不仅对水分要求少,同时对土壤条件的需求也相对较低。通常在每年5月份中下旬左右,樟子松开始长出顶芽,而到6月中旬顶芽停止发育,即五月份是樟子松生长的旺盛期。通过观察发现,由于在移植时起苗可能会导致樟子松根系受到伤害,因此在栽植第一年根系无法短时间内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这也是樟子松栽植生长周期延后的主要原因[2]。从栽植第2年开始,樟子松开始快速生长,到了第5年其高度通常是栽植时的3倍左右。但是由于传统樟子松造林主要采用春季裸根栽植方法,且多选择2年生樟子松幼苗,造林后根系对土壤水分需求量较大,根际周围土壤水分蒸发比较快,会导致苗木因缺水而枯死,因此要对传统造林技术予以改进。
2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育苗技术
2.1 育苗整地
经过大量实践发现,在进行樟子松育苗时,育苗地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要求育苗地质地疏松[5-7]。而在土壤选择上,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砂壤成为首选。之所以会选择上述条件的育苗地,与樟子松幼苗自身的生长习性有直接关系。一般认为,如果育苗地排水效果不好,地势低且土壤黏重,是不利于樟子松幼苗健康生长的。整地处理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通常在春季进行整地,深翻细耙后,组织相关人员修筑高床,高床修筑要点如表1中内容。
表1 樟子松整地时高床修筑要点
在修筑高床时,除了兼顾到上述要点外,要重点关注床面土壤情况,确保其细碎状态。同时,在完成育苗整地操作后,开展第一次春灌,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为后期开展幼苗在半干旱林地的栽植和生产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2.2 土壤改进
为进一步确保樟子松育苗地土壤理化性质符合樟子松造林需要,应在保证土壤肥沃度的同时,关注育苗地草种情况,如发现存在影响樟子松育苗的草种,应及时进行清除。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育苗地是否有后续发生病虫害风险进行评估,如存在潜在病虫害,或者存在病虫害,则及时对育苗地土壤进行消毒,先喷洒硫酸亚铁溶液消毒,然后采用辛硫酸溶液治理虫害。
2.3 种子处理
在半干旱地区开展樟子松造林过程中,在育苗时需要加强对种子选购的管理,一般选择净度超过90%且发芽率高于60%的樟子松种子,采用播种方法,注意要对播种量进行合理安排,一般在150 kg/hm2左右[3]。在对樟子松种子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对所选购的种子进行相应处理,清洗是第一个处理步骤,清洗干净后对种子进行消毒,消毒液选用硫酸亚铁溶液(体积分数3%),采用浸泡消毒方法,满足消毒时间后将种子捞出,漂洗干净后将其浸泡在清水中,时间不低于24 h。经过消毒和浸泡处理后的种子,将其与湿河沙进行混合,比例控制为1∶1,然后将其放置于阴凉干燥区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从而解除其休眠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后的种子在进行层积处理时,要严格对温度进行控制,一般不能高于15 ℃,每隔72 h翻动一次,并在上部洒适量水,使其湿度维持在合理水平内。经过实践操作认为,种子层积处理时间控制在7~10 d左右进行播种,出苗效果良好[4]。
2.4 种子播种
进入春季后,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樟子松种子播种,在播种前,对育苗地5 cm深度的土温进行测量,当土壤温度至少达到15 ℃时,是最佳的播种时间。播种前按照上述种子处理方法对樟子松种子进行处理,同时将适量硫酸亚铁喷洒在育苗地上,然后将处理后的种子进行播种,并向播种种子的地方覆盖锯末混合物,厚度控制在2~3 cm。对于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种子播种后对其进行扣膜处理,这样可保证地表温度提升到樟子松发育所需水平,还能强化土壤自身的湿度。由于樟子松幼苗生长过程中,在接收到强烈太阳光时,可能会导致幼苗出现损伤,而为防止出现此类情况,应对播种后光照管理加以重视,做好幼苗管护工作,以免强光对樟子松幼苗正常生长的影响。
2.5 苗期管理
对于我国半干旱地区而言,其多为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不仅日照强度大,同时空气干燥,年降水量相对有限[8-9]。因此,在进行樟子松幼苗管护时,需要采取一定遮阴措施,以免樟子松幼苗受到强烈的日照而发生灼伤,通过增加遮阴措施,也能有效降低幼苗生长区域地表温度。一般在播种10 d后樟子松幼苗破土而出,当出苗量超过60%后可进行揭膜,但是为减少对幼苗的损伤,需要在日落后揭膜,揭膜后及时为幼苗架设高棚进行遮荫,棚高不低于1.8 m,然后铺设遮荫网(遮荫率在55%~70%之间)。半干旱地区一般在9月份上旬气温开始变化,早晚温差比较大,此时樟子松幼苗基本不再继续生长,且具备一定抵抗寒冷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可将遮荫网拆除。而选择在9月份上旬拆除遮阴网,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帮助樟子松幼苗提升自身木质化程度,积累更多有机物质,为其越冬提供更多保障。
3 半干旱地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3.1 大苗培育
对于樟子松大苗培育,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营养袋培育,另外一种是大田移栽培育。采用营养袋培育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单位面积内大苗培育数量,为起苗后运输工作提供便利[10]。不仅如此,采用营养袋培育樟子松大苗,还能实现半干旱地区多季节造林在确保造林成活率的基础上,缩短樟子松造林后的缓苗时间,促进苗木快速且健康生长。在苗木选择上,半干旱地区适宜选择樟子松2年生苗木进行袋装,袋装时间在10月中旬进行,注意选择根系发达且生长健壮的苗木。在装袋前,要及时修剪苗木主根,剪除其地上部分的全部侧枝。与此同时,对苗木根系的保湿情况加以关注,定期检查,发现缺水,及时予以补水,确保樟子松幼苗根系正常发育,营养袋培育要点见表2。
表2 樟子松大苗培育中营养袋培育的要点
3.2 移栽培育
对于半干旱地区樟子松大田移栽培育,建议选择用2年生幼苗,移栽时间大约在10月份中下旬开展,在移栽之前,修剪根系,将部分主根剪除的同时,注意观察是否有伤根,如果有,一并进行剪除,同时剪除地上部分的全部侧枝[11]。与营养袋培育方法相同,大田移栽培育同样要注意做好樟子松幼苗根系保湿工作。经过长期实践认为,采用平畦垂直贴壁栽植方法可提高樟子松幼苗移栽成活率,移栽株行距通常控制在60~100 cm×100 cm,移栽时要保证不窝根。大田移栽培育方法操作相对简单,成活率高,但是也有一定缺点,即占用大量土地,并且造林后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进行缓苗,为确保樟子松幼苗大田移栽效果,除了要合理控制好栽植深度外,也应在移栽后做好田间管理,从而提升樟子松成活率,为后续造林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切实保障。
移栽前注意做好种植地的选择,通常选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同时在运输前结合种植地实际情况,选好运输线路,便于樟子松树苗的装卸。为保证成活率,也要关注移栽时间,通常在早春树木刚刚萌发时比较合理,如果是秋季移栽,则选在入秋后土壤结冻前开展,这是因为上述两个移栽时间樟子松树木地上部分尚处于休眠状态,移栽效果比较好。此外,在移栽前,对根部进行灌溉,然后进行断根处理(预留土坨直径2 m左右),采用环形切割方法。移栽后,对树木进行编号,于树干合适位置标记好方向,使移栽后符合原先光照、遮阴需求。
3.3 田间管理
首先,做到合理浇水。由于半干旱地区造林条件相对较差,对于樟子松的生长带来一定影响[12]。因此,要对苗木养护管理工作加以关注,坚持勤浇水、少浇水,勤浇水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樟子松幼苗自身的生长活力,使其不至于因为缺水而停止生长。而少浇水的原因则是为了培养樟子松幼苗抗缺水能力,强化其抗旱性,保证其整个生长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次,做好水肥管理。为进一步提高樟子松苗木的木质化水平,一般在其生长后期进行水肥管理,对水肥进行科学配比,提升苗木抗寒性能。有学者认为,樟子松虽然具有较高的耐瘠薄性,但是为保证其生长发育水平,应做到合理施肥,从而提高土壤通气性,使土壤养分含量得以提升,以改善土壤自身结构,维持樟子松苗木生长所需。一般情况下,施肥在秋季进行,底肥多选用已经充分腐熟的鸡粪或猪粪,合理控制施用量(按照15 t/ hm2量),同时配合施用糠醛渣(按照9 t/ hm2量),通过合理施用底肥,可对樟子松苗木种植区域土壤自身的酸碱性进行调节,更利于苗木的生长。最后,做到科学除草。在樟子松苗木的整个生长周期内,要定时进行松土和除草,在改善土壤水热条件的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土壤养分流失量,使土壤条件更加符合苗木生长需要。
4 结语
樟子松是一种喜阳的乔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耐寒和耐贫瘠性,在半干旱地区造林中发挥着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林业造林的优势树种。在进行樟子松造林时,要结合其习性和生长特征,做好育苗管理,并且不断完善造林技术,使樟子松种植更加合理,在保证苗木高成活率的前提下,促进造林质量的提升,推动我国半干旱地区造林事业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