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开发及设计策略研究

2022-12-13丁章超陈光丽潘玉道

贵州林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余庆森林公园公园

丁章超,陈光丽,潘玉道

(1.贵州省林业学校,贵州 贵阳550200;2.贵州省林业对外合作与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贵阳550001;3.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550001)

1 研究区概况

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以下简称“公园”)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西北部,总面积856 hm2,国有林场占比96.7%,是一处以森林体育、森林养生为特色的城郊型森林公园。公园紧邻余庆县城,交通便利,由安江高速、余凯高速、243国道、环城西路围合而成。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4 ℃,无霜期长达280 d,年均降雨量1100~1200 mm[1]。

1.1 地文景观资源

公园建设场地海拔较高,有着开阔的景观视野。公园顶峰的云罩峰最高海拔为826.4 m,高耸入云,险峻陡峭,可从园内各处观赏;公园内部拥有状如刀脊、连绵起伏的峰丛景观,气势壮观,极具美学价值;公园东部的乌坡冲山谷具有复杂的地形结构,高低错落,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景观可塑性。

1.2 天文景观资源

公园天文景观资源丰富,观赏时点较广。公园内部山峰丛聚并立,在寒冷积雪的冬天,可以形成醉人的雪景;公园西面海拔相对较低,大气尘埃粒子少,太阳穿透度大,可在傍晚时分,观赏落日晚霞;公园北边浓雾环绕,当雨过天晴时,常出现云海,可以从园内的观景台上直接欣赏。

1.3 水文景观资源

公园拥有充足的天然水源,且多处景点流量稳定,四季不涸。公园西侧的魁龙河风光旖旎,溪流常年不断,流量约30 L/S;公园东侧的乌坡冲清泉是片区农田用水的主要来源,常年流量稳定在5 L/S;公园北侧的玉石山泉是当地饮用矿泉水的发源地,流量约4 L/S。

1.4 生物景观资源

公园有着内部优良的森林植被和较丰富的野生动物。

公园内的森林植被可分四种类型:柏木(Cupressusfunebris)林、麻栎(Quercusacutissim)、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柏木针阔混交林;栎木、柏木、马尾松(Pinusmassoniana)针阔混交林;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马尾松、柏木针阔混交林。据初步调查,主要树种有:麻栎、柏木、杉木、马尾松、女贞(Ligustrumquihoui)、棕榈(Trachycarpusfortunei)、吴茱萸(EuodiaeFructus)等;主要野生动物有:山羊(Caprahircus)、野猪(Susscrofachirodontus)、穿山甲(Mamispentadactylaauritus)、山鹰(Aquilachrysaetos)、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啄木鸟(Picuscanus)等。

1.5 人文景观资源

公园所在地余庆县民俗文化氛围浓厚,拥有扭秧歌、打腰鼓、打闹草、薅秧歌、龙灯、余庆花灯、狮子灯等民间艺术。旅游工艺纪念品主要有泥塑、蜡染、刺绣、竹篮、绣花鞋垫、千层底布鞋等,以泥塑、蜡染和刺绣最为著名。

公园内部还有一座占地面积约30 m2的土地庙。土地庙为砖木结构,虽然较为简陋,但香火尚可,为公园增添了不少人气、灵气及神秘色彩。

2 研究方法

2.1 定性分析

公园处于余庆县远郊生态保护发展区的规划范围内[2],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集山体、溪流、森林为一体,具有幽、野、秀、旷的景观特色,为发展森林旅游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2 定量评价

公园以《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为标准。以分数量化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同时引入环保附加值概念,以分数累计方式,对单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按照国家标准,总分90分以上为特品级资源,总分60~89分为优良级资源,总分不足60分为普通级资源。按分值划分等级的标准为:50~59分为二级,60~69分为三级,70~79分为四级,80~89分为五级,90分以上为特品级。评价指标内容有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资源要素价值(85分),资源影响力(15分),附加值为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方面的加减项(-5~3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指标又细分为: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珍稀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满分共计85分。资源影响力指标又细分为: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满分共计15分。

根据公园资源的评分结果(见表1),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状况主要表现为三、四等级,具有较强开发潜力。为高效发挥资源优势,公园的资源开发和景观设计,应当聚焦于三级以上的优良级资源。

表1 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资源评分表

3 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开发及设计策略

3.1 开发策略

3.1.1 生态保护策略

景观资源的经济利用与生态保护应当相互协调,在开发过程中结合生态保护需要,保护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连续性[4]。

对修建高速公路导致植被受损的地区,采取了封山育林措施。在保留原有柏木林的基础上,种植红叶樱花(PrunusRoyalBurgundy)、紫叶李(PrunuscerasiferaAtropurpurea)、碧桃(PrunuspersicaDuplex)、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枫香、银杏(Ginkgobiloba)、千屈菜Lythrumsalicaria等植物,既形成坚固的山地生态屏障,又为公园的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栖息地。

为防止山间径流对地表的冲蚀,生态保育区采取了整形抚育措施,对部分高龄木、枯死木进行适度择伐,以恢复森林生态的正常自然演替,增强公园的蓄水与保土能力。

为做好森林防火措施,方便工作人员检查森林火情和做好森林管护,在公园内视线较好的山头制高点修建了11座观景台和8座景观亭,并建设了总长6.9 km,宽6.0 m的游览区防火通道与总长4.0 km,宽0.8~1.2 m的山间巡防步道,在满足森林防火和防灾避险功能的同时还能兼顾游客的休憩、赏景、慢跑需求。

3.1.2 旅游开发策略

由于缺乏奇峰峻岭和历史悠久古迹,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只能充分挖掘园内的优良景观资源,按照资源强化型的旅游开发策略,在原有景观资源基础上进行人工强化,再根据游客意愿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5]。

公园从当地的交通条件、消费水平、旅游习惯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此制定出了“富氧度假生活、康体休闲旅游”的公园主题,将大众化的经济周末游作为主要消费场景,客源定位以本县居民为主,周边县区游客为辅。

经调查,森林旅游的游客对于旅游项目的特色性、参与性和文化性关注较多[6]。因此,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在项目布局方面,重点打造具有森林特色的参与型项目,根据各年龄层游客的参与特点,将森林养生、富氧休闲等静态项目与森林体育、户外健身等动态项目结合,形成动静相融的森林旅游项目格局[7]。

出于公益性和科教性考虑,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决定不设门票,向公众免费开放,然后通过内部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式回收成本,经财务测算,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项目内部收益率为8.6%,动态投资回收期为8.1 a。

3.2 设计策略

3.2.1 景观设计理念

余庆紫云山森林公园原生植被情况较好,大部分为有林地和典型的喀斯特森林植被。所以只需在原有的植被基础上进行强化、美化和香化,增强公园的活力和吸引力,营造因地制宜、主题鲜明的景观空间。

各景点的绿化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与景点意境相契合,起到烘托、突显景点特色的效果,以引导游客游憩观赏[8]。

对于缺乏季相变化的区域,需要通过植物的花期搭配,在绿色基底上,营造四季变化、五彩斑斓的季节色彩,以此拉长公园的旅游时节。

3.2.2 设计特色景点景观

(1) 康乐园

康乐园(图1)以全民健身为主题,占地面积11.19 hm2,是公园内的动态区域,可以满足青少年及中老年群体的运动、游乐需求。

图1 康乐园总平面图

康乐园在足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运动场地周边种植了桂花(Osmanthusfragrans)、桃树(Prunuspersica)、枫香等骨干树种,并选用蜡梅(Chimonanthuspraecox)、玉兰(Yulaniadenudata)、海棠花(Malusspectabilis)、紫藤(Wisteriasinensis)、月季花(Rosachinensis)、葱兰(Zephyranthescandida)等植物进行搭配,打造“春花、夏荫、秋果、冬绿”的季节景观,为各个运动场所创造出适宜有氧运动的个性绿色空间。

康乐园北部的谷地地形上,以原有倒土场为依托,依地势打造了生态梯田景墙,梯田景墙内跌级种植了当地多年生草本花卉,形成植物环绕,漫长曲折的梯田景观。为了收集梯田雨水,梯田的西南侧,配置了两块小型旱溪湿地,内设有生态绿岛景观,可在汛期蓄水,枯期赏景。

为突显余庆县的民俗文化氛围,康乐园融合地域文化与森林文化,在特色铺装、文化景墙、条石景观、趣味小品等景观元素中大量植入当地民间艺术,使景观承载历史记忆,借此引发游客的回忆与思考。

(2)清怡园

清怡园(图2)以颐养天年为主题,占地面积4.56 hm2,平时主要满足老年人康养游览需求,节假日可以举办大型的娱乐表演活动。

图2 清怡园总平面图

演艺广场是清怡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区域,采用开敞的、露天的广场形式。周边场地沿地形高差布置了生态台阶,作为广场的观演区。台阶上布置了夜来香(Telosmacordata)、碧桃、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山茶(Camelliajaponica)、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等植物,使游客的观演过程充满生机与野趣。

清怡园中心区域的凹陷谷地经过人工挖掘,以河床收集雨水,形成生态湿地景观。湿地岸边种植了蜡梅、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慈竹(Bambusaemeiensis)等乔木,火棘、胡颓子(Elaeagnuspungens)、酸枣(Ziziphusjujuba)等灌木,以及兰花、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波斯菊(Cosmosbipinnatus)、蕨类Fern等地被植物,以多层次的植物组团成荫、成景、成境、成趣。这些植物在强化观赏效果的同时也将湿地生态进一步完善,为湿地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生境。

为有效利用湿地的景观效果,湿地北侧修建了景观廊架和亲水平台,廊架周围栽植了密集树阵,营造出清幽静谧的环境氛围,使游客可以在安静的亲水空间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3)叠彩谷

叠彩谷(图3)以特色溪谷为主题,占地面积2.08 hm2,是一处环境清幽的山谷地带。叠彩谷依山就势,根据“四季变换、体验各异”的景观构思,营造因时而异的溪谷景观游赏格局,使场景充满活力与趣味。

图3 叠彩谷总平面图

叠彩谷内部地形起伏较大,为减少土方工程量,叠彩谷的空间布局顺应地形起伏,人工打造了许多高低错落的平整台地,并以挡土墙、护坡、自然放坡等方式进行加固,形成极具谷地特色的立体台地景观。

叠彩谷多处有着常年不断的天然水体,施工时利用地势高差,对原有溪流进行了梳理改造,将原本平面流动的水体变成跌级水体,以强化水体的气势及魅力。同时,水体周边的花丛中分类种植了杜鹃(Rhododendronsimsii)、玉兰、山茶、月季花、二月兰(Orychophragmusviolaceus)、蜡梅、紫花鼠尾草(Salviapurpurea)等花卉植物,形成“三季有花,阵阵飘香”的滨水景观效果。

4 结语

森林景观资源是森林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了防范不合理开发对森林生态的破坏,森林公园在开发与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组织专家、学者及各类工程人员,做好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及评价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全局规划,找到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的平衡点。

猜你喜欢

余庆森林公园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A radar-infrared compatible broadband absorbing surface:Design and analysis*
在公园里玩
森林公园游记
龙架山森林公园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特殊护身符
特殊护身符
护身符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