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痰”论治精液不液化理论浅析
2022-12-13李利超林煦垚叶濮乐李兰兰秦国政
徐 磊 李利超 吴 林 林煦垚 叶濮乐 李兰兰 张 悦 秦国政
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云南省中医医院男科,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中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 昆明 650521
精液不液化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主要病症之一。在25~37 ℃的室温条件下,精液排出体外超过60 min不能液化者,便可诊断为精液不液化,本病临床可见精液稠厚混浊,或黏稠如胶冻状,甚至呈块状[1]。中医从痰论治精液不液化,不仅可以从源头治疗精液不液化之本,还可以截断精液不液化的病理演变,以治其标,具有独特优势。
1 中医对痰的认识
痰作为病理产物和病理因素,历来备受中医学家重视,因此,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痰是体内水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狭义之痰一般指呼吸系统产生的病理分泌物[2-3]。徐福松等[4]认为,痰之形质不一,变幻莫测,总不离内外之分:内痰分为留滞于局部的有形之痰和流动于周身的无形之痰;外痰即排出于体外的痰涎,包含但不限于狭义之痰。和胜[5]认为,泌尿生殖系统的炎性分泌物,也可以归为有形之痰的范畴。痰有寒热之分,《医学从众录·痰饮》云:“无火者,纯是清水,有火者,中有重浊白沫为别耳。”从痰的角度看待精液异常一类疾病,则可将重浊白沫之热痰归为精液不液化,清晰如水之寒痰归为精液不凝固,临床中精液不液化多以湿热为患。痰具有秽腐黏滞、胶着结聚的特性[6]。不液化之精液,如胶冻状,甚至呈块状。以观物取象的中医思维,观察不液化之精液稠厚混浊、胶结成块之表象,可以将不液化之精液与痰归为一类。
2 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认识
2.1 从阴阳论精液液化的生理
2.1.1 阳化气,阴成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阳化气,阴成形”,精液为阴,肾气为阳,肾阳之气化是精液液化的先决条件。徐福松等[1]认为,精液液化的根抵在于阴阳,精液不液化是阴阳失调的表象。精液排出体外后先凝固后液化,是肾阳温煦与肾阴凉润协同作用的结果。肾之阴阳平秘,则精液液化正常。若肾阳亏虚,精失温煦,则精液清冷,凝滞难化;肾阴不足,阴虚内热,虚火灼精,则精液稠厚不化[28];肾气亏虚,津液不行,停为痰湿之患,积聚精络,终致精液不液化[7]。
2.1.2 阴阳交感互藏 《易纬·乾凿度》言“有形生于无形”,精有形,气无形,气能化精,精液的本源在于肾气,而精液之液化则在于精气阴阳交感互藏。精液之中含有肾气,肾气属阳,具有温热、运动、上升的基本特性,精液下泄,内含肾之阳气,精液得之则温化[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精中之气乃地气,感应天气而上升,鼓动精液液化,延女性阴户上行。
2.2 精液不液化的病理 精液不液化一病当分清标本虚实,本病临床多以标实为主,本虚为辅[8]。本虚者,多以肾、脾、肝为本;标实者,其病理因素多为痰、瘀、湿、热、寒等,此五者既可单独为病,也可兼夹为病。其中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理因素,是发病的关键环节。
2.2.1 本虚者脾肾肝
2.2.1.1 脾虚运化失常,痰湿阻滞精室 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津失于运化,易生痰湿。痰邪致病,无处不至,若阻滞精络,或下趋精室,则影响精液运行及气化。李海松[9]认为精液属于阴津,脾虚可致精聚成痰,气化不利,难以液化。
2.2.1.2 肾之阴阳失调,影响精液生化 精液液化要依靠阴阳之协调,肾为机体阴阳之根本。张志远认为精液不液化本虚在肾,肾之阴阳调和,肾气升降有序,则精、浊各行其道[8]。若肾之阴阳失调,肾阴亏虚,火亢灼精为痰;肾阳不足,阳虚精凝为痰。肾为生痰之本,肾之气化失常易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化生痰浊之变,下注精道,使精浊混而致精液不化。
2.2.1.3 素体肝肾阴亏,虚火炼精为痰 体质因素在精液不液化病的发生和演变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素体肝肾阴虚者对精液不液化病有一定的倾向性。潘明沃等[9]调查了48例精液迟缓液化患者的体质,结果发现阴虚体质者占比最高。素体肝肾阴虚者,火旺易炼精为痰,且肝肾阴血不足,精不化血,易致精液化生乏源,缺乏精液液化所需要的物质,最终影响精液液化。但此观点缺乏充分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尚需进行更加严谨科学的论证。
2.2.2 标实者痰瘀湿热寒 精液不液化的病理变化,临床以虚实夹杂证多见,实者又以痰、瘀、湿、热、寒为主,此五者既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为病,然宗其始终,不离痰邪。
湿性重浊、趋下,致病多端。《石室秘录》云:“痰多者,多湿也,多湿则精不纯,夹杂之精。纵然生子,必然夭丧。”痰湿同源,难以截然分开,湿聚成痰,或下注精室,与精相混,清浊不分,形成“精浊”“精饮”或“精不纯”;或阻滞精道,使阳气不得布散,精液失于温化而成痰。痰湿瘀血久蕴,郁而化火,煎灼熏蒸精液,致其稠厚不化。若房劳、思虑太过,耗伤阴精,或素体阴虚,致阴虚火旺,亦可灼精为痰,使精液难化[10]。津凝为痰,血滞为瘀,津血同源互化,痰瘀互结为患,既有因瘀致痰,也有因痰致瘀[11]。若痰瘀互结于精道,影响精液化生,则致精液稠而不化。脾肾虚寒,不能温化精液,且易生痰湿,进一步加重精液不液化。
3 不液化之精液与痰的相关性
3.1 外观质地相似 不液化之精液与有形之痰外观相似。精液不液化临床可见精液稠厚如胶冻状,甚至呈块状。孙自学[2]认为,不液化之精液痰稠厚不化的特点与有形之痰胶着不化的特性十分相似。以意象思维,观物而取其象,未尝不可将不液化之精液归为有形之痰的范畴。
(1)实现更高效、便捷的预约报账服务。优化预约报账业务流程,实现报账系统由以会计核算为中心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转变。一方面,通过简化预约流程,分析报账人行为模式,推动报销流程自动化,提高财务数据利用率,通过更友好、更易于操作的程序,完善细节设计,提升用户体验,缓解“报账难”现象,为广大老师营造出一个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在做好财务日常工作的同时,要不断缩短财务信息处理流程,减少业务处理环节,改进信息处理手段,逐渐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断强化财务管理功能,进而提高预约报账服务效能。
3.2 形成机理共通 《景岳全书》云:“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先天可养后天,水谷精微生化正常可充生殖之精,生化失常则变生痰浊[12]。精、痰同源,二者在病理条件下相互影响,精可化为败痰,痰邪可致精液不化。
3.2.1“炎”因论 西医学认为,精液的正常液化是由来自于精囊产生的凝固因子与前列腺分泌的液化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13]。研究[14]发现,前列腺炎是精液不液化最常见的原因,精液不液化病患者中有90%患有前列腺炎,而在前列腺炎患者中有12%出现了精液不液化症。
生殖系统炎症或感染如精囊炎和前列腺炎,可造成凝固因子和液化因子紊乱,使这些决定精子液化的酶系中富含炎性细胞,从而导致精液不液化[15]。和胜[5]通过对“痰”字的解析,认为“痰”字从炎,将机体产生的富含炎性物质的分泌物归为痰类,从而拓展了“痰”的概念。徐福松[16]认为炎症感染日久,常致痰浊与瘀血胶结难解,病情复杂,难以根治。“炎”是精液不液化和痰证的共同病因,从“炎”而论,不液化之精液与痰异名同类。
3.2.2 败痰说 王珪首创“败痰”一词,较全面地概括了痰证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原因,即“髓、脑、涕、唾、洟、精、津、气、血、液,同出一源,而随机感应,故凝之则为败痰。”[17]精乃痰证物质基础之一,同源于脾胃。贾海骅等[18]认为,生殖之精在各种病邪因素的作用下皆可化为败痰,如遇寒则精凝为痰,遇热则炼精为痰。《周慎斋遗书》云:“痰者,精气之变也。”精出于肾,若受邪扰,终成败痰,胶结不化。
3.2.3 精液不纯 陈无择认为痰湿是影响生育的关键因素,男子生育在乎精之纯粹,痰湿入肾可致精不纯,故素体肥胖多痰者往往伴随生育问题。《辨证录》云:“精中带湿,流入子宫而仍出也。夫精必贵纯,湿气杂于精中,则胎多不育。”生殖之精与痰湿皆由饮食水谷所化,若饮食水谷不化精而化痰,痰湿乘精入肾,精浊混杂,即精不纯。痰湿混杂之精流入子宫,难以温化,仍会顺势而出,不能生子,可与精液不液化症所致之不育视为一类。
3.2.4 痰阻精道 痰随气转,无处不到,上蹿肺中,下至精道,仅部位不同而已。《泰定养生主论》云:“痰乃败精结实之形,窒碍朝会隧道,气不流畅”。痰阻精道,阳气不得敷布,精液失于温化,凝而成痰;痰湿久郁,又可化热灼精为痰,循环往复,加重病情。败精痰瘀阻滞精道,可致精索静脉曲张,而精索静脉曲张又是精液不液化的临床常见病因[19]。
3.3.1 见痰治痰 王珪[20]认为治痰之病当分清标本缓急,因痰致病者当先治痰,因病致痰者当先治病,则可达“败痰既下,诸症悉除”之目的。对于精液不液化的患者,临床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化痰药物往往可以提高疗效,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精液不液化之病因不离痰邪,其痰临床又常见寒痰、热痰、顽痰、湿痰或痰瘀搏结等,治痰化精,当辨证施治[18]。徐福松等[1]治疗精液不液化有顽痰者,常加海藻、昆布,软坚散结、清化顽痰。李海松[21]对于精液不液化属痰热蕴结者,加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以清热化痰散结;属寒痰凝结者,加法半夏、白芥子以消散皮里膜外之痰。程军等[22]在治疗精液不液化属痰湿者,时常加入茯苓、法半夏、薏苡仁之品以化痰祛湿。贾睿[23]治疗痰浊瘀血搏结所致之精液不液化,常投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痰,疗效确切。
3.3.2 见痰治气 《傅青主男科》云:“夫痰之滞,乃气之滞也。”气滞则痰滞,气行则痰行,痰病当先理气。郁是精液不液化病的常见原因,肝气郁结可致津滞水停,精液运行不畅,久则精液不化。闵潇等[24]认为临床中不育患者常因精神压力而致郁。郁与不育相互影响,因不育致郁,或因郁致不育,是一个恶性循环。在临床中酌情加入柴胡、香附等疏肝解郁、理气化痰之品,则气顺败痰自去,促进精液液化。
3.3.3 清痰之源 脾虚化生痰湿,下趋精室或阻滞精道,皆可致精液不化。败精浊痰从脾而治,乃“清源”之法。马华刚等[25]以二陈汤燥湿健脾、祛痰化浊治疗精液不液化,临床疗效值得肯定。徐惠华[26]认为健脾以助运化之品,如鸡内金、麦芽、山楂等,可以刺激机体酶的分泌,增强蛋白分解酶、纤维溶酶等精液液化酶的活性,加快对凝固因子的分解,促进精液液化。
3.3.4 治痰之本 肾主水藏精,为痰之本,肾之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阴肾阳失调可影响精液之生化,治疗精液不液化应当重视治肾。肾阴不足者,滋阴降火以化痰;肾阳不足者,温阳补气以化痰,如《辨证录》云:“盖痰之生,本于肾气……补其肾气而痰可消矣。”陈士铎以宜男化育丹治疗精中痰湿夹杂不能液化之不育,使水入肾化为真精而不化痰,肾精存粹,生子皆美。
3.3.5 治痰之器 肺为储痰之器,肺中之痰与精室之痰仅部位不同,而本质相同。痰邪是男科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治痰必重治肺。溴环乙氨醇是一种有效的祛痰物质,能疏松和稀化在呼吸道内堆积的痰液,从而提高呼吸道的清洁功能[27]。沐舒坦的有效成分即溴环乙氨醇,已经被证实为一种疗效确切的祛痰药。赖建平[28]以沐舒坦治疗精液不液化,取得了值得肯定的疗效,从西医学的角度佐证了治痰之器不失为治疗精液不液化的有效方法。
3.3.6 益火补土 《辨证录·痰证门》云:“火旺则土旺,火衰则土衰,土衰不能制水,故不变精而变痰也。”陈士铎认为湿土生痰而影响精之生化,治痰当先补土,补土必伍补火,火旺而土坚,湿无由生,则精液化生正常,五苓散中用桂枝可见一斑。
4 结语
《辨证录·痰证门》云:“夫怪病多生于痰……而无痰不能成块。”不液化之精液胶结如块,多因痰所致。痰在精液不液化症的形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9]。西医常用精液洗涤及上游处理后作人工授精治疗精液不液化,但其操作复杂,费用较高,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精液不液化的问题[30]。精液不液化是临床常见影响男性不育的疾病之一,医家学者多重视精子质量和数量,却经常忽视了精浆环境对精子的影响。基于精液不液化之象,从痰论治精液不液化确有疗效,且已被诸多医家临床验证。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诊疗确有独到之处,但目前对于精液不液化的实验研究较少,故本病在分子生物等高层次的认识依然不足;本病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较少,部分临床研究结果真实性存疑;本病的体质学及流行病学研究也较少,对于本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制定更加严密科学研究方法,进一步揭示本病的本质,提高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应用性,或为精液不液化的研究方向。