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及电子护具使用对跆拳道训练的新要求与对策分析

2022-12-13李心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31期
关键词:护具判罚技战术

李心奇

(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7)

竞技跆拳道是一项比较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其规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2009年阿塞拜疆世界杯跆拳道比赛中,电子护具正式在竞技比赛中开始使用,而我国运动员的技战术体系与素质训练重点仍局限于传统竞赛规则和传统护具得分要求中,未能进行适应性改变,导致运动员技术认知和身体能力滞后于赛场实践,阻碍运动员的发展。因此,该文对新旧规则体系和传统护具与电子护具的重要变化进行分析,探究二者对运动员技战术体系与素质训练侧重点提出的新要求与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竞技跆拳道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参考。

1 跆拳道竞赛规则变化的主要内容

1.1 比赛场地的变化

竞技场地的形状和面积大小都有所改变,跆拳道竞技场地会随着竞赛规则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跆拳道项目发展历程中,比赛场地经历了几次明显改动。场地面积发生过3 次较大变化,分别在2005 年、2009年、2016年,由最初2001年规则中的12m×12m逐渐缩小,现在应用的场地面积为2016 年规则中确定的52.48m2。跆拳道竞技场地的形状一直维持正方形,直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四边形改为八角形场地,面积减少了11.52m2,在2009 年的场地规模基础上,将4 个边角切割掉长为2.4m的4个角,形成新形状,即现在用的八角垫[1]。总体来看,场地面积缩小,运动员之间的距离拉近,比赛就会更激烈。

1.2 规则分值的变化

首先,相较于前几届的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延续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使用电子护具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电子头盔;其次是分值上的变化,分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是旋转技术分值的变化。2014年以前,旋转击打躯干可得2分,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以及第13届、14届全运会中旋转技术增加1分,躯干由原来得2 分变为3 分,头部由原来3 分变为4 分。2019年,旋转技术击打躯干和头部所得分值在2016年基础上各增加1 分;有效拳在2014 年开始得1 分[2](见表1)。

表1 2005—2019年跆拳道规则分值变化

1.3 加时赛与优势判定的变化

加时赛也叫“黄金局”,即前三局比赛结束后双方得分相同时则增加一局比赛。加时赛中先得分者胜,或是运动员得到2次警告或一次犯规给对方加1分,得分者胜。进入加时赛后,前三局累计的分数和判罚全部清零,当加时赛还是平局时就进行优势判定[3]。2018年以后,第四局加时赛时间由原来的2min缩短为1min,获胜分值由1 分变为2 分,将前三局得分与判罚全部清零,加时赛比分仍相同时进入优势判定,当加时赛结束后,双方得分依然相同时,由主裁判和边裁根据双方表现的主动进攻程度、动作技术的难度、比赛态度来判定最后的胜负[4]。

1.4 判罚犯规的变化

跆拳道竞技比赛中,对于运动员犯规行为的判罚几乎每年都存在修改和补充。尤其是2010年出现录像审议和2013年电子护具开始应用,犯规判罚产生的变化较大。2017 年规则取消了警告判罚,出现犯规行为直接判罚扣分。2018年规则将双脚越出边界线改为单脚,严格把控抓、搂、抱、故意拖延比赛时间等行为。2020年新规则开始对提膝阻挡、倒地、贴靠技术等进行了细化(见表2)。

表2 跆拳道规则中判罚的变化

2 电子护具的使用

2.1 打分系统的转变

电子护具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比赛的干扰,提高了客观性和公平性[5]。传统打分系统靠裁判手动记分,两位及以上边裁举得分牌或同时按下手柄才能得分。边裁只能依据运动员踢击对方护具的部位、力度、声音等因素进行主观判断[6]。由于边裁位置不同、裁判员业务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出现争议时很难给出最客观的判断。2009年,跆拳道开始模仿击剑运动,将电子计分身体保护器引入其中。依靠裁判员主观意识为主要打分标准,转变为依靠电子护具计分系统为主要打分标准,相比之下,电子芯片打分系统更能够判断裁判员的视觉盲区以及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力度值。申诉程序也有所转变,由裁判员进行主观合意后,主裁判宣布申诉结果,变成裁判员合意进行录像审议后,主裁判宣布申诉结果[7]。

2.2 裁判员职责的转变

电子护具应用前,主裁判基本任务主要包括:按规则控制比赛场面,保证比赛公平有序完成;通过公正准确执法,保护运动员安全并引导其发挥技术水平;边裁判员职责在于协助主裁判员完成工作,主要是对运动员的击打动作是否得分、动作的分值、犯规技术等进行判断;电子护具应用后转变为电子护具和裁判员计分,电子护具对躯干和头盔感应区域的有效腿法会自动计分,旋转追加分和重击面部仍需要边裁计分[8]。比赛过程中教练员对于判罚产生异议时可以提出录像审议,2009年《跆拳道竞赛规则》中增加了录像审议条款,允许审议范围包括判罚对方运动员倒地、跃出边界线和我方运动员所有的判罚情况,且审议内容不能对裁判员进行申诉。运用电子头盔后,判断运动员击打对方面部是否有效也加入了主要审议范围[9]。

2.3 得分概率的转变

传统竞技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得分直观性更强,应用电子护具会降低得分率,增加得分的不确定性。电子护具应用于竞技比赛时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要求更高[10]。电子护具感应系统,根据运动员级别差异来设置相应的力度值标准,只有以高于或等于该力度值的力量击打有效部位才能得分。近期比赛中,当选手动作出现偏差时,会出现听到击打的声音却没有得分的现象,这是往往是由于击打时动作力度不够所导致的。还有一种情况主要是在幼儿组和少儿组较为常见,录像审议中可以看到运动员的动作接触到对方护具或头盔的感应点上,仍没有得分的现象,显然是缺乏力度值所致。这两种常见情况表明电子护具有别于传统护具,它不仅要求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有足够的标准度,同时还需要击打时具备足够的力度值。

3 对运动员提出的新要求

3.1 规则体系变化提出的新要求

3.1.1 技战术训练要求

新规则的变化,提高了比赛公平性、激烈性以及观赏性,对运动员的技战术要求也变得更高[11]。场地由四角改为八角,大幅提升边角对抗时间,且单脚跃出边界线为出界,空间缩小增加了运动员被反击的风险和对抗次数。运动员技战术的应用与选择,不仅要考虑场地变化与自身技战术的关系,还要考虑如何制约对手技战术的发挥。场地的变化要求运动员的技战术具备连贯性,具有较强的攻防转换能力、新颖的边角战术、心理适应能力以及比赛阅读能力。

2016年,旋转击打躯干分值变为3分,2019年变为4分,规则变化使转身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旋风踢、后踢、后摆等成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拉大比分或扭转战局的关键。随着头部分值的提升,前腿技术使用频率也变高了,里约奥运会女子67kg 决赛中,我国郑姝音5∶1击败墨西哥选手埃斯皮诺萨,其中5分均为前腿技术得分。转身技术对运动员判断进攻时机以及身体控制力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前腿技术隐蔽性强,速度快,还能进行变化,要求运动员提高距离判断力,具有击打准确和控制力度的能力[12]。

以往加时赛规则中,主要通过金腿致胜,小部分通过优势判定决裁胜负,运动员取胜战术主要是多进攻少犯规,在最新规则中可以看到加时赛鼓励运动员使用拳的技术以及拳腿组合技术。前腿技术既可以破坏对手身体重心、节奏、距离等,又具备速度和隐蔽性,适合于加时赛使用。在2015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中,冠军选手在加时赛中前腿技术使用率排第一位,横踢得分率高达75%,拳和前腿推踢技术占12.5%[13]。

规则中对于判罚的较大变动是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对提膝阻挡,连续后撤,消极比赛,抓、搂、抱等行为做出更严格的规范。对使用旋转腿法得分后的运动员倒地不判罚,保护使用转身技术的运动员。转身技术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需要运动员对双方距离和进攻时机准确判断,才能在比赛中有效得分[14]。运动员在训练时应加强进攻战术以及攻防转换的战术训练,技战术训练要针对新规则的判罚更规范,且有程序,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水平运动员[15]。

3.1.2 素质训练要求

场地变化使运动员之间的对抗、连续进攻增加,运动员需要增强快速力量组合训练,为技术衔接打好基础。对提膝阻挡,连续后撤,消极比赛,抓、搂、抱等行为的判罚做出进一步规范,也是对运动员体能提出的要求,运动员应具备更好的体能总量和分配能力;旋转技术分值的增加,使转身技术在比赛中的使用率增加。在比赛中使用旋转技术并成功得分,对运动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运动员技术熟练程度高,而且反应速度、旋转速度、身体平衡以及空间判断力都要跟上技术输出。

竞技比赛中运动员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新规则赛制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更高。每一局比赛的胜负都很关键,运动员在任何一局比赛中都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尤其是进入加时赛。运动员在发挥自身技战术时,还要防止漏出破绽,想要制胜还需要时刻揣测对手。因此,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自控能力在训练中也需要得到重视[16]。

3.2 电子护具使用提出的新要求

3.2.1 技战术要求

电子护具得分,要求运动员提高其动作技术的标准度,击打的准确度和力度。电子护具的使用还提高了运动员使用和创新高难度技术的积极性[5],以及要求其脚内侧横踢、中位勾踢等新动作达到电子护具感应标准和力度值。变腿、控腿、前腿、转身、拳腿组合等技战术是运动员的有效得分手段,与传统技战术相比更符合新规则和电子护具使用得分要求[17]。因此,使用电子护具,要求运动员能够审时度势,在保持原有技术得分能力的基础上,依据新规则要求和电子护具的得分特点进行学习训练与创新。

3.2.2 素质要求

电子护具的应用增加了比赛中高位技术、转身技术的使用率,这些技术都需要良好的柔韧性作为保障,所以运动员应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传统的安全距离已经被逐渐淘汰,电子护具打分系统比裁判员打分更准确。因此,运动员会更偏向连续进攻来累积得分,防守方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灵活应对攻防转换[18]。对于进攻方来说,持续进攻需要更强的体能和分配能力以及较快的进攻速度,对于防守方来说,需要增强快速移动能力和攻防转换能力。

4 训练对策

4.1 提升技战术的多样性

电子护具的应用使控腿技术成为主流技术之一,高分值刺激下出现了猴踢、蝎踢、驴踢等新技术动作。随着判罚的改进,从双脚跃出边界线为出界,改成单脚出边线为出界。一次控腿进攻不能超过3 次,3 局2 胜等规则的变化增加了比赛对抗性。难度技术分值增加后,旋转技术成为扭转战局、拉开比分的主要技术之一。拳的技术在2019年跆拳道世锦赛中使用率排第三位,直拳技术在破坏对方技战术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拳腿组合也能用于增加获胜率。靠单个技战术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运动员应加强技战术的多样性,在比赛中加以灵活运用。

4.2 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跆拳道专业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已经逐渐缩小,在新规则和电子护具时代,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程度变高。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主要原因包括运动员自身的生理因素,对结果的过度重视、赛前准备不充分、赛前疲劳过度、注意无法高度集中等。在新规则赛制中,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应对激烈战局,尤其是加时赛中,心理状态不佳就可能影响最终比赛结果。因此,运动员在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训练。建议运动员经常性地进行赛前实战模拟训练、自信心和注意力的专门性训练、自我暗示与放松训练等[19]。

4.3 强化体能素质训练

旧规则中的比赛场地较大,部分运动员会在比赛前期或处于领先的状态下运用“游击战”打法,专项动作训练是主流,体能在素质训练中未能得到重视。新规则中场地面积缩小,运动员之间的直接对抗变得愈发激烈,这对运动员的体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体能总量和体能分配能力是比赛中保障技战术发挥的基础,由此可见,在新规则和电子护具背景下,运动员体能训练在素质训练中应占据主导地位,在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将体能训练置于同等地位[20]。

4.4 重视技术的连贯性与稳定性

旧规则中击打头部与躯干,分值相差小,使用难度技术风险较大,因此,传统打法比赛中使用率最高的腿法为后腿横踢,其次是下劈。新规则中,场地变化和高分值的刺激使难度转身技术的出现率有所增加,尤其是分差较大的情况下,处于劣势的运动员会使用旋转腿法实现反超,一个完整的旋转技术转身与击打必须连贯无停顿地完成,而旋转动作容易卡顿导致动作脱节,或因自身稳定性不强而倒地,因此对运动员应加强动作的连贯性和身体的稳定性[21]。

5 结语

随着竞技跆拳道的不断发展,其竞赛规则和比赛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运动员应根据新规则和电子护具得分要求改进训练计划,提高训练科学化水平,重视转身、控腿、直拳、拳腿组合等技术的训练;加强体能、心理等素质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技战术有助于提高得分率和比赛胜率,从而帮助我国竞技跆拳道水平实现突破。

猜你喜欢

护具判罚技战术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小班幼儿滑行车前迅速戴好护具的方法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不同类型踝关节护具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影响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讨价还价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
什么叫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