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空间关联效应与耦合机制研究

2022-12-13王超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双城成渝耦合

王超

(中共宜宾市委党校,四川 宜宾 6446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确定的发展思路。目前,已经建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作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进一步突出创新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优势和耦合机制等,持续探索成渝地区协同创新的路径,着力推动构建成渝协同创新共同体,走出一条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协同创新的科学内涵

1912 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提出了“创新理论”,其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创新理论的正式确立。创新也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与发展之间的关联变得愈发紧密,并逐渐呈现出新特征。协同创新指的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或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它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1]。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以开放、合作、共享的创新模式,充分调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组织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这对于加快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创新链之间的技术融合与扩散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二、空间关联效应与耦合机制

(一)空间关联效应

空间关联效应主要是指相邻区域中的属性值或相邻区域之间的关系,大多数空间数据都有一定的空间连接[2]。1970 年,美籍瑞士地理学家Waldo Tobler 提出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关性,更接近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总是高于远事物的相关性”[3]。之后,空间关联性逐渐被人们所关注。空间关联性可以通过人才、资金和技术三条路径来实现。首先,人才流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人才流动产生了人才集聚,进而形成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能吸纳更多的人才集聚,为经济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力量。其次,解释空间关联性重要来源就是资金要素。白俊红(2015)认为企业将资金输送给科研机构等,科研机构等则通过自身的技术等优势使企业实现产品创新,资金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知识溢出可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4]。再次,技术是空间关联性的重要一环。企业采用新技术时,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进而在企业之间产生模仿效应。孙冰(2016)认为,企业采纳一项新技术,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反过来形成企业的不同特征,这便可以推动新技术的扩散[5]。在创新能力空间关联的相关研究中,诸多学者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邵汉华等(2018)通过DEA 模型度量2001—2005 年我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阶段的创新发展效率,并将其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测度指标,再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和影响因素[6]。林萍(2018)通过熵权法对2006—2017 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能力的数据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对要素之间的空间流动以及可能形成的影响进行研究[7]。朱四伟等(2018)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引力模型度量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 的空间关联强度,并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空间关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8]。

(二)耦合机制

耦合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者K.E.Weick(1976)率先提出的。目前,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现象的共生、互动、匹配与协同关系都可以通过耦合理论予以阐释,例如: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相互作用的关系、产业集群与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等。“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放系统,通过子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各个因子间的良性互动,产生彼此影响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现象。产业耦合是对产业关联、产业融合的继承、发展与拓展。系统间的耦合状态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状态,其关键是各耦合因子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联动协同效应,实现多个系统的协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在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方面存在着共享和融合,在资源要素、产品研发、产品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产业关联性,二者深度合作与融合。在此基础上,两个产业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耦合互动作用明显的前提下,产业间的耦合互动关系得以形成。耦合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耦合的主体至少是两个以上,并且这些具有差异性的主体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形成一定模式的关联性。二是主体之间的耦合结果并非固定的,它会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并呈现出动态的耦合效果。三是耦合的物质性实体或系统要素发挥作用能够优化功能。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空间关联效应与耦合机制的逻辑关系

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它是多元主体利用以知识为核心的技术优势,通过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协同创新的要素是知识技术,而空间关联效应的要素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人才的集聚、资金的支持、技术的支撑等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同时,相互作用的多元主体通过协同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共生匹配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实现资源的耦合、利益的耦合、价值的耦合,并以此为协同创新的持续性提供支撑。如图1 所示:

图1 协同创新的空间关联效应和耦合机制的关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多元主体分属于不同领域,各个主体之间虽没有直接关系,但它们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这个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建立联系。这本身就可以用空间关联性来解释,因为事物或经济活动在空间维度和相互制约中产生作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性。而且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单一主体在衔接单一或多元主体的时候,彼此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这个协同联动过程实现了多元主体之间科学技术的共生、共享、共创,并逐渐形成具有动态特征的耦合机制。由此可见,空间关联与耦合机制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的作用均是以协同创新为前提条件。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显著优势

(一)创新共同体的建立是成渝地区协同创新的政策优势

川渝创新合作由来已久。2007 年11 月,重庆市科委(现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签署了 《川渝科技合作协议书》,以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2018 年7 月,重庆市科委(现重庆市科技局) 与四川省科技厅签署了《推动科技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从促进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共同谋划和推进跨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等七个方面推进科技协同创新。2020 年4 月,重庆市科技局和四川省科技厅又签署了 《进一步深化川渝科技创新合作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协议》,商定了 《2020 年川渝两地科技部门协同创新工作清单》,双方以项目化、清单化的形式推动成渝地区共同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四个方面的合作;同时,双方还签订了 《科技资源共享合作协议》 《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合作协议》 《科技专家库开放共享合作协议》 三个子协议。2020 年7 月,泸州、内江、永川、荣昌四地国家高新区联合签订了 《“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渝西川东特色产业联盟。2021 年6 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立足成渝地区各大院所资源优势,共同承接一批重大创新研发项目;同时,整合两地学科和人才资源,加强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带动川渝两地产业技术升级和成果转化。2022 年6 月,川渝协同创新全面提速,推动印发 《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加快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核心平台的建设,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牵引带动川渝协同创新布局。2022 年8 月,川渝联合印发 《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方案》,该方案明确到2035 年成渝地区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成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典范。

(二)立体式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成渝地区协同创新的交通优势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充分体现了综合交通的统筹衔接功能。当前,成渝两地已经逐步形成立体式交通运输体系。公路方面,成渝两地合力建设便捷交通网络,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成渝客专提速运营,成渝中线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成渝正式进入一小时交通圈,公交轨道实现“一码通乘”;同时,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走深走实,成资S3 线建设启动,开工建设蒲丹路、货运大道等十四个“断头路”项目。铁路方面,成渝城际铁路完成提质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首条运营时速达350 公里的高铁,实现成渝一小时直达;成达万、渝万高铁开工,高铁建设驶入快车道,在建里程超800 公里,创历史新高。民航方面,成渝两地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双流机场、江北机场共计开通国际航线217 条,航空货运量超77 万吨。水运方面,重庆港口货物通过能力、集装箱吞吐能力实现双提升,果园港水水中转支线实现对四川境内长江干线港口全覆盖,成渝地区水水联运水平提升。目前,成渝两地拥有国家开放口岸7 个、指定监管场地15 类、综合保税区6 个、保税物流中心7 个,涵盖水、铁、空、公运输方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 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指出,要补齐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短板,提升干线铁路覆盖度、干线公路通畅性和农村公路均等化水平,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小时交通网,畅通多向出川出渝综合运输通道。2022 年7 月,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印发 《“川渝通办”交通运输事项(第三批)办事指南》,标志着交通运输8 个事项已提前实现“川渝通办”。

(三)高产业关联度是成渝地区协同创新的产业优势

成渝地区具有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拥有较强优势。2021 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16.9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6%;分产业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0.4%,装备制造产业增长8.0%,医药健康产业增长10.7%,新型材料产业下降3.0%[9]。2021 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94.02 亿元,比上年增长8.3%;分产业来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6%、11.9%、19.6%和13.2%[10]。同时,德阳市作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制造强省建设试点示范市、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战略定位目标。眉山市瞄定“1+3”产业精准发力,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着力打造成眉髙新技术产业协作带。资阳市借势成都东部新区建设和天府国际机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将打造成资临空产业经济带。从主导产业来看,成德眉资与重庆地区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药健康等领域产业关联度较高,优势明显,已经具备协同创新、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产业基础和实力。

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面临的瓶颈

(一)高水平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滞后

2020 年,成渝地区“双一流”大学仅为10所,相较于长三角地区的35 所和京津冀地区的41所[11],成渝地区“双一流”大学数量难以满足目前协同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虽然成渝地区正开展“双一流”学科联建,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共同打造国际化引才平台,但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所带来的人才缺口依然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填补。而且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科技资源情况相对较弱。如图2 所示:

图2 成渝地区与长三角、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情况

成渝地区有大科学装置1 个(四川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而长三角地区有15 个、京津冀地区有9 个;成渝地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2 个,而长三角地区有62 个、京津冀地区有85 个;成渝地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 个,而长三角地区有73 个、京津冀地区有87 个;成渝地区有国家级高新区12 个,而长三角地 区有34个[12]。同时由于高水平载体和平台建设的滞后性,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受到限制。2019 年,成渝地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12 个,仅为广东省的22.0%,孵化企业数量仅为广东省的1/3,孵化企业总收入为广东省的26.3%,累计孵化成功企业数量为广东省的43.3%[13]11。2021 年,四川省有高新技术企业10210 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 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0 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5个[14]。同期广东省有高新技术企业6 万家,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0 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714 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82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34家[15]。因此,成渝地区技术市场发展不充分,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信息开发与共享、技术成果转化均略显乏力,影响并制约成渝地区协同创新技术市场融合进程。

(二)研发(R&D)活跃度和投入强度较弱

2018 年,成都研发人员总量为14.3 万人,全时当量为8.88 万人年;重庆研发人员总量为15.1万人,全时当量为9.20 万人年。从研发人员强度水平来看,成渝两地研发人员总量规模差距并不明显,但重庆万名从业人员中R&D 研究人员数仅为成都的55.2%。如图3 所示:

图3 成都与重庆研发(R&D)人员总量和强度水平

2019 年,成渝地区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8810家,仅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1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约为广东省的40%;研发主体规模明显小于广东省,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总数比广东省低8.9 个百分点,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总数比广东省低26.4 个百分点。同年,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R&D 经费支出是广东省的16.0%,投入强度比广东省低1.2 个百分点,研发投入相对较低。2019 年,成渝地区全社会R&D 经费支出为1340亿元,研发强度为1.88%,低于广东省的全社会R&D 经费支出和研发强度水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总额约为广东省的50%~60%;研发人员人均R&D 经费仅为广东省的64%,每万人R&D 人力投入约为广东地区的35%,研发活跃度和投入强度整体偏弱[13]63-65。

(三)创新成果转化率偏低

近年来,成渝地区创新成果转化率虽有明显提升,但与长三角、京津冀等地相比较,仍有显著差距,其突出表现在专利申请数量、中试熟化服务能力、技术吸纳转化水平等方面。例如:2021 年重庆全市申请专利37548 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6345 件,发明专利申请数占专利申请总量 的43.5%[16]。但与2021年广东省申请专利872209件、发明专利102850 件相比,成渝地区仍有很大差距。可见,成渝两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远低于广东省。同时成渝地区中试熟化服务能力较弱,技术转移速度缓慢,人均技术输出水平明显偏低。此外,成渝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过程中,技术评价、评估和服务平台等建设依然存在障碍,与广东省市场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存在较大差距,协同创新的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亟待完善。2020年,四川省全年登记技术合同数量为20456 项,是广东省登记技术合同数量的61.0%;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248.8 亿元,约为广东省的54.9%,技术吸纳转化水平亟待提升[17]。

(四)创新合作机制不完善

当前,成渝两地多领域的协同合作虽然不断增多、增强,生产要素之间的流通也并无障碍,但在涉及高端创新资源的利益分配时,成渝两地依然存在微妙的竞争关系。特别在传统行政区经济思维作用和影响下,不同区域的各级政府倾向于将资源、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牢牢锁在本地,跨区域合作、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转化难以真正实现共享。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壁垒的阻碍,城市之间创新功能与定位缺乏互补,区域经济的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信息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调配缺少统一有力的顶层协调,这为成渝地区协调创新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成渝两地的发展战略对接程度相对较弱,两地在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方面竞争大于合作,开放力度不够,与区域外部企业联系还不够多,产业分工协作也不够充分。

(五)创新评估体系尚不成熟

创新的本质绝非单一层面的突破,而是要在发展过程中构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这既可以推动企业全方位创新合作,又能够推动区域产业集群整体创新。目前,成渝地区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相对缺乏对非高新技术产业的兼顾,在非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上的组织创新、营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成渝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更关注研发投入和成果产出数量,而对研发活动中极为重要的前期论证、中期跟进分析和后期评估疏于关注甚至忽视,这会弱化从研发到生产转化的过程中协同创新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评估体系,协同创新模式运行不成熟、标准不统一也在客观上令部分企业望而却步,这些现实情况都需要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评估体系。

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

(一)优化“中心+走廊+网络”创新能力布局

一是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当前,我国拥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4 个,即北京、上海、大湾区、合肥,而作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成渝地区在此方面还是空白。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而言,以成渝为核心承载区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目前成渝双方迫切需要携手争创的,可以统筹运行成都未来科学城、成都科学城、重庆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共同构建一批创新共同体,构建新型创新体系,为协同创新提供要素支撑。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重点研究院所落地成渝地区,不断提升成渝地区在全国科创空间布局中的地位。二是构建集群化协同创新走廊。成渝地区应当以“一轴三带”为节点,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新区为依托,不断完善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打造成渝科技创新走廊。三是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积极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成都、重庆、德阳、眉山、资阳发展“领头雁”作用,通过集聚科技创新优势,以网络化模式辐射乐山、雅安、广元、南充、达州、广安、宜宾、泸州等地,形成区域协同、多点支撑、多点开花的网络布局。

(二)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创新生态体系

围绕空天技术、先进核能、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等重点军工产业,开展需求对接、规划联动、人才互派,并聚焦重点领域、重大装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科技协同创新,推动国防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例如:依托重庆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绵阳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科研机构,将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链优势。同时,深化成渝地区与中央所属军工集团合作,建设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推动相关科研中心落户。积极推进医用同位素试验堆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北斗卫星应用示范等。深化拓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不断培育壮大通航产业。加快建设公共技术平台,积极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超算中心等建设。一是强化产业创新链协同,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构建逆向技术创新链条。二是强化基础研究在创新链中的核心地位,鼓励区域科研机构开展基础研究,营造良好科研环境。三是强化企业价值链协同,支持成渝地区的企业相互开放实验室、科技信息机构和基础数据库,共同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三)健全“金融+技术+资源”创新支撑体系

一是强化金融支撑。积极发挥成渝两地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共建跨区域、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对成渝地区重点领域、关键行业和初创期即具潜力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利用两地自身优势,携手举办科技金融对接活动,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心。二是强化技术供给支撑。支持两地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共性技术研发共建一批行业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协同创新组织,并联合攻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以此加快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应用进程。三是强化创新资源支撑。积极搭建两地研发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构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协同创新提高基础性、应用性、多样性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从而不断加快技术市场融合进程。鼓励大型企业发布创新需求,优先采购中小企业首创高科技产品,带动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

(四)完善“资金+信息+技术+人才”创新保障机制

一是提供资金保障。需要资金支持和多渠道资金来源,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稳定发展的良好保障。探索建立统一完善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对有潜力且重要的协同创新项目应予以政策倾斜;探索建立服务创收和社会参与投资机制,让成渝地区协同创新的资金源头方式更加多样化。二是提供信息保障。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库,加大协同创新服务。信息资源作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成渝两地协同合作开展的源头。应通过搭建企业信息桥梁,整合创新主体各自数据、网络等信息资源,以大数据信息融通共享实现创新链条的数字化管理。三是提供技术保障。提供高质量知识服务和情报服务,挖掘分析各种数据信息,通过使用云计算、跨库检索等技术,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主体双方的数据共享、信息共享、智库服务提供智库咨询和技术支持。四是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建设,形成强大的、可持续的协同创新专家资源库。

猜你喜欢

双城成渝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